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沟槽的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的复合板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3877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沟槽的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的复合板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具有沟槽的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的复合板材,尤其是指一种在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贴合面上设有沟槽,并在该贴合面上贴设有横向单板,再于该横向单板另侧贴设有纵向面板制成的复合板材。
背景技术
实木复合板被运用在室内装潢及家具领域的时间已相当长久,尤其是在木地板领域更是广泛,基于材料取得与使用的经济性,目前市场上所用的木板板材除了传统的实木木板外,实木多层复合板基于其成本低、变形量小等特性,也广为消费大众所选用,该类实木多层复合板材主要结构是以旋皮单板的不同厚薄度、片数搭配来构成实木多层复合板基板,再借由高级木材制作的纵向面板以胶水冷、热压方式贴合于实木多层复合板基板面上,即能提供良好的实木基板厚度及高贵实木板材的视觉效果,取代了传统高级实木制作的实木木板,而可作为制作家具或地板的选用材料,其具有更低的价格、较稳定的质量,可以让消费者或下游生产厂商有更佳的不同选择。请参阅图11所示,其为一种现有的实木多层复合板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可以清楚的看出来该实木多层复合板基板80是由多片纵向旋皮单板84与多片横向旋皮单板85交错叠合压贴制成,另在其表面可以贴设一层较高等级的纵向面板86,而可拥有更佳的高贵木材视觉效果;此种实木多层复合板基板80生产时仍需仰赖大量的人工,在人力成本不断提高的状况下,此类实木多层复合板基板80的质量与市场竞争力必然下降,同时其生产时必须使用大量的胶水,其中所含的甲醛对环境有负面的影响;再者,长时间与化学方法制造的胶水接触及吸入呼吸道,对加工人员以及日后长期使用产品的消费者身体健康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图12中所示是另一种现有复合板材的分解示意图,其是在一具有横向木纹的实木芯板88两面分别贴设有纵向面底板87、纵向面板89制成的复合板材,该纵向面底板87、纵向面板89的厚度要较实木芯板88薄得多,该复合板材组合完成后即如图13所示,其也可以作为制作家具或地板的基材板。然而由于实木芯板的木材本身不规则的木质纤维生长方向和木质本体的硬度、密度分布不均,当大气中的干湿度变化较大时,复合板材制作的地板仍会因吸潮膨胀,导致组装后的地板块相互推挤,形成地板面中间凸起或凹陷,造成地板表面严重瓦状,扭曲变形,影响美观和实用,实际使用上仍存在不易克服板材变形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沟槽的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的复合板材,其能够有效的降低、解决实木板产生干缩湿胀变形、成本高以及现今市场习用的多层实木复合板甲醛含量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沟槽的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的复合板材,所述复合板材的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为纵向木纹,所述实木底板的贴合面上设有复数道纵向沟槽,所述实木底板的贴合面上贴设有横向旋皮单板,所述横向旋皮单板另侧贴设有纵向面板。所述纵向沟槽的间距为10 - 60mm ;所述纵向沟槽的宽度为O. 5 — 3mm ;所述纵向沟槽的深度为所述实木底板厚度的20% - 95%。所述实木底板的贴合面上设有复数道横向沟槽。所述横向沟槽的间距为30 — 600mm ;所述横向沟槽的宽度为O. 5 — 3mm ;所述横向沟槽的深度为所述实木底板厚度的20% - 95%。所述实木底板的厚度为5 — 50mm ;旋皮单板底板的厚度为3 — IOmm ;所述纵向面板的厚度为O. 02 - 10mm。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具有沟槽的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的复合板材,所述复合板材的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为纵向木纹,所述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的贴合面上设有复数道纵向沟槽及复数道横向沟槽,所述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的贴合面上贴设有横向旋皮单板,所述横向旋皮单板另侧贴设有纵向面板,所述纵向面板的贴合面上设有复数道纵向沟槽及复数道横向沟槽。所述纵向沟槽的间距为10 - 60mm ‘所述横向沟槽的间距为30 — 600mm。所述纵向沟槽的宽度为O. 5 — 3mm ;所述横向沟槽的宽度为O. 5 — 3mm。所述纵向面板贴合面上设置纵向沟槽的深度为所述纵向面板厚度的20% - 95% ;所述纵向面板贴合面上设置横向沟槽的深度为所述纵向面板厚度的20% - 95%。所述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贴合面上设置纵向沟槽的深度为所述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厚度的20% - 95% ;所述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贴合面上设置横向沟槽的深度为所述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厚度的20% - 95%。所述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贴合面上的纵向沟槽与纵向面板贴合面上的纵向沟槽呈相互错开的位置设置,所述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贴合面上的横向沟槽与纵向面板贴合面上的横向沟槽呈相互错开的位置设置。所述实木底板的厚度为5 — 50mm,旋皮单板底板的厚度为3 — IOmm,所述纵向面板的厚度为3 — 50mm。本发明又提供一种具有沟槽的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的复合板材,所述复合板材的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为纵向木纹,所述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的贴合面上设有复数道纵向沟槽及复数道横向沟槽,所述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的贴合面上贴设有横向单板,所述横向单板另侧贴设有纵向面板,所述横向单板与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相贴的贴合面上设有复数道横向沟槽。所述纵向沟槽的间距为10 - 60mm ;所述横向沟槽的间距为30 — 600mm ;所述纵向沟槽的宽度为O. 5 — 3mm ;所述横向沟槽的宽度为O. 5 — 3mm。所述纵向沟槽的深度为所述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厚度的20% - 95% ;所述横向沟槽的深度为所述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厚度的20% - 95% ;所述横向沟槽的深度为所述横向单板厚度的20% - 95%。所述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贴合面上的横向沟槽与横向单板上的横向沟槽呈相互错开的位置设置。本发明的复合板材,在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的贴合面上设置的沟槽,能适度有效调整释放木材内部的应力,在潮湿或干燥时能给予木材的膨胀或收缩预留有调节空间,更好保证地板表面的平整,同时,底板的上表面上设有横向旋皮单板,由于与底板的木纹纤维收缩膨胀方向不同,木质纤维会相互牵制、平衡,即使地板处在高温干燥收缩、高湿受潮膨胀时,也可以避免地板面产生瓦状变形和板与板拼接处之间的离缝。


