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箱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1588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纸箱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包装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纸箱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产品包装是产品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在通常采用纸箱对同种商品进行包装,以便于产品的运输和销售。纸箱一般采用3-10mm的瓦楞纸折叠而成。由于瓦楞纸硬度较高,因此在对瓦楞纸进行折叠之前,需要采用压痕模具在瓦楞纸表面压制多条用于折叠的压痕,使得瓦楞纸容易沿压痕进行折叠。完成瓦楞纸的折叠后,采用胶水等粘接材料对各连接处进行粘接,从而形成纸箱。然而,目前采用瓦楞纸进行纸箱的制作过程中,大多通过人工进行,使得纸箱的成型效率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纸箱成型装置,用来解决人工折叠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纸箱成型装置,包括机架和设有成型模具的底座,成型模具包括传送带以及分别位于传送带两端的入口和出口,传送带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预折板,成型模具内还设有与机架固定连接的芯体,芯体呈长方体状,且芯体与成型模具靠近出口一端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1.5mm,出口上方设有与机架连接的液压机,液压机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压块,压块下端固定连接有注有胶水的橡胶袋,橡胶袋的下端设有与橡胶袋内部连通的喷嘴,喷嘴上设有压力阀。

本技术方案的技术原理和技术效果是:本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纸箱成型装置,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成型模具。通过设置在成型模具上的传送带,能够让需要进行折叠的瓦楞纸板连续不断的通过该成型模具。在传送带的两侧均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预折板,当预制有压痕的瓦楞纸板在通过该预折板的过程中,能够沿其压痕完成两次翻折,从而形成类似纸筒的形状。当瓦楞纸从成型模具出口穿出时,液压机开始工作,让压块和设有喷嘴的橡胶袋同时向下移动,直到喷嘴与纸筒上端相抵。此时压块继续向下移动挤压橡胶袋,使得橡胶袋内的压强增大,从而让压力阀打开,胶水就能够从喷嘴中喷到纸箱上需要粘接的地方,完成纸箱的粘接。液压机向上移动时,压块对橡胶袋的压力消失,橡胶袋中的压强减小,使得压力阀关闭,从而停止粘胶的流出。

另外,本技术方案在成型模具内部还设有与机架固定连接的芯体。由于瓦楞纸板厚度一般为3-10mm,将芯体外壁与成型模具出口内壁之间的距离设为1-1.5mm,让瓦楞纸板能够从芯体下方进入成型模具,芯体能够给瓦楞纸板位于传送带上的部分提供向下的压力,避免纸板在移动的过程中向上移动,从而影响纸箱的成型。同时,芯体还能够给粘接过程提供支撑,避免压块在挤压橡胶袋时,造成瓦楞纸的变形。

综上所述,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成型模具和通过压力控制的胶水喷嘴,能够实现纸箱的快速成型,并且能够让纸箱的成型连续进行。与人工折叠相比,具有更高的加工效率。

以下是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

优选方案一:基于基础方案,所述预折板为螺旋成型板。该螺旋成型板具有类似螺旋的形状,能够让瓦楞纸经过折叠形成纸筒。螺旋成型板具体包括第一水平杆、第二水平杆和连接板,第一水平杆的长度大于第二水平杆的长度,连接板表面呈直角梯形状。第一水平杆位于水平面内,且其一端与传送带固定连接。连接板垂直于传送带,直角梯形的直角腰所在的侧边与传送带连接,并且梯形的下底所在的侧边朝向成型模具的入口。第一水平杆和梯形下底之间通过弧形面板平滑连接,形成第一翻折区。梯形上底的上端与第二水平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且第二水平杆位于传送带的正上方。梯形的斜腰所在的侧边也通过弧形面板与第二水平杆平滑连接,形成第二翻折区。

预制有压痕的瓦楞纸板随传送带逐渐进入成型模具,瓦楞纸板位于传送带两侧的部分会在第一翻折区逐渐向上翻折,并且到达下底所在的侧边时,瓦楞纸板的两侧位于竖直方向。瓦楞纸板继续在第二翻折区向第二水平杆移动,此时,瓦楞纸板两侧的上部继续沿另外的压痕翻折,当瓦楞纸板到达第二水平杆时,两侧在水平方向连接在一起。因此,当平面的瓦楞纸通过该螺旋成型板后,就能够形成长方体状的类似纸筒的结构,从而完成纸箱的初步定型。

优选方案二:基于优选方案一,所述喷嘴外周设有刷毛,刷毛的下端位于喷嘴的下方。当纸箱随传送带从刷毛下方通过时,刷毛能够将喷在纸箱上端的胶水刷匀,避免因局部胶水过多造成纸箱被胶水浸润而损坏。

