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厚度减小端部的织物输送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2765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厚度减小端部的织物输送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 一 种用于在瓦楞纸板机中加工瓦楞纸板带的织物输送带。
背景技术
由DE 195 40 229 Cl已知将织物输送带连接成连续输送带。输送带 端部在厚度上减小并且为了连接压入许多并排间隔的卡子。 一个输送带 端部的卡子与另一输送带端部的卡子错置。如果一个端部的卡子相互插
一个活动的;交链,、它保证输送带在转向:昆、5驱动辊或类似部件上无干扰 地回转。
织物输送带尤其在主动侧由于驱动处于增加的磨损。在此必需这样 实现输送带端部的连接,使卡子不与驱动辊接触。这可能导致连接损坏 并由此导致连续输送带撕裂。
由WO 02/086232 Al已知,使厚度减小的输送带端部以絮状材料覆 层,用于使由于厚度减小形成的输送带中的凹下光滑。这种输送带在实 践中证实是可靠的;但是使用寿命仍然由驱动侧的磨损确定。如果絮状 材料脱落,可能磨损连接的卡子,这导致输送带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构成用于在瓦楞纸板机中加工瓦楞纸板带的 织物输送带,使其使用寿命延长。
按照本发明的核心思想是使面对第 一 输送带面的具有压入卡子的 厚度减小的输送带端部的平面与这个第一输送带面的平面的距离大于 面对另一第二输送带面的具有压入卡子的厚度减小的输送带端部的平 面与另 一第二输送带面的平面之间的距离。在此第 一输送带面是磨损强 烈的输送带面,输送带端部在其上的挤压比在少磨损的第二输送带面上 更强烈。由此在输送带端部连接位置的卡子外露并同样磨损之前,在磨 损更强烈的输送带面上更多的材料供磨损使用。因此由于在磨损强烈的输送带面上更强烈的厚度减小可以通过简单的方式提高连续输送带的 使用寿命。
为了以简单的方式通过加热的挤压板实现厚度减小同时在磨损更 强烈的输送带面上实现更强烈的厚度减小使第 一输送带面上的输送带 织物有利地比第二输送带面上的织物更松软地构成。松软的织物可以更 强烈地挤压到 一起,由此在磨损面上产生更强烈的厚度减小。
可以适宜地^吏磨损更强烈的输送带面上的至少一部分织物纤维比 相同的输送带面上的其它织物纤维或输送带本身的其它纤维材料以更 低的熔点制成。由于更低的温度在磨损强烈的输送带面上作用的顶压板 比在对置的另一丰餘送带面上更强烈地下沉到织物里面。在此可以适宜地
使第一磨损强烈的输送带面上的织物完全由这种纤维制成,它们具有比 在另 一 第二输送带面上的织物纤维更低的熔点。
如果厚度减小的输送带端部平面与磨损更强烈的输送带面之间的
距离以0.4倍至4倍大于厚度减小的输送带端部平面与另 一磨损更少的 输送带面的平面的距离,则可以实现在磨损更强烈的输送带面上有利的 距离尺寸。已经证实有利的是,使磨损强烈的输送带面上的距离基本两 倍于磨损少的输送带面上的距离。
如果要避免改变织物输送带的织物、织物结构和使用的织物纤维可 以由此实现厚度减小,使磨损强烈的输送带面上的厚度减小以比少磨损 的输送带面上更高的温度实现。
用于更低熔点纤维的适宜材料是聚丙烯;其它具有更高熔点的纤维 优选由聚酯制成。在此适宜的是,使具有较低熔点的材料作为覆层涂敷 到由具有较高熔点材料制成的纤维上。
在用于在瓦楞纸板机中加工瓦楞纸板带的织物输送带中磨损强烈 的、第 一输送带面是驱动侧而第二少磨损的输送带面是纸侧。


由下面的说明书和附图给出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在附图中示出 在下面详细描述的本发明实施例。附图中
图1以示意截面图示出卡子连接的织物输送带的具有厚度减小的对 置端部,
图2示出卡子的视图,图3以放大的俯视图示出配有卡子的厚度减小的输送带端部, 图4以示意截面图示出织物输送带的纤维走向, 图5以俯视图示出织物输送带纸侧的纤维走向, 图6以俯一见图示出织物输送带驱动侧的纤维走向, 图7以截面图示出覆层的纤维。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图1中简示的输送带1由一个或多个织物层10, 20, 30组成, 如同在图4的截面图中示例地示出的那样。为了加工连续输送带,如同 在纸加工、尤其是瓦楞纸板加工中使用的那样,使输送带端部2, 3相 互连接。
输送带1的织物结构如图所示以优选的结构由上织物层10、承受拉 力的中间织物层20和下织物层30组成。上织物层10的背离承受拉力 的中间织物层20的面形成织物输送带1的纸侧6。
在织物层10, 20, 30中绵线4垂直于输送带1的纵向5(图5和6)延伸。
