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防中倍泡沫灭火侦察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11303发布日期:2021-01-12 08:29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防中倍泡沫灭火侦察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消防中倍泡沫灭火侦察机器人。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的消防灭火侦察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火灾现场,代替消防人员进行消防灭火。

现有的,消防灭火侦察机器人本体上安装有用于将泡沫喷出进行灭火的中倍数泡沫炮,与泡沫炮连接的降温喷头以及用于驱动本体进行移动的两条履带,降温喷头能够喷水对本体进行降温,进而对本体内的零部件进行保护。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当火灾现场的地面上出现有流体燃烧物时,例如石油等,燃烧状态的流体燃烧物能够流动到履带附近,纵使有降温喷头喷水,也不能对流体燃烧物进行扑灭,进而导致履带容易被烧坏,履带损坏后不利于消防灭火侦察机器人在火灾现场进行移动及灭火。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防中倍泡沫灭火侦察机器人,具有在喷出泡沫灭火的同时,还能够对机器人本体进行保护,有利于机器人进行消防灭火工作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消防中倍泡沫灭火侦察机器人,包括车体、履带、进水管、转管、中倍泡沫喷射装置、低倍数泡沫喷管和中倍泡沫筒,所述履带设置有两条且分别转动安装在车体的两侧,所述进水管固定安装在车体上,所述转管转动安装在车体上部且其一端与进水管固定连接,所述中倍泡沫喷射装置的一端与转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低倍数泡沫喷管的一端与中倍泡沫喷射装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中倍泡沫筒安装在中倍泡沫喷射装置与低倍数泡沫喷管上,还包括条形口,所述条形口开设在中倍泡沫筒上远离中倍泡沫喷射装置一端下方的筒壁上,形口的长度方向垂直于中倍泡沫筒的长度方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中倍泡沫筒内喷出泡沫时,泡沫能够通过条形口向下流出,流出的泡沫最终能够留在车体上与车体周围的地面上,随着中倍泡沫筒一直喷出泡沫,进而使得条形口内也能够始终有泡沫流出,有效地对地面上靠近消防灭火侦察机器人的流体燃烧物进行浇灭,降低流体燃烧物对消防灭火侦察机器人的履带等结构损坏的可能性,能够对履带提供较为可靠地保护,使得消防灭火侦察机器人能够稳定地在现场运行以及进行灭火工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中倍泡沫筒内还设置有挡板、固定槽和滑杆,所述挡板为l型且挡板的一条边沿固定在中倍泡沫筒内壁上并位于条形口上方,挡板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固定板,l型挡板、固定板与中倍泡沫筒内壁形成一个敞口,所述固定槽设置有两个且均固定在中倍泡沫筒内壁上,两个固定槽的槽口朝向相对设置,所述滑杆相邻的两个侧面能够分别与中倍泡沫筒内壁贴合以及封闭敞口,滑杆的两端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固定槽内,滑杆两端上背离挡板的一侧设置有耳板,所述耳板上开设有螺纹孔,耳板上螺纹连接有顶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板固定在挡板的端部能够使得挡板与中倍泡沫筒只形成一个敞口,滑杆在固定槽上滑动能够对挡板与中倍泡沫筒形成的敞口进行封闭和打开,进而能够根据火灾现场是否有流体燃烧物,选择打开或封闭敞口。当现场的地面上有流体燃烧物的存在时,将滑杆向远离挡板的方向滑动,然后拧动顶丝使得滑杆在两个固定槽上不容易再次滑动,当中倍泡沫筒内喷出泡沫时,泡沫中的一部分会被挡板挡下,有利于泡沫通过条形口向下流出。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两个固定槽的横截面呈t型,所述滑杆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与固定槽槽口适配的固定块,固定块滑动安装在槽口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截面呈t型的固定槽和固定块能够在使得滑杆能够滑动的前提下,还能对滑杆在两个固定槽上进行限位,使得滑杆不容易脱离两个固定槽,进而能够可靠地对敞口进行开闭。