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火自动扑灭器具的喷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43095发布日期:2020-06-02 19:43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山火自动扑灭器具的喷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山火自动扑灭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山火自动扑灭器具的喷水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的,森林草木是土地的植被,一旦被破坏或出现山火,便会使附近居民、动物失去赖以栖息的环境,山火快速蔓延的主要原因是地面的枯木、落叶和干草等易燃物的燃烧,进一步导致树木的树皮、枝干燃烧使树木在长时间的高温烘烤下燃烧,恢复植被往往需要几十甚至上百年,并且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损坏,全世界每年平均发生森林火灾达到20多万次,烧毁森林面积约占全世界森林总面积的千分之一以上;我国每年平均发生森林火灾约1万多次,烧毁森林几十万至上百万公顷,约占全国森林面积的千分之五至八。让人们记忆犹新的1987年5月黑龙江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过火面积达到一百零一万公顷,其中有林面积占百分之七十,森林火灾不仅烧死、烧伤林木,直接减少森林面积,而且严重破坏森林结构和森林环境,导致森林生态系统失去平衡,森林生物量下降,生产力减弱,益兽益鸟减少,甚至造成人畜伤亡。高强度的大火,能破坏土壤的化学、物理性质,降低土壤的保水性和渗透性,使某些林地和低洼地的地下水位上升,引起沼泽化;另外,由于土壤表面炭化增温,还会加速火烧迹地干燥,导致阳性杂草丛生,不利森林更新或造成耐极端生态条件的低价值森林更替;平时的山泉水或雨水都白白的流走了,出现山火时又无水救火,尤其是去年至今的澳大利亚大火给人们的警示;每年国家用于防止山火投入的人力物力巨大,但对于山火的发生仍然是只能被动的应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一种山火自动扑灭器具的喷水装置,遇有山火时利用易燃拉绳烧断获取立管喷水头上的扣帽脱离,使喷水头快速喷水对枯枝落叶喷洒,获取局部的山火进行阻燃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山火自动扑灭器具的喷水装置,包括高处水源、软管立管、立环、半球、弹簧、扣帽和易燃拉绳,软管一端与高处水源连接,软管另一端连接立管的下部;立管下端固定在合适位置的植被处,所述立管上端的高度处于相对于高处水源至少低一米以上,在每一立管上端设有喷水头,所述喷水头中部的立环上套有弹簧,弹簧上端顶在压在喷水头半球上的扣帽上,半球上设有多个呈放射状分布的喷水孔,易燃拉绳上端连接扣帽,易燃拉绳的下端固定在低于喷水头的物体上。

所述的山火自动扑灭器具的喷水装置,立管的下端连接三通管的上端,三通管的下端连接钢钎上端的连接头,三通管水平管管端的外螺纹a与软管另一端的内螺纹连接头连接;所述立管上端的外螺纹b与短管a的内螺纹a连接,在短管a的外缘设有环板,立环下端固定连接在环板的上部面靠近外缘面上,半球下部设置的连接插环与立环的上口固定连接,在半球的四周和上部分别设有呈放射状的喷水孔;扣帽扣在半球上,所述扣帽的下口内壁套在立环的上部,扣帽的下口内壁与立环的上部过盈配合,半球下部与立环外缘之间形成环形台阶a,在扣帽的下口设有扩径面,扩径面上部形成环形台阶c,所述扩径面上部形成的环形台阶c压在立环外缘上端的环形台阶a上,套在立环上的弹簧上下两端分别顶在扣帽的下端面和环板的上部面上,扣帽两侧分别设置边条的绳连接孔与易燃拉绳的两端连接,易燃拉绳的中部套在三通管的水平管下部面上。

所述的山火自动扑灭器具的喷水装置,在立管的上部一侧设有固定钢钎的角铁,所述角铁通过焊接连接立管,在角铁的内角设有加固角板。。

所述的山火自动扑灭器具的喷水装置,在短管a的上端内口设有缩径环,缩径环下部与内螺纹a之间形成环形台阶b,在贴近环形台阶b处设有密封圈a,立管上端与缩径环下端面夹持所述密封圈a。

所述的山火自动扑灭器具的喷水装置,所述高处水源为设置在山间沟壑处的积水袋,积水袋的袋口朝向高处,在积水袋的袋口设有袋口支撑机构,所述积水袋袋口下部的袋口软片固定在山间沟壑中,积水袋下部处于山间沟壑的下游,在积水袋的袋底内的多个取水装置分别连接多根软管的一端。

