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组合式熔纺长丝双面吹风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79480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模块化组合式熔纺长丝双面吹风冷却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属于合成纤维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组合式熔纺长丝双面吹风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前述的熔纺长丝也称熔融纺丝,是将诸如pa或pe之类的高聚物纺丝熔体从纺丝机的喷丝板的喷丝孔中挤出,挤出的熔体细流依次经吹风冷却、拉伸,最后凝固成丝条,丝条作为后纺牵伸的原丝或其它用途。前述的双面吹风冷却装置属于侧吹风冷却装置范畴。

如业界所知,由于刚从喷丝板上的喷丝孔中挤出的细而密集的熔体丝条因尚未固化成形而处于高温熔融状态并且熔体温度远高于周围空气温度,又由于此时的熔体丝条极为柔弱细嫩,因而需由冷却装置实施风冷却,即由吹风冷却装置吹风冷却,使其从流体纤维凝固成或称演变成固体纤维。

对于熔纺长丝,目前普遍采用单面侧吹风冷却装置侧吹风冷却,具体而言,冷却风从所纺纤维的一侧(通常为装置处于使用状态的后侧)吹向所需冷却的纤维。单面侧吹风冷却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以及操作方便的长处,但是由于一束纤维的内侧靠近即面对冷却风,因而靠近冷却风的一侧的纤维冷却速度快且冷却效果好,而远离即背对冷却风一侧的纤维冷却速度缓慢且冷却效果相对逊色,于是造成一束纤维中若干单股纤维间的冷却不均匀,影响纤维质量,例如纤维的线密度、伸长率、强力等指标的偏差率较高并且还对染色效果产生影响。

或许有人会这样认为;采用环吹风冷却装置可以使纤维获得内外一致的均匀冷却效果,但是,由于长丝每一个位有多个(通常为6至16个)纺丝组件,如果对各个纺丝组件配备相应的环吹头,那么导致生头操作不便,断丝一个头即会影响其它组件丝束;又由于熔纺短纤通常采用单枚大而圆的喷丝板(喷丝板上具有成百盈千乃至累万个喷丝孔),对于吹风面积小且高度有限的环吹风冷却装置而言能满足对出自大而圆的单枚喷丝板上的喷丝孔的熔体细流的环吹风冷却要求,但是熔纺长丝普遍采用直线方向排列的一组喷丝板,于是吹风面积小且高度有限的环吹风冷却装置便无法适用。由于环吹风冷却装置可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见诸如cn202925169u(环吹风冷却装置)、cn103820868a(一种生产超细旦、高品质纺丝的环吹风装置)、cn2793105y(熔融纺丝冷却用的全密闭环吹风装置)、cn203923476u(一种环吹风冷却装置)和cn202809026u(一种新型环吹风装置),等等,因而申请人不再赘述。

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同样可见诸前述侧吹风即单面吹风冷却装置的技术信息,典型的如cn2151158y推荐的“熔融法长丝纺丝冷却用侧吹风装置”,由于该专利表现为单面吹风,因而存在申请人在上面提及的技术问题。

