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式安全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35053发布日期:2023-03-14 21:0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全身式安全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围杆带、安全绳、护肩部、护腰部、第一护腿部、第二护腿部、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第三连接带、第四连接带和第五连接带;所述护肩部和所述护腰部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带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带连接,所述护腰部通过所述第三连接带、所述第四连接带和所述第五连接带与所述第一护腿部以及所述第二护腿部连接,所述围杆带设置在所述护腰部上,所述安全绳设置在所述护肩部上,所述全身式安全带根据佩戴方向分为正面和背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身式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带和所述第四连接带位于所述全身式安全带的背面,所述第三连接带连接所述护腰部以及所述第一护腿部,所述第四连接带连接所述护腰部以及所述第二护腿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身式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连接带位于所述全身式安全带的正面,所述第五连接带包括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护腰部同一位置上,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护腿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护腿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身式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部均为y形结构,所述y形结构具有分支端和主干端,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分支端与所述第一护腿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分支端与所述第二护腿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身式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腿部以及所述第二护腿部上均设有第一调节扣,所述第一调节扣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护腿部以及所述第二护腿部的大小。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身式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带设置在所述全身式安全带的背面,所述第一连接带为y形结构,所述第一连接带的主干端连接在所述护肩部上,所述第一连接带的分支端连接在所述护腰部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身式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带设置在所述全身式安全带的正面,所述第二连接带为y形结构,所述第二连接带的主干端连接在所述护腰部上,所述第二连接带的分支端连接在所述护肩部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身式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带上设有第二调节扣,所述第二调节扣用于调节所述第二连接带的长短。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身式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身式安全带还包括用于攀爬树木的爬树钉爪,所述爬树钉爪包括抓钉、踏板和固定绑扎,所述抓钉设置在所述踏板一侧,所述固定绑扎设置在所述踏板另一侧。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全身式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抓钉为45号淬火碳钢,所述抓钉直径为5mm~10mm,所述踏板为a3号角钢,所述踏板厚度为2mm~10mm,所述固定绑扎为涤纶,所述固定绑扎宽度为20mm~100mm,所述固定绑扎厚度为2mm~10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身式安全带,包括:围杆带、安全绳、护肩部、护腰部、第一护腿部、第二护腿部、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第三连接带、第四连接带和第五连接带。护肩部和护腰部之间通过第一连接带以及第二连接带连接,护腰部通过第三连接带、第四连接带和第五连接带与第一护腿部以及第二护腿部连接,围杆带设置在护腰部上,安全绳设置在护肩部上,全身式安全带根据佩戴方向分为正面和背面。通过护肩部、护腰部、第一护腿部、第二护腿部的设置,使得操作人员身体的重量能够分布在护肩部、护腰部、第一护腿部、第二护腿部上,增加全身式安全带在操作人员上的受力面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全身式安全带更加舒适。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全身式安全带更加舒适。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全身式安全带更加舒适。


技术研发人员:李宏杰 金点 杨迎春 赵旭 罕天玺 李正志 李勇明 李捷 倪华 刘争明 闵青云 李梅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2.09.09
技术公布日:2023/3/1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