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造纸机的多层织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4722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造纸机的多层织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通常涉及造纸技术。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供造纸机使用的织物。
背景技术
在造纸过程中,在造纸机成形部,通过将纤维浆即纤维素纤维的水分散体沉积到移动的成形织物上形成纤维素纤维网。浆体中大量的水分通过成形织物排出,而纤维素纤维网则留在成形织物的表面上。
刚形成的纤维素纤维网从成形部进入压榨部,压榨部包括一系列压区。纤维素纤维网由压榨织物支撑,或者通常情况下位于两层这样的压榨织物之间,通过压区。在压区内,纤维素纤维网受到压缩力的作用,该压缩力将网中的水分挤出,并使网中的纤维素纤维彼此粘附,使得纤维素纤维网转变为纸幅(paper sheet)。水分由压榨织物所吸收,并且理想的情况是不回到纸幅中去。
纸幅最终进入干燥部,干燥部至少包括一个可转动的干燥转鼓系列或转筒系列,这些转鼓或转筒由蒸汽在内部进行加热。干燥织物引导刚形成的纸幅以弯曲路径依次绕行该系列中的每个转鼓,干燥织物将纸幅紧贴在转鼓的表面。加热的转鼓通过蒸发作用使纸幅的含水量降低至所需水平。
成形、压榨及干燥织物都在造纸机上采用无端环(endless loop)的形式,并且都起到传送带的作用。应该进一步了解的是,纸幅生产是一种以相当快的速度进行的连续过程。也就是说,在成形部内,纤维浆连续地沉积到成形织物上,而刚生产出的纸幅在离开干燥部后就被连续地卷绕到辊筒上。
机织物采取多种不同的形式。例如,其可被织成环状,或者先平织然后用接缝将其转变为环状形式。
在造纸过程中,成形织物起关键作用。如上所述,其功能之一是成形所生产的纸产品并将其运送通过压榨部。然而,成形织物还需要处理水分移除及纸幅强制成形的问题。也就是说,成形织物设计成允许水分穿过(即控制排水速率),同时防止纤维及其它固体随水分穿过。如果排水发生得太快或太慢,纸幅质量及纸机效率都会受到影响。为了控制排水,成形织物中用于排水的空间必须经过合理设计,该空间通常称为空隙容积。
现有成形织物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设计来制造以满足造纸机需要,该织物按照制造的纸幅等级安装在造纸机上。通常,织物包括由单丝织成的底布,并且可为单层或多层织物。纱线通常由在纸机织物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为此目的而使用的几种合成聚合树脂中的任何一种挤出而成,例如聚酰胺及聚酯树脂。
成形织物的设计还要兼顾所需的纤维支撑性及织物稳定性。细网眼织物可提供所需的纸幅表面及纤维支撑特性,但这种设计缺乏所需的稳定性,造成织物使用寿命较短。相反,粗网眼织物在牺牲纤维支撑性并且会留下痕迹的情况下,提供了稳定性及较长的使用寿命。为了使设计损失最小化并且达到最佳的支撑性及稳定性,人们开发出了多层织物。例如,在双层及三层织物中,成形面针对纸幅和纤维的支撑来设计,而磨面则针对稳定性、空隙容积和耐磨性来设计。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了解的是,织物是织成的,使所织织物具有某种组织图案,该组织图案在经向或纵向(MD)以及纬向或横向(CD)都循环重复。
多层织物,例如三层织物,在使用过程中会松弛,并使织物结构内的磨损达到不可接受的程度。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减轻或克服这些缺点的织物。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一种造纸用织物,该织物包括第一层和第二层,各层分别具有纵向(MD)纱及与其交织的横向(CD)纱。多个接结纱线对将第一层和第二层连接在一起。该接结纱线对交织而成第一层的组成部分,并参与第一层的结构。该接结纱线对不是第二层的组成部分,并且不参与第二层的结构。在重复图案中,接结纱线对的两根接结纱线中的至少一根与第一层的纱线一体交织,并通过第二层中的两根不相邻纱线的外表面上方。因此,可形成“双结节”(double knuckle)接结结构,该结构可降低接结纱线穿过织物的路径的长度,从而改善所形成的复合织物的整体性。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这些以及其它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明了。


