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市政桥梁消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99340发布日期:2019-07-17 06:03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市政桥梁消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市政桥梁智慧消防领域,涉及一种市政桥梁消防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市政桥梁消防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建设速度加快,城市交通量飞速增长,交通拥堵已成为城市交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市政工程具有开放、集散、互联互通等特点。市政桥梁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将会严重影响城市干道的畅通,甚至导致市政桥梁运营期结构安全出现问题,间接或直接造成了相当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及时解决市政桥梁工程中的火灾事故已受到市政交通从业人员的高度重视。在市政工程中发生的火灾事故,主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由于车辆货物可燃性不明确,交通事故程度不可知性等,市政桥梁火灾性质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3)火灾事故发生时,救援难度高,应急车辆到达现场的时间长;4)市政桥梁工程灭火救火的难度较大,交通拥堵通常已经形成,救援人员难以接近火源。一般来说,市政桥梁发生火灾时,火警设施响应后专业消防人员和救援人员需一定时间才能到达火灾现场,错过灭火的最佳时间点造成火势进一步扩大。

因此建设有效的市政桥梁消防系统,对于提高市政桥梁火灾的应急处治效率,有效的控制火灾的蔓延,减少损失,保证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BIM技术是智慧交通建设的重要技术支撑,也是城市桥梁结构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标识。因此,如果能够构建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市政桥梁消防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市政桥梁消防装置,将市政桥梁BIM模型引入消防装置,能显著提升桥梁消防的数字化、可视化和智能化水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市政桥梁消防装置,包括设置于市政桥梁防撞护栏内侧壁内的工作通道,所述工作通道内设有可沿工作通道移动的移动控制模块,所述移动控制模块上设有与移动控制模块相连的能自动探测火灾的监控探头和能自动调整角度、自动控制水压的自动化喷头万向装置;监控探头用于对市政桥梁进行实时监控以及对火灾事故发生位置进行定位,然后向移动控制模块发送指令使移动控制模块沿工作通道移动至火灾事故发生位置;所述自动化喷头万向装置上设有消防水枪,消防水枪上设有与消防水枪相连的红外线温度探测仪,所述红外线温度探测仪用于瞄准火源并向自动化喷头万向装置向消防水枪发出指令进行灭火;还包括可伸缩水管、消防供水点、无线通信模块、BIM技术消防控制系统,所述可伸缩水管一端与消防供水点相连,可伸缩水管另一端与自动化喷头万向装置的进水口连接,所述自动化喷头万向装置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BIM技术消防控制系统连接并将数据传递至BIM技术消防控制系统;其中,所述BIM技术消防控制系统,集成有市政桥梁各构件细部构造的BIM模型、管理文件、施工制作过程和原材料配置相关信息,以及多套火灾应急预案,用于接收并储存所述无线通信模块提供的市政桥梁火灾相关信息,进一步的,将火灾发展情况和处理过程在BIM模型中实时显示,所述BIM技术消防控制系统能通过所述线通信模块对自动化喷头万向装置进行实时控制并自动记录灭火过程,使整个灭火过程具备可追溯性。

进一步,所述监控探头与自动化喷头万向装置连接,用于监控火灾事故的规模大小并向自动化喷头万向装置发送指令对自动化喷头万向装置的水压进行控制。

进一步,所述移动控制模块具有控制器和与控制器相连接的电机以及与由电机驱动的行走轮,工作通道内壁设有工作滑轨;监控探头与控制器连接,用于对市政桥梁进行实时监控以及对火灾事故发生位置进行定位,然后向控制器发送指令使电机驱动行走轮在工作通道内的工作滑轨上移动至火灾事故发生位置。

进一步,所述可伸缩水管采用螺旋方式设置于所述工作通道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运行高效,设置与防撞护栏内,不占用道路面积也不影响市政交通;

2)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市政桥梁火灾的应急处治效率,能及时控制市政桥梁火灾蔓延,且不受市政交通状况的影响;

3)本实用新型采用自动化控制,能减少人工成本,基于BIM技术构建的市政桥梁消防控制系统提高了桥梁消防可视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水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A处放大图。