经本申请人所作的试验表明:前述的模块化组合式熔纺长丝双面吹风冷却装置完全能够弥补前述单面吹风冷却装置的弊端,但是存在技术上的瓶颈因素,具体而言,相对于单面吹风,由于对应于喷丝板下方的保温仓以及对应于保温仓的纤维吹风冷却俱处于封闭状态,仅纤维吹风冷却腔的下部的出风口与外界相通,因而喷丝板工作状况的正常与否无法由在线作业人员直观看到。对此本申请人作了广泛的文献检索,然而在迄今为止公开的中外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中均未见诸有解决前述技术瓶颈的启示。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本申请人作了反复而有益的设计,终于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对出自直线方向排列的一组喷丝板的熔体丝条实施两面吹风冷却而藉以保障若干单股纤维之间的均匀冷却效果并保障纤维质量、有利于体现理想的集合效果而藉以显著节省对空间的占用、有便于实时观察喷丝板的工作状况而藉以保障纺丝效果、有益于检护而藉以体现使用中的便利性的模块化组合式熔纺长丝双面吹风冷却装置。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模块化组合式熔纺长丝双面吹风冷却装置,包括一箱体,在该箱体内自左向右以等距离间隔状态隔设有复数个纤维吹风冷却腔,在对应于纤维吹风冷却腔的高度方向的左侧以及右侧的位置各隔设有一与纤维吹风冷却腔相通的用于向纤维吹风冷却腔内吹送冷风的冷风腔,在箱体的顶部围绕纤维吹风冷却腔的四周边缘部位固定有一保温仓围护框,位于保温仓围护框内的区域构成为保温仓,该保温仓与纤维吹风冷却腔相对应并且相通,在对应于各纤维吹风冷却腔的前侧枢转设置有一检护门,在纤维吹风冷却腔的纤维吹风冷却腔左腔壁以及纤维吹风冷却腔右腔壁的高度方向的上部各设置有一照明机构;一摄像机构,该摄像机构在对应于所述照明机构的下方的位置设置在所述纤维吹风冷却腔左腔壁背对所述纤维吹风冷却腔右腔壁的一侧或者设置在纤维吹风冷却腔右腔壁背对纤维吹风冷却腔左腔壁的一侧并且探入到所述纤维吹风冷却腔内;一空调风引入箱,该空调风引入箱在对应于所述箱体的后方的位置与箱体固定,并且该空调风引入箱的空调风引入箱腔与所述冷风腔相通,而空调风引入箱的左端的空调风进风管与空调供风装置管路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纤维吹风冷却腔的纤维吹风冷却腔左腔壁上以密集状态开设有纤维吹风冷却腔左腔壁通气孔,而在所述纤维吹风冷却腔的纤维吹风冷却腔右腔壁上以密集状态开设有纤维吹风冷却腔右腔壁通气孔,藉由纤维吹风冷却腔左腔壁通气孔以及纤维吹风冷却腔右腔壁通气孔将所述冷风腔内的冷风引入所述纤维吹风冷却腔内对途经纤维吹风冷却腔的熔体丝条吹风冷却。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纤维吹风冷却腔左腔壁的下部延伸有一纤维吹风冷却腔左腔壁延伸板,而在所述纤维吹风冷却腔右腔壁的下部延伸有一纤维吹风冷却腔右腔壁延伸,该纤维吹风冷却腔左腔壁延伸板以及纤维吹风冷却腔右腔壁延伸板均探出所述箱体的底平面并且彼此形成倒八字形的关系,纤维吹风冷却腔左腔壁延伸板与纤维吹风冷却腔右腔壁延伸板之间的空间构成为纤维吹风冷却腔出风口。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箱体的底部固定有与所述纤维吹风冷却腔的数量相等的纤维上油架,在纤维上油架上并且循着上油架的长度方向以间隔状态枢轴设置有上油嘴,该上油嘴对应于所述纤维吹风冷却腔出风口的下方。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检护门的高度方向的左侧通过一对检护门铰链在对应于所述纤维吹风冷却腔的前侧的位置与所述箱体枢转连接,而在检护门的高度方向的右侧固定有一对吸铁板,在箱体的前侧并且在对应于一对吸铁板的位置固定有一对电磁铁,在该对电磁铁处于通电状态时,由该对电磁铁将一对吸铁板吸合,而当该对电磁铁处于失电状态时,该对电磁铁解除对一对吸铁板的吸合。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箱体的顶部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保温仓的位置以腾空于保温仓上方的状态固定有一纺丝箱箱体,在该纺丝箱箱体内设置有纺丝机构。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纺丝机构包括计量泵固定板、计量泵驱动电机、喷丝头固定板、两组在直线方向间隔设置的喷丝头以及与喷丝头的数量相等的计量泵,计量泵固定板在所述纺丝箱箱体内与纺丝箱箱体固定,计量泵与计量泵固定板固定,该计量泵的计量泵纺丝熔体进料口与螺杆挤出机的出料口管路连接,而计量泵的计量泵纺丝熔体出料口与喷丝头的喷丝头熔体引入口管路连接,计量泵驱动电机与计量泵传动配合,喷丝头固定板与所述保温仓围护框的上部固定,喷丝头与喷丝头固定板朝向所述保温仓的一侧固定。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设置在所述纤维吹风冷却腔右腔壁的高度方向的上部的所述照明机构的结构是与设置在所述纤维吹风冷却腔左腔壁的高度方向的上部的照明机构的结构相同的,该设置在纤维吹风冷却腔左腔壁的高度方向的上部的照明机构包括灯箱、灯罩框、密封嵌条、透明玻璃、灯管座和灯管,灯箱在所述纤维吹风冷却腔左腔壁的高度方向的上部围隔构成,灯罩框固定在灯箱内,密封嵌条嵌置在灯罩框内,透明玻璃插嵌在密封嵌条上,灯管座在对应于透明玻璃的左侧的位置与灯箱固定,灯管设在灯管座上并且与灯罩框的灯罩框透光腔相对应。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摄像机构设置在所述纤维吹风冷却腔左腔壁背对所述纤维吹风冷却腔右腔壁的一侧,并且对应于所述照明机构的下方,该摄像机构包括齿条、导轨、滑块、电机、摄像头移动条和摄像头,齿条与纤维吹风冷却腔左腔壁背对纤维吹风冷却腔右腔壁的一侧固定并且对应于照明机构的下方,导轨在对应于齿条的上方的位置同样与纤维吹风冷却腔左腔壁背对纤维吹风冷却腔右腔壁的一侧固定,滑块与导轨滑动配合,电机与滑块固定,在该电机的电机轴上固定有一齿轮,该齿轮与齿条啮合,摄像头移动条的左端与滑块固定,而右端探入所述纤维吹风冷却腔内,摄像头固定在摄像头移动条的右端。

