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层压阻隔性包装材料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2438148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层压阻隔性包装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装材料的制备方法,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层压阻隔性包装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无菌包装材料是一种多层层压包装材料,其主要由纸、塑料盒铝箔组成,具有优异的隔氧隔湿功能,所以其包装的食品包括液态食品有很长的货架期。但是这种多层无菌包装材料有其自身的局限性,首先是,其需要直接用纸板做印刷接收面和支撑层,这样对纸板本身的表面状态和纤维形态有很高的要求,普通的纸板很难达到具体的印刷要求,且造纸要消耗大量的木材,造纸所用化学品对环境的危害十分大;其次,其采用铝箔作为气体阻隔层和光线阻挡层,而且铝箔作为阻隔层用在包装材料上,用完就会被扔掉,这样存在铝箔降解难、回收难、污染环境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有两个,其一是直接用纸板制备印刷面和支撑层,会对纸板本身的表面状态和纤维形态有很高的要求;其二是减少铝箔的浪费,避免了由铝箔降解难、回收难带来的环境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层压阻隔性包装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如下步骤一将阻隔性基材的两侧面通过表面处理的方法制得双面阻隔层;步骤二 通过挤出将支撑层基材的一侧面与所述步骤一中的一面阻隔层进行复合;步骤三在所述步骤二中的另一面阻隔层上复合保护层,在所述支撑层基材的另一侧面复合热封层。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一中的阻隔性基材是将聚酯材料或者聚酰胺材料通过双向拉伸发泡装置双向挤出拉伸而成,并将阻隔性基材的两侧面通过等离子表面处理方法将其两侧面形成阻隔层,所述阻隔层的厚度为12-25um。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二中的支撑层基材包括双向拉伸发泡聚烯烃材料、双向拉伸发泡聚酯材料或普通纸板;所述支撑层基材为双向拉伸发泡聚烯烃材料或双向拉伸发泡聚酯材料时,其制备方法是将双向拉伸发泡聚烯烃材料或双向拉伸发泡聚酯材料通过双向拉伸发泡装置挤出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三中的其中一个阻隔层同所述支撑层基材复合后,所述另一个阻隔层上经图案印刷后在其印刷面上复合保护层。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三中的保护层和阻隔层之间还复合有遮光层,所述遮光层包括聚烯烃和遮光颜料,其厚度为20-30um。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层为聚丙烯层或聚乙烯层,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10-20um。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层的厚度为40_80um。进一步地,所述的热封层是由茂金属聚乙烯或低密度聚乙烯混合而成,其中茂金属聚乙烯的重量含量为35-85%,热封层的厚度为15-25um。通过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层压阻隔性包装材料,包括阻隔性基材和支撑层基材,所述阻隔性基材和支撑层基材相复合,所述支撑层的上方还覆设有遮光层和印刷层,所述遮光层的两侧面分别同支撑层和印刷层相复合,所述阻隔性基材的下方设有热封层,所述热封层同所述阻隔性基材相复合。进一步地,所述印刷层的上侧面还粘结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为聚丙烯层或聚乙烯层,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10-20um。进一步地,所述遮光颜料采用炭黑、二氧化钛、陶土中的一种或两种,当采用两种 时,两种颜料与聚烯烃分别混合共挤出。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A 一种层压阻隔性包装材料,在支撑层上侧面复合有遮光层和印刷层,降低了对纸板的要求,降低了成本;B本发明通过等离子处理阻隔性基材的方法,在阻隔性基材的两个侧面形成阻隔层用于代替铝箔,减少了由铝箔排放带来的回收难和降解难的问题,同时提高了氧气的阻隔率。测试结果表面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包装材料的氧气的最高通过率仅I. 5cc/day.m2,远低于现用的包装材料的氧气透过率。


图I是本发明一种层压阻隔性包装材料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保护层2、印刷层 3、遮光层 4、支撑层5、阻隔性基材6、阻隔层7、热封层。
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层压阻隔性包装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如下步骤一将阻隔性基材的两侧面通过表面处理的方法制得双面阻隔层;步骤二 通过挤出将支撑层基材的一侧面与所述步骤一中的一面阻隔层进行复合;步骤三在所述步骤二中的另一面阻隔层上复合保护层,在所述支撑层基材的另一侧面复合热封层。其中步骤一中的阻隔性基材是将聚酯材料或者聚酰胺材料通过双向拉伸发泡装置双向挤出拉伸而成,并将阻隔性基材的两侧面通过等离子表面处理方法将其两侧面形成阻隔层,所形成的阻隔层的厚度为12-25um。步骤二中的支撑层基材包括双向拉伸发泡聚烯烃材料、双向拉伸发泡聚酯材料或普通纸板;当支撑层基材为双向拉伸发泡聚烯烃材料或双向拉伸发泡聚酯材料时,其制备方法是将双向拉伸发泡聚烯烃材料或双向拉伸发泡聚酯材料通过双向拉伸发泡装置挤出。步骤三中的其中一个阻隔层同支撑层基材复合后,另一个阻隔层上经图案印刷后在其印刷面上复合保护层。另外,可在步骤三中的保护层和阻隔层之间还复合有遮光层,遮光层包括聚烯烃和遮光颜料,其厚度为20-30um,其中的遮光颜料采用炭黑、二氧化钛、陶土中的一种或两种,当采用两种时,两种颜料与聚烯烃分别混合共挤出。保护层为聚丙烯层或聚乙烯层,保护层的厚度为10-20um。支撑层的厚度为40-80um ;热封层是由茂金属聚乙烯或低密度聚乙烯混合而成,其中茂金属聚乙烯的重量含量为35-85%,热封层的厚度为15-25um。通过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层压阻隔性包装材料,如图I所示,包括阻隔性基材和支撑层基材,阻隔性基材和支撑层基材相复合,支撑层的上方还覆设有遮光层和印刷层,遮光层的两侧面分别同支撑层和印刷层相复合,阻隔性基材的下方设有热封层,热封层同阻隔性基材相复合。
