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混开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31687阅读:620来源:国知局
复合混开棉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合混开棉机。



背景技术:

在纺织行业中,第一步就是对棉料进行处理,需要用设备撕扯使大块的纠结纤维松解变成小块或束状,直至开松成蓬松柔软的棉花,并且通过分梳器和刺辊高速运转所产生的机械离心力来排除锦花中的杂质。

然后需要将不同成分的原棉混合均与,并且于此同时要将原棉进行初步的开松和除杂处理,人们通常使用混棉机来完成这道工序,因此混棉机直接决定了这道工序的完成效果。

随着对纺织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尤其是对成纱均匀程度和织物染色质量要求的提高,棉料的除杂和混合变得越来越重要。

目前,纺织行业中要完成棉料的除杂和混合分别要用到清棉机和混棉机,还需要设备对棉料进行存储和加料,这样需要较为繁杂的操作步骤,加料的效率较低,同时需要较多的人力来完成整个过程,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混开棉机,其具有能够方便加料,提高除杂和混棉效率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复合混开棉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内设有头尾依次相连的供棉单元、混棉单元和清棉单元,所述供棉单元包括入棉管、储棉箱和供棉平帘,储棉箱一端与入棉管连通,另一端朝向供棉平帘设置,储棉箱靠近供棉平帘一端设有落棉机构,落棉机构包括一对相对旋转的混棉罗拉和设于混棉罗拉之间的混棉打手。

如此设置,棉料从入棉管中进入储棉箱,并在储棉箱内堆积,再由混棉罗拉向下推送,混棉打手将大块的纠结纤维松解变成小块或束状,落入供棉平帘上,再由供棉平帘将棉花运送到混棉单元进行开松和混棉处理,接着再运送到清棉单元进行棉料的除杂,这样操作人员只需要将棉料加进入棉管内,复合混开棉机就能够将棉料自动进行存储、混棉、开松和除杂,简化了操作人员的生产步骤,减少了所需的人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进一步设置:所述供棉单元内设有若干个入棉管和储棉箱,每个储棉箱均相同,供棉平帘位于混棉打手下方,其朝向混棉单元倾斜设置并延伸至混棉单元。

如此设置,每个储棉箱的容量和出棉量是有限的,设置多个储棉箱可以增加整个供棉单元的储棉量和出棉量,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混棉打手将棉料撕扯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棉料下落至供棉平帘上,再由供棉平帘同一并运送至混棉单元进行下一步处理。

进一步设置:所述机架内设有罗拉减速机,罗拉减速机通过传动链带动混棉罗拉,传动链呈S型缠绕在各个混棉罗拉的连接轴上。

如此设置,由同一个罗拉减速机带动所有混棉罗拉旋转,可以使它们的旋转速度相同,从而使落料的速率相同,而传动链呈S型缠绕在各个混棉罗拉的连接轴上可以使同一对的混棉罗拉相对旋转,从而使棉料朝向同一方向输送。

进一步设置:所述储棉箱的一面上设有用于对流空气的排风网。

如此设置,在供棉单元工作时,供棉箱内空气不流通,则棉料容易卡设在供棉箱内无法下落,此时可以通过为供棉箱内加入气流帮助棉料落下,排风网的设置可以在供棉箱内产生对流空气,维持供棉箱内气压的平稳,同时可以通过排风网观察供棉箱内棉料的堆积情况,方便操作人员判断下一步操作。

进一步设置:所述混棉单元包括送棉机构、剥棉打手、回棉打手、送棉电机和剥棉电机,送棉机构包括横向设置在机架内进料口下方的混棉平帘和纵向设置在机架内的针帘,针帘位于剥棉打手和回棉打手之间。

如此设置,当棉料从供棉平帘上混棉单元内时,先落入下方的混棉平帘上,再由混棉平帘将棉料送至针帘处,针帘将棉料送至剥棉打手和回棉打手处,部分棉料由回棉打手送回送棉机构上,经过回棉打手初步平整后的棉料由送棉机构送至剥棉打手处,剥棉打手对其进行开松处理,完成混棉工作,并将棉料送入清棉单元。

