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制动往返可控式缓降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349687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制动往返可控式缓降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缓降器,特别是指一种可实现自救、他救且空中制动的双制动往返可 控式缓降器。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如遇到火灾、地震或观光缆车机构事故而悬于空中时 等险情时,如何从高层建筑中安全逃出,高空逃生和救火时现今世界上亟待解决的一大难 题,救火云梯所能伸展的高度有限,遇灾时也不能使用电梯。业界已经开发了各种各样的缓 降器用于高层建筑物逃生,然而,现有的缓降器存在以下问题:(1)重量体积大,携带不便;
[2] 不能缓降和空中制动悬停;(3)不能控制下降的状态和速度;(3)高速摩擦对内部组件 的损耗影响很大,构成安全隐患。
[0003] 由于具有以上的缺陷,考虑到安全原因,现实中对缓降器的实际应用较少,为了解 决以上技术问题,亟待提供一种安全系数高,可控性强,实用方便的缓降器。

【发明内容】

[0004] 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可供多人从建筑物上往返多次缓 降,且可控地停止在任意位置的缓降器。
[0005]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一种双制动往返可控式缓降器,其包括外壳体和内置于 其中的提拉机构、楔轮、双制动机构和导绳机构,所述提拉机构与双制动机构相互联动,所 述提拉机构包括能量转换调节螺杆和设置于其外周的缓冲件,所述双制动机构包括外制动 组件、内制动组件和自锁位机构,所述内制动组件与提拉机构的能量转换调节螺杆相互联 动,所述内制动组件的外周设有楔轮,所述楔轮上缠绕着钢丝绳,所述自锁位机构可活动地 抵制于外制动组件与壳体之间,当外制动组件在未受力而处于制动状态下,所述内制动组 件处于半制动及产生阻尼状态(大于29KG引力制动状态),将缠绕于其外周的楔轮带动钢 丝绳拉紧锁位,当外制动组件在半离合或全打开状态下,内制动组件因产生阻尼及摩擦阻 力之差松开对钢丝绳的锁位,钢丝绳可顺导绳机构引出。
[0006] 当提拉机构固定于建筑物上,钢丝绳的自由端栓在被救人身上,被救人可顺钢丝 绳下滑至任意高度,当将钢丝绳的自由端固定于建筑物上,提拉机构拴在自救人身上,自救 人可同缓降器同步下滑至任意高度。
[0007] 在本发明中,所述内制动组件包括主轴和顺序包裹于其外的刹车蹄块、刹车毂和 抱闸刹车块,蹄块张合转轴与提拉机构的能量转换调节螺杆相连,刹车毂设置于刹车蹄块 和抱闸刹车块之间,在缓降器下落状态下,提拉机构拉动与壳体相分离,并拉动蹄块联动摇 臂转动,使之带动设于主轴端部的摩擦蹄块向外紧压刹车毂和抱闸刹车块,刹车蹄块、刹车 毂和抱闸刹车块之间的摩擦力与被救人的体重相当。
[0008] 所述主轴的轴心固定于轴板上,其两端对称设有两个摩擦蹄块,所述刹车蹄块上 开设有两个蹄块缺口,所述两摩擦蹄块嵌入所述蹄块缺口之中,所述摩擦蹄块包括第一摩 擦蹄块和第二摩擦蹄块,第一摩擦蹄块通过蹄块张合转轴与蹄块联合摇臂连接,所述蹄块 联合摇臂与提拉机构的能量转换调节螺杆相连,在缓降器下落状态下,在提拉机构的能量 转换调节螺杆拉动下,蹄块联合摇臂带动第一摩擦蹄块在蹄块缺口作微小的转动,以驱动 摩擦蹄块向外紧压刹车毂和抱闸刹车块。
[0009] 所述外制动组件包括动力手柄和助力手柄,所述自锁位机构抵持于动力手柄和助 力手柄之间,动力手柄通过联动摇臂与蹄块联合摇臂相连,在动力手柄和助力手柄未受压 的状态下,自锁位机构抵持于动力手柄和助力手柄之间,使之保持最大的夹角,刹车毂紧压 抱闸刹车块使之锁死包裹于其外周的楔轮,以锁死缠绕于楔轮外周的钢丝绳,产生制动状 态而停止钢丝绳的收放;当动力手柄和助力手柄受压使得自锁位机构压缩至最小时,动力 手柄带动联动摇臂连动以推动蹄块联合摇臂转动,而向第一摩擦蹄块施加压力使得刹车蹄 块和刹车毂之间产生摩擦力,则缓降器保持制动状态;当动力手柄和助力手柄受压使得自 锁位机构压缩一定间距时,外制动组件处于半离合状态,缓降器处于非制动状态,套在外制 动组件楔轮缓速转动,带动钢丝绳缓慢放出。