为了更完全地理解本发明,参照以下描述和附图,其中相同的标号代表相同的元件、部分或部位,下述说明以实例的方式给出,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其中图1为第一织物的一部分在MD方向的剖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接结纱线对;图2为第一织物不同部分在MD方向的剖视图,示出CD纱;图3为第一织物的磨面照片;图4为第一织物在MD方向的剖视照片;图5为第一织物的一部分在CD方向的剖视图,示出底层;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织物的CD纱排列剖视图;图7为示出第一织物的CD纱交织图案的示意性剖视图;图8为示出第二织物的CD纱交织图案的示意性剖视图;图9为第二织物的造纸面照片;图10为第二织物的磨面照片;图11A,图11B和图11C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织物的示意性剖视图图11D及图11E分别示出根据本发明所织织物的造纸面和装机面视图;图12A及图12B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织物的示意性剖视图;图12C及图12D分别示出根据本发明所织织物的造纸面和装机面视图;图13A及图13B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织物的示意性剖视图;图13C及图13D分别示出根据本发明所织织物的造纸面和装机面视图;图14A及图14B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织物的示意性剖视图图14C及图14D分别示出根据本发明所织织物的造纸面和装机面视图;图15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织物的示意性剖视图;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织物图案视图;图17A示出本发明的另一种接结纱线对实施例;图17B示出可与图17A所示的接结纱线对一起使用于织物中的接结纱线对;图18A及图18B示出可使用于本发明织物中的接结纱线对;以及图19示出本发明的另一种接结纱线对实施例。
具体实施例方式
现在参照图1,其示出接结纱线对的剖视图,该接结纱线对构成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部分复合织物100。织物100由大量MD纱(经纱)和CD纱(纬纱)排列组成,最好使用于造纸过程中。MD纱,例如1~20,排列成两层,其中纱线1~10排列在底层(或“装机面”层或“磨面”层)中,而纱线11~20对应地排列在顶层(或“造纸面”层或“成形面”层)中。
CD纱PA和PB共同构成一对接结纱线,其由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接结纱线对的部分图案30示出。接结纱线PA、PB将上层(L1)经纱与下层(L2)经纱连结,从而形成复合机织物100。在本实施例中,接结通过下述方式完成接结纱线PA沿横向路径延伸,与顶层L1中的多根经纱交织,再交叉到底层L2中并与多根底层经纱交织,然后又交叉回到顶层中,以重复相同或类似的图案。同样地,接结纱线PB与接结纱线PA平行且相邻地延伸,或与纱线PA交织,并以类似的方式将顶层与底层经纱连结,且优选与纱线PA互补。即,通过适当排布接结纱线PA和PB的交叉点,能获得基本均匀的顶层表面,该表面优选用来作为造纸面层。因此,接结纱线对30构成顶层L1结构的一部分,由此该接结纱线对可被视为“本体”式的接结纱线对,其作为顶层的组成部分而参与该顶层的结构。但是,该接结纱线对可被视为底层的非组成部分,而不参与该底层的结构。(应注意的是,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接结纱对例如PA、PB也可沿MD方向延伸来完成接结,而不是延CD方向。)图1所示的部分织物中示出两个“重复图案”,第一重复图案包括连接20根经纱1~20的纱线PA和PB的一部分。而第二重复图案则包括连结MD纱1’~20’的纱线PA和PB的一部分。各重复图案可被视为包括十“列”经纱,而每一列有两层,以及包括两根CD接结纱线PA、PB,其共同构成位于两层中的“行”纬纱的至少一部分。此外,接结纱线PA和PB可彼此紧靠地沿CD方向延伸,因此,当从织物100的上方观察时,接结纱线PA和PB基本互相重叠,即,PA和PB几乎垂直对齐。要注意的是,此处所用术语“列”及“行”,仅为方便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的MD纱和CD纱一定要正交;例如,MD纱可相互倾斜。在顶层与底层中,经纱的截面和间距可基本一致,例如所示出的纱线1~20,但是在顶层与底层中,也可使用不同截面和形状(如圆形、椭圆形、非圆形或矩形截面)的经纱。如下文所述,在CD方向上,纬纱在连续行中可用不同的图案来排布,且可将该不同图案设计成每隔N行重复一次。CD纱可与经纱具有相同或不同的形状和直径,且可由相同或不同的材料制成。
接结纱线对30的特征是形成“双结节”结构,如图所示的DK1或DK2。即,当纱线PA绕两根非相邻经纱7和9的外表面形成环(结节),且交叉到其中一面的纱线15之上和另一面的纱线11’之上时形成双结节DK2。同样地,在纱线2至4之间形成双结节DK1。要注意的是,所示出的双结节DK1和DK2如此形成,使得在装机层中仅有一根纱线(例如纱线8)介于结节纱线所套绕的两根非相邻纱线(例如纱线7和9)之间,接结纱线不通过该纱线(例如8)的外表面(底面)上方。但是,在本发明的其它接结纱实施例中。也可有一根以上的装机层纱线位于双结节结构的两个“结节”之间。
无论如何,双结节结构通过降低接结纱线穿过织物的路径长度,改善了所形成的复合织物的整体性。即,该结构使接结纱线产生较短的“内部浮长”。与常规设计相比,该结构可使层与层之间接触更好,从而减少纱与纱之间的接触,且因此使内部磨损减少。另一个效果是,该接结纱线变得更为对称,因此能抑止卷曲,否则会存在卷曲问题。因为双结节增加了与多根MD纱的接触,因此该双结节也会锁定入位于第二层中。这一点与常规的接结纱线不同,常规的接结纱线有沿单根MD纱滑动的部分自由度。此外,双结节提高了织物接缝的强度。