所述的山火自动扑灭器具的喷水装置,所述袋口支撑机构包括弧形杆、立杆和斜杆,弧形杆的两端固定连接在两立杆上端之间,两斜杆呈八字形结构,两立杆下端前部分别固定连接八字形结构的两斜杆阔口一端,所述袋口支撑机构的弧形杆和立杆通过包边形成的边部套固定在积水袋的袋口处,两斜杆通过包边固定在积水袋的袋口下部延伸片两侧,在积水袋的袋口下部延伸片上设有多个固定孔。

所述的山火自动扑灭器具的喷水装置,在积水袋的贴近下部袋底设有多个袋孔,取水装置的短管b上端设有水过滤球,在水过滤球两侧分别设有多个半圆槽,短管b的下部至下端外缘设有外螺纹c,短管b的外螺纹c连接短立管a上端内口的内螺纹b,在短立管a的下端外部面设有外螺纹d,短立管a的靠近下端外缘设有扩径环板a,所述扩径环板a下部面靠近外缘设有凸起条a;在取水装置的弯管a上端连接套环的下口,所述弯管a水平端的外螺纹e连接软管一端的内螺纹连接头,套环下部外缘为六方形或四方形旋拧面;短立管a下部穿过袋底的袋孔后连接套环上口的内螺纹c,所述短立管a与套环连接后由短立管a扩径环板a下端面的凸起条a与套环扩径环板b上端面凸起条b之间形成对积水袋袋孔的夹持密封,在扩径环板a下部面与积水袋袋孔上部面外缘之间设有橡胶环片,所述短立管a下端与套环内螺纹c下端的弯管a上端面之间的环形台阶d上设有密封圈b;所述弯管a的水平端的外螺纹e与软管一端的内螺纹连接头连接;其余的袋孔为相同连接方式,即多根软管的一端分别连接多个弯管a。

所述的山火自动扑灭器具的喷水装置,所述高处水源为挡水坝内的积水,所述挡水坝设置在山体的沟壑或具有坡度的沟壑处,由挡水坝拦截收集雨水或山泉水形成积水,挡水坝的下部由插入挡水坝内的软管一端引水。

所述的山火自动扑灭器具的喷水装置,在挡水坝的下部坝体中穿入有过墙管,所述过墙管的一端处于挡水坝内侧,过墙管的一端与弯管b水平管的内螺纹d连接,弯管b的立管上端内口设置的内螺纹d与水过滤球下部短管b下端的外螺纹c连接,在水过滤球两侧分别设有多个半圆槽,所述弯管b的水平管下部设有连接杆,连接杆下端设有配重;过墙管的另一端连接软管另一端的内螺纹连接头。

