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基材用多层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9426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太阳能电池基材用多层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电池基材用多层膜。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中通常包括以玻璃为基材的硬质型、以及以塑料膜为基材的软质型。硬质型与软质型相比,在太阳能电池元件中的能量转换效率较高,但在机器的薄型化、轻量化方面存在限制,而且认为在受到冲击的情况下有时会损坏太阳能电池组件。因此,软质型太阳能电池的有用性受到关注,提出了具有各种结构的软质型太阳能电池(例如,日本特开平1-198081号、日本特开平2-260577号、日本特公平6-5782号、日本特开平6-350117号),例如正在用作钟表、手机、便携式末端等移动通信机器的电源(主要是辅助电源)。如上所述的软质型太阳能电池,主流是在发电层(半导体层)中使用非晶硅或微晶硅,使发电层的厚度为数十微米以下、特别是数微米以下的薄膜型的软质型太阳能电池。对于薄膜太阳能电池,为了提高光电转换效率而增加发电层的层内的光吸收量成为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尝试了通过以下方式来解决上述问题在基材表面上形成中心线平均表面粗度Ra为100nm左右的具有凹凸的导电层,将光扩散来增加发电层层内的光的光程长(所谓的"光陷获效果(lighttrappingeffect)")。但是,为了以具有凹凸的形状形成包含金属、金属氧化物的导电层,通常需要在40(TC以上的高温下进行处理,难以适用于以塑料膜为基材的软质型太阳能电池。与此相对,提出了通过使用含有填充剂的树脂组合物在支持层上形成凹凸,在其上形成导电层,从而实现具有凹凸的导电层的技术(日本特开平4-196364号和日本特开平1-119074号)。但是,如果采用这些方法,则存在以下缺点为了得到效果充分的凹凸,需要提高填充剂浓度,使基材的强度受到损害。另外,日本专利第3749015号记载了以下技术在支持层的表面涂布紫外线固化性树脂并压在模具上固化而形成凹凸,在其上形成导电3层。但是,该方法工序繁杂导致成本上升,并且形成凹凸层时所用树脂溶液的残留溶剂在形成导电层时会脱气而产生影响,存在以凹凸层形成的形状不能良好地反映于导电层的问题。日本特公平7-50794号中记载了利用了上述脱气的形成凹凸的技术,但是难以对树脂中的残留溶剂和脱气量进行定量控制,很难控制凹凸的形状。进一步地,在上述任一技术中,由于要在赋予了凹凸的导电层上件构成,在太阳能电池的薄膜化上存在限制,而且发电层的设计的自由度降低,在提高光电转换效率上也存在限制。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提供太阳能电池基材用多层膜,该多层膜将发电层形成时的层设计保持宽泛的自由度,同时显示能获得高光陷获效果的高光扩散效果。即,根据本发明的下述太阳能电池基材用多层膜,能够解决上述问题,该太阳能电池基材用多层膜包含支持层和散射层,其中,上述支持层包含热塑性结晶性树脂,上述散射层包含热塑性结晶性树脂以及具有与该热塑性结晶性树脂的折射率不同的折射率的粒子,以散射层的体积为基准,该散射层中的粒子的含量为0.05~20体积%,并且散射层中粒子的折射率与散射层的热塑性结晶性树脂的折射率之差的绝对值为0.01~1.00,该多层膜的两面的中心线平均表面4且度Ra分别为50nm以下,该多层膜的总透光率Tt为80%以上且雾度值为8%以上。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雾度值是指扩散成分在膜的总透光率中所占的比例。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支持层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基材用多层膜的支持层包含热塑性结晶性树脂。热塑性结晶性树脂由于可以熔融挤出成形、耐热性优异,因此适合于太阳能电池的制造。