接结纱线材料通常为中度至高度收缩材料,而背面纬纱(例如后述的底层L2中的纬纱W1)一般为低收缩材料。在现有技术中,该组合方式产生强烈的卷曲。为平衡该材料,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使用更易收缩的底部材料。但这种方法对织物背面的外部耐磨性会有负面影响(减少了经纱/纬纱的平面差异)。为了补偿该损失,可使用较长(例如10梭口)浮纱的背面图案作为替代方案。
本发明所使用的接结纱线可具有较短或最短长度的“内部浮长”。此处所用的术语“内部浮长”是指纱线在复合织物的上下层经纱内部之间所通过的距离,例如当纱线在复合织物的上下层之间交叉时所通过的距离。通过使各接结纱线具有较短的内部浮长,能改善所形成的复合织物的强度。例如,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接结纱线PA通过纱线11的上方,纱线12的下方,纱线13的上方,纱线14的下方及纱线15的上方,与经纱11~15交织。然后纱线PA由顶层L1交叉至底层L2,在两层之间通过一段距离(沿CD方向),该距离相当于一根经纱加上该经纱任意一侧的短距离。因此,接结纱线PA的内部浮长F1可视为该纱线仅在一根上层和一根下层MD纱之间(在本实施例中该纱线位于同一列中),例如纱线6与16之间,所穿行的距离,再加上该经纱任意一侧的短纱间距。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接结纱线PB具有比纱线PA内部浮长F1更长的内部浮长,即F2。即,接结纱线PB与经纱1~4交织,然后由底层L2交叉至顶层L1,首先从纱线4的下方穿行到纱线5和15之间的内部区域,再到纱线6和16之间的内部区域,然后到达纱线17的上方。然后纱线PB与MD纱17~20交织。因此,纱线PB的内部浮长F2是其穿行于纱线5与15之间以及纱线6与16之间的内部区域的CD距离,再加上任意一侧的短纱间距。因此,内部浮长F2的长度相当于两根经纱(加上任意一侧的短纱间距)。
接结纱线对图案30具有上述的内部浮长设计,使顶层L1(通常为造纸面)的表面具有均一性。即,纱线PA与顶层经纱11~15交织,使间隔纱线11,13,15位于接结纱线PA的下方,然后纱线PB与顶层经纱17~20交织,使间隔纱线17和19位于纱线PB的下方。因此,间隔纱线11,13,15,17和19都位于接结纱线对的下方,由此在顶面上获得实际上连续的平纹组织类型的组织图案。接结纱线对30可被视为顶层L1表面的组成部分而参与其结构。但是,由以下说明可知,接结纱线对30并不能视为底层L2表面的组成部分,且不参与其结构。
图2示出织物100的纬纱(CD)W1和W2的剖视图。该纱线共同在重复组织图案50中延伸,并与经纱1~20交织。纬纱W2仅与顶层纱线11~20交织,而纬纱W1仅与底层的纱线1~10交织。如图3照片所示,其示出织物100的磨面(底面)视图,纬纱W1和W2与接结纱线对30夹杂排列。在所示实施例中,底层纬纱W1比顶层纬纱W2更粗(在图3中仅能清楚地看到磨面纱线W1)。
在图2的部分图案50中,纱线W1沿下述路径穿行通过MD纱1的上方,MD纱2~5的下方,MD纱6的上方,及MD纱7~10的下方。因此,纱线W1的图案在每五根经纱中仅通过(或“环绕”)一根经纱的上方,例如纱线1和6。也可改变该图案,而使纬纱W1通过各第N根经纱上方,其中N大于或小于五。纬纱W1也可通过多根相邻经纱上方,而不是如图所示的单根经纱。要注意的是,纬纱W1所用的横截面面积、形状(如圆形、椭圆形、非圆形、矩形)和材料,可与前述的CD接结纱线相同或者不同。
结合图1和图2所示的纱线织入复合织物中,该织物具有2∶1的纬纱比。含有这些纱线图案的整体织物的实施例,将在下文中参照图7进行说明。
图4为织物100的剖视照片,示出各纬纱W1、W2,接结纱PA、PB及经纱1~20之间的典型关系。本实施例中,纬纱W1比其它纬纱粗得多。因此,底层L2的厚度大于顶层L1,所以底层L2作为造纸过程中的装机面具有耐用性。更明显的是,由于纬纱W1和接结纱线PA、PB与底层交织,所以底层经纱1~10不再像前述的图1所示那样水平地对齐。相反地,顶层L1的经纱11~20仍保持整齐排列,所以可获得基本均匀的顶层表面。
图5为部分织物100沿CD方向的剖视图,示出底层L2。如图所示,织物100的MD纱,例如纱线1,并不是连续地在水平面中延伸。而是周期性地下沉,例如由于该纱线与底层的纬纱W1交织而在A点和B点下沉。从MD方向可见,接结纱线例如PA会与纬纱W1轮流交替。
现在参照图6,其示出另一种替代方案的纬纱排列/图案60,该图案可用来取代前述的图2中的纬纱排列50。即,可结合图1和图6中的纱线以形成复合织物的另一个替代实施例。(含有这些纱线的完整织物实施例示于图8中,下文详述)。纬纱排列60的不同之处在于,增加了第三纬纱W3,该纬纱与纬纱W2相邻延伸,并与顶层的经纱11~20交织。纬纱W3以与纬纱W2互补的方式来环绕经纱11~20。例如,纬纱W2通过纱线12的下方,纱线13的上方,等等;而纬纱W3则通过纱线12的上方,纱线13的下方,等等。虽然为清楚起见而以虚线来示出纬纱W3,但应理解的是,该纱线W3的成分和尺寸可与纬纱W2类似或相同。在图6的剖视图中,为清楚起见未示出接结纱线对30,但是,在典型的排列方式中,配合使用一个纬纱排列60与一个接结纱线对30,会实现3∶1的纬纱比。即,底层中的每一根纬纱W1配合使用顶层中的三个纱线图案,该三个顶层纱线图案包括纬纱W2、W3和接结纱线对30的纱线PA、PB。这种3∶1的纬纱排列方式将在下文中参照图8至图10详述。
