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机的衬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3852阅读:6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混合机的衬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合机的衬板,尤其是一种钢铁生产行业中的、将物料在供烧结机烧结之前进行混合的混合机上的衬板。
在烧结机烧结之前,需将铁粉与煤份及辅以的其它添加成份由混合机混合,即混拌成球块状,再送入烧结机进行烧结。然而,在混合机对铁粉、煤粉进行混拌成球的过程中,铁粉极易粘附到混合机的筒壁上。虽然可以定时或不定时地对筒壁进行清洁,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无论如何也难以达到理想的清洁效果,况且清洁既费工费时,又会影响混合机的使用效率。随着混合机日积月累地混拌运转,铁粉自然也会在筒壁内积垢,且积垢与日俱厚,从而渐渐小化筒体容腔。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各有不同,但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一、将尼龙材料铺附在筒壁,藉以阻隔铁份与筒壁的接触,但由于价格昂贵的尼龙不仅不耐磨,而且弹性度差、易打滑而不利于成球;二、将表面粘固有马赛克的橡胶板敷固于筒壁,虽较前者具有不易打滑的优点,但易粘附铁粉,而且马赛克极易从橡胶板上脱落;三、用高分子聚乙烯衬板的话,其同样存在着如尼龙那样的无弹性、表面过于平滑而不利于成球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富有弹性、耐高温程度高、不易打滑而便于成球、耐磨防粘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混合机的衬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混合机的衬板,由板条部件2、防粘层3组成,所述板条部件2由易于弯曲的且有规则地呈连续排列的若干多边形集合而成;所述防粘层3被充填在由若干个多边形集合而成的板条部件2的各容腔4内,且凸起于板条部件2之一侧的板条顶沿5。
本实用新型具有弹性好、耐高温理想、不易打滑而利于成球、耐磨防粘效果令人满意、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叙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板条部件2的一实施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板条部件2的另一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于混合机的筒体内壁上的使用状态图。
本实用新型的板条部件2由易于弯曲的且有规则地呈连续排列的若干个蜂蜗状集合而成。如
图1所示,将板条部件2弯曲成若干蜂蜗状后,由铆钉1予以铆接。
本实用新型的板条部件2由易于弯曲的且有规则地呈连续排列的若干个Z形集合而成。如图2所示,将板条部件2弯曲成若干个Z形后,由铆钉1予以铆接。
本实用新型的板条部件2最好采用轧制扁钢或者扁铁或硬质合金。即使试图将本实用新型的板条部件2弯曲成如图3所示的有规则地呈连续排列的若干个S形形状,但不应认为已游离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总体技术方案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防粘层3为复合橡胶。它被压合充填在集合而成的蜂蜗状或Z形或S形的容腔4内,且凸起于板条部件2之一侧的板条顶沿5而构成覆盖层6。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橡胶为丁苯胶,丁苯胶具有弹性、耐高温优异、表面不易打滑和不易粘附铁粉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安装于混合机的筒体9的内壁上并体现其作用的,首先根据筒体9的内壁尺寸,截取相应的本实用新型衬板,用角钢之类的固定件7并通过螺帽8予以固定。在筒体9处于使用状态下,也即将铁粉和煤粉混合时,物料与覆盖层6接触,由于日久后覆盖层6也会渐渐出现磨损。在这种情况下,铁粉、煤粉的混合物料便与容腔4内的防粘层3接触,继续发挥正常使用功能,因而使用寿命极其长。而且由于丁苯胶具有独特的弹性效果而不会使物料在成球过程中打滑,从而利于成球;还有,丁苯胶的耐磨、防粘附效果也是别具一格的,所以,既能防止物料积附于其上,又能提高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1.一种混合机的衬板,由板条部件(2)、防粘层(3)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条部件(2)由易于弯折的且有规则地呈连续排列的若干多边形集合而成;所述防粘层(3)被充填在由若干个多边形集合而成的板条部件(2)的各容腔(4)内,且凸起于板条部件(2)之一侧的板条顶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机的衬板,其特征在于板条部件(2)易于弯曲的且有规则地呈连续排列的若干个蜂蜗状集合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机的衬板,其特征在于板条部件(2)由易于弯曲的且有规则地呈连续排列的若干个Z形集合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机的衬板,其特征在于防粘层(3)为复合橡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机的衬板,其特征在于复合橡胶为丁苯胶。
专利摘要一种混合机的衬板,尤其是一种钢铁生产行业中的、将物料在供烧结机烧结之前进行混合的混合机上的衬板。它由板条部件2、防粘层3组成,所述板条部件2由易于弯曲的且有规则地呈连续排列的若干多边形集合而成;所述防粘层3被充填在由若干个多边形集合而成的板条部件2的各容腔4内,且凸起于板条部件2之一侧的板条顶沿5。本实用新型具有弹性好、耐高温理想、不易打滑而利于成球、耐磨防粘效果令人满意、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文档编号B32B25/00GK2508847SQ0127259
公开日2002年9月4日 申请日期2001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1年11月28日
发明者王月英 申请人:王月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