所述的山火自动扑灭器具的喷水装置,所述高处水源为蓄水池,在山体的高地设有使用砖块水泥修建的蓄水池,所述蓄水池收集雨水或通过水泵将低处水源,蓄水池的围墙靠近下部设有过墙管,蓄水池的下部由插入蓄水池内的多根软管一端引水。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山火自动扑灭器具的喷水装置,通过在易发山火地区的沟壑中设置挡水坝,利用挡水坝收集雨水或山泉;或在易发山火地区的沟壑中设置积水袋,利用积水袋收集雨水或山泉;或在易发山火地区的山顶设置蓄水池,通过水泵将河流或山泉水注入蓄水池形成高处水源,当出现森林火灾时大火燃烧使易燃拉绳烧断,这时弹簧会顶开扣帽,高处水源的水便会利用压差喷出来,使喷水头附近的火势得到压制,进一步为扑灭森林大火赢得时间,也为救火官兵和民众赢得躲避处所;本发明软管内在有水的情况下,通常不会出现被烧状况的发生,本发明通过将白白流失的河水、雨水或山泉储存在挡水坝、积水袋或蓄水池中,也为护林人员提供了巡山时的用水;利用本发明可有效克服现在的平时河水、山泉水或雨水都白白的流走了,出现山火时又无水救火的弊端;通过设置挡水坝、积水袋或蓄水池一方面给动物提供了饮水源,另一方面在出现山火时有水源保证;通过本发明的实施不仅给动物提供了一片避难地,而且有效的保证了动植物物种的延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喷水头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扣帽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高处水源积水袋实施列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袋口支撑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扣帽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高处水源挡水坝实施列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取水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水过滤球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扣帽;2、边条;3、绳连接孔;4、弹簧;5、喷水孔;6、半球;7、立环;8、环板;9、短管a;10、立管;11、角铁;12、加固角板;13、易燃拉绳;14、三通管;15、水平管;16、外螺纹a;17、连接头;18、钢钎;19、环形台阶a;20、连接插环;21、水腔;22、缩径环;23、环形台阶b;24、内螺纹a;25、密封圈a;26、外螺纹b;27、环形台阶c;28、袋口软片;29、固定孔;30、边部套;31、袋腔;32、积水袋;33、软管;34、弧形杆;35、立杆;36、斜杆;37、水过滤球;38、半圆槽;39、短管b;40、外螺纹c;41、内螺纹b;42、短立管a;43、孔;44、扩径环板a;45、凸起条a;46、外螺纹d;47、袋孔;48、密封圈b;49、凸起条b;50、扩径环板b;51、内螺纹c;52、环形台阶d;53、套环;54、弯管a;55、外螺纹e;56、植被;57、积水;58、沟壑;59、挡水坝;60、弯管b;61、过墙管;62、配重;63、聚集物;64、内螺纹d;65、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发明,公开本发明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发明范围内的一切变化和改进,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结合附图1~10所述的山火自动扑灭器具的喷水装置,包括高处水源、软管33立管10、立环7、半球6、弹簧4、扣帽1和易燃拉绳13,软管33一端与高处水源连接,软管33另一端连接立管10的下部;立管10下端固定在合适位置的植被56处,所述立管10上端的高度处于相对于高处水源至少低一米以上,在每一立管10上端设有喷水头,所述喷水头中部的立环7上套有弹簧4,弹簧4上端顶在压在喷水头半球6上的扣帽1上,半球6上设有多个呈放射状分布的喷水孔5,易燃拉绳13上端连接扣帽1,易燃拉绳13的下端固定在低于喷水头的物体上。

结合附图1、2、3或4,立管10的下端连接三通管14的上端,三通管14的下端连接钢钎18上端的连接头17,三通管14水平管15管端的外螺纹a16与软管33另一端的内螺纹连接头连接;在立管10的上部一侧设有固定钢钎18的角铁11,通过设置角铁11可方便安装时的使用锤子击打,进一步获取钢钎18进入地面,所述角铁11通过焊接连接立管10,在角铁11的内角设有加固角板12,所述立管10上端的外螺纹b26与短管a9的内螺纹a24连接,在短管a9的上端内口设有缩径环22,缩径环22下部与内螺纹a24之间形成环形台阶b23,在贴近环形台阶b23处设有密封圈a25,立管10上端与缩径环22下端面夹持所述密封圈a25;也可使用生胶带取代密封圈a25,在短管a9的外缘设有环板8,立环7下端固定连接在环板8的上部面靠近外缘面上,半球6下部设置的连接插环20与立环7的上口固定连接,在半球6的四周和上部分别设有呈放射状的喷水孔5;扣帽1扣在半球6上,所述扣帽1的下口内壁套在立环7的上部,扣帽1的下口内壁与立环7的上部过盈配合,半球6下部与立环7外缘之间形成环形台阶a19,在扣帽1的下口设有扩径面,扩径面上部形成环形台阶c27,所述扩径面上部形成的环形台阶c27压在立环7外缘上端的环形台阶a19上,套在立环7上的弹簧4上下两端分别顶在扣帽1的下端面和环板8的上部面上,扣帽1两侧分别设置边条2的绳连接孔3与易燃拉绳13的两端连接,易燃拉绳13的中部套在三通管14的水平管15下部面上。

