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成型的蜂窝板夹芯及其成型方法

文档序号:2453630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成型的蜂窝板夹芯及其成型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折叠成型的蜂窝板夹芯及其制作方法,包括上下端板和蜂窝夹芯,所述的蜂窝夹芯是由整张薄板材料折叠并粘接形成的多边形蜂窝网状结构夹芯,且通过整张薄板材料折叠后所形成的多边形蜂窝网状结构夹芯的端面有方便粘接端板的平面块。本发明采用整张薄材通过按照顺序折叠形成蜂窝夹芯,可以有效解决蜂窝芯拉伸成型时,因“欠拉伸”和/或“过拉伸”而造成的芯子形状不确定性,以及由此产生的蜂窝板抗压性能损失的问题;具有成型稳定可靠,整体强度更高,不容易出现分离现象的特点。
【专利说明】一种折叠成型的蜂窝板夹芯及其成型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夹层板的夹芯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折叠成型的蜂 窝板夹芯结构及其成型方法,该蜂窝板夹芯结构及其成型方法可以有效减少蜂窝板抗压性 能损失,且在蜂窝夹芯与上下面板复合时,可以增加夹芯与面板接触面积,提高夹芯与面板 的结合力。属夹层板制造【技术领域】。
[0002]

【背景技术】: 蜂窝制品属于新一代的环保型包装制品,它以其质轻、价廉、强度高、可回收等性能受 到市场的一致欢迎,特别是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已被广泛用于各个包装行业。
[0003] 蜂窝板为主要的蜂窝制品,蜂窝板是由蜂窝夹芯与面板胶接复合而成,通常是由 两层后多层成型面板和直接夹在面板中间蜂窝内芯复合组成,复合可采用热复合或冷复 合。它具有质量轻、用料少、成本低,独具的蜂窝结构更加凸显其优势,这也是它成功的关键 所在。同时还具有强度高、不易变形、抗冲击性、缓冲性能好,还具有吸声、隔热、无污染、环 保等优势,这也是为什么说蜂窝纸品能在包装行业一举成名,能获得如此好的口碑。蜂窝纸 在我国的历史虽不是很长,但在国外已有50多年的发展历史,蜂窝纸作为绿色包装材料, 与瓦楞纸板、木材和塑料相比,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如今在国内外包装领域日益得到应用和 推广,已经成为了 21世纪包装行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材料。
[0004] 目前蜂窝纸板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用途,一是大力运输托盘,它主要是以厚纸板做 面层的增厚蜂窝纸板,强度好、质量轻,可代替木制托盘使用,有效地减少森林砍伐,保护了 生态环境。另一种是重型包装箱使用,蜂窝纸板可制作成为高层瓦楞纸板难以胜任的厚壁 纸,来代替大量使用的包装木箱,以纸代木,节省森林资源。还有一种就是内衬缓冲垫使用, 蜂窝纸板可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用在包装箱内来代替聚苯乙烯泡沫衬垫,既解决了白 色五万问题,还能缩小包装体积,减少包装用料,降低运输成本,真是一举多得。
