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钉缝合的压榨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9648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扣钉缝合的压榨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层压榨织物,所述织物通过扣钉连接的接缝形成环形。
众所周知,在多层织物中与扣钉连接的接缝应用于整个造纸织物工业。这些接缝带来的问题也是众所周知的。例如,在使用多个扣钉的地方,由于存在不可压缩的扣钉,所以在接缝处会产生不均匀的压缩。扣钉接缝还会使接缝处的支撑表面具有不均匀的密度,从而使纸产品带有印痕。而且,这样缝合的织物的厚度有时也不均匀。在授予Talonen等人的美国专利No.4,698,250、授予Penven等人的美国专利No.4,824,525以及授予Dufour等人的美国专利No.4,842,925中公开了一些提供克服了扣钉接缝的部分或全部缺陷的手段。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造纸织物的接缝结构,使所述织物在其整个支撑表面上提供更均匀的面层。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缝合的造纸织物,其中最末端的横向纱线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造纸织物,其中在接缝处的面层与支撑表面的其余部分基本保持均匀。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造纸织物,其中织物的整个厚度保持均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造纸机的缝合的多层压榨毡,接缝用于形成压榨毡的无端环。所述压榨毡至少包括第一和第二相互连接的织物层和至少在其外表面的针刺纤维层。每一个织物层包括MD纱线(机器方向纱线)和CMD)纱线(横越机器方向纱线),所述MD纱线(机器方向纱线)和CMD纱线(横越机器方向纱线)相互交织形成所述每一层,并且每一层的主体部分在相对的MD端具有一列线圈。织物层的第一或最里面的线圈相互交叉并接收一个扣钉来形成接缝,所述接缝将第一织物层相对的MD端相互连接起来。其余织物层的各线圈在其中均有一个填充纱线或纬纱。填充纱线以及上织物层的CMD和MD纱线形成一个针刺纤维层的一部分。压榨毡的结构作成这样,使至少第一和第二织物层中的每一层具有不同的MD长度,其中第一或最里面的织物层比其余织物层长。当至少有三层织物层时,中间织物层的MD长度可以大于第二织物层的长度、但小于第一织物层的长度。除了在第一层上形成的线圈之外,在所有的结构中,在相对的MD端的每一列线圈中都放置了一根填充纱线。填充纱线可以是一种复丝纱线或者一种由单根复丝纱线或多根复丝纱线形成的针织纱线。除了第一织物层,所有织物层的线圈都是并置的,并且部分交叉或相互交叉。
一种多层造纸织物,包括至少一个毛毡外表面。该织物包括许多叠置的、相互连接的织物层;该织物层至少包括至少一个内层和一个外层。每一层在其相对的纵向端具有许多横向隔开的形成接缝的线圈(各有一根轴线)。内层的线圈以轴线对齐而相互交叉形成一个横越织物的通道。一根扣钉沿着对齐的轴线放置、把相对的线圈列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接缝,从而形成织物环。至少外层的线圈可以并列放置而横穿织物宽度,其线圈轴线错开或不在一条直线上。至少外层的线圈包含一根填充纱线或纬纱。填充纱线和至少外层的形成织物的纱线一起形成毛毡。织物层和毛毡通过针刺连接。
织物内层的线圈总是相互交叉形成一个接缝。其余织物层的线圈可以使轴线对齐而完全交叉,轴线错开而部分交叉或者端部对端部接合而并置。一根填充纱线靠近每一个所述相对的端部并设置在线圈内。填充纱线可以是针织纱线或复丝纱线。
所有织物层可以是织造织物或者可以由相互连接的螺旋线圈形成,或者上述任一种之一。
下面对本发明的结构及其它特征进行描述。
通过阅读下面的说明,以及构成说明一部分的附图可以对本发明有更好的理解,在附图中表示了本发明的一个例子,其中

图1是在造纸机压榨部上的织物的示意图2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接缝结构的剖视图;图3类似于图2,表示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图4类似于图2,表示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图5表示利用本发明的接缝结构的织物的接缝区域的俯视剖视图。
现在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地描述。