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机为正反转电机。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之一,由于能对途经纤维吹风冷却腔的熔体丝条由纤维吹风冷却腔的纤维吹风冷却腔左、右腔壁上的纤维吹风冷却腔左、右腔壁通气孔同时吹风冷却,因而能保障若干单股纤维之间的均匀冷却效果并保障纤维质量;之二,由于在箱体内隔设有复数个纤维吹风冷却腔,每个纤维吹风冷却腔的顶部配有一纺丝机构,因而得以体现理想的模块化集合效果,既可节省设备占用空间,又能提高纺织效率;之三,由于设置了照明机构以及摄像机构,因而能实时观察喷丝板的工作状态,保障纺丝效果;之四,由于在对应于纤维吹风冷却腔的前侧设置了检护门,因而能够方便使用中的定期或不定期的日常检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暨应用例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箱体的俯视状态示意图。

图4为图1和图2示意的照明机构的详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均是以图1所示的位置状态为例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见图1和图3,示出了一箱体1,在该箱体1内自左向右(也可以称“自右向左”)以等距离间隔状态隔设有复数个纤维吹风冷却腔11,在对应于纤维吹风冷却腔11的高度方向的左侧以及右侧的位置各隔设有一与纤维吹风冷却腔11相通的用于向纤维吹风冷却腔11内吹送冷风的冷风腔12,在箱体1的顶部并且围绕纤维吹风冷却腔11的四周边缘部位固定有一保温仓围护框13,位于保温仓围护框13内的区域构成为保温仓131,该保温仓131与纤维吹风冷却腔11相对应并且相通,在对应于各纤维吹风冷却腔11的前侧枢转设置有一检护门14,在纤维吹风冷却腔11的纤维吹风冷却腔左腔壁111以及纤维吹风冷却腔右腔壁112的高度方向的上部各设置有一照明机构2;示出了一摄像机构3,该摄像机构3在对应于前述照明机构2的下方的位置设置在前述纤维吹风冷却腔左腔壁111背对前述纤维吹风冷却腔右腔壁112的一侧并且探入到前述纤维吹风冷却腔11内,但是也可设置在纤维吹风冷却腔右腔壁112背对纤维吹风冷却腔左腔壁111的一侧;示出了一空调风引入箱4,该空调风引入箱4在对应于前述箱体1的后方的位置与箱体1固定,并且该空调风引入箱4的空调风引入箱腔41与前述冷风腔12相通,而空调风引入箱4的左端的空调风进风管42与空调供风装置管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纤维吹风冷却腔11的数量为三个,但显然并不局限于三个,例如可能增加至四个或以上,也可以减少至两个。