[0005] 蜂窝纸板之所以能得到如此好的效果,得益于蜂窝结构形式的蜂窝芯,但是目前 的蜂窝纸板的蜂窝芯都是采用牛皮纸经裁剪粘结加工形成正六角形结构,根据自然界蜂 巢结构原理制作的,它是把瓦楞原纸用胶粘结方法连接成无数个空心立体正六边形,形成 一个整体的受力件--纸芯,并在其两面粘合面纸而成的一种新型夹层结构的环保节能材 料,这种粘贴形成的正六角形蜂窝芯,虽说具有较高的强度,但在实际应用中发现,这种蜂 窝纸板存在难以形成真正的六边形结构的蜂窝芯,在粘结后转角处很难成形,往往都会出 现一定的圆角,致使蜂窝芯拉伸成型时,将出现"欠拉伸"和/或"过拉伸"现象,而造成的 芯子形状不确定性,这将极大影响受力的性能,由此产生的蜂窝板抗压性能损失;而且这种 粘结形成的六边形,粘结十分麻烦,质量也不高,所以粘结的强度不高,尤其是采用现有的 粘结形成的六边形,在与上下面板复合时,只是线性接触,容易造成脱胶,出现因芯子与面 板接触面积小而造成的芯子与面板局部分离故障,从而影响美观和性能,所以仍有待进一 步改进。
[0006] 通过专利检索没发现有与本发明相同技术的专利文献报道,与本发明有一定关系 的专利主要有以下几个: 1、专利号为CN201410051144.X,名称为"一种聚酰亚胺纸蜂窝芯及其制备方法"的发 明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聚酰亚胺纸蜂窝芯及其制备方法,按以下方法制备而成:1)涂胶 处理:在聚酰亚胺纸的表面涂上聚酰亚胺胶,然后将多层涂胶后的聚酰亚胺纸错层叠合, 最后利用热压机热压,制得蜂窝叠块;2)定型处理:将蜂窝叠块进行拉伸,形成正六边形蜂 窝孔格;之后在烘箱中定型,制得白蜂窝块;3)浸胶处理:将白蜂窝块进行浸胶固化后,制 得聚酰亚胺纸蜂窝芯。
[0007] 2、专利号为CN201410004961.X,名称为"基于碳纤维纸的蜂窝芯及其制备方法" 的发明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碳纤维纸的蜂窝芯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将碳纤维纸涂 胶、叠层、热压,制成蜂窝叠块,然后将蜂窝叠块拉伸后浸胶1?8次,最后一次浸胶烘干后 固化,以及对浸胶固化后的蜂窝进行片切的步骤。
[0008] 3、专利号为CN201310510482. 0,名称为"一种蜂窝芯拼接方法"的发明专利,该 专利公开了一种蜂窝芯拼接方法,步骤如下:在蜂窝夹芯板的蜂窝芯组间或蜂窝芯与边框 骨架之间插入满足规定强度要求的条状发泡胶,发泡胶在热压制板的高温状态下受热膨 胀,与制板过程的胶粘剂或胶膜同步热压固化,将对接的蜂窝芯组或蜂窝芯和边框骨架粘 接成一体。
[0009] 上述这些专利虽然都涉及到蜂窝芯及其制作方法,但都没有改变一般所采用的先 将蜂窝芯的边框做成条状,然后再将这些条状块粘接起来,再进行拉伸,形成蜂窝状夹心的 常规做法,因此仍然会存在的"欠拉伸"和/或"过拉伸"现象,而造成的芯子形状不确定 性问题,所以仍需要进一步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0010]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蜂窝板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蜂窝板制作方 法,该方法可以有效改变目前蜂窝芯拉伸成型时,所出现"欠拉伸"和/或"过拉伸"的现象, 并且可以大大提高芯子与上下面板接触面积,增强蜂窝芯的强度。
[0011] 基于上述设想,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叠成型的蜂窝板夹芯,为多个蜂 窝状结构组合形成的蜂窝夹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蜂窝夹芯是由整张薄板材料折叠并粘 接形成的多边形蜂窝网状结构夹芯,且通过整张薄板材料折叠后所形成的多边形蜂窝网状 结构夹芯的端面有方便粘接端板的平面块。
[0012] 进一步地,所述的蜂窝夹芯是整张薄板冲孔后,再根据冲孔的位置,按照一定的顺 序折置形成的多边形蜂窝网状结构夹芯,并在折置成型后在蜂窝网状结构夹芯的端面上形 成有方便粘接端板的平面块。