图1是本发明具有沟槽的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的复合板材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图1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具有沟槽的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的复合板材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具有沟槽的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的复合板材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图4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具有沟槽的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的复合板材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具有沟槽的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的复合板材第五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具有沟槽的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的复合板材第六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具有沟槽的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的复合板材第七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10是本发明图9第七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图11是一种现有实木多层复合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另一种现有复合板材的分解示意图。图13是图12现有复合板材的组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配合参看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具有沟槽的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的复合板材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于图中可以见到该复合板材的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12为纵向木纹,所述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12的贴合面上等间距的设有复数道纵向沟槽120及复数道横向沟槽122,所述纵向沟槽120的间距为10 - 60mm,所述横向沟槽122的间距为30 —600mm,所述纵向沟槽120的宽度为O. 5 — 3mm,所述横向沟槽122的宽度为O. 5 — 3mm,所述纵向沟槽120的深度为所述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12厚度的20% - 95%,所述横向沟槽122的深度为所述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12厚度的20% - 95%。所述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12的贴合面上贴设有横向旋皮单板14,所述横向旋皮单板14另侧贴设有纵向面板16,在贴设组合完成后即如图2所示,其上下表面均为平整的表板面,可以利于后续的加工运用。其中,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12为B、C或D级板材,实木底板厚度为5 - 50mm,旋皮单板底板的厚度为3 — IOmm,纵向面板16为A级板材,厚度为O. 2 — IOmm,由于A级板材价格高昂,通过本发明的设计可以缩短工艺流程,提升产品稳定性质量,大大减少生产制造的成本。图3是本发明具有沟槽的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的复合板材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其中该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22、横向旋皮单板24及纵向面板26的结构配置与图1中所示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唯在该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22的贴合面上仅设置有复数道纵向沟槽220,而没有设置横向沟槽,所述纵向沟槽220的间距为10 - 60mm,所述纵向沟槽220的宽度为O. 5 - 3mm,所述纵向沟槽220的深度为所述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22厚度的 20% — 95%。图4是本发明具有沟槽的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的复合板材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该复合板材的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32为纵向木纹,所述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32的贴合面上设有复数道纵向沟槽320及复数道横向沟槽322,所述纵向沟槽320的间距为10 - 60mm,所述横向沟槽322的间距为30 — 600mm,所述纵向沟槽320的宽度为O. 5 —3mm,所述横向沟槽322的宽度为O. 5 一 3mm,所述纵向沟槽320的深度为所述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32厚度的20%-95%,所述横向沟槽322的深度为所述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32厚度的20%-95%。所述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32的贴合面上贴设有横向旋皮单板34,所述横向旋皮单板34另侧贴设有纵向面板36,所述纵向面板36的贴合面上设有复数道纵向沟槽360及复数道横向沟槽362,所述纵向沟槽360的间距为10 - 60mm,所述横向沟槽362的间距为30 — 600mm,所述纵向沟槽360的宽度为O. 5 — 3mm,所述横向沟槽362的宽度为O. 5 —3mm,所述纵向沟槽360的深度为所述纵向面板36厚度的20% 一 95%,所述横向沟槽362的深度为所述纵向面板36厚度的20% - 95%,在贴设组合完成后即如图5所示,在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32贴合面上的纵向沟槽320与纵向面板36贴合面上的纵向沟槽360呈相互错开的位置设置,在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32贴合面上的横向沟槽322与纵向面板36贴合面上的横向沟槽362呈相互错开的位置设置,此一错开的位置设置可以让复合板材在后续加工或使用中钉钉子时,不会因为钉子恰好同时穿过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32与纵向面板36的沟槽而发生无法固定或握钉力不佳的状况,组合完成的复合板材上下表面均为平整的板面,可有利于后续的加工运用。其中,实木底板32为B、C或D级板材,厚度为5 - 50mm,旋皮单板底板的厚度为3 — IOmm,纵向面板36为A级板材,厚度为3 — 50mm,由于A级板材价格高昂,通过本发明的设计可以大大减少产品制造成本和甲醛含量的大幅降低。