进一步设置:所述针帘上设有送棉针,送棉针朝向回棉打手方向倾斜设置,针帘朝向剥棉打手一侧倾斜设置。

如此设置,送棉针倾斜设置可以方便针帘在运送棉料时对棉料的运送,防止在运送过程中棉料的脱落,同时由于针帘与回棉打手的旋转方向是相同的,因此送棉针倾斜设置防止方便回棉打手工作时扯下过多的棉料,而针帘朝向剥棉打手一侧倾斜可以方便剥棉打手将针帘上的棉料剥离并且进行混棉处理。

进一步设置:所述送棉电机并通过传动链同时对混棉平帘和针帘进行传动,剥棉电机通过传动链带动剥棉打手和回棉打手同时旋转。

如此设置,送棉电机同时驱动平帘和针帘可以使混棉平帘和针帘同步运动,且速度相同,可以让棉料的传输更加均匀,达到更好的传输效果,剥棉电机驱动剥棉打手和回棉打手同时旋转可以使回棉工作和剥棉工作同时进行,防止因速率不同而导致的工作效率降低。

进一步设置:所述清棉单元包括进棉口、出棉口、开棉打手、风道和给棉罗拉,开棉打手与风道之间设有除尘刀。

如此设置,棉料从进棉口进入机架内,由给棉罗拉为开棉打手提供棉料,开棉打手带动棉料旋转并且达到除尘刀处,在惯性的作用以及除尘刀的辅助作用下,棉料中的杂质向除尘刀一侧掉落,从而完成清棉工作,并将棉料从风道送至出棉口。

进一步设置:所述清棉单元内设有集尘箱,集尘箱一侧开设有进尘孔,另一侧设有集尘口,除尘刀位于集尘箱内进尘孔一侧。

如此设置,棉料中的杂质被甩出后,会从进尘孔进入集尘箱内汇集并且进入集尘口,从而进行收集,除尘刀还可以遮挡棉料的掉落,防止开棉打手在旋转时将过多的棉料甩入集尘箱内,从而减少棉料的浪费。

作为优选,所述给棉罗拉与开棉打手之间设有两个用于为开棉打手传递棉料的压棉罗拉,两个压棉罗拉相对旋转。

如此设置,给棉罗拉将棉料送入机架内之后,由于棉料是松软的,其形状不容易固定,因此设置压棉罗拉可以将松散的棉料稍稍压实并且限定棉料的进入方向,方便开棉打手对棉料的撕扯,而连个压棉罗拉相对旋转才能够实现将棉料向开棉打手一侧运送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操作人员只需要将棉料加进入棉管内,复合混开棉机就能够将棉料自动进行存储、混棉、开松和除杂,简化了操作人员的生产步骤,减少了所需的人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混棉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清棉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供棉单元;21、入棉管;22、储棉箱;23、供棉平帘;24、落棉机构;241、混棉罗拉;242、混棉打手;25、罗拉减速机;26、传动链;27、排风网;3、混棉单元;31、送棉机构;311、混棉平帘;312、针帘;3121、送棉针;32、剥棉打手;33、回棉打手;34、送棉电机;35、剥棉电机;4、清棉单元;41、进棉口;42、出棉口;43、开棉打手;44、风道;45、给棉罗拉;46、除尘刀;47、集尘箱;471、进尘孔;472、集尘口;48、压棉罗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复合混开棉机,如图1所示,其最右侧为供棉单元2,中间为混棉单元3,最左侧为清棉单元4,三个单元头尾依次相连,供棉单元2的顶部是四个入棉管21,每个入棉管21连通一个储棉箱22,储棉箱22呈立式设置,这样可以方便棉料的下落,储棉箱22的正前方一面上设有排风网27,排风网27可以平衡储棉箱22内的气流,方便棉料落下。