作为该热塑性结晶性树脂,例如可使用聚醚醚酮、聚苯硫醚、聚酰胺、聚酯等。其中,从工序、最终产品的耐久性的观点考虑,优选显示低吸水率、具有较高阻气性的聚酯。作为聚酯,例如可以列举以对苯二曱酸乙二醇酯成分为主要重复单元的聚酯、以2,6-萘二曱酸乙二醇酯成分为主要重复单元的聚酯。在支持层中使用的以对苯二曱酸乙二醇酯成分为主要重复单元的聚酯中,相对于聚酯中的全部重复单元,对苯二曱酸乙二醇酯成分的含有比例优选为80~100摩尔%,更优选为90~100摩尔%。作为此时的共聚成分,例如可列举间苯二甲酸、2,6-萘二曱酸等。在支持层中使用的以2,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成分为主要重复单元的聚酯中,相对于聚酯中的全部重复单元,2,6-萘二曱酸乙二醇酯成分的含有比例优选为80~100摩尔%,更优选为90-100摩尔%。作为此时的共聚成分,例如可列举对苯二曱酸、间苯二甲酸等。这些热塑性结晶性树脂之中,从得到高尺寸稳定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以2,6-萘二曱酸乙二醇酯成分为主要重复单元的聚酯。散射层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基材用多层膜的散射层由热塑性结晶性树脂以及具有与该热塑性结晶性树脂的折射率不同的折射率的粒子构成。作为该热塑性结晶性树脂,考虑到加工成太阳能电池的工序,优选耐热性高的树脂,例如可使用聚醚醚酮、聚苯硫醚、聚酰胺、聚酯等。其中,从工序、最终产品的耐久性的观点考虑,优选显示低吸水率、具有较高阻气性的聚酯。作为这种聚酯,例如可以列举以对苯二曱酸乙二醇酯成分为主要重复单元的聚酯、以2,6-萘二曱酸乙二醇酯成分为主要重复单元的聚酯。在散射层中使用的以对苯二曱酸乙二醇酯成分为主要重复单元的聚酯中,相对于聚酯中的全部重复单元,对苯二曱酸乙二醇酯成分的含有比例优选为65~100摩尔%,更优选为70~100摩尔%,进一步优选为80~100摩尔%,特别优选为90~100摩尔%。作为此时的共聚成分,例如可列举间苯二甲酸、2,6-萘二曱酸等。在散射层中使用的以2,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成分为主要重复单元的聚酯中,相对于聚酯中的全部重复单元,2,6-萘二曱酸乙二醇酯成分的含有比例优选为65~100摩尔%,更优选为70~100摩尔%,进一步优选为80~100摩尔%,特别优选为90~100摩尔%。作为此时的共聚成分,例如可列举对苯二甲酸、间苯二曱酸等。这些热塑性结晶性树脂之中,从得到高尺寸稳定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以2,6-萘二曱酸乙二醇酯成分为主要重复单元的聚酯。散射层的热塑性结晶性树脂与支持层的热塑性结晶性树脂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从降低高温环境下的热收缩率、例如在200。C下处理10分钟时的热收缩率的观点考虑,特别优选支持层包含聚2,6-萘二曱酸乙二醇酯、散射层包含粒子和聚2,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多层膜。作为散射层中的粒子的形状,例如可列举球状、立方体状、四脚锥体状、板状、棒状等。粒子的平均粒径优选为0.05~10nm,更优选为0.1~8|am,特别优选为0.2~6pm。如果粒子的平均粒径不足0.05)Lim,则不能使光充分地散射;另一方面,如果超过10|um,则有时难以维持充分的透光率,故不优选。该粒子的平均粒径为,使用(抹)岛津制作所制的CP-50型离心粒度分析仪(CentrifugalParticleSizeAnnalyzer)测得离心沉降曲线,由基于该离心沉降曲线算出的各粒径的粒子与其存在量的积分曲线,读取相当于50重量%的粒径而得的值。在粒子为球状以外的形状时,该平均粒径是作为球当量直径读取的值。粒子的折射率优选为1.20~2.50。本发明利用散射层中的热塑性结晶性树脂与粒子的折射率差来获得光散射效果。这里,热塑性结晶性树脂的折射率是指将该热塑性结晶性树脂制成膜时的面内的折射率的平均值,例如通过熔融挤出来制造热塑性结晶性树脂的膜时,是指膜面内的制膜方向的折射率nMD和与面内的制膜方向垂直的方向的折射率nTD的平均值。