图1示出了造纸机压榨部D的总体机构。压榨织物F如图所示,沿箭头所示的方向环绕着惰辊10和压榨辊12。连接压榨织物F的相对端的接缝S使之形成环形。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在此,织物F包括下承载织物14,该下承载织物14形成一两层织物。在第一和第二纬、纬纱16与经纱18和20交织,在第三和第四纬、纬纱17与经纱18和20交织,从而形成织物14。在第一纬,纬纱16被投纬通过经纱18,当它到达最外面的经纱18’和20’时,在织物的每一侧,纬纱16紧紧包绕着这些最外面的纱线,并且在第二纬被往回投纬通过织物。第一纬纱16没有在边缘形成线圈。纬纱17在它到达最外面的经纱18’和20’时,在织物的每一侧,纬纱17环绕着一根固定的边缘线22形成线圈22。线圈22在织物14的横向通过第一纬纱16隔开。为了形成最终的织物环或无端织物,线圈22在织物的相对两端相互交叉,扣钉P插入对齐的孔中。以这种方式形成的环形造纸织物是众所周知的。
上层织物或支撑织物24在承载织物14的上表面上。如图所示,上层织物24是一单层织物,其由纬纱26和经纱28以已知的方式交织而成。在织物的相对端以已知的方式形成线圈30。针织纱线K作为纬纱或填充纱线插入到在织物每一端形成的线圈30对齐的孔中。在所示的结构中,针织纱线K可以与织物在制造过程中形成整体。值得注意的是,织物24也可以是多层织物。
上层织物24比承载织物14稍短,从而使织物相对端的线圈30的最外端并置或者端部对端部的接触。而且,邻接的端部或线圈30最好,相对于承载织物的扣钉P在垂直方向错开,尽管这不是必须的。上层织物24最好通过针刺与承载织物14形成整体,尽管也可使用接结纱线或其它交织技术。
纤维絮垫32至少与上层织物24通过针刺固连。
针织纱线K具有两个主要的功能。首先,由于针织结构在线圈孔内增加的纱线长度,在针刺操作中可以在接缝区域提供更多的纤维面层。附加的纤维面层必然会消除横向接缝线,并使外表面的这部分基本上与外表面的其余部分均匀。其次,线圈30内的针织纱线K保持纱线26在其位置上;在此,针织纱线K横穿线圈30。通过将纱线26保持在位,在压榨部中使用的过程中,最外面的经纱28’相对于相邻的横向经纱28被保持在其位置上。通过控制纱线26,28’,支撑表面被保持均匀,这样在上层织物的整个区域都能均匀地排水。
针织纱线在本领域已众所周知,而且大部分的结构都可用作针织纱线。授予Dufour的美国专利No.4,883,097表示了一种优选的针织纱线的结构。
现在参照图3,其表示了第二个实施例的织物F’。在此结构中,通过以预定的织造图案织造纬纱34和经纱36,形成单层的承载织物14’。在织物的每一端(两端)以交替的顺序形成了线圈38,其方式如前所述;并且将扣钉P穿过交叉的线圈38、通过接缝S的形式形成织物环。这种结构也是已知的。
上层织物或支撑织物24’如上所述形成,并且设置在承载织物14’的外表面上。在这种布置中,织物24’具有足够的长度允许线圈30完全交叉,并使线圈孔对齐。另外,线圈30与承载织物的扣钉P和线圈38在垂直方向稍微错开。针织纱线K穿过织物两端的交叉线圈30形成的孔,如前所述的结构。纤维絮垫32’通过针刺至少在支撑织物24的外表面上形成。
织物14’和24’最好通过在上层织物的外表面上针刺纤维絮垫32’而成为一体。
在图4中,表示了第三个实施例中的织物F”。这种结构与图3中所示的结构非常相似。织物F”包括一个如同图3所示的承载织物14”。支撑织物24”也如同图3所示。在压榨织物F”中,织物24”的长度使得在织物相对端的线圈30仅仅稍微交叉,而与织物24”交织的线圈30的外端位于织物14”的外表面上。这种结构使每一个线圈30中的孔横向隔开,每一列线圈30各用一根针织纱线K。如同图2和3所示,所述织物也成整体。
图5是本发明的压榨织物的俯视剖视图。所示织物F包括在支撑织物24的外表面上、通过纤维絮垫32形成的纸支撑表面。如前所述,支撑织物24通过针刺法被承载织物14支撑、载运并与其成为整体。通过交叉线圈22、并将扣钉P穿过对齐的线圈孔形成接缝S,将承载织物14的相对端连接成一体,便可形成连续的织物F。
通过针刺提供的面层基本上消除了接缝S。该面层包括针织纱线K的缠结纤维、形成支撑织物24的纱线的纤维,以及纤维絮垫32的纤维。通过在线圈30内的针织纱线K,端部线圈30和横向纱线28’被保持在其各自的位置中。
针织纱线K在接缝S,尤其是扣钉P上面提供了一定程度的缓冲。当接缝S压在一个辊12上时,针织纱线K将展平,并释放接缝S中超大尺寸的扣钉产生的压力。这种作用使织物的整个厚度保持均匀。
承载织物通常由单丝经纱和纬纱形成,这些纱线是抗磨损的,并且当承受到热和化学作用时保持稳定。承载织物为织物F提供了横向和纵向的稳定性。上层织物或支撑织物由单丝或复丝纱线形成,当针刺时,形成提供均匀的排水和面层的纤维絮垫表面。
利用特定的术语,已经对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上述说明只是用于描述目的,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原则下可以进行各种改进和变化。
权利要求