现在参照图7,其示出复合织物100较多部分的实施例。这些图示出在图7的剖视图和图3的仰视图中的各行纬纱的图案布局。图3示出六行R1~R5的纬纱图案;其在示意性剖视图7中的行R1~R5(其中为了清楚起见,经纱截面以其实际编号11、12等来代替)中示出。
在图7示出的纬纱序列中,各行,例如R1,可视为包括四根CD纱线,即W1、W2、PA和PB。行R1包括纱线W1和W2,标示于图案501中,以及包括接结纱线PA、PB,标示为图案301;如此类推。在图7序列中的40根纱线分别用纱线编号Y1~Y40标示。在本例中,40根纱线Y1~Y40会构成MD方向的重复图案。因此,各行R1~R10依次沿MD方向排布,并可接续另一组相同的行R1~R10,如此重复排布。通常,磨面层的纬纱W1比造纸面层的纬纱W2和接结纱线PA、PB更粗,因此,每一根磨面的纱线W1配合使用两种造纸面的组织图案,即纱线W2及接结纱线对30的组织图案。
在连续的行R1、R2及其他行中,磨面纱线W1的图案沿CD方向变位。例如在行R1的图案501中,纱线W1环绕于经纱1和6的上方;但在R2行的图案502中,纱线W1则环绕于经纱3和8的上方;如此类推重复排布。以此方式,W1会交织所有的底层纱线。同样地,接结纱线的图案也会逐行变位各重复图案301~3010可分别视为图1中的二种组合重复图案30中的不同部分。例如重复图案301与图1中的梭口1~20之间的图案30相同;而重复图案302则与图1中的梭口9,19和9’,19’之间的图案30相同。因此,当接结纱线图案逐行变位时,顶层和底层可达到完全连接。
现在参照图8,其示出纬纱序列的替代方案。此序列与图7的不同之处在于,纬纱排列50用图6所示的排列60来取代,从而形成前述的3∶1的纬纱比。更具体地说,每根底层(磨面)纬纱W1配合使用三个顶层(造纸面)纬纱图案即纬纱W2、W3和接结纱线对30的图案。因此,R1~R10各行都可视为包括5根纱线,所以沿MD方向的各重复图案中分别包括50根纱线Y1~Y50。
图9和图10分别为实际织物(标为100a)的造纸面和磨面照片,其含有图8所示的组织图案序列。由俯视图可以看出,每行分别包括三个相邻的顶层组织图案,例如R1包括由纱线W2、W3和图案301的接结纱线PA、PB所形成的三个相邻的顶层组织图案。而由磨面视图可以看出,每行如R1包括一根底层纬纱W1。因此,每行Ri包括一个组织图案60i及一个接结纱线对30i。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变化例中,双交叉平行(DCP)式接结纱线对也可使用于与任何上述的接结纱线图案和纬纱图案间次配设的行或位置中。名称为“DOUBLE CROSS PARALLEL BINDER FABRIC”的美国专利申请案S/N 10/334,166,披露了这种DCP式接结纱线对,该专利在此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在重复图案中,DCP接结纱线对的两根接结纱线在一层例如造纸面层的外表面上通过至少一根共同(相同)的纱线上方。
以下所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包括DCP接结纱线对。具体地说,以下实施例关于可用于造纸过程中的织物,例如三层织物。这种三层织物可包括第一层(上层)及第二层(下层),其中第一层和第二层分别具有相互交织的MD纱和CD纱系统。第一层可为造纸面或正面层,造纸过程纤维素纸浆/纤维浆沉积于其上,而第二层可为装机面或背面层。第一层和第二层可利用多根缝合纱或接结纱来固接在一起。这种缝合纱可为多根CD及/或MD纱。例如,可使用多对CD纱,其中各纱线对的两根纱线位于彼此相邻的位置并平行延伸。这种CD纱线对可为第一层及/或第二层的组织图案的组成部分或非组成部分,并将两层连接在一起。
图11A示出接结纱线对88的一部分或重复图案。更具体地说,图11A为部分织物100’的剖视图,其包括第一(造纸面)层L14和第二(装机面)层L16,造纸面层L14中有多根MD纱21~38,而装机面层L16中有多根MD纱41~58,以及多个接结纱线对88,各纱线对分别具有与MD纱交织的CD纱90和92。如图所示,CD纱90通过造纸面层L14的MD纱21、24、28和32的上方,及MD纱22、26、31、34和38的下方,并通过装机面层L16的MD纱56的下方。而CD纱92通过造纸面层L14的MD纱21、32和36的上方,及MD纱22、24、28、31、34和38的下方,并通过装机面层L16的MD纱42、44、48和51的上方及46的下方。
如图11D(织物的造纸面视图)及图11E(织物的装机面视图)所示,织物100’中可织入多对接结纱线88。此外,多对CD纱线66也可织入织物100’中,并分别排列在相邻的接结纱线对88之间。各CD纱线对66可包括CD纱62和64,如图11C所示,该CD纱可与造纸面层L14和装机面层L16的MD纱交织。此外,例如图11B所示,分别包括CD纱72和74的多个纱线对70,也可与织物100’的造纸面层L14和装机面层L16的MD纱交织。
因此,在织物100’中,接结纱线对88中的纱线90和92分别通过造纸面层L14外表面上的MD纱21和32的上方。以下把这类接结纱线对称为双交叉平行(DCP)式接结纱线对。据此,织物100’具有两层交织的CD和MD纱,该交织层由多对DCP式接结纱线连结在一起,其中在一个重复图案中,这种接结纱线对的两根纱线通过造纸面层L14外表面上的两根MD纱的上方。
现将参照图12A至图12D描述另一种织物。