[0013] 进一步地,所述的多边形蜂窝网状结构夹芯是基于六边形、菱形或方形蜂窝结构 组合形成的夹芯,整张薄板冲孔后按照顺序折叠后形成六边形、菱形或方形蜂窝结构,且在 六边形、菱形或方形蜂窝结构的的一端或两端端面形成有多个用于粘接端板的平面块,平 面块在六边形、菱形或方形蜂窝结构的一端或两端端面上。
[0014] 进一步地,所述的平面块为上方形或腰型块,每一个平面块盖在一个蜂窝单元格 的一个端面上,且平面块是由整张薄板弯折后自身自然形成的。
[0015] 一种折叠成型的蜂窝板夹芯的制作方法,通过折叠并粘接形成的多边形蜂窝网状 结构夹芯,其特征在于,采用整张薄板材料折叠并粘接形成的多边形蜂窝网状结构夹芯,且 在通过整张薄板材料折叠后所形成的多边形蜂窝网状结构夹芯的端面有方便粘接端板的 平面块,再将折叠形成的多边形蜂窝网状结构夹芯通过平面块与端板粘接在一起,形成折 叠成型的蜂窝板夹芯。
[0016] 进一步地,所述的整张薄板材料折叠并粘接形成的多边形蜂窝网状结构夹芯是采 用整张薄板冲孔后再自身通过折叠形成蜂窝板夹芯,先在整张平整的薄板进行冲孔,然后 再按照顺序进行折叠,并将折叠后紧贴在一起的面粘贴起来,利用自身的材料弯折形成蜂 窝板夹芯,并保证在折叠成型后,在蜂窝板夹芯的一端或两端端面均布又有多个小平面块。
[0017] 进一步地,所述的蜂窝夹芯是基于六边形、菱形或方形蜂窝结构组合形成的夹芯, 整张薄板冲孔后按照顺序折叠后形成六边形、菱形或方形蜂窝结构,且在六边形、菱形或方 形蜂窝结构的两端面形成有多个用于粘接端板的均布小平面块,小平面块均布在六边形、 菱形或方形蜂窝结构的两端面上。
[0018] 进一步地,所述的小平面块为上方形或腰型块,每一个小平面块盖在一个蜂窝单 元格的一个端面上,且小平面块是由整张薄板弯折后自身自然形成的。
[0019] 进一步地,所述的蜂窝夹芯具体制作方式如下: 1、 按照折叠蜂窝夹芯大小选取整张薄板材料; 2、 按预先设定蜂窝芯边长和高度参数设计刀模版图; 3、 按预先设计的模压版图制作组合式模具,所述的组合式模具包括底版(即阴模)和 刀模版(即阳模);其中,所述的底版由版基和压痕模条组成;所述的刀模版由版面、钢刀、钢 线、弹性橡皮块及固定钢刀和钢线用的硬质薄片材料组成;且所述的版基和的基材为具有 一定厚度的、用以安装模压版钢刀、钢线的刚性板材,材质可以是非金属类的木质胶合板、 硬质或柔性塑料板,或金属类钢制、铅制、铝制及合金材料;所述的压痕模条的基材为金属 或非金属的硬质材料,其厚度决定压痕线的深度,两条压痕模条的间隔决定压痕线的宽度; 底版、刀模版可以为平板式或滚筒式,进而组合成平压平、圆压平和圆压圆三种压切工作模 式;底版、刀模版安装在与之形状匹配的包装印刷业通用模切压痕机上。
[0020] 4、利用组合式模具,采用连续双工位的工作流程对整张薄板材料进行折线压痕处 理:第一工位利用钢线压制外折线,第二工位利用钢线压制内折线,并利用钢刀按照模压版 图上的裁切线对整张薄板材料进行切割,形成切痕或切孔或切槽。
[0021] 5、将压有压痕的整张薄板材料,按照压痕的位置进行有序折叠,通过折叠形成带 有端面有小平块的蜂窝夹芯。
[0022] 进一步地,所述的有序折叠是按照下述步骤进行的: 1、 先横向将压有压痕的整张薄板材料,按照压痕的位置折叠形成所需折叠形成蜂窝形 状的一半; 2、 再换90度进行折叠,先向上翻转180度,形成一个蜂窝形块,再向下翻转180度又形 成一个蜂窝形块,同时在第二个蜂窝形块的端面上形成一个小平面块; 3、 按照步骤2的方式反复折叠,最终形成所需的带有端面有小平块的蜂窝夹芯。
[002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整张薄材通过按照顺序折叠形成蜂窝夹芯,具 有以下优点: (1)可以有效解决蜂窝芯拉伸成型时,因"欠拉伸"和/或"过拉伸"而造成的芯子形 状不确定性,以及由此产生的蜂窝板抗压性能损失的问题;具有成型稳定可靠,整体强度更 高,不容易出现分离现象的特点; (2)蜂窝芯与上下面板复合时,因所形成的蜂窝芯上形成有平面块,可以大大增加粘接 面积,提高粘接力,有效解决蜂窝芯与面板接触面积小而造成的芯子与面板局部分离故障。