结合附图5、6和7给出的高处水源第一实施列,所述高处水源为设置在山间沟壑58处的积水袋32,积水袋32的袋口朝向高处,在积水袋32的袋口设有袋口支撑机构,所述袋口支撑机构包括弧形杆34、立杆35和斜杆36,弧形杆34的两端固定连接在两立杆35上端之间,两斜杆36呈八字形结构,两立杆35下端前部分别固定连接八字形结构的两斜杆36阔口一端,所述袋口支撑机构的弧形杆34和立杆35通过包边形成的边部套30固定在积水袋32的袋口处,两斜杆36通过包边固定在积水袋32的袋口下部延伸片两侧,在积水袋32的袋口下部延伸片上设有多个固定孔29,可利用固定孔29使用钢钎或石头上使用电锤打孔固定袋口,所述积水袋32袋口下部的袋口软片28固定在山间沟壑58中,积水袋下部处于山间沟壑58的下游;在积水袋32的贴近下部袋底设有多个袋孔47,取水装置的短管b39上端设有水过滤球37,在水过滤球37两侧分别设有多个半圆槽38,短管b39的下部至下端外缘设有外螺纹c40,短管b39的外螺纹c40连接短立管a42上端内口的内螺纹b41,在短立管a42的下端外部面设有外螺纹d46,短立管a42的靠近下端外缘设有扩径环板a44,所述扩径环板a44下部面靠近外缘设有凸起条a45;在取水装置的弯管a54上端连接套环53的下口,所述弯管a54水平端的外螺纹e55连接软管33一端的内螺纹连接头,套环53下部外缘为六方形或四方形旋拧面;短立管a42下部穿过袋底的袋孔47后连接套环53上口的内螺纹c51,所述短立管a42与套环53连接后由短立管a42扩径环板a44下端面的凸起条a45与套环53扩径环板b50上端面凸起条b49之间形成对积水袋32袋孔47的夹持密封,在扩径环板a44下部面与积水袋32袋孔47上部面外缘之间设有橡胶环片,所述短立管a42下端与套环53内螺纹c51下端的弯管a54上端面之间的环形台阶d52上设有密封圈b48;所述弯管a54的水平端的外螺纹e55与软管33一端的内螺纹连接头连接;其余的袋孔47为相同连接方式,即多根软管33的一端分别连接多个弯管a54。

结合附图8、9和10给出的高处水源第二实施列,所述高处水源为挡水坝59内的积水57,所述挡水坝59设置在山体的沟壑58或具有坡度的沟壑58处,在挡水坝59的下部坝体中穿入有过墙管61,所述过墙管61的一端处于挡水坝59内侧,过墙管61的一端与弯管b60水平管的内螺纹d64连接,弯管b60的立管上端内口设置的内螺纹d64与水过滤球37下部短管b39下端的外螺纹c40连接,在水过滤球37两侧分别设有多个半圆槽38,所述弯管b60的水平管下部设有连接杆65,连接杆65下端设有配重62;过墙管61的另一端连接软管33另一端的内螺纹连接头,由挡水坝59拦截收集雨水或山泉水形成积水57。

进一步,所述高处水源为蓄水池,在山体的高地设有使用砖块水泥修建的蓄水池,所述蓄水池收集雨水或通过水泵将低处水源,蓄水池的围墙靠近下部设有过墙管61,蓄水池的下部由插入蓄水池内的多根软管33一端引水;所述蓄水池的结构设置可参照挡水坝59的设置方式,其区别仅是蓄水池与沟壑58中的挡水坝59,因此本实施方式没有给出附图以及相应解释。

实施本发明所述的山火自动扑灭器具的喷水装置,结合附图1至10,本发明的半球6、立环7、环板8、短管a9、立管10、角铁11、加固角板12、三通管14、钢钎18、袋口支撑机构、水过滤球37、短立管a42、套环53、弯管a54、弯管b60和配重62可使用做过防锈、镀锌处理的钢管或钢铸件;软管33使用硅橡胶玻璃纤维耐高温软管或其它材质的耐高温软管;密封圈a25、密封圈b48和橡胶环片优选使用耐高温和低温的硅橡胶;易燃拉绳13使用棉绳、塑料绳或尼龙绳;积水袋32材质优选使用耐候性高强度防水帆布,积水袋32的容积可在五吨以上“应当使积水袋32尽可能多的储水”,形状可设置为长条状;

