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挤压卧式水罐瓶头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61606发布日期:2018-10-26 19:22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火剂瓶组系统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气体挤压卧式水罐瓶头阀。



背景技术:

目前,卧式瓶组最主要应用在包括火车、客车,工程车等车辆的灭火系统中,卧式安装的气体挤压瓶组一般采用硬管作为虹吸管,通过弯曲的方法将管道口弯至瓶底,但这种方式对瓶头阀座的固定位置有要求,一旦螺纹未拧到指定位置,虹吸管口就不处于卧式水罐的最低点,水罐内的液体难以被全部挤出;但有时因为螺纹配合的问题,在瓶头阀已经拧紧时,出现位置未拧到或者拧过的情况,继续施拧可能会破坏螺纹,回拧则又可能出现密封失效的问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气体挤压卧式水罐瓶头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气体挤压卧式水罐瓶头阀的问题。提供一种气体挤压卧式水罐瓶头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气体挤压卧式水罐瓶头阀,其特征在于:包括瓶头阀座、软管与配重块,所述的配重块设置在软管的末端,所述的软管通过连接管套与瓶头阀座连接,所述的瓶头阀座包括与软管贯通设置的直管,与设置在直管外侧的通气管,所述的通气管的外侧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的直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液口,所述的瓶头阀座的上端设置有进气口,所述的进气口与通气管贯通设置。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气体挤压卧式瓶组时,不必分辨瓶头阀座的方向,始终保持配重沉于瓶底,确保水罐内的水能完全挤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瓶头阀座;20-软管;30-配重块;40-连接管套;11-出液管;12-通气腔;13-外螺纹;14-出液口;15-进气口;16-出气口;17-螺纹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体挤压卧式水罐瓶头阀,其特征在于:包括瓶头阀座10、软管20与配重块30,配重块30内部加工有流道,和虹吸软管流道、出液管流道想通,所述的配重块30设置在软管20的末端,所述的软管20通过连接管套40与瓶头阀座10连接,所述的瓶头阀座10包括与软管20贯通设置的出液管11,与设置在出液管11外侧的通气管12,所述的通气腔12的外侧壁设置有外螺纹13,从外螺纹13处接入通气软管,通气软管接入到水罐的底部,气体可通过通气软管进入水罐内,所述的出液管11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液口14,所述的瓶头阀座10的上端设置有进气口15,所述的进气口15与通气腔12贯通设置。把配重块30放入水罐内,由于配重块30的自身的重力作用,软管20会沉入水罐的底部位置,压缩氮气从进气口15通入通气腔12内,通气腔12与罐体相通,通过通气软管20进入水罐内,从而使得水罐内气压上升,将水从罐体内经配重块30内的流道进入软管20,从出液管11从出液口14流出。

瓶头阀座10上部设置的出液口14,当气体进入水罐后,气压将水罐内的液体经配重、软管、出水口挤压出水罐。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气体挤压卧式瓶组时,不必分辨瓶头阀座的方向,始终保持配重沉于瓶底,确保水罐内的水能完全挤出。

优选的,所述的瓶头阀座10的下端设置有出气口16,所述的出气口16与通气管12贯通设置。其中出气口16用于接入其它水罐,形成多个水罐串联的瓶组,形成多瓶组同时出水。

优选的,所述的出气口16、进气口15与出液口14的外侧均设置有螺纹接口17。螺纹接口17便于出气口16、进气口15与出液口14与外部装置连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