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理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42767发布日期:2019-11-05 23:19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自动理袋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纺布立体袋成型机,具体涉及一种自动理袋机。



背景技术:

无纺布袋具有环保实用的特点,近年来得到大力推广和使用,从而促使了无纺布制袋全自动成型技术的快速发展。但是随着近年来我国无纺布的发展,国内行业间出线了压价竞争恶性循环的现象。只有寻找技术密集型工艺,生产多品种、复合化、高质化、差别化等附加值高的产品才是各个企业的生存之路。因此立体感较强的立体袋成为了无纺布袋的主流,现有的无纺布立体袋是通过立体袋成型机一次加工成型的,在加工中需要通过模具升降装置将平面的无纺布通过模具压成长方体。在无纺布被加工成无纺布立体袋后为了装箱和运输方便需要将各个立体袋压平、整理成堆后一起打包运输,现有的无纺布立体袋成型机通常设置有折袋机将成型的立体袋折叠压平,然后通过人工手动整理成堆,再进行包装,收料费时费力,加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现有立体袋成型机加工后收料麻烦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理袋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理袋机,包括机架所述的机架上设有夹持装置、收料装置、驱动件和由驱动件驱动的传动组件,所述的夹持装置包括设于传动组件上的夹持组件,所述的夹持组件具有张开用于接收待加工物料的第一位置、夹紧物料随传动组件运动的第二位置和张开使得物料从夹持组件上脱落进入收料装置的第三位置,所述的收料装置包括收料台和挡板,所述的收料台、传动组件与挡板相互配合形成容置空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的夹持组件包括安装轴和夹持板,所述的夹持板设于安装轴上,所述的夹持板具有夹持物料的第一状态和安装轴转动后张开的第二状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夹持装置包括离合组件,所述的离合组件包括安装板,所述的安装板在夹持组件第一位置处设有与安装轴相配合使得夹持板张开的第一调节板和在夹持组件第三位置处设有与安装轴相配合使得夹持板张开的第二调节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安装轴上设有与安装轴联动连接的摆杆,所述的摆杆在夹持组件处于第一位置时与第一调节板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的摆杆在夹持组件处于第二位置时与安装板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的摆杆在夹持组件处于第三位置时与第二调节板的外表面相贴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板的周向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所述的第一调节板上设有与安装孔相对应的第一滑槽,所述的第二调节板上设有与安装孔相对应的第二滑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传动组件包括传动轴和套设于传动轴上与传动轴联动连接的滚筒,所述的夹持板在第一状态时与滚筒的外表面相配合夹持物料。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夹持板上设有与滚筒外表面相适配的圆弧形夹持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机架上设有输送装置,所的输送装置包括输送轴、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所述第一摆臂的一端设有第一导向杆,另一端靠近输送轴,所述第二摆臂的一端设有第二导向杆,另一端靠近输送轴,所述的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呈V字形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挡板上设有滚轮,所述的收料台上设有与滚轮相适配的导向板,所述的挡板具有靠近传动组件的运动趋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收料台上在夹持组件第三位置的下方设有挡板部和供夹持组件穿过的通孔部,所述的支撑座的上部向远离夹持组件方向折弯形成折弯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设置了夹持装置,可以将折叠后的袋体可靠快速的进行转运,且能通过夹紧组件夹紧时排出袋体内多余的气体,减小袋体的体积,通过收料台和支撑座的配合收集袋体,便于将多个袋体整理成堆后便于搬运。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动作可靠,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1中夹持装置2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2中去掉滚筒52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夹持装置;21、夹持组件;211、安装轴;212、夹持板;2121、圆弧形夹持部;213、摆杆;22、离合组件;221、安装板;2211、安装孔;222、第一调节板;2221、第一滑槽;223、第二调节板;2231、第二滑槽;3、收料装置;31、收料台;311、导向板;312、挡肩部;313、通孔部;32、挡板;321、滚轮;322、折弯部;33、容置空间;4、驱动件;5、传动组件;51、传动轴;52、滚筒;6、输送装置;61、输送轴;62、第一摆臂;63、第二摆臂;64、第一导向杆;65、第二导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结合图2、3、4所示,一种自动理袋机,包括机架1,所述的机架1上设有夹持装置2、收料装置3、驱动件4和由驱动件4驱动的传动组件5,所述的夹持装置2包括设于传动组件5上的夹持组件21,所述的夹持组件21具有张开用于接收待加工物料的第一位置、夹紧物料随传动组件5运动的第二位置和张开使得物料从夹持组件21上脱落进入收料装置3的第三位置,所述的收料装置3包括收料台31和挡板32,所述的收料台31、传动组件5与挡板32相互配合形成容置空间3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设置了夹持装置,可以将折叠后的袋体可靠快速的进行转运,且能通过夹紧组件夹紧时排出袋体内多余的气体,减小袋体的体积,通过收料台和支撑座的配合收集袋体,便于将多个袋体整理成堆后便于搬运。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动作可靠,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所述的夹持组件21包括安装轴211和夹持板212,所述的夹持板212设于安装轴211上,所述的夹持板212具有夹持物料的第一状态和安装轴211转动后张开的第二状态。当然在实际过程中也可以是安装轴转动后实行夹持板夹紧物料。这样的结构使得夹持板夹持可靠,避免立体袋在运动过程中脱落,保证物料可靠的转运,便于立体袋的收集。

