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金属玻纤复合毡电磁兼容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6526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镀金属玻纤复合毡电磁兼容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屏蔽装置,特别是一种镀金属玻纤复合毡电磁兼容壳。
背景技术
电磁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电磁技术的利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大功率、高集成化电气设施的广泛运用却引起了诸如电磁干扰、电磁泄密和电磁污染等一系列安全及环境问题。随着电磁波辐射强度的增加以及电气设备的多样性,传统的屏蔽材料及屏蔽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复杂电磁环境下的评比要求。由于传统的反射式屏蔽材料虽然能够达到较高的屏蔽效能,然后这类材料是利用良导电性对电磁波进行反射作用,将能量约束在特定区域内,并未将能量有效转化。这样在减弱一个区域场强的同事势必会增加其他区域的场强,严重时甚至引起谐振,影响运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镀金属玻纤复合毡电磁兼容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按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镀金属玻纤复合毡电磁兼容壳,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玻璃纤维纱、镀金属玻璃纤维反射层和含微波吸收材料的镀金属玻璃纤维复合毡衰减层。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复合层结构,既能起到对壳体结构的增强,又有效地保证了电磁屏蔽的效果。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镀金属玻纤复合毡电磁兼容壳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玻璃纤维纱2镀金属玻璃纤维反射层3镀金属玻璃纤维复合毡衰减层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镀金属玻纤复合毡电磁兼容壳,采用复合层合结构来进行壳体的制备,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S玻璃纤维纱1、镀金属玻璃纤维反射层2和含微波吸收材料的镀金属玻璃纤维复合毡衰减层3。一、S玻璃纤维纱1 又叫做高强玻璃纤维纱,S玻璃纤维纱单丝强度为 4004200MPa,弹性模量为85_90GPa,分别比E玻璃纤维的单丝强度提高了 30% -40%、弹性模量提高了 16%-20%,制作复合材料后,整体力学性能高于E玻璃纤维复合材料30%以上。因此,内层采用S玻璃纤维纱,可有效保证材料所需的强度和抗冲击力等力学性能的要求。二、镀金属玻璃纤维反射层2 采用超细连续导电镀铝玻璃纤维无捻粗纱缠绕形成电磁波反射层。利用其良好的导电性能,一方面可将大部分穿透外侧衰减层的电磁波反射回衰减层,增加吸收损耗,提高屏蔽效果;另一方面,在导电镀铝玻璃纤维无捻粗纱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玻璃纤维原丝,可以提高强度,使其在发挥反射电磁波作用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对壳体结构的增强租用。三、镀金属玻璃纤维复合毡衰减层3 含微博吸收材料的镀金属玻璃纤维复合毡, 该层材料是由镀金属玻璃纤维、化学纤维组成的三维结构,在三维结构的空隙分布着铁氧体、镀金属微粉电磁波吸收材料,是屏蔽电磁辐射的主要结构层。它主要是通过材料与空气界面的电磁波反射、电磁波在内部传输式的涡流、电感损耗、电磁波吸收材料的吸收损耗以及电磁波进入材料内部在三维结构之间的多重反射、散射的方式衰减入射波,达到电磁屏蔽的效果。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复合层结构,既能起到对壳体结构的增强,又有效地保证了电磁屏蔽的效果。抗电磁辐射屏蔽效果·》60dB,破坏强度> 30KN。
权利要求1. 一种镀金属玻纤复合毡电磁兼容壳,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玻璃纤维纱、镀金属玻璃纤维反射层和含微波吸收材料的镀金属玻璃纤维复合毡衰减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镀金属玻纤复合毡电磁兼容壳,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玻璃纤维纱、镀金属玻璃纤维反射层和含微波吸收材料的镀金属玻璃纤维复合毡衰减层。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复合层结构,既能起到对壳体结构的增强,又有效地保证了电磁屏蔽的效果。
文档编号B32B17/06GK202293503SQ20112032678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日
发明者崔凯, 张帆, 徐铭, 鲍红权 申请人: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