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21712发布日期:2020-12-08 15:04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灭火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火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灭火贴。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各类灭火器层出不穷,但不论是手提式灭火器还是固定式灭火器大多都体积庞大,形式固定,难以摆放或安装在狭小且复杂的空间,无法在复杂狭小空间内发挥灭火作用。并且,传统的灭火器一次性喷放,明火熄灭后保护空间内的温度不能很快下降,火势容易复燃。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灭火贴,以方便在复杂狭小空间内安装并进行灭火,且可以防止火势复燃。

一种灭火贴,包括外壳和均设于所述外壳上的多个灭火结构,多个所述灭火结构相互独立并间隔设置,每个所述灭火结构可在所处环境发生火情时单独启动进行灭火。

上述灭火贴中,在外壳上设置多个间隔并独立的灭火结构,当发生火情时先触发多个灭火结构中靠近火源的部分灭火结构以进行灭火,剩余的灭火结构留存下来。扑灭火势后,如果发生复燃,剩余未被启动的灭火结构可以继续用于灭火,以防止火情复燃。同时,灭火贴装配方便,适用性较强,可粘贴在不同形状及不同大小的部件上,可装配于复杂狭小空间内灭火。例如,电缆接头保护装置、家用小型配电柜、公共场所的电缆槽等部件中均可粘贴灭贴,及时灭除导线过载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火情,不会错过最佳灭火时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内形成有多个相互独立且间隔设置的容置腔,每个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所述灭火结构;

所述灭火结构包括灭火剂,所述灭火剂设于所述容置腔内,每个所述容置腔内的所述灭火剂在自身所受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自动启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内形成有多个相互独立且间隔设置的容置腔,每个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所述灭火结构;

所述灭火结构包括灭火剂和触发件,所述灭火剂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触发件至少部分与所述容置腔内的所述灭火剂接触,所述触发件至少另一部分与外部环境相通,且所述触发件在自身所处的外部环境发生火情时自动触发所述灭火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发件为导火线,所述导火线的一端伸入所述容置腔与所述灭火剂接触,所述导火线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外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发件包括感应器、控制器及点火头,所述感应器和所述控制器均设于所述外壳上,所述感应器用于感应外部火情,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点火头电连接,且在所述感应器感应到火情时,控制所述点火头通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置腔包括至少两个子容置腔及连通所述至少两个子容置腔的通路,每个所述子容置腔及所述通路中均设置有所述灭火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任意一者上形成有多个相互独立并间隔的容置凹槽,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互对接并密封每个所述容置凹槽以形成多个所述容置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相对对接的第三壳体和第四壳体,所述第三壳体上形成有多个相互独立并间隔的第三容置凹槽,所述第四壳体上对应多个所述第三容置凹槽形成有多个相互独立并间隔的第四容置凹槽,每个第三容置凹槽和对应的所述第四容置凹槽对接形成所述容置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灭火剂为气溶胶,所述气溶胶呈粉末状、颗粒状、片状或块状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由阻燃物制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呈柔性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粘贴层,所述粘贴层设置于所述外壳表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灭火贴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灭火贴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灭火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灭火贴100,包括外壳10和均设于外壳10上的多个灭火结构30,多个灭火结构30相互独立并间隔设置,每个灭火结构30可在所处外部环境发生火情时自动启动进行灭火。如此,在外壳10上设置多个间隔并独立的灭火结构30,当发生火情时先触发多个灭火结构30中靠近火源的部分灭火结构30以进行灭火,剩余的灭火结构30留存下来。扑灭火势后,如果发生复燃,剩余未被启动的灭火结构30可以继续用于灭火,以防止火情复燃。

同时,灭火贴100装配方便,适用性较强,可粘贴在不同形状及不同大小的部件上,可装配于复杂狭小空间内灭火。例如,电缆接头保护装置、家用小型配电柜、公共场所的电缆槽等部件中均可粘贴灭贴,及时灭除导线过载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火情,不会错失最佳灭火时机。