图12A示出织物200的接结纱线对108的一部分或重复图案,织物200具有第一(造纸面)层114和第二(装机面)层116。更具体地说,图12A为剖视图,示出造纸面层114中的多根MD纱120~138,和装机面层116中的多根MD纱140~158,以及接结纱线对108,该纱线对具有与MD纱交织的CD纱110和112。如图12A所示,在接结纱线对108中,CD纱110通过造纸面层114中的MD纱120、128、132和136的上方,及MD纱122、126、130、134和138的下方,并通过装机面层116的MD纱144的下方。而CD纱112则通过造纸面层114中的MD纱120、124和128的上方,及MD纱122、126、130、132、136和138的下方,并通过装机面层116中的MD纱152、156和158的上方,及MD纱154的下方。如图12C(织物的造纸面视图)及图12D(织物的装机面视图)所示,织物200中可织入多对接结纱线108。
此外,多对接结纱线106分别包括CD纱160和162,也可与织物200的MD纱交织,并与接结纱线对108交替排列。各接结纱线对106(可称为支撑纬纱接结(SSB)式)会具有CD纱160和162,如图12B所示,该CD纱会与造纸面层114和装机面层116中的MD纱交织。如图12B所示,CD纱160和162不会通过造纸面层114的外表面上的一根或多根相同的MD纱的上方。此外,例如图12C所示,多根CD纱170也可织入织物200中,且使各CD纱170分别排列于各接结纱线对106和108的两侧。CD纱170可类似于图11C中所示的CD纱62和64。
因此,在织物200中,接结纱线对108中的纱线110和112分别通过造纸面层114外表面上的MD纱120和128的上方。因此,该接结纱线对108为DCP式接结纱线对。据此,织物200具有两层CD和MD纱的交织层,该交织层由多对DCP式接结纱线连结在一起,其中在重复图案中,每一个这种接结纱线对的两根纱线都分别通过造纸面层114外表面上的两根MD纱的上方。并且,在织物200中,该接结纱的排列方式能造成较高的渗透性。
现将参照图13A至图13D描述另一种织物。
图13A示出接结纱线对208的一部分或重复图案,该织物具有第一(造纸面)层214及第二(装机面)层216。更具体地说,图13A为部分织物300的剖视图,示出造纸面层214中的多根MD纱220~238,装机面层216中的多根MD纱240~258,以及接结纱线对208,该纱线对208具有与MD纱交织的CD纱210和212。如图所示,CD纱212通过造纸面层214的MD纱220、224、228、232和236的上方,及MD纱222、226、234和238的下方,并通过装机面层116的MD纱250的下方。而CD纱210则通过造纸面层214的MD纱228和232的上方,及MD纱230、234的下方,并通过装机面层216的MD纱240、244、246、256和258的上方,及MD纱240的下方。如图13C(织物的造纸面视图)及图13D(织物的装机面视图)所示,织物300中可织入多对接结纱线208。
此外,多对接结纱线206可织入织物300中,并与接结纱线对208交替排列。各纱线对206(可为SSB式接结纱线对)会具有CD纱260和262,如图13B所示,该CD纱可与造纸面层214和装机面层216的MD纱交织。如图13B所例示,CD纱260和262不会通过造纸面层214外表面上的一根或多根相同的MD纱上方。
此外,多根CD纱270也可织入织物300中,并使CD纱270排列于接结纱线对208与206的两侧,例如图13C所示。CD纱270可类似于图1C中所示的CD纱62和64。
因此,在织物300中,接结纱线对208中的纱线210和212分别通过造纸面层214外表面上的MD纱228和232的上方。因此,该接结纱线对208为DCP式接结纱线对。据此,织物300具有两层CD和MD纱的交织层,其由多对DCP式接结纱线和SSB式接结纱线对连结在一起,其中在重复图案中,各DCP纱线对的两根纱线通过造纸面层14外表面上的两根MD纱的上方。并且,织物300中的接结纱的排列方式会形成由顶部至底部的直接通道,因此,与其它排列方式的织物相比,该排列方式能改善织物内部的耐磨性。
现将参照图14A至图14D描述另一种织物。
图14A示出织物400的接结纱线对308的一部分或重复图案,该织物具有第一(造纸面)层314及第二(装机面)层316。更具体地说,图14A为剖视图,示出在造纸面层314中的多根MD纱320~338,在装机面层316中的多根MD纱340~358,以及接结纱线对308,该纱线对具有与MD纱交织的CD纱310和312。如图14A所示,CD纱312通过造纸面层314的MD纱320、324和328的上方,及MD纱322、326、330的下方,并通过装机面层316的MD纱354的下方。而CD纱310则通过造纸面层314的MD纱328的上方,及MD纱330的下方,并通过装机面层316的MD纱342、344、346的上方,及MD纱340的下方。如图14C(织物的造纸面视图)及图14D(织物的装机面视图)所示,织物400中可织入多对接结纱线308。
此外,多对接结纱线306也可织入织物400中,并与接结纱线对308以交替的方式排列。各接结纱线对306(可为SSB式接结纱)具有两根纱线360和362,如图14B所示,其与造纸面层314和装机面层316的MD纱交织。如图14B所例示,CD纱线260和262不会通过造纸面层314外表面的一根或多根相同的MD纱线的上方。
此外,多根CD纱370也可织入织物400中,并使CD纱370排列于各接结纱线对306与308的两侧,例如图14C所示。CD纱370可类似于图11C中所示的CD纱62和64。
因此,接结纱线对308中的纱线310和312分别通过造纸面层314外表面的MD纱328的上方。因此,该接结纱线对308为DCP式接结纱线对。