参见图1,储棉箱22的底部设有落棉机构24,落棉机构24包括上方设置的一对混棉罗拉241,两个混棉罗拉241的中间下方位置设置有混棉打手242,落棉机构24一共有四队,每个储棉箱22底部都有一对,供棉单元2的最右侧设有罗拉减速机25,罗拉减速机25通过传动链26带动各个混棉罗拉241,传动链26呈“S”字形绕设在混棉罗拉241上,这样同一对混棉罗拉241就能够相对旋转,棉料从上方落下时,相对旋转的混棉罗拉241就能够将棉料输送到下方,再由混棉打手242将棉料撕扯、混合。

参见图1,供棉单元2的最底部设有供棉平帘23,供棉平帘23从有向左延伸并且运动,贯穿整个供棉单元2,这样棉料在混棉打手242撕扯作用后就能够落在供棉平帘23上,不容易飞出造成浪费,供棉平帘23向左上方倾斜设置,这样可以使棉料进入混棉单元3时更不容易掉落到缝隙之间,减少棉料的浪费。

如图2所示,混棉单元3的底部是送棉机构31,处于正下方的是混棉平帘311,供棉平帘23延伸到混棉平帘311的右上方,混棉平帘311主要靠中间的同步带将棉料运到右侧,混棉平帘311的左侧是向左倾斜的针帘312,针帘312上环绕设置有若干根送棉针3121,送棉针3121朝向针帘312前进方向倾斜,送棉针3121随着针帘312的运动而运动,针帘312竖直设置,混棉平帘311水平设置,且向左上方倾斜,与针帘312和供棉平帘23之间形成错位,如此棉料在平帘上被针帘312带走时,棉料不容易掉落在间隙当中。

参见图2,针帘312底部位置的机架1内设有送棉电机34,送棉电机34通过传动链26同时带动混棉平帘311和针帘312活动,可以使混棉平帘311和针帘312旋转的速率相同,这样混棉平帘311输送棉料的速率与针帘312带走棉料的速率相同,从而使混棉机的运行更加稳定。

参见图2,针帘312顶端的右侧设有回棉打手33,左侧设有剥棉打手32,回棉打手33与剥棉打手32的旋转方向是相对的,针帘312先将棉料抬升到回棉打手33处,回棉打手33将部分棉料撕扯并重新向右投放到下方的混棉平帘311上,剩下的棉料由针帘312带到剥棉打手32处,剥棉打手32将棉料剥下,再逆时针旋转,大部分棉料旋转到左侧时由于惯性的作用被甩入下方的清棉单元4内,小部分棉料被剥棉打手32上方机架1上设置的剥棉挡板所阻挡,落入清棉单元4内,从而达到混棉的效果,剥棉打手32的正下方设有剥棉电机35,剥棉电机35可以用过传动链26带动回棉打手33和剥棉打手32相对旋转。

如图3所示,清棉单元4的中间上方位置为进棉口41,进棉口41位置上设有两个给棉罗拉45,左侧的给棉罗拉45顺时针旋转,右侧的给棉罗拉45逆时针旋转,棉料在两个给棉罗拉45的作用下落入下方,给棉罗拉45下方设有两个压棉罗拉48,压棉罗拉48的旋转方向与给棉罗拉45的旋转方向相同,压棉罗拉48的下方设有开棉打手43,开棉打手43的直径较大,压棉罗拉48可以将给棉罗拉45输入的棉料稍微压实并且限定棉料下落的轨迹,然后开棉打手43逆时针旋转,将棉料撕扯并且带入下一单元中。

参见图3,开棉打手43的右下方设有集尘箱47,集尘箱47左上方开设进尘孔471,进尘孔471的位置设有除尘刀46,集尘箱47的底部设有集尘口472,集尘口472两边的侧壁均向集尘口472方向倾斜,构成向下的坡度,杂质进入集尘箱47后四处飞散,撞上侧壁后沿着侧壁的坡度下滑,从而进入集尘口472内进行收集。

参见图3,清棉单元4的左侧设有风道44,风道44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左上方是出棉口42,右下方是对流口,出棉口42方向设有风机使风道44内形成气流,而对流口的作用是补充机架1内部的空气,使其保持稳定,开棉打手43位于风道44的中间,开棉打手43上方的风道44上设有回棉挡板,回棉挡板会将开棉打手43上残留的棉料阻挡并留在风道44中。

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