继续见图1和图3,在前述纤维吹风冷却腔11的纤维吹风冷却腔左腔壁111上以密集状态开设有纤维吹风冷却腔左腔壁通气孔1111,而在前述纤维吹风冷却腔11的纤维吹风冷却腔右腔壁112上以密集状态开设有纤维吹风冷却腔右腔壁通气孔1121,藉由纤维吹风冷却腔左腔壁通气孔1111以及纤维吹风冷却腔右腔壁通气孔1121将前述冷风腔12内的冷风引入前述纤维吹风冷却腔11内对途经纤维吹风冷却腔11的熔体丝条6(图2示)吹风冷却,熔体丝条6也可称“丝束”。

重点见图1,在前述纤维吹风冷却腔左腔壁111的下部延伸有一纤维吹风冷却腔左腔壁延伸板1112,而在前述纤维吹风冷却腔右腔壁112的下部延伸有一纤维吹风冷却腔右腔壁延伸1122,该纤维吹风冷却腔左腔壁延伸板1112以及纤维吹风冷却腔右腔壁延伸板1122均探出前述箱体1的底平面并且彼此形成倒八字形的关系,纤维吹风冷却腔左腔壁延伸板1112与纤维吹风冷却腔右腔壁延伸板1122之间的空间构成为纤维吹风冷却腔出风口113。

继续见图1,在前述箱体1的底部固定有与前述纤维吹风冷却腔11的数量相等(本实施例为三个)的纤维上油架15,在纤维上油架15上并且循着上油架15的长度方向以间隔状态枢轴设置有上油嘴151,该上油嘴151对应于前述纤维吹风冷却腔出风口113的下方。

前述检护门14的高度方向的左侧通过一对检护门铰链41在对应于前述纤维吹风冷却腔11的前侧的位置与前述箱体1枢转连接,而在检护门14的高度方向的右侧固定有一对吸铁板142,在箱体1的前侧并且在对应于一对吸铁板142的位置固定有一对电磁铁16,在该对电磁铁16处于通电状态时,由该对电磁铁16将一对吸铁板142吸合,而当该对电磁铁16处于失电状态时,该对电磁铁16解除对一对吸铁板142的吸合。由此可知,电磁铁16由线路与图中未示出的电气控制器电气连接。

由图1所示,在前述箱体1的顶部并且在对应于前述保温仓13的位置以腾空于保温仓13上方的状态固定有一纺丝箱箱体17,在该纺丝箱箱体17内设置有纺丝机构5。

请参见图2并且结合图1,前述的纺丝机构5包括计量泵固定板51、计量泵驱动电机52、喷丝头固定板53、两组在直线方向间隔设置的喷丝头54以及与喷丝头54的数量相等的计量泵55,计量泵固定板51在前述纺丝箱箱体17内与纺丝箱箱体17固定,计量泵55与计量泵固定板51固定,该计量泵55的计量泵纺丝熔体进料口551与螺杆挤出机(图中未示出,但属于公知技术)的出料口管路连接,而计量泵55的计量泵纺丝熔体出料口552与喷丝头54的喷丝头熔体引入口541管路连接,计量泵驱动电机52与计量泵55传动配合,喷丝头固定板53与前述保温仓围护框13的上部固定,喷丝头54与喷丝头固定板53朝向前述保温仓131的一侧固定。