另外,多层膜为拉伸膜时,热塑性结晶性树脂的折射率是指拉伸膜状态下的折射率。散射层中的热塑性结晶性树脂的折射率与粒子的折射率的差越大则越容易获得光散射效果,但如果折射率差过大,则透光率可能会降低。为了兼具光散射效果和透光性,散射层中的粒子的折射率和热塑性结晶性树脂的折射率之差的绝对值优选为0.01~1.00,更有效为0.05~0,90,特别优选为0.10~0.50。使用聚2,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作为散射层的热塑性结晶性树脂时,其折射率例如若为1.75,则为了良好地兼具光散射效果和透光性,粒子的折射率优选为1.10~1.70的范围或者1.80-2.20的范围。作为该粒子,例如可列举无机粒子、有机粒子、有机硅树脂粒子、有机盐粒子。作为构成无机粒子的材料,例如可列举二氧化硅、碳酸4丐、氧化铝、二氧化钛、沸石、高岭土和它们的复合体以及硫酸钡等。作为上述复合体,例如可列举复合氧化物、皮芯型复合体等。作为有机粒子,优选交联高分子粒子,具体例如可列举交联聚苯乙烯粒子、三聚氰胺树脂粒子。作为构成有机盐粒子的材料,可列举含金属原子的包合化合物或络合物等,作为上述金属原子,例如可列举银、铜、铁等。这时,散射层中粒子的含有比例优选为0.05~20体积%,更优选为0.1~15体积%。此处,体积%是指由散射层中的粒子的重量%单位的含有比例,采用粒子的真密度和树脂的非晶状态的密度通过计算而求得的值。如果粒子的含有比例不足0.05体积%,则不能使光充分地散射;另一方面,如果超过20体积%,则构成该树脂的层变脆,有时不能得到实用的机械强度,故不优选。这里所用的粒子,可以是一种粒子,也可以是两种或三种以上的粒子。上述任何情况下均可以并用平均粒径不同的粒子。使用聚苯硫醚作为散射层的热塑性结晶性树脂时,其折射率例如若为1.77,则为了良好地兼具光散射效果和透光性,粒子的折射率优选为1.12~1.72的范围或者1.82~2.52的范围。作为此时的粒子,例如可列举无机粒子、有机粒子、有机盐粒子、氟树脂粒子。这里,对于构成无机粒子、有机粒子和有机盐粒子的各材料,与上述散射层的热塑性结晶性树脂为聚2,6-萘二曱酸乙二醇酯的情况下适用的无机粒子、有机粒子和有机盐粒子相同。这时,散射层中粒子的含有比例优选为0.01~20体积%,更优选为0.1~15体积%。使用聚酰胺作为散射层的热塑性结晶性树脂时,该聚酰胺例如若为折射率1.54的尼龙,则为了良好地兼具光散射效果和透光性,粒子的折射率优选为1.09~1.49的范围或者1.59~2.21的范围。作为该粒子,例如可列举无机粒子、有机粒子、有机盐粒子、氟树脂粒子。这里,对于构成无机粒子、有机粒子和有机盐粒子的各材料,与上述散射层的热塑性结晶性树脂为聚2,6-萘二曱酸乙二醇酯的情况下适用的无机粒子、有机粒子和有机盐粒子相同。这时,散射层中粒子的含有比例优选为0.01~20体积%,更优选为0.1~18体积%。添力口剂在支持层和散射层的热塑性结晶性树脂中的一方或双方还可以添加添加剂。作为这里可以添加的添加剂,例如可例示紫外线p及收剂、抗氧化剂、热稳定剂、润滑剂(例如蜡)、阻燃剂、抗静电剂等。为了进一步提高多层膜的耐候性,优选向热塑性结晶性树脂中添加上述紫外线吸收剂。作为该紫外线吸收剂,优选少量即有效的吸光系数大的化合物,例如优选2,2,-对亚苯基双(3,l-苯并p恶。秦-4-酮)、2,2,-(4,4,-二亚苯基)双(3,1-苯并"恶嗪-4-酮)、或者2,2,-(2,6-萘)双(3,1-苯并^。秦_4-酮)。配合紫外线吸收剂的情况下,以多层膜的重量为基准,其配合量例如为0.01~10重量%。太阳能电池基材用多层膜的构成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用多层膜包含如上述的支持层和散射层。多层膜可以是包含一层支持层和一层散射层的两层膜,也可以是支持层和散射层中的一方或双方为两层以上的多层膜。在为三层以上的多层构成的情况下,优选将支持层配置于至少单面的最外层。特别优选的是支持层/散射层的双层结构、或者支持层/散射层/支持层的三层结构。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基材用多层膜的厚度优选为15~250nm,更优选为50~200|im,特别优选为60~125|im。