所述的夹持装置2包括离合组件22,所述的离合组件22包括安装板221,所述的安装板221在夹持组件21第一位置处设有与安装轴211相配合使得夹持板张开的第一调节板222和在夹持组件21第三位置处设有与安装轴211相配合使得夹持板212张开的第二调节板223。所述的安装轴211上设有与安装轴211联动连接的摆杆213,所述的摆杆213在夹持组件21处于第一位置时与第一调节板222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的摆杆213在夹持组件21处于第二位置时与安装板221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的摆杆213在夹持组件21处于第三位置时与第二调节板223的外表面相贴合。具体的说,通过摆杆与调节板的配合实现轴的转动,从而实现夹持板夹紧物料。当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可以为一体式结构,当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为一体式结构时,可以在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之间设置凹槽部,即该摆杆在夹持组件处于第二位置时与该凹槽部的外表面相贴合。实际上也可以是摆杆与调节板相配合实现夹紧,摆杆与安装板相配合实现张开。这样的结构合理利用了产品的空间,同时节省了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使得物料夹紧、松开、转运可靠,便于物料的收集。

所述安装板221的周向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2211,所述的第一调节板222上设有与安装孔2211相对应的第一滑槽2221,所述的第二调节板223上设有与安装孔2211相对应的第二滑槽2231。安装孔和滑槽的设置,可以对调节板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更精确的保证夹持板张开的时间,保证进料和出料。为了保证转动轴的可靠转动,使得夹持板运动平稳,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上均设有斜面。

所述的传动组件5包括传动轴51和套设于传动轴51上与传动轴51联动连接的滚筒52,所述的夹持板212在第一状态时与滚筒52的外表面相配合夹持物料。具体的说,所述的夹持板212上设有与滚筒52外表面相适配的圆弧形夹持部2121。更具体的说,所述的滚筒上设有两组夹持组件,每组夹持组件上均设有两个夹持板,两个夹持板的运行轨迹将滚筒分隔开三部分,三部分的滚筒通过螺杆连接。这样的结构使得产品安装方便,加工可靠,动作平稳,夹持后立体袋能紧靠滚筒,便于运输和收料,占用空间小。

所述的机架1上设有输送装置6,所的输送装置6包括输送轴61、第一摆臂62和第二摆臂63,所述第一摆臂62的一端设有第一导向杆64,另一端靠近输送轴61,所述第二摆臂63的一端设有第二导向杆65,另一端靠近输送轴61,所述的第一摆臂62和第二摆臂63呈V字形设置。输送装置的设置使得折叠后的立体袋进料更方便,输送轴有两个根对应两个摆臂,每个输送轴通过输送带与导向杆相连接,V字形的设置使得产品更好与其他装置配合进料,同时输送带能提供限位,两根输送轴为立体袋的进料提供动力,同时能进一步折叠按压立体袋,减小立体袋的体积。

所述的挡板32上设有滚轮321,所述的收料台31上设有与滚轮321相适配的导向板311,所述的挡板32具有靠近传动组件5的运动趋势。具体的说,所述的收料台31在夹持组件21第三位置的下方设有挡肩部312和供夹持组件21穿过的通孔部313,所述的挡板32的上部向远离夹持组件21方向折弯形成折弯部322。具体的说,收料台具有一定坡度,使得挡板向传动组件运动,当夹持组件到第三位置时,夹持板张开,夹持板从通孔部通过,而立体袋被留在收料台上。挡肩部的设置避免立体袋随滚筒转动滑落。物料斜靠在挡板上,驱动挡板和滚轮远离传动组件,便于下次进料,且由于重力作用挡板能可靠压紧物料。收料台具有一定坡度,利用该斜度使得滚轮和设于滚轮上的挡板自动滑行贴紧袋子,使袋子始终保持紧合状态。这样的结构使得产品进料可靠,收料方便,加工效率高。

各位技术人员须知:虽然本发明已按照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做了描述,但是本发明的发明思想并不仅限于此发明,任何运用本发明思想的改装,都将纳入本专利专利权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