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导电装饰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8144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不导电装饰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饰膜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不导电装饰膜。
背景技术
装饰膜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如手机、电子游戏机等和各种灯饰、首饰盒、装饰品等上,以提高其的装饰效果和视觉效果。传统的装饰膜一般是在产品表面镀一层铟膜。由于铟是一种稀有金属,因此存在着成本较高,不能普及和推广;颜色较为单一、只能呈现某种颜色效果;工艺复杂,不能准确控制铟膜的厚度和均勻性,还有可能由于铟膜厚度不均勻,会直接影响不导电效果;对手机产生电磁波辐射不能彻底屏蔽;只能附着在玻璃产品表面等缺点。因此,现有技术已不能满足社会和消费者对装饰膜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一种全新的装饰膜的设计,提供一种成本低、工艺简单、多色彩、沉积均勻,不导电性高,在不同材质的塑胶板材表面具有很强的附着力的不导电装饰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不导电装饰膜,其包括氧化硅第一薄层、至少在氧化硅第一薄层下表面自上而下形成的氧化钛第二薄层和氧化镐第三薄层两层,所述的不导电装饰膜的薄层数为3-12层,从第二薄层至第十二薄层为氧化钛薄层和氧化镐薄层交替形成。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优点是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即用来加强板材层面结合力的氧化硅第一薄层;用来增强或减低某种可见光色数自上而下交替形成的氧化钛薄层和氧化镐薄层;利用上述氧化硅薄层、氧化钛薄层和氧化镐薄层等高中低不同折射率的设计各种不同的颜色,以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地方的需求;在生产的过程中利用指定的冲氧导数值,至所生产的薄层的电阻值达到两千欧姆上,使其具有阻挡电磁辐射的作用,因此,该不导电装饰膜,不仅具有成本低,工艺简单、多色彩、沉积均勻和不导电性高的特点,而且在不同材质的塑胶板材表面具有很强的附着力。本发明设计合理,构思新颖,可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和生活产品上,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市场价值。


附图1为本发明一种不导电装饰膜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一种不导电装饰膜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一种不导电装饰膜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分别是(1)氧化硅第一薄层,(2)氧化钛第二薄层,(3)氧化镐第三薄层,(4)氧化钛第四薄层,(5)氧化镐第五薄层,(6)氧化钛第六薄层,(7)氧化镐第七薄层,(8)氧化钛第八薄层,(9)氧化镐第九薄层,(10)氧化钛第十薄层,(11)氧化镐第十一薄层,(12)氧化钛第十二薄层。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给出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参看图1,本发明一种不导电装饰膜,所述的不导电装饰膜的薄层数为3层, 自上而下分别为氧化硅第一薄层1,氧化钛第二薄层2,氧化镐第三薄层3。实施例2,参看图2,本发明一种不导电装饰膜,所述的不导电装饰膜的薄层数为4 层,自上而下分别为氧化硅第一薄层1,氧化钛第二薄层2,氧化镐第三薄层3,氧化钛第四薄层4。实施例3,参看图3,本发明一种不导电装饰膜,所述的不导电装饰膜的薄层数为 12层,自上而下分别为氧化硅第一薄层1,氧化钛第二薄层2,氧化镐第三薄层3,氧化钛第四薄层4,氧化镐第五薄层5,氧化钛第六薄层6,氧化镐第七薄层7,氧化钛第八薄层8,氧化镐第九薄层9,氧化钛第十薄层10,氧化镐第十一薄层11,氧化钛第十二薄层12。本发明所例举的实施例并非对自己的限定,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 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围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不导电装饰膜,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氧化硅第一薄层、至少在氧化硅第一薄层下表面自上而下形成的氧化钛第二薄层和氧化镐第三薄层两层,所述的不导电装饰膜的薄层数为3-12层,从第二薄层至第十二薄层为氧化钛薄层和氧化镐薄层交替形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导电装饰膜,其包括氧化硅第一薄层、至少在氧化硅第一薄层下表面自上而下形成的氧化钛第二薄层和氧化镐第三薄层两层,所述的不导电装饰膜的薄层数为3-12层,从第二薄层至第十二薄层为氧化钛薄层和氧化镐薄层交替形成。本发明设计合理,构思新颖,可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和生活产品上,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市场价值。
文档编号B32B9/04GK102173115SQ2010106169
公开日2011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31日
发明者陈沛洪 申请人:东莞市东日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