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抗菌、防臭及远红外功能的纤维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79488阅读:5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具有抗菌、防臭及远红外功能的纤维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微生物通常情况下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但一旦菌群失调就会大量繁殖,通过人体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及生殖道粘膜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纺织品作为人类的必需品,是传播致病菌的重要媒体,目前在纺织品中采用的抗菌剂分为有机、无机和天然三大类,天然抗菌剂一般比较安全,但是稳定性差;有机抗菌剂具有初始杀菌力强、杀菌速度快的优点,但存在耐热性差、具有一定毒性、易渗出、不耐洗涤、使用寿命短等缺点;无机系抗菌剂以银系抗菌剂为主,具有抗菌效果较佳、耐洗性好、耐热稳定好的优点,但制备纤维的过程中易堵喷丝板,给长时间的连续纺丝带来困难,造成单耗高、成品率下降,而且纤维的抗菌率低、性能单一应用范围窄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抗菌率低、质量品质低缺点,提供了一种抗菌率高、应用范围宽的具有抗菌、防臭及远红外功能的纤维的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具有抗菌、防臭及远红外功能的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抗菌母粒的制备

先按质量比为7:3~9:1,将两种硅酸盐矿物加入搅拌器中,先在转速为500~800rpm下搅拌8~10min,后将转速调至1000~1200rpm继续搅拌5~10min,混合均匀;再将含有金属离子的金属盐加入搅拌器中进行混合溶解,在转速为3000~6000rpm、温度为80~95℃下搅拌5~8min,最后将转速调至500~1000rpm,加入去离子水,去离子水的添加量为金属盐添加量的100~150%,继续搅拌10~15min;

将所得固体放于烘箱中在60~70℃下干燥3~4h,再将温度升高至90~100℃,继续干燥4~5h,干燥后待冷却至50~60℃时,放于球磨机中在筒体转速为20~30rpm下研磨1~1.5h,研磨之后放于烘箱中在80~90℃下干燥2~3h,得到金属离子的总含量为1.8~5%的硅酸盐矿物载金属离子抗菌剂;将所述的抗菌剂与85~90重量份的化学纤维基体切片混合,通过螺杆挤出机制成抗菌母粒;

b、具有抗菌、防臭及远红外功能的纤维的制备

将重量份数为1~10%的步骤a制备的抗菌母粒和90~99%化学纤维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采用熔融纺丝法进行纺丝,得到所述的抗菌涤纶纤维。

作为优选,硅酸盐矿物为沸石、蒙脱土、海泡石、麦饭石、云母中的任意两种;金属盐为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铝、硝酸镁、硝酸钙、硝酸锌、硝酸钛中的任意三种或三种以上组合。

作为优选,按重量份数计算,硅酸盐矿物载金属离子抗菌剂包括40~80份硅酸盐矿物和20~60份金属盐。

作为优选,各金属离子在硅酸盐矿物载金属离子抗菌剂中的含量分别如下:1~3%银离子、0.5~2%铜离子、0.5~2%锌离子、0.5~2%铝离子、0.5~1.5%铁离子、0.5~1.5%钙离子、0.5~1.5%镁离子、0.3~1.5%钛离子,其中,上述金属中的任意三种或三种以上的含量之为1.8~5%。

作为优选,化学纤维为涤纶或尼龙或丙纶。

作为优选,纺丝工艺条件为:纺丝速度为4300~4400m/min,纺丝箱体的温度为260~265℃,纺丝窗的温度为19~21℃。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通过自制抗菌母粒,在制备过程中加入多种抗菌金属离子,并且有效的控制金属离子的粒径大小和离子含量,得到的母粒具有抗菌效果优异,而且不变色,解决了多数抗菌母粒的变色问题,将抗菌母粒与化学纤维通过熔融纺丝制备抗菌纤维,纺丝过程中连续、单耗低、成品率高,得到的纤维抗菌效果、防臭性能、远红外功能优异,具有最佳安全性;该制备过程不但无污染,不增加工艺,而且成本降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实施例是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是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具有抗菌、防臭及远红外功能的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抗菌母粒的制备

