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层建筑智能安全逃生滑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95865发布日期:2020-04-14 20:35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层建筑智能安全逃生滑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层建筑逃生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层建筑智能安全逃生滑梯。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物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高层建筑物出现突发火灾时,由于离地面距离比较远,人员很容易滞留在火灾现场无法安全撤离,所以亟需一种安全稳定的逃生设备帮助人们快速安全的撤离火灾现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层建筑智能安全逃生滑梯,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逃生设备安全稳定性差、撤离事故现场速度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层建筑智能安全逃生滑梯,包括导轨、吊装箱体、定滑轮一、定滑轮二、钢丝绳一、钢丝绳二,还包括调速装置(7),所述调速装置(7)设置在所述吊装箱体(2)外的底部,所述吊装箱体(2)的前面设置门(14),所述吊装箱体(2)后面中间位置设置纵向的钢管(8),所述吊装箱体(2)的左右两侧设有防晃连杆(9),所述吊装箱体(2)的上方设置所述导轨(1),所述导轨(1)水平固定在建筑墙体上,所述定滑轮一(3)的滑轮座可移动的滑动连接在所述导轨(1)上,所述吊装箱体(2)通过所述钢丝绳一(5)吊挂在所述定滑轮一(3)上,所述钢丝绳一(5)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吊装箱体(2)前端顶部中间位置设置的钢丝绳固定座(11)上,另一端绕过所述定滑轮一(3)后向下延伸并穿过所述钢管(8)后通过所述调速装置(7)连接并控制释放及释放速度;

所述钢丝绳二(6)一端固定在所述定滑轮一(3)的所述滑轮座上,另一端沿所述导轨(1)穿过其悬置端固定的所述定滑轮二(4)后向下延伸并穿过所述吊装箱体(2)边缘的孔一伸入所述吊装箱体(2)内部悬置。

所述导轨(1)为工字钢形状,包括平行的上、下钢板及相连接的竖板,所述导轨(1)的竖板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滚轮(12),所述滚轮(12)与所述导轨(1)下钢板滚动连接,所述滚轮(12)铰接在所述滑轮座上端的一对对称设置的倒置的l型滚轮架上,所述l型滚轮架之间设有与所述竖板对应的间隙,所述l型滚轮架底部固定在所述滑轮座两侧;所述定滑轮一(3)铰接在所述滑轮座底部。

所述调速装置(7)包括前后端开口的齿轮箱体(71),所述齿轮箱体(71)内从后向前依次横向水平设置与所述齿轮箱体(71)两侧板转动连接的齿轮轴一(72)、齿轮轴二(73)、齿轮轴三(74);

所述齿轮轴一(72)上由一端向另一端依次设置第一大齿轮(721)、卷筒(722)、机械手刹(723);所述第一大齿轮(721)、卷筒(722)均与所述齿轮轴一(72)同轴固定连接;所述卷筒(722)上缠绕钢丝绳一(5);

所述齿轮轴二(73)上同轴固定与所述第一大齿轮(721)相互啮合的第二小齿轮(731)及与所述第二小齿轮(731)同轴固接的第三大齿轮(732);

所述齿轮轴三(74)上同轴固定与所述第三大齿轮(732)相互啮合的第四小齿轮(741);

所述第四小齿轮(741)一侧的所述齿轮轴三(74)上依次同轴设置调速滑套(742)、弹簧一(743)、飞锤固定套(744),所述飞锤固定套(744)与所述齿轮轴三(74)固定连接,所述调速滑套(742)为法兰形的套筒,所述调速滑套(742)与所述齿轮轴三(74)滑动连接,所述弹簧一(743)外套在所述齿轮轴三(74)上其两端分别与所述调速滑套(742)的套筒端面、所述飞锤固定套(744)的端面弹性连接;

所述弹簧一(743)外侧沿圆周方向均布三个飞锤(745),各所述飞锤(745)靠近所述齿轮轴三(74)的一侧面两端对称设置两个横向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纵向的销轴一,所述飞锤(745)一侧的所述销轴一与水平设置的连杆一(746)一端铰接,所述连杆一(746)另一端与所述调速滑套(742)沿圆周设置的径向凸台座一内的纵向销轴二铰接;所述飞锤(745)另一侧的所述销轴一与水平设置的连杆二(747)一端铰接,所述连杆二(747)另一端与所述飞锤固定套(744)沿圆周设置的径向凸台座二内的纵向销轴三铰接;所述调速滑套(742)的套筒圆周面上均布设置的径向的所述凸台座一及所述飞锤固定套(744)圆周面均布设置的径向的所述凸台座二相对设置。