图6是本发明具有沟槽的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的复合板材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该复合板材的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42为纵向木纹,所述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42的贴合面上设有复数道纵向沟槽420,所述纵向沟槽420的间距为10 - 60mm,所述纵向沟槽420的宽度为O. 5 - 3mm,所述纵向沟槽420的深度为所述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42厚度的20% - 95%。所述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42的贴合面上贴设有横向旋皮单板44,所述横向旋皮单板44另侧贴设有纵向面板46,所述纵向面板46的贴合面上设有复数道纵向沟槽460及复数道横向沟槽462,所述纵向沟槽460的间距为10 - 60mm,所述横向沟槽462的间距为30 — 600mm,所述纵向沟槽460的宽度为O. 5 一 3mm,所述横向沟槽462的宽度为O. 5 一3mm,所述纵向沟槽460的深度为所述纵向面板46厚度的20%_95%,所述横向沟槽462的深度为所述纵向面板46厚度的20%-95%,在贴设组合完成后,在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42贴合面上的纵向沟槽420与纵向面板46贴合面上的纵向沟槽460呈相互错开的位置设置。图7是本发明具有沟槽的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的复合板材第五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该复合板材的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52为纵向木纹,所述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52的贴合面上设有复数道纵向沟槽520,所述纵向沟槽520的间距为10 - 60mm,所述纵向沟槽520的宽度为O. 5 - 3mm,所述纵向沟槽520的深度为所述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52厚度的20% - 95%。所述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52的贴合面上贴设有横向旋皮单板54,所述横向旋皮单板54另侧贴设有纵向面板56,所述纵向面板56的贴合面上设有复数道纵向沟槽560,所述纵向沟槽560的间距为10 - 60mm,所述纵向沟槽560的宽度为O. 5 — 3mm,所述纵向沟槽560的深度为所述纵向面板56厚度的20% - 95%。在贴设组合完成后,在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52贴合面上的纵向沟槽520与纵向面板56贴合面上的纵向沟槽560呈相互错开的位置设置。图8是本发明具有沟槽的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的复合板材第六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该复合板材的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62为纵向木纹,所述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62的贴合面上设有复数道纵向沟槽620及复数道横向沟槽622,所述纵向沟槽620的间距为10 - 60mm,所述横向沟槽622的间距为30 — 600mm,所述纵向沟槽620的宽度为O. 5 —3mm,所述横向沟槽622的宽度为O. 5 一 3mm,所述纵向沟槽620的深度为所述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62厚度的20% - 95%,所述横向沟槽622的深度为所述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62厚度的20% - 95%。所述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62的贴合面上贴设有横向旋皮单板64,所述横向旋皮单板64另侧贴设有纵向面板66,所述纵向面板66的贴合面上设有复数道纵向沟槽660,所述纵向沟槽660的间距为10 - 60mm,所述纵向沟槽660的宽度为O. 5 — 3mm,所述纵向沟槽660的深度为所述纵向面板66厚度的20% - 95%,在贴设组合完成后,在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62贴合面上的纵向沟槽620与纵向面板66贴合面上的纵向沟槽660呈相互错开的位置设置。图9是本发明具有沟槽的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的复合板材第七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该复合板材的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72为纵向木纹,所述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72的贴合面上设有复数道纵向沟槽720及复数道横向沟槽722,所述纵向沟槽720的间距为10 - 60mm,所述横向沟槽722的间距为30 — 600mm,所述纵向沟槽720的宽度为O. 5 —3mm,所述横向沟槽722的宽度为O. 5 一 3mm,所述纵向沟槽720的深度为所述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72厚度的20% - 95%,所述横向沟槽722的深度为所述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72厚度的20% - 95%。所述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72的贴合面上贴设有横向单板74,所述横向单板74另侧贴设有纵向面板76,所述横向单板74与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72相贴的贴合面上设有复数道横向沟槽742,所述横向沟槽742的间距为30 — 600mm,所述横向沟槽742的宽度为O. 5 — 3mm,所述横向沟槽742的深度为所述横向单板74厚度的20% 一 95%,在贴设组合完成后即如图10所示,在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72贴合面上的横向沟槽722与横向单板74上的横向沟槽742呈相互错开的位置设置。本发明的复合板材在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纵向面板、横向单板上设置的沟槽能破坏材料内部应力,并可适度有效调整木材内部的应力,在地处于潮湿或干燥环境时,也能给予木材膨胀或收缩的调节空间,横向旋皮单板的搭配可以更好的保证复合板材表面的平