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耳板与顶丝分别设置有两个,所述两个耳板分别设置在滑杆的两端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顶丝能够对滑杆的两端均提供较为可靠地定位,使得滑杆更为稳定地在两个固定槽之间进行定位。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杆背离挡板的一侧加工形成有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中倍泡沫筒喷出泡沫且滑杆将挡板的敞口进行封闭时,斜面能够有效减小对泡沫的阻力,降低喷出泡沫时对泡沫行程与轨迹的影响;当滑杆不对挡板进行封闭时,斜面能够减少泡沫对滑杆的推力,使得滑杆能够稳定定位在两个固定槽上。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中倍泡沫喷射装置包括连接管、泡沫管和喷嘴,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分别和转管低倍数泡沫喷管相连通,泡沫管开设有三个管口且整体呈y型,其中一个管口固定连接在连接管上并与连接管相互连通,另外两个管口对应中倍泡沫筒的筒口,喷嘴设置有两个且分别固定在泡沫管朝向中倍泡沫筒的管口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通过两个喷嘴喷出的泡沫,经过中倍泡沫筒喷出,最终能够形成中倍泡沫进行灭火。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中倍泡沫筒还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连接杆和卡箍,连接杆设置有多根且均分为两组,卡箍设置有两个且均安装在泡沫管对应中倍泡沫筒的两端上,一组连接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一个卡箍上,连接杆远离卡箍的一段固定安装在中倍泡沫筒的内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泡沫管能够向中倍泡沫筒喷出泡沫,通过安装架的卡箍与多根连接杆,使得中倍泡沫筒自身的重力能够均匀分布在泡沫管的两端上,使得中倍泡沫筒能够稳定、可靠地安装在泡沫管上,进而对泡沫管喷出的泡沫能够通过中倍泡沫筒限制稳定喷出。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中倍泡沫筒内还设置有固定圈和网板,所述固定圈固定在中倍泡沫筒内壁上,所述网板固定在固定圈上背离安装架的一侧,所述低倍数泡沫喷管的一端穿设在网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圈固定安装在中倍泡沫筒内壁上,在不影响泡沫管在中倍泡沫筒内喷出泡沫的前提下,能够为网板提供较为稳定的安装基础,使得网板和支撑件能够牢固地安装在中倍泡沫筒内,泡沫管喷出的泡沫经过网板喷出后,能够使得泡沫进一步进行发泡,有效提高泡沫的发泡率,有利于在火灾现场进行灭火工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一体成型设置的第一连接部、圆环与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为t型,所述圆环设置在第一连接部竖直一段的端部上,圆环的内径与低倍数泡沫喷管的外径一致,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在圆环上背离第一连接部的一侧上,第一连接部水平的一段与第二连接部均固定在固定圈上背离网板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件的第一连接部、圆环与第二连接部在中倍泡沫筒内能够在不影响泡沫喷出的前提下,对低倍数泡沫喷管在中倍泡沫筒内进行支撑,从而能够减少低倍数泡沫喷管作用在网板上的作用力,有效降低低倍数泡沫喷管损坏网板的可能性,对网板的结构强度进行保护,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利于使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低倍数泡沫喷管的内壁上围绕其一圈成型有多个进气孔,每个进气孔的内侧壁成型有向低倍数泡沫喷管内往水流喷射方向倾斜延伸的孔壁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低倍数泡沫喷管喷射水流的过程中形成负压,由于进气孔向低倍数泡沫喷管内倾斜向水流喷射方向延伸,因此水流在高速状态下不会从进气孔喷出,反而是形成的负压状态将外界空气通过进气孔吸入低倍数泡沫喷管内。泡沫液混合空气后进行发泡形成泡沫。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设置条形口,当中倍泡沫筒内喷出泡沫时,泡沫能够通过条形口向下流出,流出的泡沫最终能够留在车体上与车体周围的地面上,有效地对地面上靠近消防灭火侦察机器人的流体燃烧物进行浇灭,使得消防灭火侦察机器人能够稳定地在现场运行以及进行灭火工作;