[0024] 说明书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展开示意图; 图3为图1的折叠过程示意图; 图4为组合式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5蜂窝芯原纸模切压痕结果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0026] 实施例一 如附图1-3所示,一种折叠成型的蜂窝板夹芯,为多个蜂窝状结构10组合形成的蜂 窝夹芯,所述的蜂窝夹芯是由整张薄纸板冲孔后折叠并粘接形成的多边形蜂窝网状结构夹 芯,且所形成的多边形蜂窝网状结构夹芯的端面有方便粘接端板的均布平面块11。
[0027] 所述的蜂窝夹芯是基于六边形蜂窝结构组合形成的夹芯,整张薄纸板展开时为附 图2所示的一块平板纸,整张薄纸板冲孔后并按照折叠的位置进行压痕,然后按照顺序折 叠后形成六边形蜂窝结构,且在六边形蜂窝结构的的一端或两端端面形成有多个用于粘接 端板的均布平面块11,平面块11均布在六边形蜂窝结构10的两端端面上。
[0028] 所述的平面块11为长方形,每一个平面块盖在一个蜂窝单元格的一个端面上,且 平面块是由整张薄纸板弯折后自身自然形成的。
[0029] 使用该种折叠成型的蜂窝板夹芯的制作方法,通过折叠并粘接形成的多边形蜂窝 网状结构夹芯,按照附图3的步骤进行折叠,并将折叠时贴在一起的面12和13粘接起来, 形成一种两个端面均布有多个小平面块的蜂窝板夹芯,具体制作方式如下: 1、 按照折叠蜂窝夹芯大小选取整张薄纸板材料; 2、 按预先设定蜂窝芯边长和高度参数设计刀模版图; 3、 按预先设计的模压版图制作组合式模具(如附图4所示),所述的组合式模具包括底 版(即阴模)1和刀模版(即阳模)2 ;其中,所述的底版1由底版版基3和压痕模条4组成; 所述的刀模版2由刀模版版基5、钢刀6、钢线7、弹性橡皮块8及固定钢刀和钢线用的硬质 薄片材料9组成;且所述的底版版基3和刀模版版基5的基材为刚性板材,用以安装模压版 钢刀、钢线,材质可以是非金属类的木质胶合板、硬质或柔性塑料板,或金属类钢制、铅制、 铝制及合金材料;所述的压痕模条的基材为金属或非金属的硬质材料,其厚度决定压痕线 的深度,两条压痕模条的间隔决定压痕线的宽度;底版、刀模版可以为平板式或滚筒式,进 而组合成平压平、圆压平和圆压圆三种压切工作模式;底版、刀模版安装在与之形状匹配的 包装印刷业通用模切压痕机上。
[0030] 4、利用组合式模具,采用连续双工位的工作流程对整张薄板材料进行折线压痕处 理:第一工位利用钢线压制外折线,第二工位利用钢线压制内折线,并利用钢刀按照模压版 图上的裁切线对整张薄板材料进行切割,形成切痕或切孔或切槽。
[0031] 5、将压有压痕的整张薄板材料,按照压痕的位置进行有序折叠,通过折叠形成带 有端面有小平块的蜂窝夹芯。
[0032] 所述的有序折叠是按照下述步骤进行的: 1、 先横向将压有压痕的整张薄板材料,按照压痕的位置折叠形成所需折叠形成蜂窝形 状的一半; 2、 再换90度进行折叠,先向上翻转180度,形成一个蜂窝形块,再向下翻转180度又形 成一个蜂窝形块,同时在第二个蜂窝形块的端面上形成一个小平面块; 3、 按照步骤2的方式反复折叠,最终形成所需的带有端面有小平块的蜂窝夹芯。
[0033] 按照上述方法折叠起来的蜂窝夹芯具有以下优点: (1) 可以有效解决蜂窝芯拉伸成型时,因"欠拉伸"和/或"过拉伸"而造成的芯子形 状不确定性,以及由此产生的蜂窝板抗压性能损失的问题;具有成型稳定可靠,整体强度更 高,不容易出现分离现象的特点; (2) 蜂窝芯与上下面板复合时,因所形成的蜂窝芯上形成有平面块,可以大大增加粘接 面积,提高粘接力,有效解决蜂窝芯与面板接触面积小而造成的芯子与面板局部分离故障。
[0034]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基本结构一致,只是实施例二所形成的端面小平面块不是长条 形平面块,而是一种腰鼓形批平面块。这样只需在制作切割模具时需要按照所确定的形状 来进行切割。
