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色段彩竹节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97266阅读:75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色段彩竹节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纱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色段彩竹节纱。



背景技术:

段彩纱是花式纱线的一种,采用不同颜色或原料的纤维进行纺纱,其色彩在纱线同一横截面内由多种彩色纤维组合,在纱线纵向长度上,不同组合的有色纤维呈不规则断续变化的分布状态。段彩纱织物色泽柔和丰满、花式多样、层次感强,满足消费者对时尚的追求。

竹节纱本是纱疵名称的一种,但如果竹节出现在布面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那竹节纱就是一种独特的纱线。

上述两种纱线的缺点是:风格单一,不能兼具多种优点,通常只能运用于普通面料,无法满足客户对于竹节长度、间距与色彩多变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现提供一种兼具色

彩与结构多样性的三色段彩竹节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三色段彩竹节纱,其创新点在于:由甲段竹节纱、乙段竹节纱、丙段竹节纱、丁段竹节纱、戊段竹节纱和己段竹节纱依次排列构成一个循环,依次循环排列形成三色段彩纱;

所述甲段竹节纱由A细纱段、BA竹节段、A细纱段和CA竹节段依次循环排列而成;

所述乙段竹节纱由B细纱段、CB竹节段、B细纱段和AB竹节段依次循环排列而成;

所述丙段竹节纱由C细纱段、AC竹节段、C细纱段和BC竹节段依次循环排列而成;

所述丁段竹节纱由A细纱段、CA竹节段、A细纱段和BA竹节段依次循环排列而成;

所述戊段竹节纱由C细纱段、BC竹节段、C细纱段和AC竹节段依次循环排列而成;

所述己段竹节纱由B细纱段、AB竹节段、B细纱段和CB竹节段依次循环排列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BA竹节段的个数大于等于1个,所述CA竹节段的个数大于等于1个;所述CB竹节段的个数大于等于1个,所述AB竹节段的个数大于等于1个;所述AC竹节段的个数大于等于1个,所述BC竹节段的个数大于等于1个。

进一步的,所述BA竹节段的个数比CA竹节段的个数多一个;所述CB竹节段的个数比AB竹节段的个数多一个;所述AC竹节段的个数比BC竹节段的个数多一个;所述CA竹节段的个数比BA竹节段的个数多一个;所述BC竹节段的个数比AC竹节段的个数多一个;所述AB竹节段的个数比CB竹节段的个数多一个。

进一步的,所述A细纱段由A粗纱经过细纱牵伸过程而成;所述B细纱段由B粗纱经过细纱牵伸过程而成;所述C细纱段由C粗纱经过细纱牵伸过程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BA竹节段由A粗纱在细纱牵伸过程中间断加入B粗纱形成;所述CA竹节段由A粗纱在细纱牵伸过程中间断加入C粗纱形成;所述CB竹节段由B粗纱在细纱牵伸过程中间断加入C粗纱形成;所述AB竹节段由B粗纱在细纱牵伸过程中间断加入A粗纱形成;所述AC竹节段由C粗纱在细纱牵伸过程中间断加入A粗纱形成;所述BC竹节段由C粗纱在细纱牵伸过程中间断加入B粗纱形成。

进一步的,所述A粗纱、B粗纱和C粗纱三种粗纱在纤维品种、纤维组成比例、纤维颜色上,至少存在一个不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三种不同颜色的纱线进行配合使用,通过调整竹节纱段的长度和竹节纱段的个数,使得纺制的纱线风格多样,满足客户不同样式的需求。本实用新型通过三种不同颜色或者不同原料的粗纱,在细纱分别三个牵伸形成三个不同的细纱段,在三个细纱段中轮流附着不同对应的另外两个纱线段,形成三种纱线轮流做主干、附着的竹节轮流变化的三色段彩竹节纱,纱线颜色或者原料变化复杂,风格独特,形成的面料风格也具有独特的风格特征,而这种风格是可以设计的,给面料与服装开发人员更多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甲段竹节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乙段竹节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丙段竹节纱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丁段竹节纱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戊段竹节纱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己段竹节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如图1-7所示,一种三色段彩竹节纱,由甲段竹节纱1、乙段竹节纱2、丙段竹节纱3、丁段竹节纱4、戊段竹节纱5和己段竹节6纱依次排列构成一个循环,依次循环排列形成三色段彩纱;

甲段竹节纱1由A细纱段11、BA竹节段12、A细纱段11和CA竹节段13依次循环排列而成;

乙段竹节纱2由B细纱段21、CB竹节段22、B细纱段21和AB竹节段23依次循环排列而成;

丙段竹节纱3由C细纱段31、AC竹节段32、C细纱段31和BC竹节段33依次循环排列而成;

丁段竹节纱4由A细纱段11、CA竹节段42、A细纱段11和BA竹节段43依次循环排列而成;

戊段竹节纱5由C细纱段31、BC竹节段52、C细纱段31和AC竹节段53依次循环排列而成;

己段竹节纱6由B细纱段21、AB竹节段63、B细纱段21和CB竹节段62依次循环排列而成。

BA竹节段12的个数大于等于1个,CA竹节段13的个数大于等于1个;CB竹节段22的个数大于等于1个,AB竹节段23的个数大于等于1个;AC竹节段32的个数大于等于1个,BC竹节段33的个数大于等于1个。

BA竹节段43的个数比CA竹节段42的个数多一个;CB竹节段22的个数比AB竹节段23的个数多一个;AC竹节段32的个数比BC竹节段33的个数多一个;CA竹节段42的个数比BA竹节段43的个数多一个;BC竹节段52的个数比AC竹节段53的个数多一个;AB竹节段63的个数比CB竹节段62的个数多一个。

A细纱段11由A粗纱经过细纱牵伸过程而成;B细纱段21由B粗纱经过细纱牵伸过程而成;C细纱段31由C粗纱经过细纱牵伸过程而成。

BA竹节段12由A粗纱在细纱牵伸过程中间断加入B粗纱形成;CA竹节段42由A粗纱在细纱牵伸过程中间断加入C粗纱形成;CB竹节段62由B粗纱在细纱牵伸过程中间断加入C粗纱形成;AB竹节段63由B粗纱在细纱牵伸过程中间断加入A粗纱形成;AC竹节段32由C粗纱在细纱牵伸过程中间断加入A粗纱形成;BC竹节段52由C粗纱在细纱牵伸过程中间断加入B粗纱形成;A粗纱、B粗纱和C粗纱三种粗纱在纤维品种、纤维组成比例、纤维颜色上,至少存在一个不同。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三种不同颜色的纱线进行配合使用,通过调整竹节纱段的长度和竹节纱段的个数,使得纺制的纱线风格多样,满足客户不同样式的需求。本实用新型通过三种不同颜色或者不同原料的粗纱,在细纱分别三个牵伸形成三个不同的细纱段,在三个细纱段中轮流附着不同对应的另外两个纱线段,形成三种纱线轮流做主干、附着的竹节轮流变化的三色段彩竹节纱,纱线颜色或者原料变化复杂,风格独特,形成的面料风格也具有独特的风格特征,而这种风格是可以设计的,给面料与服装开发人员更多空间。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只要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实现的技术方案,均应视为落入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权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