图4为图2的B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在此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市政桥梁消防装置,包括设置于市政桥梁3的防撞护栏2内侧壁内的工作通道101,如图3所示,工作通道101为沿防撞护栏2长度方向开设的凹槽,凹槽的开口小于凹槽内部,所述工作通道101内设有一个可沿工作通道101移动的移动控制模块105,所述移动控制模块105上设有与移动控制模块105相连的能自动探测火灾的监控探头108和能自动调整角度、自动控制水压的自动化喷头万向装置104(该自动化喷头万向装置与现有技术中的消防车上的一样,因此,可以直接使用现有技术中的自动化喷头万向装置,在本实施例中只要自动化喷头万向装置能实现自动调整角度、自动控制水压即可,因此本实施例不再赘述;自动化喷头万向装置由BIM技术消防控制系统5进行控制);监控探头108用于对市政桥梁3进行实时监控以及对火灾事故发生位置进行定位,然后向移动控制模块105发送指令使移动控制模块105沿工作通道101移动至火灾事故发生位置;所述自动化喷头万向装置104上设有消防水枪102,消防水枪102上设有与消防水枪102相连的红外线温度探测仪103,所述红外线温度探测仪103用于瞄准火源并向自动化喷头万向装置104向消防水枪102发出指令进行灭火;还包括可伸缩水管106、消防供水点4、无线通信模块6、BIM技术消防控制系统5,无线通信模块6可以为WiFi或GPRS芯片,可以直接购买市面上所售;所述可伸缩水管106一端与消防供水点4相连,可伸缩水管106另一端与自动化喷头万向装置104的进水口连接,所述自动化喷头万向装置104通过无线通信模块6与BIM技术消防控制系统5连接并将数据传递至BIM技术消防控制系统5;其中,所述BIM技术消防控制系统5,集成有市政桥梁各构件细部构造的BIM模型、管理文件、施工制作过程和原材料配置相关信息,以及多套火灾应急预案,用于接收并储存所述无线通信模块提供的市政桥梁火灾相关信息,进一步的,将火灾发展情况和处理过程在BIM模型中实时显示,所述BIM技术消防控制系统5能通过所述线通信模块6对自动化喷头万向装置104进行实时控制并自动记录灭火过程,使整个灭火过程具备可追溯性。

进一步,所述监控探头108与自动化喷头万向装置104连接,用于监控火灾事故的规模大小并向自动化喷头万向装置104发送指令对自动化喷头万向装置104的水压进行控制。

进一步,所述移动控制模块105具有控制器和与控制器(图中未画出,该控制器可以直接使用技术中的成品控制器如单片机等,主要是为了控制电机的启停)相连接的电机(图中未画出)以及与由电机驱动的行走轮107,电机驱动行走轮107的连接关系为本领域的常规驱动方式,本实例不在赘述;工作通道101内壁设有工作滑轨109;监控探头108与控制器连接,用于对市政桥梁3进行实时监控以及对火灾事故发生位置进行定位,然后向控制器发送指令使电机驱动行走轮107在工作通道101内的工作滑轨109上移动至火灾事故发生位置。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如果在无火灾的情况下,自动化喷头万向装置104控制消防水102枪紧贴防撞护栏2,不影响正常交通;

本实施例中,所述可伸缩水管106采用螺旋方式设置于所述工作通道101内,能够满足市政桥梁火灾事故发生时不同位置的灭火需求。

本实施例中,所述工作通道101采用涂层进行防腐处理,避免露天工作中工作通道101出现锈蚀,同时在装置上部采用PVC材料设置小型遮雨棚,所述遮雨棚101固定于防撞护栏2上用于避免雨水进入工作通道101影响装置使用寿命。

另外,本实施例还提供了基于BIM技术的市政桥梁消防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通过监控探头108对市政桥梁进行实时监控,以及对火灾事故发生位置进行定位;

S2、基于S1所采集的火灾监控视频数据,启动电机驱动行走轮107,使移动控制模块105沿工作通道101移动至火灾事故发生位置;

S3、基于S2步骤,通过无线通信模块6将火灾监控视频上传至BIM技术消防控制系统5,所述BIM技术消防控制系统5智能识别火灾事故规模,将火灾事故具体发生位置在BIM模型上进行标识,并在电脑屏幕上实时显示火灾发展和处理过程,以及储存相关数据信息;

S4、基于S2和S3步骤,精确控制移动控制模块105移至适宜消防点位,所述红外线温度探测仪103对火灾范围内温度进行扫描,确定火源位置并向所述自动化喷头万向装置104传输辅助信息;

S5、基于S4步骤,所述可伸缩水管106通过消防供水点4对消防装置进行供水;

S6、基于S4和S5步骤,所述自动化喷头万向装置104接受到火源位置信息后,调整自动化喷头万向装置104使消防水枪102对准火源进行灭火;

S7、基于S5步骤,所述监控探头108对火灾结束后事故现场进行监控,并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6将火灾处理结果上传至所述BIM技术消防控制系统5,所述BIM技术消防控制系统5分析火灾发生原因和对市政桥梁火灾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并自动记录火灾起因、火灾发展、处理过程和损伤评估结果,使整个灭火过程具备可追溯性。

综述,通过本发明的实施,能够为市政桥梁消防工作提供BIM技术支持,实现了市政桥梁火灾事故的信息化处理,提高市政桥梁运维阶段的管理水平。

本实施例中涉及到的相关模块均为硬件系统模块或者为现有技术中计算机软件程序或协议与硬件相结合的功能模块,该功能模块所涉及到的计算机软件程序或协议的本身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技术,其不是本系统的改进之处;本系统的改进为各模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或连接关系,即为对系统的整体的构造进行改进,以解决本系统所要解决的相应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