[0035] 折叠的方法与实施例一是一致的。
[0036]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基本结构一致,只是实施例二所形成的端面小平面块是更细的 长条形平面块。这样只需在制作切割模具时需要按照所确定的形状来进行切割。
[0037] 折叠的方法与实施例一是一致的。
[0038] 实施例四 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一的基本结构一致,只是实施例二所形成的端面小平面块为宽条形 平面块,而且所形成的小平面块将整个端面盖住,这样相当于直接形成了一层端面板。这样 只需在制作切割模具时需要按照所确定的形状来进行切割。
[0039] 折叠的方法与实施例一是一致的。
[0040]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涉及一种折叠成型的蜂窝板夹芯,包括上下端 板和蜂窝夹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蜂窝夹芯是由整张薄板材料折叠并粘接形成的多边形 蜂窝网状结构夹芯,且通过整张薄板材料折叠后所形成的多边形蜂窝网状结构夹芯的端面 有方便粘接端板的平面块。
[0041] 进一步地,所述的蜂窝夹芯是整张薄板冲孔后,再根据冲孔的位置,按照一定的顺 序折置形成的多边形蜂窝网状结构夹芯,并在折置成型后在蜂窝网状结构夹芯的端面上形 成有方便粘接端板的平面块。
[0042] 进一步地,所述的多边形蜂窝网状结构夹芯是基于六边形、菱形或方形蜂窝结构 组合形成的夹芯,整张薄板冲孔后按照顺序折叠后形成六边形、菱形或方形蜂窝结构,且在 六边形、菱形或方形蜂窝结构的的一端或两端端面形成有多个用于粘接端板的平面块,平 面块在六边形、菱形或方形蜂窝结构的一端或两端端面上。
[0043] 进一步地,所述的平面块为上方形或腰型块,每一个平面块盖在一个蜂窝单元格 的一个端面上,且平面块是由整张薄板弯折后自身自然形成的。
[0044] 一种折叠成型的蜂窝板夹芯的制作方法,通过折叠并粘接形成的多边形蜂窝网状 结构夹芯,其特征在于,采用整张薄板材料折叠并粘接形成的多边形蜂窝网状结构夹芯,且 在通过整张薄板材料折叠后所形成的多边形蜂窝网状结构夹芯的端面有方便粘接端板的 平面块,再将折叠形成的多边形蜂窝网状结构夹芯通过平面块与端板粘接在一起,形成折 叠成型的蜂窝板夹芯。
[0045] 进一步地,所述的整张薄板材料折叠并粘接形成的多边形蜂窝网状结构夹芯是采 用整张薄板冲孔后再自身通过折叠形成蜂窝板夹芯,先在整张平整的薄板进行冲孔,然后 再按照顺序进行折叠,并将折叠后紧贴在一起的面粘贴起来,利用自身的材料弯折形成蜂 窝板夹芯,并保证在折叠成型后,在蜂窝板夹芯的一端或两端端面均布又有多个小平面块。
[0046] 进一步地,所述的蜂窝夹芯是基于六边形、菱形或方形蜂窝结构组合形成的夹芯, 整张薄板冲孔后按照顺序折叠后形成六边形、菱形或方形蜂窝结构,且在六边形、菱形或方 形蜂窝结构的两端面形成有多个用于粘接端板的均布小平面块,小平面块均布在六边形、 菱形或方形蜂窝结构的两端面上。
[0047] 进一步地,所述的小平面块为上方形或腰型块,每一个小平面块盖在一个蜂窝单 元格的一个端面上,且小平面块是由整张薄板弯折后自身自然形成的。
[0048] 进一步地,所述的蜂窝夹芯具体制作方式如下: 1、 按照折叠蜂窝夹芯大小选取整张薄板材料; 2、 按预先设定蜂窝芯边长和高度参数设计刀模版图; 3、 按预先设计的模压版图制作组合式模具,所述的组合式模具包括底版(即阴模)和 刀模版(即阳模);其中,所述的底版由版基和压痕模条组成;所述的刀模版由版面、钢刀、钢 线、弹性橡皮块及固定钢刀和钢线用的硬质薄片材料组成;且所述的版基和的基材为具有 一定厚度的、用以安装模压版钢刀、钢线的刚性板材,材质可以是非金属类的木质胶合板、 硬质或柔性塑料板,或金属类钢制、铅制、铝制及合金材料;所述的压痕模条的基材为金属 或非金属的硬质材料,其厚度决定压痕线的深度,两条压痕模条的间隔决定压痕线的宽度; 底版、刀模版可以为平板式或滚筒式,进而组合成平压平、圆压平和圆压圆三种压切工作模 式;底版、刀模版安装在与之形状匹配的包装印刷业通用模切压痕机上。