如果厚度不足15nm,则作为太阳能电池的支持体即基材的刚度小,有时不能支撑太阳能电池,故不优选;如果超过250pm,则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厚度变得过厚,有时会丧失挠性,故不优选。为了提高多层膜的总透光率,将支持层中所含的粒子的比例在上述优选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减少,同时增大支持层的厚度与散射层的厚度的比例(支持层的厚度/散射层的厚度)即可。为了提高光扩散效果散射层也需要一定程度的厚度。多层膜为支持层/散射层的双层结构时的厚度比例优选为0.1~30,更优选为1~30,进一步优选为320,特别优选为5~15。在多层膜的支持层和散射层中的单方或双方为两层以上时,支持层的总厚度与散射层的总厚度的比例(支持层的总厚度/散射层的总厚度)优选为1~30,更优选为1.520,特别优选为2~15。中心平均表面粗度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基材用多层膜的两面的中心线平均表面粗度Ra分别为50nm以下。而且优选多层膜的至少单面的中心线平均表面粗度Ra为30nm以下。多层膜为支持层/散射层的两层结构的情况下,该多层膜的支持层侧表面的中心线平均表面粗度Ra优选为30nm以下,散射层侧的中心线平均表面粗度Ra优选为50nm以下。多层膜为支持层/散射层/支持层的三层结构的情况下,该多层膜的两侧表面的中心线平均表面粗度Ra分别优选为30nm以下。在上述任一种情况下,多层膜的两面的中心线平均表面粗度Ra分别优选为30nm以下,更优选为10nm以下。如果多层膜表面的中心线平均表面粗度Ra超过50nm,则为了抑制短路等而限制发电层的厚度、形状等,用于提高发电层的光电转换效率的层设计的自由度降低,故不优选。光学特性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基材用多层膜的总透光率Tt为80%以上,优选为80~100%。扩散成分在多层膜的总透光率Tt中所占的比例即雾度值为8%以上,优选为8~100%,更优选为15~100%。如果总透光率Tt不足80%,则太阳能电池上入射的入射光量降低,因而不能得到高发电效率。如果雾度值不足8%,则光扩散少,不能获得充分的光陷获效果。通过以热塑性结晶性树脂构成支持层,以热塑性结晶性树脂以及具有与该热塑性结晶性树脂的折射率不同的折射率的粒子构成散射层,以散射层的体积为基准使该散射层中粒子的含量为0.05-20体积%,且使散射层中粒子的折射率与散射层的热塑性结晶性树脂的折射率之差的绝对值为0.01~1.00,从而可以实现上述光学特性。热收缩率从抑制太阳能电池的制造工序中的加热工序中的尺寸变化的观点考虑,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基材用多层膜在200°C下处理了10分钟时的热收缩率优选为1%以下,更优选为0.8%以下,特别优选为0.6%以下。通过使用以例如2,6-萘二曱酸乙二醇酯成分为主要重复单元的聚酯作为支持层,优选使用相对于聚酯中的全部重复单元含有90~100摩尔%的2,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成分的聚酯作为支持层,从而可以实现上述热收缩率。多层膜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基材用多层膜优选通过下述方法制造将包含构成支持层的热塑性结晶性树脂与构成散射层的热塑性结晶性树脂及粒子的组合物分别熔融,利用共挤出法将它们熔融挤出并拉伸。另一方面,如果用溶液法制造膜,那么在用于加工成太阳能电池的后续工序中的在膜上设置导电层的工序、及形成光发电层的工序中产生源自残留溶剂的气体,有时给减压工序带来障碍,或者作为杂质残留,故不优选。作为将膜多层化的方法,例如可以使用将从各挤出机中挤出的树脂利用进料装置(feedblock)合并而从模头挤出的方法;将从各挤出机挤出的树脂使用多歧管模头在模头内于临挤出前合并、挤出的方法等。在散射层中以高浓度添加粒子时,为得到实用上充分的机械强度,优选通过双轴拉伸来制造多层膜。以下详述使用聚酯作为热塑性结晶性树脂时的多层膜的制造方法。在该例中,通过共挤出得到未拉伸多层膜,然后依次通过双轴拉伸法得到双轴拉伸多层膜。将包含构成支持层的热塑性结晶性树脂与构成散射层的热塑性结晶性树脂及粒子的组合物,根据需要在常压下加热或在减压下通过干燥除去水分之后,在本领域常用的熔融挤出温度,即熔点(以下表示为"Tm,,)以上、(Tm+50。