据此,织物400具有两层CD与MD纱的交织层,该交织层由多个DCP式接结纱线对和SSB式接结纱线对连接在一起,其中在一个重复图案中,各DCP式接结纱线对的两根纱线仅通过造纸面层314外表面上的一根相同的MD纱的上方。因此,MD纱或经纱可错开堆叠,并可获得对称的接结纱轮廓形状。此外,这种排列方式与其它排列方式的织物相比较,该排列方式可使交叉点数目最小化,降低印痕程度,降低厚度,并改善缝合性能。
在上述各织物中,DCP式接结纱线对的CD纱在通过转折处的顶部MD纱下方时不是互相交叉,而是彼此相邻地通过一根或多根相同的MD纱上方。
虽然本发明根据其特定的具体图案加以描述,但并不表示将本发明穷举或者局限于所披露的确切形式。例如,接结纱线对也可形成其它的图案,例如图15所示,在重复图案中包括DCP式接结纱线对与SSB式接结纱线对的结合。更具体地说,图15为部分织物500的剖视图,包括第一(造纸面)层514与第二(装机面)层516,其中具有多根MD纱和多对接结纱线,各纱线对含有两根CD纱510和520。如图15所示,CD纱510和520分别通过MD纱530和532的上方。图15所示的接结纱线对包括多个DCP部分550和SSB部分540。图16示出使用接结纱线对的织物的织造图案。此外,该织物的上(造纸面)层的组织图案可为平纹组织图案或其它图案。同样地,其下(装机面)层可在4、5或6梭口织机上织造,也可使用其它的排列方式。
图17A示出本发明的另一种接结纱线对630的剖视图,该纱线对构成复合织物600的一部分。接结纱线610和620共同构成接结纱线对630,该纱线对将造纸面层L1和磨(装机)面层L2连结在一起。接结纱线对630可被视为提供一种前述的接结纱线对30的“双结节”结构与前述的DCP接结纱线的组合。所示出的接结纱线对630的图案可为沿CD方向循环的重复图案。纱线610形成环绕纱线2~4的双结节DK,这种双结节提供之前所述的优点,例如,通过缩短接结纱线穿过织物的路径长度,从而改善所形成的复合织物的整体性,且提高织物接缝强度等等。此外,例如接结纱线610和620共同定位于经纱11和17之上的位置,使接结纱线对成为具有所述优点的DCP式的接结纱线对。
接结纱线对630可被应用于复合织物中,与其它的接结纱线对间次排列,例如图17B所示的接结纱线对30(其与图1所示的接结纱线对相同)。例如,采用磨面视图3,接结纱线对630可如此散布,使图3所示的从上到下的图案由50,30,50,30,50,30,50,30,...的排列顺序改变为50,30,50,630,50,30,50,630,...或者,接结纱线对630可用来作为织物唯一的接结形式。
图18A和18B分别示出接结纱线对108和670,其可应用于依据本发明的另一种织物680中。因此,接结纱线对108和670可相互夹杂地,例如,相互交替地应用于织物680中。接结纱线对108与前述的图12A所示的接结纱线对相同;因此,此处不再重复其说明。如图18B所示,接结纱线对670含有纱线665和675。在所示的重复图案中,纱线665通过纱线1和2的上方,然后通过经纱3的下方,再通过纱线4,5,6的上方,如图所示,然后与顶层纱线17~20交织。而纱线675交织纱线11~15,然后通过纱线6和7的上方,再绕过纱线8的下方,然后通过纱线9和10的上方,从而完成重复图案。接结纱线对108和670可与纬纱,例如图2或图6中所示的纬纱,夹杂应用于织物680中,以形成复合织物680。
现在参照图19,其示出依据本发明的另一种接结纱线对730的剖视图,该纱线对形成复合织物700的一部分。接结纱线710和720共同组成接结纱线对730,该纱线对也将造纸面层L1与磨面(装机面)层L2的纱线连结在一起。接结纱线对730也可视为是提供上述的接结纱线对30的“双结节”结构和上述的DCP接结纱线对的结合。所示接结纱线对730的图案可为沿CD方向循环的重复图案。纱线710环绕MD纱3~5形成双结节DK,这种双结节提供前述的优点。纱线720环绕经纱8和10,也形成双结节DK。此外,例如接结纱线710与720共同定位于经纱11和17上方的位置,使接结纱线对成为具有所述优点的DCP式接结纱线对。应注意的是,纱线720从经纱17的上方急剧下降至经纱8的下方,将使接结纱线的内部浮长进一步最小化。如同前述的接结纱线对630的情况,接结纱线对730也可与其它的接结纱线对,例如图1(或图7B)所示的接结纱线对30,或图11~18所示的任何一种纱线对夹杂排列,应用于复合织物中。或者,接结纱线对730可用作织物700的唯一的接结类型。在上述各例中,图19的接结纱线对与非接结纬纱(未示出),例如图2或图6中所示的纬纱,夹杂排列应用于织物700中。
还应注意的是,作为上述各实施例的进一步变化,织物中的多对接结纱线可如此织造,使所有该纱线对的两根纱线以相同的并列(或顺向)方式排列。此外,织物中的多对接结纱线也可如此织造,使该纱线对的两根纱线以交替或反向的并列方式排列。例如,在前述具有SSB接结纱线对的织物中,SSB接结纱线对可排列成顺向或反向的。
此外,虽然本发明描述为具有由CD纱组成的接结纱线对,该CD纱通过造纸面层外表面的一根或两根MD纱的上方,但本发明并不限制于此。即,也可使用其它的排列方式。例如,在重复图案中,CD纱也可通过造纸面层外表面上的两根以上的MD纱的上方。在另一例中,接结纱线对可包括两根MD纱,在重复图案中,该MD纱线通过一根或多根相同的CD纱的上方。在另一例中,在重复图案中,接结纱线也可通过装机面层的外表面上的一根或多根相同的CD(或MD)纱的上方此外,虽然本发明描述为可使用于造纸过程中,但本发明并不受此限制。即,本发明的织物也可供其它用途使用。
依据本发明的织物可包括单丝纱。CD纱可为聚酯单丝及/或部分可为聚酯或聚酰胺。CD和MD纱可具有圆形横截面形状,及同一直径或多种不同的直径。并且,除了圆形横截面形状之外,一根或多根纱线也可具有其它的横截面形状,例如矩形横截面或其它非圆形横截面。