优选方案三:基于优选方案二,所述成型模具的出口上端铰接有控制杆,控制杆包括互相垂直的横杆和竖杆,横杆和竖杆的连接处与成型模具连接,横杆与液压机的电源开关配合,且控制杆与成型模具之间还连接有扭簧,扭簧的一端与控制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成型模具固定连接。当纸箱从出口通过时,控制杆在纸箱的推动下绕铰接处转动,同时横杆将液压机的电源开关打开,让粘接装置开始粘接工作。当没有纸箱通过时,控制杆在扭簧的作用下恢复原状,同时横杆将开关关闭,停止粘接工作。因此,通过设置该控制杆,能够实现粘接装置的自动控制,减少了人工操作粘接装置的工作量。

优选方案四:基于优选方案三,所述传送带的上方还设有与机架固定连接的风机,风机到出口的距离大于液压机到出口的距离,且风机的出风口正对传送带。通过设置风机,能够加快粘胶干结的速度,避免纸箱在粘胶干结前重新打开,造成成型的失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为图1的前视图;

图3为控制杆与开关配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机架1、底座2、传送带3、螺旋成型板4、第一水平杆41、第二水平杆42、弧形面板43、连接板44、入口5、出口6、液压机7、压块8、橡胶袋9、喷嘴10、风机11、刷毛12、芯体13、控制杆14、开关15。

本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纸箱成型装置,包括机架1和底座2,底座2上固定连接有成型模具。成型模具包括水平设置的传送带3,并且成型模具沿传送带3的传送方向设有入口5和出口6。传送带3两侧分别与一块预折板的侧边固定连接,该预折板为螺旋成型板4。螺旋成型板4包括第一水平杆、第二水平杆和连接板44,第一水平杆的长度大于第二水平杆的长度,连接板44表面呈直角梯形状。第一水平杆位于水平面内,且其一端与传送带3固定连接。连接板44垂直于传送带3,直角梯形的直角腰所在的侧边与传送带3连接,并且梯形的下底所在的侧边朝向成型模具的入口5。第一水平杆和梯形下底之间通过弧形面板43平滑连接,形成第一翻折区。梯形上底的上端与第二水平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且第二水平杆位于传送带3的正上方。梯形的斜腰所在的侧边也通过弧形面板43与第二水平杆平滑连接,形成第二翻折区。在成型模具的内部还设有长方体状的芯体13,芯体13的两端与机架1固定连接,芯体13与成型模具靠近出口6一端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cm。

在出口6的上方还设有与机架1固定连接的液压机7,液压机7下端与压块8固定连接,压块8的下端还与橡胶袋9固定连接。橡胶袋9中注有胶水,该胶水味白乳胶,橡胶袋9的下端还连接有设有压力阀的喷嘴10。在喷嘴10的外周的橡胶袋9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刷毛12,刷毛12的下端位于喷嘴10的下方。

如图3所示,在出口6的上端还设有控制杆14,控制杆14由互相垂直的横杆和竖杆固定连接而成。横杆和竖杆的连接处与成型模具的上端铰接,并且在该连接处还设有扭簧。扭簧的一端与控制杆1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成型模具固定连接。此外,横杆远离竖杆的端部与液压机7的开关15相对应,通过横杆的上下转动,能够实现开关15的开闭。在传送带3的上方还设有与机架1固定连接的风机11,风机11到出口6的距离大于粘接装置到出口6的距离,且风机11的出风口正对传送带3。

使用时,让传送带3开始工作,将预制有压痕的瓦楞纸板放置在传送带3上,让瓦楞纸板从芯体13与传送带3之间的空间通过。瓦楞纸板从入口5运动到出口6这一过程中,瓦楞纸板的两侧均完成两次翻折,从而形成长方体状的类似纸箱的结构。当瓦楞纸板继续从出口6穿出时,纸箱的端部与控制杆14的竖杆相抵,使得控制杆14开始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横杆的端部向上扳动开关15,让液压机开始工作,从而完成对瓦楞纸两侧连接处的粘接。完成粘接的部分接着通过风机11下方,通过风机11的作用加快白乳胶的粘接,完成纸箱的成型。纸箱完全通过出口6后,竖杆受到的推力消失,使得控制杆14在扭簧的作用下向初始位置转动,转动的过程中,横杆的端部向下搬动开关15,关闭液压机7。因此,本实施例能够实现纸箱的自动成型,极大的提高了纸箱成型的效率。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