C)以下的温度下分别用不同的挤出机熔融,使用进料装置进行多层化为两层构成,然后从模头的狭缝挤出,在已冷却至各层的树脂中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下表示为"Tg")最低的树脂10的Tg以下的旋转冷却转鼓上骤冷固化,从而得到非晶质的片材。在各层树脂中Tg最高的树脂的Tg以上、(Tg+50。C)以下的范围内,将所得的片材,以2.54.5倍的拉伸倍率沿纵向拉伸,然后在各层树脂中Tg最高的树脂的Tg以上、(Tg+50。C)以下的范围内,以2.5~4.5倍的拉伸倍率沿横向拉伸。同时进行纵向拉伸和横向拉伸的同时双轴拉伸由于容易获得纵向横向的机械特性的平衡,因此也优选。沿纵向横向拉伸后的膜,在各层树脂中结晶化温度(以下表示为"Tc")最低的树脂的Tc以上、各层树脂中Tm最高的树脂的(Tm-20。C)以下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热固定。然后以进一步降低热收缩率为目的,优选在纵向和横向中的一个方向或两个方向,在弛豫率0.5-15%的范围内进行热弛豫处理。热弛豫处理,除了在膜制造时进行的方法之外,还可以在巻取后于别的工序中进行热处理。作为巻取后的热处理方法,例如可以采用如日本特开平1-275031号公报中所示的、将膜在悬垂状态下进行弛豫热处理的方法。太阳能电池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基材用多层膜可适合用作各种太阳能电池的基材。特别是在用作软质型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基材时,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本发明的有利效果,故优选。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基材用多层膜,若其两面的中心线平均表面粗度Ra分别为50nm以下,则及其平滑,因此发电层的设计的自由度增大,则有助于太阳能电池的薄膜化和光电转换效率的提高。多层膜的各面的中心线平均表面粗度Ra分别不同的情况下,从进一步增大发电层的设计的自由度的观点考虑,优选将发电层配置在中心线平均表面粗度Ra小的一方的表面侧。例如,多层膜为支持层/散射层的两层结构时,优选将发电层配置于支持层侧的面。实施例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各特性值采用以下的方法测定。(1)特性粘度在35°C测定基于邻氯苯酚溶剂的溶液的粘度而求得。(2)各层的厚度将膜样品切割成三角形,固定于包埋胶嚢中后,用环氧树脂包埋。将被包埋的样品用切片机(Reichert公司制造,品名"ULTRACUT-S")将与纵向平行的截面切成50nm厚的薄膜切片后,使用透射型电子显微镜,以加速电压100kV观察及拍摄照片,由照片测定各层的厚度。(3)热收缩率在温度设定为200。c的烘箱中,在无紧张状态下保持膜IO分钟,分别测定热处理前的标点间距离u及热处理后的标点间距离L,利用下式算出其尺寸变化率作为热收缩率S(%)。s=((u隱;l)/u)xioo需要说明的是,标点间距离通过测定以约300mm的间隔标记的两个标点间的距离精确至O.lmm单位地求得。(4)粒子的平均粒径使用(抹)岛津制作所制的CP-50型离心粒度分析仪(CentrifugalParticleSizeAnnalyzer)测得离心沉降曲线,由基于该离心沉降曲线算出的各粒径的粒子与其存在量的积分曲线,读取相当于50重量%的粒径。(5)中心线平均表面粗度(Ra)使用非接触式三维粗度仪((抹)小坂研究所制造、型号名"ET30HK,,),用波长780nm的半导体激光、光束直径1.6jam的光触针,在测定长度(LX)lmm、样品间距2|um、切断(cut-off)0.25mm、纵向扩大倍率5,000倍、横向扩大倍率200倍、扫描线数100根(因此Y方向的测定长度LY-0.2mm)的条件下,测定膜表面的突起轮廓,用Z=F(X,Y)表示其粗度曲面时,求出由下式得到的值(Ra、单位nm)作为膜的中心线表面粗度(Ra)。及a頃l/《LXLY〗/JTIf《X,Y》|dXdY@0(6)多层膜的总透光率(Tt)总透光率Tt(。