一种多层高楼用紧急逃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51101发布日期:2018-11-07 09:56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层高楼用紧急逃生装置。

背景技术

火灾是一种常见的灾害,企业与学校都会专门的讲解与培训与火灾相关的一些常用知识,火灾具有一定的突发性并且来势迅猛,因此一旦在建筑物内发生火灾,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建筑内的人员进行疏散撤离,现有技术中有多种用于紧急逃生用的简易逃生梯,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1.现有技术中的简易逃生梯的稳固性较差,在逃生点与地面之间一般会存在许多障碍物,在铺设逃生装置时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2.现有技术中的简易逃生梯的效率较差,从逃生点到地面中间所用的攀爬时间较长,在人员较多的情况下,增加了逃生所用时间,严重时会错过逃生的有利时机;

3.现有技术中的简易逃生梯缺乏一定的防护措施,在险情发生时,人会产生一定的惊慌情绪,因此整个身体的协调反应能力较差,在过度紧张的情况下会与逃生梯滑脱,造成二次险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高楼用紧急逃生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层高楼用紧急逃生装置,包括逃生架、逃生架外侧所套配的防护罩与逃生架下端所设的逃生筒,所述逃生架的主体为框架结构,且逃生架后端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四个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外侧设有与支撑臂相垂直的板状结构的卡板,两个左右相对的支撑臂之间螺接有调节块i,上下两个同侧的支撑臂之间匹配连接有圆柱形管状结构的支撑杆,所述支撑臂的前端并且在逃生架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框体结构的侧架,所述侧架上端的内侧对称设有两个同轴的圆柱形凸台结构的固定头i,两个相对的固定头i之间匹配安装有吊轮机构,且吊轮机构的下端匹配连接有吊座,所述侧架下端的内侧对称设有四个两个同轴相对的圆柱形凸台结构的固定头ii,且在固定头ii之间匹配安装有方形框架结构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下端设有方形筒状结构的逃生筒,所述逃生架的前端设有与侧架相套配的防护罩。

优选的,所述调节块i的两端与支撑臂的内侧相匹配构成梯形螺纹副结构,所述固定架的两端与固定头ii相插配,所述吊轮机构上端的两侧与固定头i相插配。

优选的,所述防护罩的两侧对称设有两条与侧架相套配的筒状结构的锁紧套i,且在锁紧套i之间连接有防护带i。

优选的,所述固定架的主体为一体焊接成型的圆柱形管架结构,所述逃生筒的上端设有与固定架上的圆柱相套配的筒状结构的锁紧套ii,所述锁紧套ii下端的四角处向下引有四个圆柱形结构的铅锤带,且在两个相邻的铅锤带之间设有防护带ii,所述逃生筒的下端并且在防护带ii上设有拉链,所述逃生筒的底部并且在拉链的下方设有缓冲垫。

优选的,所述吊轮机构的上端设有与固定头i相插配的圆柱形结构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下端设有u型结构的吊架,且在吊架的中间套配有滑轮,所述滑轮中间的外圆上缠绕有提拉绳,所述提拉绳的端部匹配设有登山扣i。

优选的,所述滑轮的两端对称设有两个圆柱形槽体结构的调节槽,所述调节槽的左右两端对称设有两个方形槽体结构的引导槽,且在调节槽内并且在吊架的外圆上套配有圆柱形结构的固定摩擦套,所述固定摩擦套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与引导槽相滑配的方形块状结构的引导块。

优选的,所述吊架的中间的两侧为对称设置的圆锥体结构,且在固定摩擦套的内孔为与吊架两端外圆相匹配的锥面结构,所述固定摩擦套与滑轮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吊座的主体为l型板状结构的吊座主体,所述吊座主体的两侧对称设有框体结构的护栏,所述吊座主体的前端设有圆柱形结构的限位挡杆,所述吊座的上端设有与吊轮机构下端的登山扣i相扣合的悬挂头,由吊座两侧的上端面与吊座前端的限位挡杆的上端面向悬挂头的下端分别引有三条带状结构的提拉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设置合理,功能性强,具有以下优点:

1.逃生架的主体为框架结构,通过调节支撑臂之间的调节块i使得逃生架后端所设的卡板与逃生窗口的框体卡紧,将逃生架紧固在逃生窗口处,而逃生架前端的固定架与窗口位置有较大间隔,避开了从逃生窗口到地面之间的障碍物,使逃生筒的铺设较为顺畅;

2.吊座吊装在吊轮机构的下端,通过调节吊轮机构上滑轮与吊架的松紧度使吊座与绕在滑轮上的提拉绳一同匀速下降,达到快速平稳传输的目的,使逃生人员可以尽快的从逃生窗口降落到安全地面,使逃生所用时间大大缩短,提高了逃生几率;

3.逃生架外侧所套配的防护罩与逃生架下端所设的逃生筒起到一个良好的防护作用,保证了逃生人员在下降逃生的过程中,不会被外界所干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a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结构爆炸视图;

图4为图3中b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吊轮机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c-c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吊座结构示意图。