在上织物层10里面具有四个相互间4普开延伸的经线11, 12, 13和 14,它们不仅向内向着中间织物层20而且向外向着纸侧6分别在至少 两个绵线4上延伸。中间的、承受拉力的织物层20具有两个相互错开 延伸的经线21和22,它们分别在两个绰线4上延伸。下织物层30由四 个相互4昔开延伸的经线31, 32, 33和34组成,它们向内向着中间织物 层20只通过一个绵线4和向外通过至少三个绵线4延伸。
三个织物层10, 20和30通过合股线40, 41, 42和43相互连接。 合股线分别分成两个纱线组,其中形成一个纱线组的合l殳线42和43相 互错开地延伸并且上织物层10连接在中间织物层20上。合股线42和 43分别交替地通过上织物层10中的绰线4和中间织物层20中的纬线4 导引。以相应的方式由合股线40和41组成的纱线组使下织物层30连 接在中间织物层20上。
所示织物输送带1的纤维由聚酯或其它适合的载体纤维如棉线组 成。适宜地可以使织物具有大于30%组分的芳香聚酰胺纤维。在优选的 扩展结构中织物输送带1由大于90%的pamaramid (纤维B )纤维组成, 具有由聚酯纤维或其它载体纤维组成的补充组分。输送带1的织物结构根据所使用的纤维材料通过加热作用可以变
形。为了使输送带端部2和3连接使它们由输送带1织物结构的初始厚 度d在高度上減小。对于约7mm至llmm、最好约5mm至10mm的初 始厚度厚度以约lmm至2mm、最好1.25mm至1.75mm的尺寸u, v在 厚度上减小。为此已经证实适宜的是,使织物输送带1的端部2, 3在 两个最好加热的顶压板50, 51之间处理,其中厚度减小在提高温度和 压力的条件下实现。
在厚度减小的输送带端部2, 3中压入卡子7,如同在图1中所示的 那样。在压力和温度下实现卡子7的压入,其中已经证实适宜的是,使 卡子在比厚度减小时使用的温度和压力更高的温度和更高的压力下压 入。有利地施加约180。的温度和约590bar的压力,用于压入卡子。可 以有利地同时进行厚度减小和压入卡子。
为了连接厚度减小的输送带端部2, 3使用的卡子7在其按照图1 的安装位置之前对应于图2中的视图折弯。每个卡子7主要由半圆形弯 曲的头部17组成,它与两个侧腿15, 16形成一个与中心平面25基本 对称的U形。 一个侧腿16比另一侧腿15更长地构成,其中其自由端部 段18向内倒钩形折弯。倒钩形嵌入到输送带端部2, 3里面的封闭卡子 7的端部段18可靠地压入到输送带端部2, 3的厚度减小的织物里面,
如图3所示,在输送带1的宽度G上:每个、输送带端部:设置;多 卡子7,它们相互间具有相同的距离a。为了实现高的连接强度选择约 1.8mm至约4mm的3巨离a。
如同由图—3还看到的那样,这样设置卡子7,使相邻的卡子分别以 180。旋转。因此较短的侧腿15和较长的侧腿16交替地位于一面上。卡 子7的侧腿15和16的长度约为16mm至26mm。
如图1所示, 一个输送带端部2的卡子7位于另一输送带端部3的 卡子7之间的空隙里面。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输送带端部2, 3这样相 互接近,使得穿过两个输送带端部2, 3的所有卡子7可以插入一个连 接杆9,连接杆与卡子7—起形成在连续输送带缝纫位置上的活动铰链。 连接杆具有圆柱形的一黄截面和约最好2mm至4mm的直径。
为了在加入卡子以后实现输送带面的光滑,可以涂敷絮状材料,它 充满厚度减小的端部与纸侧6或驱动侧8之间的空间。为了实现输送带1的更高使用寿命规定,在织物输送带1的驱动侧
8上具有一个以尺寸u的厚度减小,它明显大于在纸侧6上的厚度减小 的尺寸v。适宜的是,选择面对驱动侧8的输送带端部2, 3的平面36 与驱动侧8平面37之间的距离u以0.4倍至4倍大于距离v,它是面对 纸侧6的厚度减小的输送带端部2, 3的平面46与纸侧6平面47的距 离。在特殊的扩展结构中距离u约为距离v的两倍。
为了在驱动侧8上实现比纸侧6上更大的厚度减小规定,使输送带 驱动侧上的顶压板51以比输送带端部纸侧6上的顶压^反50更高的温度 加热。在顶压板50和51 —起移动时的顶压力在两个输送带面6, 8上 是相同的,由此仅仅由于4支高的顶压板51温度在相同的时间间隔中在 驱动侧8上比在纸侧6上熔化并压缩更多的材料。
为了在相同的顶压板50和51温度和相同的压力时在驱动侧8上得 到更大尺寸u的厚度减小,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规定,使驱动侧8 上的输送带1织物比纸侧6上的输送带1织物更松软地构成。这一点由 此实现,在驱动侧上比在纸侧上更少地加工例如经线31, 32, 33, 34。 由于驱动侧8上更松软的织物使顶压板51在相同的温度下在相同的时 间间隔中比纸侧6上的顶压泽反50更深地下沉到织物llT送带里面,由此 在驱动侧8上实现更大尺寸u的厚度减小。
如果要使纸侧6上的织物与驱动侧8上的织物以相同的强度构成, 可以由此实现不同的厚度减小,在驱动侧8上至少一部分织物纤维具有 比纸侧6上的其它织物纤维更低的熔点。 一些在驱动侧8上加工的织物 纤维的更低熔点同样导致,对于相同的顶压板50, 51温度顶压板51在 驱动侧8上比在纸侧上更深地下沉到织物结构里面。可以适宜地4吏驱动 侧8的纤维完全由一种材料制成,它具有比织物输送带1纸侧6上的纤 维材料更低的熔点。