/o)根据JIS规格K6714测定。(7)雾度值(扩散成分在多层膜的总透光率中所占的比例)根据JIS规格K6714,使用日本电色工业(抹)制造的雾度值测定器"NDH-2000",测定多层膜的雾度值。需要说明的是,在多层膜的表面的中心线平均表面粗度Ra在表面和背面不同的情况下,多层膜的中心线表面粗度(Ra)对粗糙方的表面进行测定。多层膜的雾度值越高,则作为太阳能电池基材用多层膜的光散射效率越高。(8)折射率热塑性结晶性树脂的折射率是对于熔融挤出并成形为膜状的热塑性结晶性树脂膜,使用Metricon公司制造的"7,乂厶力7°,",在波长633nm处测定的全方位折射率中,膜面内的制膜方向的折射率nMD和与面内的制膜方向垂直的方向的折射率nTD的平均值。实施例1将作为要成为支持层的热塑性结晶性树脂的聚2,6-萘二曱酸乙二醇酯(非晶密度1,33、特性粘度0.65)、以及作为要成为散射层的组合物的含有0.1体积%平均粒径0.3/im的球状二氧化硅(日本触媒(林)制造,"少一水义夕一KEP-30",真密度2.0,折射率1.43(商品目录值))的聚2,6-萘二曱酸乙二醇酯(非晶密度1.33、特性粘度0.65、折射率1.76)分别在17(TC下千燥6小时后,提供给各挤出机。将它们分别在305。C的温度下熔融后,使用进料装置合并以使成为支持层/散射层/支持层的三层构成,从狭缝状模头挤出,使之在表面温度维持于5(TC的旋转冷却转鼓上骤冷固化,得到未拉伸膜。然后,在14(TC下纵向拉伸3.1倍之后,在145。C下横向拉伸3.3倍,进而在245。C下热固定处理5秒钟后,使得在横向上收缩2%,由此得到厚度50|im的三层构成的太阳能电池基材用多层膜。所得的多层膜的支持层的厚度为lOpm,散射层的厚度为30|am,散射层的表面的中心线平均表面粗度Ra为1.2nm,膜的总透光率Tt为84%,雾度值(扩散成分在多层膜的总透光率中所占的比例)为8.3%。该多层膜的热收缩率为0.5%。实施例2~3支持层和散射层的厚度、以及散射层中粒子的含有比例分别按照表1和表2的记载进行了改变,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制造了太阳能电池基材用多层膜。所得的多层膜的特性如表3所示。所有多层膜的光扩散效率均高、中心线平均表面粗度Ra均为30nm以下、热收缩率均为0.6%。实施例4除了在支持层中,相对于支持层的树脂100重量份添加2重量份的2,6-萘双(1,3-苯并哺。秦-4-酮)作为紫外线吸收剂之外,其它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制造了太阳能电池基材用多层膜。所得的多层膜的特性如表3所示。所有多层膜的光扩散效率均高、中心线平均表面粗度Ra均为30nm以下、热收缩率均为0.6%。实施例5除了使层构成为支持层/散射层的两层构成之外,其它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制造了太阳能电池基材用多层膜。所得的多层膜的特性如表3所示。所有多层膜的光扩散效率均高、中心线平均表面粗度Ra均为30nm以下、热收缩率均为0.5%。实施例6~8除了将散射层中所含的粒子的种类和含有比例、以及散射层的厚度按照表1进行了改变之外,其它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制造了太阳能电池基材用多层膜。所得的多层膜的特性如表2所示。所有多层膜的光扩散效率均高、中心线平均表面粗度Ra均为30nm以下、热收缩率均为0.6%。实施例9~11除了将散射层中所用的热塑性结晶性树脂的种类按照表1的记载进行了改变之外,其它与实施例6同样操作制造了太阳能电池基材用多层膜。所得的多层膜的特性如表2所示。所有多层膜的光扩散效率均高、中心线平均表面粗度Ra均为30nm以下,实施例9的多层膜的热收缩率为0.7%,实施例10和11的多层膜的热收缩率为1.0%。比專交例1除了在要成为散射层的组合物中不添加粒子之外,其它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制造了膜。该膜的特性如表2所示。得到了光扩散效率低的膜。比较例2除了在要成为散射层的组合物中不添加粒子之外,其它与实施例9同样操作制造了膜。该膜的特性如表2所示。得到了光扩散效率低的膜。