所述齿轮轴三(74)的上方横向水平设置平行的调速定位轴(75),所述调速定位轴(75)两端与所述齿轮箱体(71)侧板固定连接,所述调速定位轴(75)同轴设置调速定位滑套(751)、调速定位轴座(752),所述调速定位轴座(752)与所述调速定位轴(75)固接在一起,所述调速定位滑套(751)与所述调速定位轴(75)滑动连接,所述调速定位轴座(752)与纵向设置的调速定位操作杆(753)的下端铰接,所述调速定位操作杆(753)的上端向上延伸后穿过所述吊装箱体(2)底面的导向孔伸入所述吊装箱体(2)内部;所述调速定位操作杆(753)的中部与连杆三(754)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杆三(754)的另一端与所述调速滑套(742)上方对应位置设置的所述调速定位滑套(751)铰接,所述调速定位滑套(751)的下端向下延伸出一段一体成型的凸台一,所述凸台一布设在所述调速滑套(742)的法兰形端面内侧的套筒上方,所述凸台一与所述法兰形端面内侧正对的表面设有离合片(15);所述调速定位操作杆(753)控制所述凸台一的离合片(15)与所述法兰形端面内侧压合摩擦减速,或所述飞锤(745)离心运动控制所述法兰形端面移动与所述凸台一的离合片(15)压合摩擦减速。所述钢丝绳一(5)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吊装箱体(2)前端顶部中间位置设置的所述钢丝绳固定座(11)上,另一端绕过所述定滑轮一(3)后向下延伸并穿过所述钢管(8)后缠绕在所述卷筒(722)上。

所述防晃连杆(9)包括l型杆(91)、水平导向连杆(92)、弹簧二(93)、弹簧固定座(94),所述弹簧固定座(94)与所述吊装箱体(2)的侧壁铰接,所述弹簧固定座(94)向所述吊装箱体(2)前面延伸出一段凸台三,所述弹簧二(93)的一端外套固定在所述凸台三上,所述弹簧二(93)的另一端部分外套在所述水平导向连杆(92)的后半段上,且其端部通过所述水平导向连杆(92)中部设置的凸沿限位连接固定,所述水平导向连杆(92)的前端向所述吊装箱体(2)前方延伸,其延伸端部与所述l型杆(91)的竖向杆水平铰接,所述l型杆(91)的横向杆端部与所述吊装箱体(2)的侧壁铰接,所述l型杆(91)探出到所述吊装箱体(2)前方。

所述凸台座一、凸台座二均为两个一组的成对设置的凸台二;所述销轴二设置在一组的两个所述凸台二之间。

所述机械手刹(723)与所述齿轮轴一(72)的传动通过所述吊装箱体(2)内侧壁上固定的手刹控制杆(13)控制离合。

所述吊装箱体(2)侧壁上设置对应所述调速定位操作杆(753)的三个减速调节限位档位。

所述定滑轮一(3)、定滑轮二(4)、卷筒(722)、滚轮(12)的轴线相互平行;所述吊装箱体(2)的所述门(14)设置为向里侧打开;所述吊装箱体(2)的底部设有四个支撑腿(10)。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本逃生滑梯是靠自身的载重提供动力下降,通过钢丝绳、滑轮将动力传递到调速装置中,并通过调速装置调节滑梯保持安全的下落速度,且由于是不需要电力的机械设备,不受切断电源限制,实现了高层建筑物遇到火灾等安全隐患事故时,被困人员安全、快速的撤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吊装箱体水平运动过程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附图3的ii位置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后侧内部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附图6的i位置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调速装置传动关系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调速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调速装置部分传动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调速装置主视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调速装置俯视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齿轮轴三上的传动部件位置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附图13的a-a剖视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附图11的iii位置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调速定位操作杆的档位分布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导轨,2-吊装箱体,3-定滑轮一,4-定滑轮二,5-钢丝绳一,6-钢丝绳二,7-调速装置,71-齿轮箱体,72-齿轮轴一,721-第一大齿轮,722-卷筒,723-机械手刹,73-齿轮轴二,731-第二小齿轮,732-第三大齿轮,74-齿轮轴三,741-第四小齿轮,742-调速滑套,743-弹簧一,744-飞锤固定套,745-飞锤,746-连杆一,747-连杆二,75-调速定位轴,751-调速定位滑套,752-调速定位轴座,753-调速定位操作杆,754-连杆三,8-钢管,9-防晃连杆,91-l型杆,92-水平导向连杆,93-弹簧二,94-弹簧固定座,10-支撑腿,11-钢丝绳固定座,12-滚轮,13-手刹控制杆,14-门,15-离合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高层建筑智能安全逃生滑梯,包括导轨1、吊装箱体2、定滑轮一3、定滑轮二4、钢丝绳一5、钢丝绳二6,还包括调速装置7,所述调速装置7设置在所述吊装箱体2外的底部,所述吊装箱体2的前面设置门14,所述吊装箱体2后面中间位置设置纵向的钢管8,所述吊装箱体2的左右两侧设有防晃连杆9,所述吊装箱体2的上方设置所述导轨1,所述导轨1水平固定在建筑墙体上,所述定滑轮一3的滑轮座可移动的滑动连接在所述导轨1上,所述吊装箱体2通过所述钢丝绳一5吊挂在所述定滑轮一3上,所述钢丝绳一5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吊装箱体2前端顶部中间位置设置的钢丝绳固定座11上,另一端绕过所述定滑轮一3后向下延伸并穿过所述钢管8后通过所述调速装置7连接并控制释放及释放速度,参见图1、2、3、4、5、6、7;