1.用于造纸机的多层压榨毡,具有形成所述环形压榨毡的接缝,所述压榨毡包括至少第一和第二相互连接的织物层,以及至少在织物层外表面上的一个针刺纤维层,每层所述织物层包括形成所述每一层的相互交织的MD纱线和CMD纱线,所述每一层的主体部分在每个MD端具有线圈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织物层的线圈列相互交叉并带有形成所述接缝的扣钉,所述扣钉将第一织物层的相对MD端相互连接起来形成所述环形压榨毡;以及,至少被所述第二织物层的每列所述线圈携带的填充纱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纱线形成所述针刺纤维层的一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层的第一织物层包括至少第一和第二织物层的一个最里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织物,其特征在于,至少每个所述第一和第二织物层具有不同的MD长度,其中所述第一织物层比其余织物层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层包括至少三个织物层,所述织物层的中间层的MD长度大于所述织物层的所述第二织物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织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织物层的第二和第三织物层的每个所述相对的MD端处的每列所述线圈在其内携带着一根填充纱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纱线是复丝纱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纱线是由至少一根复丝纱线构成的针织纱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纱线由许多复丝纱线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纱线包括单根填充纱线,其穿过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织物层的至少第二织物层的所述MD端处的每列线圈。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其特征在于,具有至少三个所述织物层,并且在该织物层的至少一个剩余织物层的所述MD端的线圈列至少部分交叉。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其特征在于,具有至少三个所述织物层,并且在所述三个织物层中的至少一层的所述MD端的线圈列纵向隔开但不交叉。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层通过针刺相互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第一织物层包括织造织物。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织物,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第一织物层的所述MD纱线包括纬纱。
16.一种多层造纸织物,具有至少一个毛毡外表面,并通过接缝形成环形,所述织物包括许多叠置的、相互连接的织物层,该织物层包括至少一个内、外织物层,每个织物层具有许多隔开的接缝在所述织物的相对纵向端形成线圈,在所述内层的所述相对端处的所述线圈相互交叉并对齐、形成通过所述织物的一个通道;一个扣钉,其放置在所述通道内来形成所述接缝;至少所述外层的所述相对端处的所述线圈并列放置,其线圈孔对齐;至少所述外层的所述相对端处的所述线圈接收了一根填充纱线;至少所述外层的所述填充纱线和形成织物的纱线有助于所述毛毡的形成。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织物,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外层的所述相对端处的所述线圈相互交叉。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互叠置的织物层包括一中间层,在所述中间层的相对端处的所述线圈相互交叉并错开。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叠置的织物层包括一个中间层,每个所述外层和中间层的所述相对端处的所述线圈并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织物,其特征在于,一根填充纱线靠近每个所述相对端,并在所述线圈内。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纱线是针织纱线。
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纱线是复丝纱线。
全文摘要
用于造纸机的多层压榨毡,其通过至少在内层中的扣钉接缝形成。压榨毡包括至少在织物层外表面上的一个针刺纤维层,每层所述织物层包括形成所述许多织物层的相互交织的MD纱线和CMD纱线,所述每一层在其MD相对端具有线圈。所述第一织物层的线圈相互交叉并带有形成所述接缝的扣钉,所述接缝形成毛毡环。至少所述第二织物层的每列所述线圈在其中携带着一根复丝填充纱线。
文档编号D21F7/10GK1266920SQ0010389
公开日2000年9月20日 申请日期2000年3月10日 优先权日1999年3月11日
发明者福尔克·奥斯特迈尔, 诺伯特·鲁瑟 申请人:格舍梅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