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无纺布胶带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2447681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抗菌无纺布胶带的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无纺布胶带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取涤纶和粘胶纤维制备基层中的上、下两层面料布;2)取涤纶、氨纶和竹炭纤维制备基层中的中间层面料布;3)取N-正丁氧基甲基丙烯酰胺、丙烯腈、丙烯酸丁酯、十二烷基硫醇和乙醇制备粘胶层;4)基层采用热压定型处理进行复合;5)在基层表面涂覆厚度为0.02-0.03mm改性的氯化橡胶;6)将配制的粘胶层原料送入螺杆挤出机,温度控制在在65℃;以140-150r/min的挤出速度均匀涂布在基层表面;3-4分钟升温至100-110℃,制得粘胶层。本发明制备的无纺布胶带的基层中增设了抗菌纤维层,该纤维层可有效阻隔外部细菌侵入伤口,降低伤口感染几率,且胶带抗菌时效持久,实用性能突出。
【专利说明】抗菌无纺布胶带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抗菌无纺布胶带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无纺布胶带通常为单层或双层面料布,抗菌性能有限。特别是对于一些需要用胶带长时间固定的场合,细菌容易在胶带内滋生或是直接透过胶带进入伤口,引起感染。现行的抗菌粘胶的制备成本过高,抗菌时效过短,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要。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无纺布胶带的制备方法,其制备的无纺布胶带的基层中增设了抗菌纤维层,该纤维层可有效阻隔外部细菌侵入伤口,降低伤口感染几率,且胶带抗菌时效持久,实用性能突出。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抗菌无纺布胶带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涤纶和粘胶纤维制备基层中的上、下两层面料布,基层中的上层、下层面料布为无纺布,其纤维条通过机械成网后,采用水刺或针刺工艺进行加固;
2)取涤纶、氨纶和竹炭纤维制备基层中的中间层面料布,中间层面料布为机织物,经纱为双股涤纶纤维条,纬纱为氨纶和竹炭纤维的混纺纤维条,经纬纱股数比为2:3 ;
3)取N-正丁氧基甲基丙烯酰胺、丙烯腈、丙烯酸丁酯、十二烷基硫醇和乙醇制备粘胶
层;
4)基层采用热压定型处理进行复合,加热温度控制在165°C,压力为2-3MPa;
5)在基层表面涂覆厚度为0.02-0.03mm改性的氯化橡胶;
6)将配制的粘胶层原料送入螺杆挤出机,温度控制在在65°C;以140-150r/min的挤出速度均匀涂布在基层表面;3_4分钟升温至100-110°C,制得粘胶层。
[0005]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抗菌无纺布胶带的制备方法,其制备的无纺布胶带的基层中增设了抗菌纤维层,该纤维层可有效阻隔外部细菌侵入伤口,降低伤口感染几率,且胶带抗菌时效持久,实用性能突出。
【具体实施方式】
[000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07]本发明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
实施例1
一种抗菌无纺布胶带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涤纶和粘胶纤维制备基层中的上、下两层面料布,基层中的上层、下层面料布为无纺布,其纤维条通过机械成网后,采用水刺或针刺工艺进行加固;2)取涤纶、氨纶和竹炭纤维制备基层中的中间层面料布,中间层面料布为机织物,经纱为双股涤纶纤维条,纬纱为氨纶和竹炭纤维的混纺纤维条,经纬纱股数比为2:3 ;
3)取N-正丁氧基甲基丙烯酰胺、丙烯腈、丙烯酸丁酯、十二烷基硫醇和乙醇制备粘胶
层;
4)基层采用热压定型处理进行复合,加热温度控制在165°C,压力为2MPa;
5)在基层表面涂覆厚度为0.02mm改性的氯化橡胶;
6)将配制的粘胶层原料送入螺杆挤出机,温度控制在在65°C;以140r/min的挤出速度均匀涂布在基层表面;3分钟升温至100°C,制得粘胶层。
[0008]实施例2
一种抗菌无纺布胶带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涤纶和粘胶纤维制备基层中的上、下两层面料布,基层中的上层、下层面料布为无纺布,其纤维条通过机械成网后,采用水刺或针刺工艺进行加固;
2)取涤纶、氨纶和竹炭纤维制备基层中的中间层面料布,中间层面料布为机织物,经纱为双股涤纶纤维条,纬纱为氨纶和竹炭纤维的混纺纤维条,经纬纱股数比为2:3 ;
3)取N-正丁氧基甲基丙烯酰胺、丙烯腈、丙烯酸丁酯、十二烷基硫醇和乙醇制备粘胶
层;
4)基层采用热压定型处理进行复合,加热温度控制在165°C,压力为3MPa;
5)在基层表面涂覆厚度为0.03mm改性的氯化橡胶;
6)将配制的粘胶层原料送入螺杆挤出机,温度控制在在65°C;以150r/min的挤出速度均匀涂布在基层表面;4分钟升温至110°C,制得粘胶层。
[0009]实施例3
一种抗菌无纺布胶带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涤纶和粘胶纤维制备基层中的上、下两层面料布,基层中的上层、下层面料布为无纺布,其纤维条通过机械成网后,采用水刺或针刺工艺进行加固;
2)取涤纶、氨纶和竹炭纤维制备基层中的中间层面料布,中间层面料布为机织物,经纱为双股涤纶纤维条,纬纱为氨纶和竹炭纤维的混纺纤维条,经纬纱股数比为2:3 ; 3)取N-正丁氧基甲基丙烯酰胺、丙烯腈、丙烯酸丁酯、十二烷基硫醇和乙醇制备粘胶
层;
4)基层采用热压定型处理进行复合,加热温度控制在165°C,压力为2.3MPa ;
5)在基层表面涂覆厚度为0.025mm改性的氯化橡胶;
6)将配制的粘胶层原料送入螺杆挤出机,温度控制在在65°C;以145r/min的挤出速度均匀涂布在基层表面;3.5分钟升温至105°C,制得粘胶层。
[0010]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抗菌无纺布胶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取涤纶和粘胶纤维制备基层中的上、下两层面料布,基层中的上层、下层面料布为无纺布,其纤维条通过机械成网后,采用水刺或针刺工艺进行加固; 2)取涤纶、氨纶和竹炭纤维制备基层中的中间层面料布,中间层面料布为机织物,经纱为双股涤纶纤维条,纬纱为氨纶和竹炭纤维的混纺纤维条,经纬纱股数比为2:3 ; 3)取N-正丁氧基甲基丙烯酰胺、丙烯腈、丙烯酸丁酯、十二烷基硫醇和乙醇制备粘胶层; 4)基层采用热压定型处理进行复合,加热温度控制在165°C,压力为2-3MPa; 5)在基层表面涂覆厚度为0.02-0.03mm改性的氯化橡胶; 6)将配制的粘胶层原料送入螺杆挤出机,温度控制在在65°C;以140-150r/min的挤出速度均匀涂布在基层表 面;3_4分钟升温至100-110°C,制得粘胶层。
【文档编号】B32B27/36GK103656727SQ201310621359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30日
【发明者】范大盛 申请人:江苏奥森新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