按重量份数计算,硅酸盐矿物载金属离子抗菌剂包括60份硅酸盐矿物和40份含有金属离子的金属盐,硅酸盐矿物为蒙脱土和海泡石组合,其中m(蒙脱土):m(海泡石)=8:9,将硅酸盐矿物加入搅拌器中,先在转速为700rpm下搅拌9min,后将转速调至1000rpm继续搅拌5min,混合均匀;再将硝酸铝、硝酸铁、硝酸钙加入搅拌器中进行混合溶解,在转速为3000rpm、温度为82℃下搅拌6min,最后将转速调至500rpm,加入去离子水,去离子水的添加量为金属盐添加量的100%,继续搅拌12min;将所得固体放于烘箱中在65℃下干燥3h,再将温度升高至92℃,继续干燥5h,干燥后待冷却至50℃时,放于球磨机中在筒体转速为20rpm下研磨1.5h,研磨之后放于烘箱中在80℃下干燥2h,得到金属离子的总含量为4%的硅酸盐矿物载金属离子抗菌剂,其中铝离子的含量为2%,铁离子的含量为0.5%,钙离子的含量为2.5%;

将所述的抗菌剂与85重量份的涤纶混合,通过螺杆挤出机制成抗菌母粒;

b、具有抗菌、防臭及远红外功能的纤维的制备

将重量份数为1%的步骤a制备的抗菌母粒和99%涤纶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采用熔融纺丝法进行纺丝,得到所述的抗菌涤纶纤维,纺丝工艺条件为:纺丝速度为4400m/min,纺丝箱体的温度为265℃,纺丝窗的温度为21℃。

实施例2

具有抗菌、防臭及远红外功能的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抗菌母粒的制备

按重量份数计算,硅酸盐矿物载金属离子抗菌剂包括42份硅酸盐矿物和58份含有金属离子的金属盐,硅酸盐矿物为海泡石和沸石组合,其中m(海泡石):m(沸石)=8:3,将硅酸盐矿物加入搅拌器中,先在转速为700rpm下搅拌10min,后将转速调至1200rpm继续搅拌10min,混合均匀;再将硝酸铜、硝酸锌、硝酸铝、硝酸铁、硝酸钙及硝酸镁加入搅拌器中进行混合溶解,在转速为4200rpm、温度为90℃下搅拌8min,最后将转速调至800rpm,加入去离子水,去离子水的添加量为金属盐添加量的110%,继续搅拌12min;将所得固体放于烘箱中在70℃下干燥3h,再将温度升高至96℃,继续干燥5h,干燥后待冷却至60℃时,放于球磨机中在筒体转速为20rpm下研磨1.3h,研磨之后放于烘箱中在90℃下干燥2h,得到金属离子的总含量为4.5%的硅酸盐矿物载金属离子抗菌剂,其中铜离子含量为0.6%,锌离子含量为0.7%,铝离子含量为0.8%,铁离子的含量为1%,钙离子的含量为0.8%,镁离子的含量为0.6%;

将所述的抗菌剂与90重量份的涤纶混合,通过螺杆挤出机制成抗菌母粒;

b、具有抗菌、防臭及远红外功能的纤维的制备

将重量份数为5%的步骤a制备的抗菌母粒和95%涤纶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采用熔融纺丝法进行纺丝,得到所述的抗菌涤纶纤维,纺丝工艺条件为:纺丝速度为4400m/min,纺丝箱体的温度为265℃,纺丝窗的温度为21℃。