<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6</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7</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8</column></row><table>8MTA共聚PEN:共聚了8摩尔%对苯二曱酸酯成分的聚2,6-萘二曱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共聚物18.5MTA共聚PEN:共聚了18.5摩尔%对苯二曱酸酯成分的聚2,6-萘二曱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曱酸乙二醇酯共聚物30MTA共聚PEN:共聚了30摩尔%对苯二曱酸酯成分的聚2,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曱酸乙二醇酯共聚物在实施例5的两层结构的膜中,以支持层侧的面作为表面。根据本发明可提供太阳能电池基材用多层膜,该多层膜将发电层的层设计保持宽泛的幅度,同时显示能获得高光陷获效果的高光扩散效果。权利要求1.太阳能电池基材用多层膜,其包含支持层和散射层,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持层包含热塑性结晶性树脂,上述散射层包含热塑性结晶性树脂以及具有与该热塑性结晶性树脂的折射率不同的折射率的粒子,以散射层的体积为基准,该散射层中的粒子的含量为0.05~20体积%,并且散射层中粒子的折射率与散射层的热塑性结晶性树脂的折射率之差的绝对值为0.01~1.00,该多层膜的两面的中心线平均表面粗度Ra分别为50nm以下,该多层膜的总透光率Tt为80%以上且雾度值为8%以上。2.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基材用多层膜,其中,支持层和散射层的热塑性结晶性树脂为热塑性聚酯。3.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基材用多层膜,其中,支持层和散射层的热塑性聚酯是以2,6-萘二曱酸乙二醇酯成分为主要重复单元的聚酯。4.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基材用多层膜,其中,粒子为二氧化硅粒子或三聚氰胺树脂粒子。5.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基材用多层膜,其中,多层膜的至少单面的中心线平均表面粗度Ra为30nm以下。6.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基材用多层膜,其中,多层膜为支持层/散射层的两层结构,该多层膜的支持层侧表面的中心线平均表面粗度Ra为30nm以下,散射层侧的中心线平均表面粗度Ra为50nm以下。7.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基材用多层膜,其中,多层膜为支持层/散射层/支持层的三层结构,该多层膜的两侧表面的中心线平均表面粗度Ra分别为30nm以下。8.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基材用多层膜,其特征在于,用于软质型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基材。全文摘要太阳能电池基材用多层膜,其包含支持层和散射层,其中,上述支持层包含热塑性结晶性树脂;上述散射层包含热塑性结晶性树脂以及具有与该热塑性结晶性树脂的折射率不同的折射率的粒子;以散射层的体积为基准,该散射层中的粒子的含量为0.05~20体积%;并且散射层中粒子的折射率与散射层的热塑性结晶性树脂的折射率之差的绝对值为0.01~1.00;该多层膜的两面的中心线平均表面粗度Ra分别为50nm以下;该多层膜的总透光率Tt为80%以上且雾度值为8%以上。文档编号B32B7/02GK101681940SQ2008800170公开日2010年3月24日申请日期2008年5月23日优先权日2007年5月23日发明者久保耕司,西尾玲申请人:帝人杜邦薄膜日本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