2.通过设置挡板、固定槽和滑杆,可以根据现场是否有流体燃烧物选择打开或闭合敞口;

3.通过设置固定槽的横截面呈t型和与槽口适配的固定块,能够在使得滑杆能够滑动的前提下,还能对滑杆在两个固定槽上进行限位,使得滑杆不容易脱离两个固定槽,进而能够可靠地对敞口进行开闭。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消防中倍泡沫灭火侦察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中倍泡沫喷射装置、低倍数泡沫喷管和中倍泡沫筒的突出结构示意图;

图3是挡板、固定槽和滑杆的突出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固定圈、网板和支撑件的突出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体;2、履带;3、进水管;4、转管;5、中倍泡沫喷射装置;51、连接管;52、泡沫管;53、喷嘴;6、低倍数泡沫喷管;61、进气孔;7、中倍泡沫筒;71、条形口;72、挡板;721、固定板;73、固定槽;74、滑杆;741、固定块;742、耳板;743、顶丝;75、安装架;751、连接杆;752、卡箍;76、固定圈;77、网板;78、支撑件;781、第一连接部;782、圆环;783、第二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消防中倍泡沫灭火侦察机器人,包括车体1、履带2、进水管3、转管4、中倍泡沫喷射装置5、低倍数泡沫喷管6和中倍泡沫筒7。

参照图1,履带2设置有两条且分别转动安装在车体1的两侧上,进水管3固定安装在车体1上,转管4转动安装在车体1上部且其一端与进水管3固定连接,中倍泡沫喷射装置5的一端与转管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低倍数泡沫喷管6的一端与中倍泡沫喷射装置5的一端固定连接,中倍泡沫筒7安装在中倍泡沫喷射装置5与低倍数泡沫喷管6上。

参照图2,中倍泡沫喷射装置5包括连接管51、泡沫管52和喷嘴53,连接管51的两端相互连通,泡沫管52开设有三个管口且整体呈y型,其中一个管口固定连接在连接管51上并与连接管51相互连通,连接管51的两端分别和转管4低倍数泡沫喷管6相连通,另外两个管口对应中倍泡沫筒7的筒口,喷嘴52设置有两个且分别固定在泡沫管52朝向中倍泡沫筒7的管口处。通过两个喷嘴喷52出的泡沫,经过中倍泡沫筒7喷出,最终能够形成中倍泡沫进行灭火。低倍数泡沫喷管6悬设在中倍泡沫筒7内且其一端可拆卸连接在连接管51的一端。低倍数泡沫喷管6的内壁上围绕其一圈成型有多个进气孔61,每个进气孔61的内侧壁成型有向低倍数泡沫喷管6内往水流喷射方向倾斜延伸的孔壁板。

中倍泡沫筒7上加工形成有两段为平面且相互平行的筒壁,中倍泡沫筒7倾斜设置且两段平面筒壁呈上下分布,在位于下方的平面筒壁上开设有条形口71,条形口71的长度方向垂直于中倍泡沫筒7的长度方向。

当中倍泡沫喷射装置5通过喷嘴53朝向中倍泡沫筒7内喷出泡沫时,泡沫能够通过条形口71向下流出,流出的泡沫最终能够留在车体1上与车体1周围的地面上,随着中倍泡沫筒7一直喷出泡沫,进而使得条形口71内也能够始终有泡沫流出,有效地对地面上靠近消防灭火侦察机器人的流体燃烧物进行浇灭,降低流体燃烧物对消防灭火侦察机器人的履带2等结构损坏的可能性,能够对履带2提供较为可靠地保护,使得消防灭火侦察机器人能够稳定地在现场运行以及进行灭火工作。

结合图2、图3,中倍泡沫筒内还设置有挡板72、固定槽73和滑杆74,挡板72为l型且挡板72的长度不小于条形口71的长度,挡板72长度方向的一条边沿固定连接在中倍泡沫筒7内壁上并位于条形口71的上方,且另一条边沿倾斜朝下设置,挡板72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固定板721,l型挡板72、固定板721与中倍泡沫筒7内壁形成一个倾斜朝下的敞口,固定槽73相互平行设置有两个且均固定在中倍泡沫筒7开设有条形口71的平面内壁上,两个固定槽73之间的间距不小于挡板72的长度,固定槽73的长度方向平行于中倍泡沫筒7的长度方向,两个固定槽73槽口的横截面呈t型且槽口朝向相对设置,滑杆74相邻的两个侧面能够分别与中倍泡沫筒7内壁贴合以及封闭敞口,滑杆74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固定块741,固定块741为与固定槽73槽口适配的t型块且两个固定块741均滑动安装在两个固定槽73内,滑杆74两端上背离挡板72的一侧的两端上设置有两个耳板742,耳板742上均开设有轴线方向垂直于耳板742板面的螺纹孔,顶丝743设置有两个且分别螺纹连接在两个耳板742上。