结合附图1至7给出的实施例,使用时,在山泉流经的沟壑或山间雨水流经的沟壑最深处通过打孔后使用钢钉固定袋口软片28处的固定孔29,如条件允许可在积水袋32袋口处固定设置滤网或钢排,以便减少杂物进入积水袋32袋腔31影响取水装置的取排水,将积水袋32顺延沟壑向下铺设,然后在安装好的取水装置的弯管a54连接多根软管33一端的内螺纹连接头“内螺纹连接头就是常规的管道连接头,其中连接时使用的防渗漏橡胶圈或生胶带为管道的常规连接方式,所以本申请并未给出图示或相应标记”,多根软管33另一端的内螺纹连接头与三通管14水平管15上的33连接,然后将立管10找到合适位置,也就是钢钎18的固定位置在四周林木茂盛的高处,这时必须使半球6的高度至少低于积水袋32最低处一米以上,然后利用连接头17下部的钢钎18在土质合适插入处插入植被56土壤中,利用锤子击打角铁11使钢钎18深入土层,然后将扣帽1扣在立环7上部的半球6上,使扣帽1下端面压在弹簧4上,然后使用易燃拉绳13的中部套在水平管15下部,易燃拉绳13的两绳端分别通过捆绑连接扣帽1两边条2下部的绳连接孔3“如立管10高度在两米五以上,可以先行安装扣帽1,而角铁11可以设置在立管10下部”安装好后,当遇有山火蔓延时会烧断易燃拉绳13,在没有易燃拉绳13拉力的情况下,扣帽1便会被弹簧4顶下来,积水袋32袋腔31内储存的雨水或山泉水便会通过水过滤球37过滤后进入短立管a42的管孔43、弯管a54的管孔后经由软管33到达三通管14、立管10后进入立环7与半球6的水腔21,然后通过半球6的喷水孔5形成放射状喷水,通过喷水获取附近燃烧林木的火势得到控制,根据喷水头设置数量的多少,可以获取附近片区的灭火,通过本发明的设置一方面可以阻断火势的蔓延,另一方面也为小动物赢取了生存空间,还给未被深度燃烧的林木提供恢复空间,也给救火赢取时间空间。

结合附图1、2、3、4、8至10给出的第二实施例,挡水坝59可使用水泥和砖块砌墙获取,其中砖块优选使用山间的碎石,在挡水坝59的砌墙过程中将过墙管61预埋入挡水坝59的下部墙体中,并对挡水坝59的墙体内面通过粉刷水泥或涂抹防水涂料进行防渗处理;使用时,在山间或斜坡的沟壑处设置挡水坝59和预埋过墙管61,也可利用现有的山间小微抗旱水库坝体预埋过墙管61,在过墙管61内端安装弯管b60和水过滤球37,利用水过滤球37过滤积水57中的鱼类、枯枝落叶或水草等聚集物63;在安装好的过墙管61外端连接分水器“过墙管61的管径应当满足设置分水器后进入多个立管10的水量,也就是过墙管61、弯管b60可采用大管径的管子,同理水过滤球37的直径也应当匹配取水需求”,然后使用多根软管33的一端分别连接分水器的连接头“也可使用每一过墙管61连接一根软管33一端的方式”,多根软管33另一端的内螺纹连接头与三通管14水平管15上的外螺纹a16连接,然后将立管10找到合适位置,也就是钢钎18的固定位置在四周林木植被56茂盛的高处,这时必须使半球6的高度至少低于过墙管61一米以上,然后利用连接头17下部的钢钎18在土质合适插入处插入,利用锤子击打角铁11使钢钎18深入土层,然后将扣帽1扣在立环7上部的半球6上,使扣帽1下端面压在弹簧4上,扣帽1下口内环形台阶c27下部的扩径面与立环7上端紧密配合,然后使用易燃拉绳13的中部套在水平管15下部,易燃拉绳13的两绳端分别通过捆绑连接扣帽1两边条2下部的绳连接孔3“如立管10高度在两米五以上,可以先行安装扣帽1,而角铁11可以设置在立管10下部”安装好后,当遇有山火蔓延时会烧断易燃拉绳13,在没有易燃拉绳13拉力的情况下,扣帽1便会被弹簧4顶下来,挡水坝59内储存的雨水或山泉积水57便会通过水过滤球37过滤杂物后进入弯管b60、分水器后经由软管33到达三通管14、立管10后进入立环7与半球6的水腔21,然后通过半球6的喷水孔5形成放射状喷水,通过喷水获取附近燃烧林木的火势得到控制达到阻燃目的,根据喷水头设置数量的多少,可以获取附近片区的灭火,为小动物和杂草提供保护空间,通过本发明的设置一方面可以阻断火势的蔓延,另一方面也为小动物赢取了生存空间,还给未被深度燃烧的林木提供恢复空间,也给救火赢取时间空间。

进一步,当使用所述蓄水池作为高处水源时,可适应山顶建造庙宇、地质公园、道观风景旅游区或设置在高山顶部的气象观测站、天文观测站或电力塔架周围,设置蓄水池,而软管33和本发明的喷水装置可设置在蓄水池四周的山顶四周范围,安装方式同第二实施例,蓄水池的水源可通过抽水泵将山泉、河流或收集雨水获取。

本发明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