虽然本发明根据其特定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描述,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容易地对上述实施方案进行多种修改和改进,或应用于其它领域,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目的、精神和范围。所有这些改动均在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织物,包括第一层,具有纵向(MD)纱以及与之交织的横向(CD)纱;第二层,具有纵向(MD)纱以及与之交织的横向(CD)纱;以及用于将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连接在一起的多个第一类接结纱线对,该第一类接结纱线对与各所述层交织,从而形成(i)所述第一层的组成部分,并参与该第一层的结构,以及(ii)所述第二层的非组成部分,并且不参与该第二层的结构,各所述第一类接结纱线对具有第一接结纱线和第二接结纱线;其中,在重复图案中,所述第一类接结纱线对的所述第一接结纱线与所述第一层的纱线一体交织,并通过所述第二层中的两根非相邻纱线的外表面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其中所述的织物可用于造纸过程中的成形、压榨和干燥操作中的至少一种操作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织物,其中所述的第一层是造纸面层,以及所述第二层是装机面层,以及,其中所述的第一接结纱线通过所述装机面层中的两根非相邻纱线的外表面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织物,其中在所述的两根非相邻纱线之间仅有一根装机面层纱线,其中所述第一接结纱线不通过此纱线的外表面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织物,其中在重复图案中,所述的第一类接结纱线对的所述第二接结纱线与所述第一层或造纸面层的纱线一体交织,并通过所述第二层或装机面层中的两根非相邻纱线的外表面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织物,其中在顶层上,所述的第一类接结纱线对的所述第一接结纱线和所述第二接结纱线共同形成平纹组织图案。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织物,其中所述第一接结纱线和所述第二接结纱线排列为基本平行于所述CD纱。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织物,其中所述第一接结纱线和所述第二接结纱线排列为基本平行于所述MD纱。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织物,其中至少部分所述MD纱和所述CD纱是单丝纱。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织物,其中至少部分所述的MD纱线是聚酰胺纱线或聚酯纱线中的一种。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织物,其中至少部分所述的CD纱线是聚酰胺纱线或聚酯纱线中的一种。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织物,其中至少部分所述的MD纱线和CD纱线具有圆形横截面形状、矩形横截面形状和非圆形横截面形状中的一种。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织物,进一步包括多个第二类接结纱线对,各所述第二类接结纱线对具有第一接结纱线和第二接结纱线,将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连接在一起,以及,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类接结纱线对的所述第一接结纱线和所述第二接结纱线与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交织,以在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其中一层的外表面上通过至少一根共同纱线的上方。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织物,其中所述的第一层是造纸面层,以及,其中在重复图案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类接结纱线对的所述第一接结纱和所述第二接结纱在所述造纸面层的外表面上通过两根共同纱线的上方。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织物,其中所述第一类接结纱线对和所述第二类接结纱线对以交替的方式排列,使各个所述第一类接结纱线对位于两个所述第二类接结纱线对之间,以及各个所述第二类接结纱线对位于两个所述第一类接结纱线对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织物,其中多个所述第一类接结纱线对和所述第二类接结纱线对各自分别位于两根CD纱之间,使一个所述第一类接结纱线对位于两根分开的CD纱之间,其中一根CD纱与一个所述第二类接结纱线对相邻,该第二类接结纱线对与另一根CD纱相邻,所述另一根CD纱与另一所述第一类接结纱线对相邻,如此重复。