实施例3

具有抗菌、防臭及远红外功能的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抗菌母粒的制备

按重量份数计算,硅酸盐矿物载金属离子抗菌剂包括70份硅酸盐矿物和30份含有金属离子的金属盐,硅酸盐矿物为蒙脱土和云母组合,其中m(蒙脱土):m(云母)=8:5,将硅酸盐矿物加入搅拌器中,先在转速为500rpm下搅拌10min,后将转速调至1100rpm继续搅拌9min,混合均匀;再将硝酸银、硝酸铁、硝酸铝及硝酸钛加入搅拌器中进行混合溶解,在转速为3000rpm、温度为90℃下搅拌6min,最后将转速调至1000rpm,加入去离子水,去离子水的添加量为金属盐添加量的130%,继续搅拌13min;将所得固体放于烘箱中在68℃下干燥3h,再将温度升高至98℃,继续干燥4h,干燥后待冷却至56℃时,放于球磨机中在筒体转速为30rpm下研磨1.3h,研磨之后放于烘箱中在90℃下干燥2h,得到金属离子的总含量为3.5%的硅酸盐矿物载金属离子抗菌剂,其中银离子的含量为1%,铁离子含量的为1.5%,铝离子的含量为0.5%、钛离子的含量为0.5%;

将所述的抗菌剂与88重量份的尼龙混合,通过螺杆挤出机制成抗菌母粒;

b、具有抗菌、防臭及远红外功能的纤维的制备

将重量份数为5%的步骤a制备的抗菌母粒和95%尼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采用熔融纺丝法进行纺丝,得到所述的抗菌涤纶纤维,纺丝工艺条件为:纺丝速度为4300m/min,纺丝箱体的温度为263℃,纺丝窗的温度为20℃。

实施例4

具有抗菌、防臭及远红外功能的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抗菌母粒的制备

按重量份数计算,硅酸盐矿物载金属离子抗菌剂包括60份硅酸盐矿物和40份含有金属离子的金属盐,硅酸盐矿物为蒙脱土和海泡石组合,其中m(蒙脱土):m(海泡石)=8:9,将硅酸盐矿物加入搅拌器中,先在转速为700rpm下搅拌9min,后将转速调至1000rpm继续搅拌5min,混合均匀;再将硝酸铝、硝酸铁、硝酸钙加入搅拌器中进行混合溶解,在转速为3000rpm、温度为82℃下搅拌6min,最后将转速调至500rpm,加入去离子水,去离子水的添加量为金属盐添加量的100%,继续搅拌12min;将所得固体放于烘箱中在65℃下干燥3h,再将温度升高至92℃,继续干燥5h,干燥后待冷却至50℃时,放于球磨机中在筒体转速为20rpm下研磨1.5h,研磨之后放于烘箱中在80℃下干燥2h,得到金属离子的总含量为4%的硅酸盐矿物载金属离子抗菌剂,其中铝离子的含量为2%,铁离子的含量为0.5%,钙离子的含量为2.5%;

将所述的抗菌剂与90重量份的涤尼龙混合,通过螺杆挤出机制成抗菌母粒;

b、具有抗菌、防臭及远红外功能的纤维的制备

将重量份数为4%的步骤a制备的抗菌母粒和96%尼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采用熔融纺丝法进行纺丝,得到所述的抗菌涤纶纤维,纺丝工艺条件为:纺丝速度为4300m/min,纺丝箱体的温度为263℃,纺丝窗的温度为20℃。

实施例5

具有抗菌、防臭及远红外功能的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抗菌母粒的制备

按重量份数计算,硅酸盐矿物载金属离子抗菌剂包括54份硅酸盐矿物和46份含有金属离子的金属盐,硅酸盐矿物为麦饭石和海泡石组合,其中m(麦饭石):m(海泡石)=7:8,将硅酸盐矿物加入搅拌器中,先在转速为600rpm下搅拌9min,后将转速调至1000rpm继续搅拌7min,混合均匀;再将硝酸锌、硝酸钙、硝酸镁及硝酸钛加入搅拌器中进行混合溶解,在转速为3800rpm、温度为87℃下搅拌5min,最后将转速调至900rpm,加入去离子水,去离子水的添加量为金属盐添加量的150%,继续搅拌10min;将所得固体放于烘箱中在60℃下干燥3h,再将温度升高至100℃,继续干燥4h,干燥后待冷却至55℃时,放于球磨机中在筒体转速为28rpm下研磨1.5h,研磨之后放于烘箱中在86℃下干燥2h,得到金属离子的总含量为1.8%的硅酸盐矿物载金属离子抗菌剂,其中锌离子含量为0.5%,钙离子的含量为0.5%,镁离子的含量为0.5%,钛离子含量为0.3%;