[0049] 4、利用组合式模具,采用连续双工位的工作流程对整张薄板材料进行折线压痕处 理:第一工位利用钢线压制外折线,第二工位利用钢线压制内折线,并利用钢刀按照模压版 图上的裁切线对整张薄板材料进行切割,形成切痕或切孔或切槽。
[0050] 5、将压有压痕的整张薄板材料,按照压痕的位置进行有序折叠,通过折叠形成带 有端面有小平块的蜂窝夹芯。
[0051] 进一步地,所述的有序折叠是按照下述步骤进行的: 1、先横向将压有压痕的整张薄板材料,按照压痕的位置折叠形成所需折叠形成蜂窝形 状的一半; 2、 再换90度进行折叠,先向上翻转180度,形成一个蜂窝形块,再向下翻转180度又形 成一个蜂窝形块,同时在第二个蜂窝形块的端面上形成一个小平面块; 3、 按照步骤2的方式反复折叠,最终形成所需的带有端面有小平块的蜂窝夹芯。
[〇〇52] 很显然,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所列举的几个实例,任何本 领域内普通的技术人员的简单更改和替换都是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折叠成型的蜂窝板夹芯,包括上下端板和蜂窝夹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蜂窝夹 芯是由整张薄板材料折叠并粘接形成的多边形蜂窝网状结构夹芯,且通过整张薄板材料折 叠后所形成的多边形蜂窝网状结构夹芯的端面有方便粘接端板的平面块。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成型的蜂窝板夹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蜂窝夹芯是整张 薄板冲孔后,再根据冲孔的位置,按照一定的顺序折叠形成的多边形蜂窝网状结构夹芯,并 在折叠成型后在蜂窝网状结构夹芯的端面上形成有方便粘接端板的平面块。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成型的蜂窝板夹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边形蜂窝网状 结构夹芯是基于六边形、菱形或方形蜂窝结构组合形成的夹芯,整张薄板冲孔后按照顺序 折叠后形成六边形、菱形或方形蜂窝结构,且在六边形、菱形或方形蜂窝结构的的一端或两 端端面形成有多个用于粘接端板的平面块,平面块在六边形、菱形或方形蜂窝结构的一端 或两端端面上。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成型的蜂窝板夹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面块为上方形 或腰型块,每一个平面块盖在一个蜂窝单元格的一个端面上,且平面块是由整张薄板弯折 后自身自然形成的。
5. -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成型的蜂窝板夹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折 叠并粘接形成的多边形蜂窝网状结构夹芯,其特征在于,采用整张薄板材料折叠并粘接形 成的多边形蜂窝网状结构夹芯,且在通过整张薄板材料折叠后所形成的多边形蜂窝网状结 构夹芯的端面有方便粘接端板的平面块,再将折叠形成的多边形蜂窝网状结构夹芯通过平 面块与端板粘接在一起,形成折置成型的蜂窝板夹芯。