1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织物,其中在重复图案中,至少一个第一类接结纱线对的所述第一接结纱和所述第二接结纱与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交织,以通过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其中一层外表面上的至少一根共同纱线的上方。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织物,其中所述的第一层是造纸面层,以及,其中在重复图案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接结纱线对的所述第一接结纱和所述第二接结纱在所述造纸面层的外表面上通过两根共同纱线的上方。
1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织物,其中第一类接结纱线对是所述第一层中的有效CD纱,以及,其中所述织物具有3∶1的纬纱比,其中所述纬纱比是所述第一层中的CD纱和有效CD纱的数量与所述第二层中的CD纱数量之比。
20.一种用于造纸的织物,所述织物包括第一层,具有纵向(MD)纱以及与之交织的横向(CD)纱;第二层,具有纵向(MD)纱以及与之交织的横向(CD)纱;以及用于将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连接在一起的多根接结纱线,该接结纱线与各所述层交织,从而形成(i)所述第一层的组成部分,并参与该第一层的结构,以及(ii)所述第二层的非组成部分,并且不参与该第二层的结构;其中,在重复图案中,至少一根接结纱线与所述织物第一层的纱线一体交织,并通过所述第二层中的两根非相邻纱线的外表面上方。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织物,其中所述的第一层是造纸面层,以及所述第二层是装机面层,以及,其中所述至少一根接结纱线通过所述第二层或装机面层中的两根非相邻纱线的外表面上方。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织物,其中在所述的两根非相邻纱线之间仅有一根装机面层纱线,其中所述至少一根接结纱线不通过此纱线的外表面上方。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织物,其中两根所述接结纱线与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交织,从而在重复图案中,在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其中一层的外表面上通过至少一根共同纱线的上方。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织物,其中所述第一层为造纸面层,以及,其中在重复图案中,所述的两根接结纱在所述造纸面层外表面上通过两根共同纱线上方。
25.一种用于造纸的织物,所述织物包括第一层,具有纵向(MD)纱以及与之交织的横向(CD)纱;第二层,具有纵向(MD)纱以及与之交织的横向(CD)纱;以及用于将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连接在一起的多个接结纱线对,该接结纱线对与各所述层交织,从而形成(i)所述第一层的组成部分,并参与该第一层的结构,以及(ii)所述第二层的非组成部分,并且不参与该第二层的结构,各所述接结纱线对具有第一接结纱线和第二接结纱线;其中,在重复图案中,纱线对的第一接结纱线在给定位置仅通过两根相邻的第一层纱线与两根相邻的第二层纱线之间,以及其中,在重复图案中,所述纱线对的第二接结纱在给定位置仅通过一根第一层纱线与一根第二层纱线之间。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织物,其中在通过顶层纱线和底层纱线之间时,纱线对的第一接结纱和第二接结纱相互交叉。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织物,其中所述第一层是造纸面层,以及所述第二层是装机面层。
全文摘要
一种织物,具有顶层和底层,各层分别具有交织在一起的纵向(MD)纱及横向(CD)纱。该织物包括将顶层和底层连结在一起的接结纱线对。该接结纱线对交织成第一层的组成部分,且参与第一层的结构。该接结纱线对不是第二层的组成部分且不参与第二层的结构。在重复图案中,接结纱线对的两根接结纱线中的至少一根与第一层的纱线一体交织,并通过第二层中的两根不相邻纱线的外表面上方。因此,可形成“双结节”接结结构,该结构可降低接结纱线穿过织物的路径的长度,从而改善所形成的复合织物的整体性。
文档编号D21F1/00GK1732303SQ200380107431
公开日2006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30日
发明者布莱恩·G·马乔利, 厄内斯特·法赫, 摩尼圭·华刚, 丽塔·汉生 申请人:阿尔巴尼国际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