请参见图4并且结合图1和图2,设置在前述纤维吹风冷却腔右腔壁112的高度方向的上部的前述照明机构2的结构是与设置在前述纤维吹风冷却腔左腔壁111的高度方向的上部的照明机构2的结构相同的,该设置在纤维吹风冷却腔左腔壁111的高度方向的上部的照明机构2包括灯箱21、灯罩框22、密封嵌条23、透明玻璃24、灯管座25和灯管26,灯箱21在前述纤维吹风冷却腔左腔壁111的高度方向的上部围隔构成,灯罩框22固定在灯箱21内,密封嵌条23嵌置在灯罩框22内,透明玻璃24插嵌在密封嵌条23上,灯管座25在对应于透明玻璃24的左侧的位置与灯箱21固定,灯管26设在灯管座25上并且与灯罩框22的灯罩框透光腔221相对应。依据专业常识,支撑(即支持)灯管26亮启的电源由灯管座25上的电源线与外部电源电路如前述电气控制器的电路电气连接。

重点见图2,前述的摄像机构3设置在前述纤维吹风冷却腔左腔壁111背对前述纤维吹风冷却腔右腔壁112的一侧,并且对应于前述照明机构2的下方,该摄像机构3包括齿条31、导轨32、滑块33、电机34、摄像头移动条35和摄像头36,齿条31与纤维吹风冷却腔左腔壁111背对纤维吹风冷却腔右腔壁112的一侧固定并且对应于照明机构2的下方,导轨32在对应于齿条31的上方的位置同样与纤维吹风冷却腔左腔壁111背对纤维吹风冷却腔右腔壁112的一侧固定,滑块33与导轨32滑动配合,电机34与滑块33固定,在该电机34的电机轴341上固定有一齿轮3411,该齿轮3411与齿条31啮合,摄像头移动条35的左端与滑块33固定,而右端探入前述纤维吹风冷却腔11内,摄像头36固定在摄像头移动条35的右端。电机34以及摄像头36与上面提及的电气控制器电气连接,由摄像头36摄取的用于反映喷丝头54(也可称“喷丝板”)的工作状况的信息由电气控制器传输给视频系统,以实时观察喷丝头54的状况。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电机34为正反转电机。

当电机34工作时,电机轴341带动齿轮3411,由于电机34固定在滑块33上并且滑块33与导轨32滑动配合,又由于齿轮3411与齿条31啮合,还由于摄像头36固定于摄像头移动条35上并且摄像头移动条35与滑块33固定,因而由齿轮3411迫使滑块33在导轨32上移动,由滑块33带动电机32以及摄像头36同步移动,由摄像头36对喷丝头54拍摄。此时的照明机构2的结构体系的灯管26处于亮启状态,帮助摄像头36摄像,即为摄像头36的摄像提供光源。

纺丝机构5处于纺丝状态,熔体丝条6自喷丝头54喷出,途经保温仓131后进入纤维吹风冷却腔11,此时的检护门14处于关闭状态,并且空调风自空调风进风管42引入空调风引入箱4的空调风引入箱腔41,进入空调风引入箱腔41内的空调风分别引至各个冷风腔12,冷风腔12内的冷风由纤维吹风冷却腔左腔壁111上的纤维吹风冷却腔左腔壁通气孔1111进入纤维吹风冷却腔11内,同时由纤维吹风冷却腔右腔壁112上的纤维吹风冷却腔右腔壁通气孔1121进入纤维吹风冷却腔11内,对进入纤维吹风冷却腔11内的熔体丝条6同时两面吹风冷却而形成纤维,纤维出前述的纤维吹风冷却腔出风口113后途经上油嘴151的上油嘴导丝槽1511上油,在图1中示出了开设于上油嘴151上的进油孔1512,行出上油嘴151后进入后续工序,如牵伸、卷绕等。在前述过程中,照明机构2以及摄像机构3俱处于工作状态,由摄像头36摄取的图像经电气控制器向外传输并由屏幕显示,由监控人员及时观察喷丝头54的工况。

综上前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