·
实施例I结构如图I所示,保护层I为聚乙烯层,保护层I的厚度为20um ;遮光层3包括聚烯烃树脂、炭黑和二氧化钛,其中炭黑为遮光层的10%,二氧化钛为遮光层的20%,余量为聚烯烃,其中炭黑和二氧化钛与聚烯烃分别混合共挤出,遮光层的厚度为30um ;支撑层4为双向拉伸发泡聚酯材料,支撑层的厚度为40um ;通过等离子表面处理方法所得到的双面阻隔层6厚度为O. 2um ;阻隔性基材5为双向拉伸聚酰胺材料,阻隔性基材5的厚度为20um ;热封层7中的茂金属聚乙烯含量为35 %,其余为低密度聚乙烯,热封层8的厚度为15um。氧气透过量为I. 5cc/day. m2。实施例2结构如图I所示,其中同实施例I的不同之处为保护层I为聚丙烯层,保护层I的厚度为15um ;遮光层3中的遮光颜料为二氧化硅,二氧化硅为遮光层的30%,遮光层3的厚度为28um ;支撑层4为双向拉伸发泡聚烯烃材料,支撑层的厚度为70um ;通过等离子表面处理方法所得到的双面阻隔层6厚度为O. 02um ;阻隔性基材5为双向拉伸聚酯材料,阻隔性基材5的厚度为12um ; 热封层7中的茂金属聚乙烯含量为60 %,其余为低密度聚乙烯,热封层8的厚度为18um。氧气透过量为I. lcc/day. m2。实施例3结构如图I所示,其中同实施例I的不同之处为保护层I的厚度为IOum ;遮光层3包括聚烯烃树脂和二氧化钛,其中聚烯烃树脂为遮光层的10%,二氧化钛为遮光层的20%,其中聚烯烃树脂和二氧化钛与聚烯烃分别混合共挤出,遮光层3的厚度为25um ;支撑层4为未漂白纸板,支撑层4的厚度为80um ;通过等离子表面处理方法所得到的双面阻隔层6厚度为O. OSum ;阻隔性基材5的厚度为25um ;热封层7中的茂金属聚乙烯含量为70 %,其余为低密度聚乙烯,热封层8的厚度为25um。氧气透过量为I. 2cc/day. m2。实施例4结构如图I所示,其中同实施例I的不同之处为·保护层I为聚丙烯层,保护层I的厚度为15um ;遮光层3为炭黑,炭黑为遮光层的20%,遮光层3的厚度为20um ;支撑层4为未漂白纸板,支撑层4的厚度为60um ;通过等离子表面处理方法所得到的双面阻隔层6厚度为O. Ium ;阻隔性基材5的厚度为25um ;热封层7中的茂金属聚乙烯含量为85 %,其余为低密度聚乙烯,热封层8的厚度为20umo氧气透过量为I. 3cc/day. m2。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层压阻隔性包装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一将阻隔性基材的两侧面通过表面处理的方法制得双面阻隔层; 步骤二 通过挤出将支撑层基材的一侧面与所述步骤一中的一面阻隔层进行复合;步骤三在所述步骤二中的另一面阻隔层上复合保护层,在所述支撑层基材的另一侧面复合热封层。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层压阻隔性包装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一中的阻隔性基材是将聚酯材料或者聚酰胺材料通过双向拉伸发泡装置双向挤出拉伸而成,并将阻隔性基材的两侧面通过等离子表面处理方法将其两侧面形成阻隔层,所述阻隔层的厚度为12-25um。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层压阻隔性包装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二中的支撑层基材包括双向拉伸发泡聚烯烃材料、双向拉伸发泡聚酯材料或普通纸板;所述支撑层基材为双向拉伸发泡聚烯烃材料或双向拉伸发泡聚酯材料时,其制备方法是将双向拉伸发泡聚烯烃材料或双向拉伸发泡聚酯材料通过双向拉伸发泡装置挤出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层压阻隔性包装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三中的其中一个阻隔层同所述支撑层基材复合后,所述另一个阻隔层上经图案印刷后在其印刷面上复合保护层。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层压阻隔性包装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三中的保护层和阻隔层之间还复合有遮光层,所述遮光层包括聚烯烃和遮光颜料,其厚度为20-30u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层压阻隔性包装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护层为聚丙烯层或聚乙烯层,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10-20u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层压阻隔性包装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层的厚度为40-80um。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层压阻隔性包装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热封层是由茂金属聚乙烯或低密度聚乙烯混合而成,其中茂金属聚乙烯的重量含量为35-85%,热封层的厚度为15-25um。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层压阻隔性包装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如下步骤一将阻隔性基材的两侧面通过表面处理的方法制得双面阻隔层;步骤二通过挤出将支撑层基材的一侧面与所述步骤一中的一面阻隔层进行复合;步骤三在所述步骤二中的另一面阻隔层上复合保护层,在所述支撑层基材的另一侧面复合热封层,在支撑层上面复合有遮光层和印刷层,降低了印刷对纸板的要求,能大大提高图像的分辨率,同时降低了成本,通过等离子处理阻隔性基材的方法,在阻隔性基材的两个侧面形成阻隔层用于代替铝箔,减少了由铝箔排放带来的回收难和降解难的问题,同时提高了氧气的阻隔率。
文档编号B32B27/08GK102886948SQ2010106180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7日
发明者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纷美(北京)贸易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