固定板721固定在挡板72的端部能够使得挡板72与中倍泡沫筒7只形成一个敞口,有利于泡沫通过条形口71向下流出,滑杆74在固定槽73上滑动能够对挡板72与中倍泡沫筒7形成的敞口进行封闭和打开,进而能够根据火灾现场是否有流体燃烧物,选择打开或封闭敞口。横截面呈t型的固定槽73和固定块741能够在使得滑杆74能够滑动的前提下,还能对滑杆74在两个固定槽73上进行限位,使得滑杆74不容易脱离两个固定槽73,进而能够可靠地对敞口进行开闭,拧动顶丝743,顶丝743使得滑杆74具有向上的运动趋势,但是在固定槽73与固定块741的的限制作用下,使得固定块741紧紧抵接在固定槽73槽口处,进而使得滑杆74在两个固定槽73之间进行定位,使得滑杆74不容易在喷出泡沫时随意移动,两个顶丝743能够对滑杆74的两端均提供较为可靠地定位,使得滑杆74更为稳定地在两个固定槽73之间进行定位。

当消防灭火侦察机器人在火灾现场进行灭火时,现场的地面上有流体燃烧物的存在时,将滑杆74向远离挡板72的方向滑动,然后拧动顶丝743使得滑杆74在两个固定槽73上不容易再次滑动,当中倍泡沫筒7内喷出泡沫时,泡沫中的一部分会被挡板72挡下,然后通过条形口71朝下落在火灾现场的地面上。

参照图3,滑杆74背离挡板72的一侧加工形成有斜面,斜面与中倍泡沫筒7内壁形成的夹角为钝角,当中倍泡沫筒7喷出泡沫且滑杆74将挡板72的敞口进行封闭时,斜面能够有效减小对泡沫的阻力,降低喷出泡沫时对泡沫行程与轨迹的影响;当滑杆74不对挡板72进行封闭时,斜面能够减少泡沫对滑杆74的推力,使得滑杆74能够稳定定位在两个固定槽73上。

结合图2、图4,中倍泡沫筒7内还设置有安装架75、固定圈76、网板77和支撑件78,安装架75包括连接杆751和卡箍752,连接杆751为l型且设置有四根,四根连接杆751均分为两组,卡箍752设置有两个且均套设在泡沫管52的两端并通过使用螺栓紧固,一组两根连接杆751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一个卡箍752上且两根连接杆751对称分布,中倍泡沫喷射装置5远离卡箍752的一段固定安装在中倍泡沫筒7的内壁上。

固定圈76的形状与中倍泡沫筒7的内部相互适配且固定安装在中倍泡沫筒7内壁上,网板77的形状与中倍泡沫筒7内壁的形状一致且设置在中倍泡沫筒7内,网板77通过使用多个螺钉安装在固定圈76上背离安装架75的一侧,网板77上开设有用于低倍数泡沫喷管6穿透的开孔且低倍数泡沫喷管6穿设在开孔内,支撑件78包括一体成型设置的第一连接部781、圆环782与第二连接部783,第一连接部781为t型,圆环782设置在第一连接部781竖直一段的端部上且竖直一段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圆环782的轴心,圆环782的内径与低倍数泡沫喷管6的外径一致,第二连接部783设置在圆环782上背离第一连接部781的一侧上,第一连接部781水平的一段与第二连接部783均通过使用螺钉固定安装在固定圈76上背离网板77的一侧。

使用时,低倍数泡沫喷管6穿设在网板77一端的管口能够直接进行喷水,泡沫管52能够向中倍泡沫筒7喷出泡沫,通过安装架75的两个卡箍752与均匀分布的四根连接杆751,四根连接杆751在能够减少用料的前提下使得中倍泡沫筒7自身的重力能够均匀分布在泡沫管52的两端上,使得中倍泡沫筒7能够稳定、可靠地安装在泡沫管52上,进而对泡沫管52喷出的泡沫能够通过中倍泡沫筒7限制稳定喷出。固定圈76固定安装在中倍泡沫筒7内壁上,在不影响泡沫管52在中倍泡沫筒7内喷出泡沫的前提下,能够为网板77以及支撑件78提供较为稳定的安装基础,使得网板77和支撑件78能够牢固地安装在中倍泡沫筒7内,泡沫管52喷出的泡沫经过网板77喷出后,能够使得泡沫进一步进行发泡,有效提高泡沫的发泡率,有利于在火灾现场进行灭火工作。支撑件78的第一连接部781、圆环782与第二连接部783在中倍泡沫筒7内能够在不影响泡沫喷出的前提下,对低倍数泡沫喷管6在中倍泡沫筒7内进行支撑,从而能够减少低倍数泡沫喷管6作用在网板77上的作用力,有效降低低倍数泡沫喷管6损坏网板77的可能性,对网板77的结构强度进行保护,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利于使用。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