外壳10内形成有多个相互独立且间隔设置的容置腔11,每个容置腔11内设置有灭火结构30,以通过外壳10上的多个容置腔11装配灭火结构30,使多个灭火结构30相互独立并间隔。

一些实施例中,灭火结构30包括灭火剂,灭火剂设置于容置腔内,每个容置腔内的灭火剂在自身所受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自动启动,多个容置腔中靠近火源的部分容置腔内的灭火剂先达到预设温度会自动启动进行灭火,多个容置腔中远离火源的另一部分容置腔内的灭火剂所受的温度暂时较低,不会直接启动。当火势被扑灭后,若发生复燃,剩余没启动的灭火剂在受到较高温度时可以自动启动对复燃的火势进行灭火,如此防止火势二次复燃。

可以理解地,另一些实施例中,灭火结构30包括灭火剂和触发件,灭火剂设置于容置墙内,触发件至少部分与容置腔11内的灭火剂接触,且触发件在自身所处的外部环境发生火情时自动触发灭火剂,以启动靠近火源的灭火结构30。

可选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灭火剂为气溶胶,气溶胶呈粉末状、颗粒状、片状或块状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应当理解,当气溶胶灭火剂呈粉末状、颗粒状、片状或块状时,气溶胶灭火剂的单位质量上的比表面积增大或者单位体积上的密度降低,因此,一旦气溶胶灭火剂被引燃,燃烧将快速扩散,以爆燃的方式瞬间释放出大量灭火物质,提高喷放速度,达到更好的灭火效果。

一些实施例中,外壳10包括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14,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14中的任意一者上形成有多个相互独立的容置凹槽,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14相互对接并密封每个容置凹槽以形成多个容置腔11,如此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14中的一者为凹凸设置形成容置凹槽,另一者平坦设置并封闭容置凹槽,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14中平坦的一者可方便地粘贴到零部件上,方便装配灭火贴100。

可以理解地,另一些实施例中,外壳10包括相互对接第三壳体和第四壳体,第三壳体上形成有多个相互独立并间隔的第三容置凹槽,第四壳体上对应多个第三容置凹槽形成有多个相互独立并间隔的第四容置凹槽,每个第三容置凹槽和对应的第四容置凹槽对接形成容置腔11,相当于通过两个凹槽对接形成一个容置腔11,容置腔11的体积较大,可容纳较多的灭火剂。

可选地,外壳10由阻燃物制成,在多个灭火结构30中的部分启动时不会引燃外壳10,不会通过引燃外壳10误触发剩余未被启动的灭火结构30。

可选地,外壳10呈柔性设置,具有较强的形变能力,可粘贴于不同外形的零部件上,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具体地,灭火贴100还包括粘贴层(图未示),粘贴层设于外壳10表面,以将外壳10粘贴到需要灭火的装置上。

一些实施例中,触发件为导火线,导火线的一端伸入容置腔11与灭火剂接触,导火线的另一端伸出外壳10,在外部环境发生火情时被点燃,进而引爆容置腔11内的灭火剂。导火线可以为热敏线,在温度达到一定值时可以燃烧,或者导火线也可以易燃线,在有火源接近时可以燃烧。可以理解地,另一些实施例中,触发件包括感应器、控制器及点火头,感应器和控制器均设于外壳10上,感应器用于感应外部火情,控制器与点火头电连接,且在感应器感应到火情时,控制点火头通电,以触发灭火剂进行灭火。如此,设置感应器,可在感应器感应到的外部环境参数达到预设参数时,再控制灭火剂被触发,可精确地控制每个容置腔11内灭火结构30的触发时间点。

可以理解地,另外一些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仅在于,容置腔11包括至少两个子容置腔13及连通至少两个子容置腔13的通路15,每个子容置腔13及通路15中均设置有灭火剂。相当于可以将容置腔11划分为至少两个相互连通的子容置腔13,至少两个子容置腔13内的灭火剂被依次启动,形成连续的灭火脉冲,灭火剂而非一次性喷放,可以持续在长时间内抑制外部温度,提高灭火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