作为复合材料可以使输送带驱动侧上的纤维由聚丙烯制成,而织物 输送带的其余纤维由聚酯制成。聚丙烯具有约150。的熔点,而聚酯具有 约180。的熔点。
具有较低熔点的材料也可以作为覆层55涂敷到由更高熔点材料制 成的纤维80上并且在驱动侧8上加工。图7以截面图示出这种纤维。
权利要求
1. 一种用于在瓦楞纸板机中加工瓦楞纸板带的织物输送带,其中输送带(1)在其两个端部(2,3)上拼接成连续输送带并且具有外部的、面对瓦楞纸板带的纸侧(6)以及内部的、承受驱动力的驱动侧(8),其中输送带端部(2,3)热技术地在厚度上这样减小,使纸侧(6)的平面(47)与驱动侧(8)的平面(37)一样位于比厚度减小的输送带端部(2,3)的平面(36,46)更高,并且为了连接厚度减小的输送带端部(2,3)分别压入许多按间距(a)并排的、大致为U形的卡子(7),并且在输送带(1)纵向(5)上一个输送带端部(2)的卡子(7)与另一输送带端部(3)的卡子(7)传递力地共同作用,其中U形卡子(7)通过在自由侧腿端部上成角度的端部段(18)压入到输送带端部(2,3)的厚度减小织物里面,其特征在于,使面对第一输送带面(8)的具有压入卡子(7)的厚度减小的输送带端部(2,3)的平面(36)与这个第一输送带面(8)的平面(37)的距离(u)大于面对另一第二输送带面(6)的具有压入卡子(7)的厚度减小的输送带端部(2,3)的平面(46)与另一第二输送带面(6)的平面(47)之间的距离(v)。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带,其特征在于,第一输送带面(8) 上的输送带(1)的织物比第二输送带面(6)上的织物更松软地构成。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带,其特征在于,第一输送带面(8) 上的至少一部分织物纤维材料具有比相同的第一输送带面(8)上的其 它织物纤维材料更低的熔点。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带,其特征在于,第一输送带面(8) 上的织物由纤维制成,它们具有比第二输送带面(6)上的其它织物纤 维更低的熔点。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带,其特征在于, 一个输送带面(8) 上的距离(u)以0.4倍至4倍大于另一输送带面(6)上的距离(v)。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送带,其特征在于, 一个输送带面(8) 上的距离(u)两倍于另一输送带面(6)上的距离(v)。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带,其特征在于,第一输送带面(8) 上的厚度减小以比第二输送带面(6)上更高的温度实现。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带,其特征在于,第一输送带面(8) 上的至少一些纤维材料是聚丙烯。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送带,其特征在于,输送带(1)的其余织物纤维材料是聚酯。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带,其特征在于,具有较低熔点的材 料作为覆层(55)涂敷到由具有较高熔点材料制成的纤维(80)上。
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带,其特征在于,第一输送带面是驱 动侧(8)而第二输送带面是纸侧(6)。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具有厚度减小端部的织物输送带,它被用于在瓦楞纸板机中加工瓦楞纸板带,其中输送带(1)在其两个端部(2,3)上拼接成连续输送带并且具有外部的、面对瓦楞纸板带的纸侧(6)以及内部的、承受驱动力的驱动侧(8)。输送带端部(2,3)热技术地在厚度上减小并且分别具有许多并排间隔(a)的、基本U形的卡子(7),它们形成铰链地相互连接。为了实现长的输送带运行时间规定,输送带驱动侧(8)与厚度减小的输送带端部(2,3)平面(36)的距离(u)大于纸侧(6)与厚度减小的输送带端部(23)的平面(46)之间的距离(v)。
文档编号B31F1/20GK101423143SQ200810173110
公开日2009年5月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30日
发明者H·贝拉 申请人:米伦松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