将所述的抗菌剂与85重量份的丙纶混合,通过螺杆挤出机制成抗菌母粒;

b、具有抗菌、防臭及远红外功能的纤维的制备

将重量份数为10%的步骤a制备的抗菌母粒和90%丙纶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采用熔融纺丝法进行纺丝,得到所述的抗菌涤纶纤维,纺丝工艺条件为:纺丝速度为4300m/min,纺丝箱体的温度为260℃,纺丝窗的温度为20℃。

实施例6

具有抗菌、防臭及远红外功能的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抗菌母粒的制备

按重量份数计算,硅酸盐矿物载金属离子抗菌剂包括76份硅酸盐矿物和24份含有金属离子的金属盐,硅酸盐矿物为云母和沸石组合,其中m(云母):m(沸石)=8:1,将硅酸盐矿物加入搅拌器中,先在转速为800rpm下搅拌8min,后将转速调至1100rpm继续搅拌8min,混合均匀;再将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钙、硝酸镁及硝酸钛加入搅拌器中进行混合溶解,在转速为4000rpm、温度为95℃下搅拌6min,最后将转速调至700rpm,加入去离子水,去离子水的添加量为金属盐添加量的140%,继续搅拌15min;将所得固体放于烘箱中在64℃下干燥4h,再将温度升高至100℃,继续干燥4h,干燥后待冷却至58℃时,放于球磨机中在筒体转速为22rpm下研磨1.2h,研磨之后放于烘箱中在85℃下干燥3h,得到金属离子的总含量为5%的硅酸盐矿物载金属离子抗菌剂,其中银离子含量为2%,铜离子含量为1%,钙离子的含量为1%,镁离子的含量为0.5%,钛离子含量为0.5%;

将所述的抗菌剂与89重量份的丙纶混合,通过螺杆挤出机制成抗菌母粒;

b、具有抗菌、防臭及远红外功能的纤维的制备

将重量份数为3%的步骤a制备的抗菌母粒和97%丙纶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采用熔融纺丝法进行纺丝,得到所述的抗菌涤纶纤维,纺丝工艺条件为:纺丝速度为4300m/min,纺丝箱体的温度为260℃,纺丝窗的温度为20℃。

实施例1~6制备的纤维进行如下抗菌试验。

1、抗菌性能

按照aatcc100-2004《纺织材料抗菌整理的性能评价》标准测试,其结果列于表1:

表1纤维的抗菌试验结果

2、抗菌持久性:

参照fz/t73023-2006《抗菌针织品附录c抗菌织物试样洗涤试验方法》的洗涤程序洗涤抗菌纤维50次后测试抗菌结果列于表2。

表2纤维水洗50次后的抗菌效果

3、纤维毒性试验

纤维毒性试验包括多次完整皮肤刺激性试验、皮肤变态试验及阴道黏膜刺激试验,实验结果列于表3

表3纤维毒性试验结果

通过对纤维进行毒性试验,本发明皮肤、皮肤变态反应、阴道粘膜均无刺激,具有安全的抗菌效果。

4、远红外功能

4.1、保温性能测试:分别用普通织物和本发明纤维制成护腕套在健康者的手腕上,在室温下,在一定的时间内,用测温仪分别测得皮肤表面的温度,求出温度差;

4.2、发射率:按gb/t30127-2013标准检测。

表4纤维的远红外功能

从表3可以看出,本发明相对普通的织物具有优异的远红外功能,本发明与体内水分子的共振作用能有效活化水分子,提高细胞渗透性能,从而提高身体的含量量;能与水分子及有机物产生共振而具有良好的热效应,因此具有良好的保暖性能。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