[0010] 所述自锁位机构包括抱闸调节螺母、抱闸紧锁弹簧、定位块和贯穿其中部的抱闸 调节螺杆,所述抱闸调节螺母将抱闸调节螺杆锁定于外壳体上,抱闸紧锁弹簧设于抱闸调 节螺母与抱闸总成座之间,在外制动组件未受压状态,抱闸调节螺母使得抱闸调节螺杆抵 持于动力手柄和助力手柄之间,使得两者之间夹角最大。
[0011] 所述提拉机构包括挂环、能量转换调节螺杆、设置于其外周的缓冲件、套设于缓冲 件外的相互嵌套的弹簧牵引筒和缓冲筒,所述缓冲件包括能量转换弹簧和缓冲器弹簧,其 中,所述能量转换弹簧设于能量转换调节螺杆与弹簧牵引筒之间,所述缓冲器弹簧设于弹 簧牵引筒和缓冲筒之间,所述挂环与能量转换调节螺杆相分离。当被救人以一定速度下落 时,能量转换弹簧和缓冲器弹簧随荷载的大小而改变状态,通过设定能量转换弹簧和缓冲 器弹簧的弹性系数,以设定缓降状态下的荷载下限,当荷载大于29公斤时,方能缓降,能量 转换弹簧的弹性回复力随荷载的大小而改变,当达到一定的荷载受力时,缓冲器弹簧发生 变形以对缓降产生一定的缓冲。
[0012] 所述导绳机构包括导轮、压块和压块弹簧,所述导轮设于外壳体的出口端,所述钢 丝绳由导轮之间的间隙引出,所述压块设于导轮的两侧,所述压块弹簧抵持于外壳体内壁 与其中一个压块之间,通过压块弹簧调整压块的限位。通过压块将钢丝绳压紧,将其运动关 系转化为滑动摩擦,楔轮为滚定摩擦,使得钢丝绳与楔轮产生最大的摩擦阻力。
[0013] 所述楔轮的导角呈25-35度,优选30度,通过合适的导角将钢丝绳收纳于楔轮之 中,防止其因滑脱而影响被救人的安全下落。
[0014] 所述外制动组件与导绳机构设于外壳体的不同侧面上,以防止对外制动组件进行 操作时,影响钢丝绳的收放。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双制动往返可控式缓降器具有以下优点:
[0016] (1)可控性强,在下落过程中,通过调整外制动组件的状态,可控制下落的状态和 速度,外制动组件在未受力或受力最大状态下,都可驱使内制动组件产生较大的摩擦阻尼, 对缓冲器进行制动,使其停止下落,保持悬停状态,若在受力适中时,钢丝绳可自由下放,被 救人可顺着钢丝绳匀速缓降,双制动设计是本申请的一大特点;
[0017] (2)刹车蹄块在缓冲过程中起到双重作用,既可作为产生阻尼的主要元件,再换缓 降过程中,产生摩擦阻尼达到缓降的目的,防止被救者做自由落体运动;同时,也是具有制 动功能的元件,自救者在惊慌过度时,按死动力手柄,可起到制动刹车作用,可悬停在任意 高度上;
[0018] (3)设置多级缓降措施,如采用弹簧产生弹性回复力,抵持下落的拉力,使得缓降 器的荷载越大,弹性回复力越大,且将弹簧的变性能转换为机械能,通过多级摩擦组件对其 下落产生制动,只要在核定荷载范围内,不管荷载多大,均能保持匀速缓降;
[0019] ⑷可他救亦可自救,当消防队员协助他人使用缓降器安全下落到地面时,最后离 开的消防队员可自己使用缓降器,自行控制并缓降到地面,协助消防队员的逃生,实用性很 强;
[0020] (5)巧妙采用弹簧对易耗部件和外制动组件进行复位调整,通过在特定的位置设 置弹簧可对易耗部件或外制动组件的位置进行实时修正、复位调整,避免了多次使用造成 的损耗或偏移,致使安全系数降低等隐患,通过机械的复位的方式,既对于工作状态进行复 位调整,同时,保证了多次使用的高精度要求。
【附图说明】
[0021] 图1为本发明一种双制动往返可控式缓降器的正面剖视图;
[0022] 图2为本发明一种双制动往返可控式缓降器的侧面剖视图;
[0023] 图3为本发明一种双制动往返可控式缓降器的俯视剖视图;
[0024] 图4为本发明一种双制动往返可控式缓降器的提拉机构的负重状态图。
[0025] 缓降器 100外壳体 1提拉机构 2
[0026] 能量转换调节螺杆 20缓冲件 21能量转换弹簧 210
[0027] 缓冲器弹簧 212挂环 22弹簧牵引筒 23
[0028] 牵引筒托持部 230缓冲筒 24能量转换拉杆 25
[0029] 制动机构 3外制动组件 30动力手柄 301
[0030] 助力手柄 302联动摇臂 303调节螺栓 304
[0031] 内制动组件 31主轴 310蹄块张合转轴 310a
[0032] 蹄块联动摇臂 310b手柄联动轴 310c第一摩擦蹄块 3IOd
[0033] 第二摩擦蹄块 310e蹄块固定销钉 310f刹车蹄块 311
[0034] 蹄块缺口 311a刹车毂 312抱闸刹车块 313
[0035] 抱闸摇臂 314抱闸摇臂铰链 315自锁位机构 32
[0036] 抱闸开合推拉杆 320抱闸调节螺母 321抱闸紧锁弹簧 322
[0037] 抱闸总成座 323导绳机构 4导轮 40
[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