所述钢丝绳二6一端固定在所述定滑轮一3的所述滑轮座上,另一端沿所述导轨1穿过其悬置端固定的所述定滑轮二4后向下延伸并穿过所述吊装箱体2边缘的孔一伸入所述吊装箱体2内部悬置。

所述导轨1为工字钢形状,包括平行的上、下钢板及相连接的竖板,所述导轨1的竖板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滚轮12,所述滚轮12与所述导轨1下钢板滚动连接,所述滚轮12铰接在所述滑轮座上端的一对对称设置的倒置的l型滚轮架上,所述l型滚轮架之间设有与所述竖板对应的间隙,所述l型滚轮架底部固定在所述滑轮座两侧;所述定滑轮一3铰接在所述滑轮座底部,参见图6、7。

所述调速装置7包括前后端开口的齿轮箱体71,所述齿轮箱体71内从后向前依次横向水平设置与所述齿轮箱体71两侧板转动连接的齿轮轴一72、齿轮轴二73、齿轮轴三74,参见图6;

所述齿轮轴一72上由一端向另一端依次设置第一大齿轮721、卷筒722、机械手刹723;所述第一大齿轮721、卷筒722均与所述齿轮轴一72同轴固定连接,所述卷筒722上缠绕钢丝绳一5;

所述齿轮轴二73上同轴固定与所述第一大齿轮721相互啮合的第二小齿轮731及与所述第二小齿轮731同轴固接的第三大齿轮732;

所述齿轮轴三74上同轴固定与所述第三大齿轮732相互啮合的第四小齿轮741;

所述第四小齿轮741一侧的所述齿轮轴三74上依次同轴设置调速滑套742、弹簧一743、飞锤固定套744,所述飞锤固定套744与所述齿轮轴三74固定连接,所述调速滑套742为法兰形的套筒,所述调速滑套742与所述齿轮轴三74滑动连接,所述弹簧一743外套在所述齿轮轴三74上其两端分别与所述调速滑套742的套筒端面、所述飞锤固定套744的端面弹性连接,参见图10、13;

所述弹簧一743外侧沿圆周方向均布三个飞锤745,各所述飞锤745靠近所述齿轮轴三74的一侧面两端对称设置两个横向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纵向的销轴一,所述飞锤745一侧的所述销轴一与水平设置的连杆一746一端铰接,所述连杆一746另一端与所述调速滑套742沿圆周设置的径向凸台座一内的纵向销轴二铰接;所述飞锤745另一侧的所述销轴一与水平设置的连杆二747一端铰接,所述连杆二747另一端与所述飞锤固定套744沿圆周设置的径向凸台座二内的纵向销轴三铰接;所述调速滑套742的套筒圆周面上均布设置的径向的所述凸台座一及所述飞锤固定套744圆周面均布设置的径向的所述凸台座二相对设置,参见图6、8、9、10、11、12、14。