整与稳定。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权利要求书中所界定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沟槽的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的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板材的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12,22)为纵向木纹,所述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12,22)的贴合面上设有复数道纵向沟槽(120,220),所述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12,22)的贴合面上贴设有横向旋皮单板(14,24),所述横向旋皮单板(14,24)另侧贴设有纵向面板(16,2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沟槽的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的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沟槽(120,220)的间距为10 — 6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沟槽的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的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沟槽(120,220)的宽度为O. 5 — 3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沟槽的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的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沟槽(120,220)的深度为所述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厚度的20% - 9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沟槽的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的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12)的贴合面上设有复数道横向沟槽(12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具有沟槽的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的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沟槽(122)的间距为30 - 600mm。
7.如权利要求5所述具有沟槽的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的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沟槽(122)的宽度为O. 5 - 3mm。
8.如权利要求5所述具有沟槽的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的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沟槽(122)的深度为所述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厚度的20% - 95%。
9.如权利要求1 8项中任一项所述具有沟槽的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的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木底板(12)的厚度为5 - 50mm。
10.如权利要求1 8项中任一项所述具有沟槽的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的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木旋皮单板底板的厚度为3 - 10mm。
11.如权利要求1 8项中任一项所述具有沟槽的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的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面板(16)的厚度为O. 2 - 10mm。
12.—种具有沟槽的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的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板材的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32,42,52,62)为纵向木纹,所述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 (32,42,52,62)的贴合面上设有复数道纵向沟槽(320,420,520,620),所述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32,42,52,62)的贴合面上贴设有横向旋皮单板(34,44,54,64),所述横向旋皮单板(34,44,54,64)另侧贴设有纵向面板(36,46,56,66),所述纵向面板(36,46,56,66)的贴合面上设有复数道纵向沟槽(360,460, 560, 660)。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具有沟槽的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的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32,62)的贴合面上设有复数道横向沟槽(322,622)。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具有沟槽的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的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面板(36,46)的贴合面上设有复数道横向沟槽(362,462)。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具有沟槽的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的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面板(36)的贴合面上设有复数道横向沟槽(362)。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具有沟槽的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的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沟槽(320,420,520,620,360,460,560,660)的间距为 30 — 600mm。
17.如权利要求13、14或15所述具有沟槽的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的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沟槽(322,622,362,462)的间距为30 — 600mm。
18.如权利要求12所述具有沟槽的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的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沟槽(320,360,420,460,520,560,620,660)的宽度为 O. 5 — 3mm。
19.如权利要求13、14或15所述具有沟槽的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的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沟槽(322,622,362,462)的宽度为O. 5-3_。
20.如权利要求12所述具有沟槽的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的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面板(36,46,56,66)贴合面上设置纵向沟槽(360,460,560,660)的深度为所述纵向面板(36,46,56,66)厚度的 20% — 95%。
21.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具有沟槽的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的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面板(36,46)贴合面上设置横向沟槽(362,462)的深度为所述纵向面板(36,46)厚度的 20% — 95%。