图中:逃生架1、防护罩2、逃生筒3、支撑臂4、卡板5、调节块i6、支撑杆7、侧架8、固定头i9、吊轮机构10、固定头ii11、固定架12、吊座13、锁紧套i201、防护带i202、锁紧套ii301、铅锤带302、防护带ii303、拉链304、缓冲垫305、固定轴1001、吊架1002、滑轮1003、提拉绳1004、登山扣i1005、调节槽1006、固定摩擦套1007、引导块1008、引导槽1009、吊座主体1301、护栏1302、限位挡杆1303、提拉带1304、悬挂头130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层高楼用紧急逃生装置,包括逃生架1、逃生架1外侧所套配的防护罩2与逃生架1下端所设的逃生筒3,逃生架1的主体为框架结构,且逃生架1后端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四个支撑臂4,支撑臂4的外侧设有与支撑臂4相垂直的板状结构的卡板5,两个左右相对的支撑臂4之间螺接有调节块i6,上下两个同侧的支撑臂4之间匹配连接有圆柱形管状结构的支撑杆7,支撑臂4的前端并且在逃生架1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框体结构的侧架8,侧架8上端的内侧对称设有两个同轴的圆柱形凸台结构的固定头i9,两个相对的固定头i9之间匹配安装有吊轮机构10,且吊轮机构10的下端匹配连接有吊座13,侧架8下端的内侧对称设有四个两个同轴相对的圆柱形凸台结构的固定头ii11,且在固定头ii11之间匹配安装有方形框架结构的固定架12,固定架12的下端设有方形筒状结构的逃生筒3,逃生架1的前端设有与侧架8相套配的防护罩2。

进一步的,调节块i6的两端与支撑臂4的内侧相匹配构成梯形螺纹副结构,这中结构具有良好的自锁性,使得卡板5在逃生窗口被撑紧后整个逃生架1可以与逃生窗口固定的更为牢固,固定架12的两端与固定头ii11相插配,吊轮机构10上端的两侧与固定头i9相插配,这种结构使逃生架1可以进行快速的拆装。

进一步的,防护罩2的两侧对称设有两条与侧架8相套配的筒状结构的锁紧套i201,且在锁紧套i201之间连接有防护带i202,这种结构使得防护罩2在逃生架1的外侧起到一个很好的防护作用。

进一步的,固定架12的主体为一体焊接成型的圆柱形管架结构,这种结构使得固定架12具有良好的强度,逃生筒3的上端设有与固定架12上的圆柱相套配的筒状结构的锁紧套ii301,锁紧套ii301下端的四角处向下引有四个圆柱形结构的铅锤带302,当逃生筒3从固定架12向下投射时,逃生筒3四角处的铅锤带302可以使逃生筒3的外形保持一个良好的方形筒状结构,且在两个相邻的铅锤带302之间设有防护带ii303,逃生筒3的下端并且在防护带ii303上设有拉链304,逃生筒3的底部并且在拉链304的下方设有缓冲垫305,逃生人员从逃生窗口降落到缓冲垫305上后,可下拉拉链304并从逃生筒3内快速离开。

进一步的,吊轮机构10的上端设有与固定头i9相插配的圆柱形结构的固定轴1001,固定轴1001的下端设有u型结构的吊架1002,且在吊架1002的中间套配有滑轮1003,滑轮1003中间的外圆上缠绕有提拉绳1004,提拉绳1004的端部匹配设有登山扣i1005,当滑轮1003绕吊架1002转动时,绕在滑轮1003外圆上的提拉绳1004随之上升或下降。

进一步的,滑轮1003的两端对称设有两个圆柱形槽体结构的调节槽1006,调节槽1006的左右两端对称设有两个方形槽体结构的引导槽1009,且在调节槽1006内并且在吊架1002的外圆上套配有圆柱形结构的固定摩擦套1007,固定摩擦套1007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与引导槽1009相滑配的方形块状结构的引导块1008,这种结构使得引导块1008可以在滑轮1003的两端快速安装定位。

进一步的,吊架1002的中间的两侧为对称设置的圆锥体结构,且在固定摩擦套1007的内孔为与吊架1002两端外圆相匹配的锥面结构,固定摩擦套1007与滑轮100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通过调节固定摩擦套1007在滑轮1003的安装深度来控制固定摩擦套1007与吊架1002配合的松紧度,进而控制了滑轮1003绕吊架1002的旋转速度。

进一步的,吊座13的主体为l型板状结构的吊座主体1301,吊座主体1301的两侧对称设有框体结构的护栏1302,吊座主体1301的前端设有圆柱形结构的限位挡杆1303,吊座13的上端设有与吊轮机构10下端的登山扣i1005相扣合的悬挂头1305,由吊座13两侧的上端面与吊座13前端的限位挡杆1303的上端面向悬挂头1305的下端分别引有三条带状结构的提拉带1304,吊座13的这种结构具有良好的稳固性,使得逃生人员可以迅速的乘坐在吊座13并平稳下降逃生。

工作原理:当调节调节块i6使支撑臂4侧面的卡板5与逃生窗口撑紧后,因为支撑臂4与调节块i6所构成梯形螺纹副结构具有良好的自锁性能,使得逃生架1可以与逃生窗口保持良好的撑紧固定状态,而逃生架1前端的固定架12探出逃生窗口一段距离,使得固定架12到地面之间避开了众多的障碍物,使逃生筒3在固定架12下方投放的更为顺畅。

通过调整滑轮1003两端的固定摩擦套1007在调节槽1006内的安装深度,来调整固定摩擦套1007的内圆锥面与吊架1002的外圆锥面的配合松紧度,进而控制了滑轮1003绕吊架1002的旋转难度,进一步的控制了滑轮1003绕吊架1002的转动速度,使得绕在滑轮1003上的提拉绳1004能够以一个平稳的速度下降,将吊座13上端的悬挂头1305与提拉绳1004下端的登山扣i1005卡配在一起,然后逃生人员乘坐在吊座13内,整个吊座13与逃生人员一同在固定架12下方的逃生筒3内平稳下降,当下降到逃生筒3的底部时,逃生人员与吊座13一同落在逃生筒3底部的缓冲垫305上,逃生人员在缓冲垫305的上端将防护带ii303上的拉链304下拉并从拉链304处的开口处离开逃生筒3,整个过程操作简单,逃生所用时间较短,大大的提高了逃生的生存几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