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蜂窝板夹芯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整张薄板材料折叠 并粘接形成的多边形蜂窝网状结构夹芯是采用整张薄板冲孔后再自身通过折叠形成蜂窝 板夹芯,先在整张平整的薄板进行冲孔,然后再按照顺序进行折叠,并将折叠后紧贴在一起 的面粘贴起来,利用自身的材料弯折形成蜂窝板夹芯,并保证在折叠成型后,在蜂窝板夹芯 的一端或两端端面均布又有多个小平面块。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蜂窝板夹芯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蜂窝夹芯是基于六 边形、菱形或方形蜂窝结构组合形成的夹芯,整张薄板冲孔后按照顺序折叠后形成六边形、 菱形或方形蜂窝结构,且在六边形、菱形或方形蜂窝结构的两端面形成有多个用于粘接端 板的均布小平面块,小平面块均布在六边形、菱形或方形蜂窝结构的两端面上。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蜂窝板夹芯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平面块为上方形 或腰型块,每一个小平面块盖在一个蜂窝单元格的一个端面上,且小平面块是由整张薄板 弯折后自身自然形成的。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蜂窝板夹芯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蜂窝夹芯具体制作 方式如下: 1) 按照折叠蜂窝夹芯大小选取整张薄板材料; 2) 按预先设定蜂窝芯边长和高度参数设计刀模版图; 3) 按预先设计的模压版图制作组合式模具,所述的组合式模具包括底版(即阴模)和 刀模版(即阳模);其中,所述的底版由版基和压痕模条组成;所述的刀模版由版面、钢刀、钢 线、弹性橡皮块及固定钢刀和钢线用的硬质薄片材料组成;且所述的版基和的基材为具有 一定厚度的、用以安装模压版钢刀、钢线的刚性板材,材质可以是非金属类的木质胶合板、 硬质或柔性塑料板,或金属类钢制、铅制、铝制及合金材料;所述的压痕模条的基材为金属 或非金属的硬质材料,其厚度决定压痕线的深度,两条压痕模条的间隔决定压痕线的宽度; 底版、刀模版可以为平板式或滚筒式,进而组合成平压平、圆压平和圆压圆三种压切工作模 式;底版、刀模版安装在与之形状匹配的包装印刷业通用模切压痕机上; 4) 利用组合式模具,采用连续双工位的工作流程对整张薄板材料进行折线压痕处理: 第一工位利用钢线压制外折线,第二工位利用钢线压制内折线,并利用钢刀按照模压版图 上的裁切线对整张薄板材料进行切割,形成切痕或切孔或切; 5) 将压有压痕的整张薄板材料,按照压痕的位置进行有序折叠,通过折叠形成带有端 面有小平块的蜂窝夹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蜂窝板夹芯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序折叠是按照 下述步骤进行的: 1) 先横向将压有压痕的整张薄板材料,按照压痕的位置折叠形成所需折叠形成蜂窝形 状的一半; 2) 再换90度进行折叠,先向上翻转180度,形成一个蜂窝形块,再向下翻转180度又形 成一个蜂窝形块,同时在第二个蜂窝形块的端面上形成一个小平面块; 3) 按照步骤2的方式反复折叠,最终形成所需的带有端面有小平块的蜂窝夹芯。
【文档编号】B31D3/02GK104085134SQ201410319271
【公开日】2014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7日
【发明者】谢勇, 胡亚萍, 袁毅, 昌云, 张金龙, 谭海湖 申请人:湖南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