所述齿轮轴三74的上方横向水平设置平行的调速定位轴75,所述调速定位轴75两端与所述齿轮箱体71侧板固定连接,所述调速定位轴75同轴设置调速定位滑套751、调速定位轴座752,所述调速定位轴座752与所述调速定位轴75固接在一起,所述调速定位滑套751与所述调速定位轴75滑动连接,所述调速定位轴座752与纵向设置的调速定位操作杆753的下端铰接,所述调速定位操作杆753的上端向上延伸后穿过所述吊装箱体2底面的导向孔伸入所述吊装箱体2内部;所述调速定位操作杆753的中部与连杆三754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杆三754的另一端与所述调速滑套742上方对应位置设置的所述调速定位滑套751铰接,所述调速定位滑套751的下端向下延伸出一段一体成型的凸台一,所述凸台一布设在所述调速滑套742的法兰形端面内侧的套筒上方,所述凸台一与所述法兰形端面内侧正对的表面设有离合片15;所述调速定位操作杆753控制所述凸台一的离合片15与所述法兰形端面内侧压合摩擦减速,或所述飞锤745离心运动控制所述法兰形端面移动与所述凸台一的离合片15压合摩擦减速,参见图6、8、9、10、11、12、15。

所述钢丝绳一5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吊装箱体2前端顶部中间位置设置的所述钢丝绳固定座11上,另一端绕过所述定滑轮一3后向下延伸并穿过所述钢管8后缠绕在所述卷筒722上,参见图3。

所述防晃连杆9包括l型杆91、水平导向连杆92、弹簧二93、弹簧固定座94,所述弹簧固定座94与所述吊装箱体2的侧壁铰接,所述弹簧固定座94向所述吊装箱体2前面延伸出一段凸台三,所述弹簧二93的一端外套固定在所述凸台三上,所述弹簧二93的另一端部分外套在所述水平导向连杆92的后半段上,且其端部通过所述水平导向连杆92中部设置的凸沿限位连接固定,所述水平导向连杆92的前端向所述吊装箱体2前方延伸,其延伸端部与所述l型杆91的竖向杆水平铰接,所述l型杆91的横向杆端部与所述吊装箱体2的侧壁铰接,所述l型杆91探出到所述吊装箱体2前方,参见图1、2、5。所述吊装箱体2下降时依靠所述l型杆91与墙体之间弹性触碰防止硬性撞击。

所述凸台座一、凸台座二均为两个一组的成对设置的凸台二;所述销轴二设置在一组的两个所述凸台二之间,参见图13。所述凸台座一、凸台座二可以对应所述飞锤745分别设置三组。

所述机械手刹723与所述齿轮轴一72的传动通过所述吊装箱体2内侧壁上固定的手刹控制杆13控制离合,参见图6。所述机械手刹723为现有技术可以外购。

所述定滑轮一3、定滑轮二4、卷筒722、滚轮12的轴线相互平行;所述吊装箱体2的所述门14设置为向里侧打开;所述吊装箱体2的底部设有四个支撑腿10。

所述吊装箱体2侧壁上设置对应所述调速定位操作杆753的三个减速调节限位档位a、b、c,推拉所述调速定位操作杆753限位在不同的减速调节限位档位上,调节所述凸台一的所述离合片15与所述调速滑套742的法兰形端面内侧间隙,控制所述飞锤745的离心力,调节所述吊装箱体2下降速度,参见图16。限位档位a、b、c结构采用现有技术可以外购配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首先人进入箱体门到吊装箱体内后,拉动钢丝绳二,将吊装箱体向远离建筑墙体的方向水平拖拽,拖拽到吊装箱体下方无障碍物的位置,然后通过手刹控制杆松开机械手刹,吊装箱体依靠自身的重力自由下落,下落的过程中带动卷筒上缠绕的钢丝绳向下释放,同时钢丝绳一带动卷筒转动,卷筒转动带动同轴设置的第一大齿轮转动,第一大齿轮与第二小齿轮相互啮合并带动第二小齿轮转动,第二小齿轮与第三大齿轮相互啮合并带动第三大齿轮转动,第三大齿轮与第四小齿轮相互啮合并带动第四小齿轮转动,第四小齿轮转动带动飞锤固定套同轴转动,飞锤固定套通过连杆二、飞锤、连杆一带动调速滑套转动,当飞锤加速做圆周离心运动时,通过连杆一、连杆二带动调速滑套滑动压缩弹簧一,同时调速滑套的法兰凸缘与调速定位滑套的离合片摩擦减速,实现了吊装箱体的安全调速下降。另外,也可以人为操作所述调速定位操作杆控制所述凸台的离合片与所述法兰形端面内侧压合摩擦强制减速。还可以人为操作所述机械手刹,通过所述吊装箱体内侧壁上固定的手刹控制杆控制离合。三重减速、制动吊装箱体的下降速度,保证了吊装箱体内人员的安全着陆逃离。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