22.如权利要求12所述具有沟槽的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的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32,42,52,62)贴合面上设置纵向沟槽(320,420,520,620)的深度为所述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32,42,52,62)厚度的20% — 95%。
23.如权利要求13所述具有沟槽的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的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32,62)贴合面上设置横向沟槽(322,622)的深度为所述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32,62)厚度的20% — 95%。
24.如权利要求12所述具有沟槽的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的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32,42,52,62)贴合面上的纵向沟槽(320,420,520,620)与纵向面板(36,46,56,66)贴合面上的纵向沟槽(360,460,560,660)呈相互错开的位置设置。
25.如权利要求15所述具有沟槽的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的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32)贴合面上的横向沟槽(322)与纵向面板(36)贴合面上的横向沟槽(362)呈相互错开的位置设置。
26.如权利要求12 16,18,20,22,23,24项中任一项所述具有沟槽的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的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木底板的厚度为5 - 50mm。
27.如权利要求12 16,18,20,22,23,24项中任一项所述具有沟槽的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的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木旋皮单板底板的厚度为3 - 10mm。
28.如权利要求12 16,18,20,22,23,24项中任一项所述具有沟槽的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的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面板的厚度为3-50mm。
29.一种具有沟槽的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的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板材的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72)为纵向木纹,所述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72)的贴合面上设有复数道纵向沟槽(720)及复数道横向沟槽(722),所述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72)的贴合面上贴设有横向单板(74),所述横向单板(74)另侧贴设有纵向面板(76),所述横向单板(74)与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72)相贴的贴合面上设有复数道横向沟槽(742)。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具有沟槽的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的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沟槽(720)的间距为10 - 60mm。
31.如权利要求29所述具有沟槽的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的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沟槽(722, 742)的间距为30 — 600mm。
32.如权利要求29所述具有沟槽的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的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沟槽(720)的宽度为O. 5 - 3mm。
33.如权利要求29所述具有沟槽的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的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沟槽(722,742)的宽度为O. 5 一 3mm。
34.如权利要求29所述具有沟槽的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的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沟槽(720)的深度为所述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72)厚度的20% — 95%。
35.如权利要求29所述具有沟槽的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的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沟槽(722)的深度为所述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72)厚度的20% - 95%。
36.如权利要求29所述具有沟槽的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的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沟槽(742)的深度为所述横向单板(74)厚度的20% - 95%。
37.如权利要求29所述具有沟槽的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的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72)贴合面上的横向沟槽(722)与横向单板(74)上的横向沟槽 (742)呈相互错开的位置设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沟槽的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的复合板材,所述复合板材的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为纵向木纹,所述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的贴合面上设置有复数道沟槽,所述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的贴合面上贴设有横向旋皮单板,所述横向旋皮单板另侧贴设有纵向面板。本发明的复合板材在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的贴合面上设置的沟槽可适度有效调整木材内部的应力,在潮湿或干燥时给予木材膨胀或收缩的调节空间,更好保证复合板表面的平整、板材稳定性以及大幅降低制造成本和甲醛含量。同时,实木或旋皮单板底板的上表面上设有横向旋皮单板,由于与底板的木纹纤维收缩膨胀方向不同,木纹纤维会相互牵制,即使复合板材在高温高湿季节受潮时,也可以避免产生瓦状变形。
文档编号B32B21/13GK103042576SQ201210506350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30日
发明者张家铭, 许倍嘉, 张棋惠 申请人:张家铭, 许倍嘉, 张棋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