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添加有山奈酚的复合纺织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68229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纺织材料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添加有山奈酚的复合纺织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纺织材料是指纤维及纤维制品,具体表现为纤维、纱线、织物及其复合物。传统的纺织材料可以应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纺织材料作为原料也可以直接作为产品,正在从传统的天然原料较快地转向产业用纺织用品,同时对于新鲜的复合纺织材料的需求日益加大。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纺织面料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功能性纺织品除了具有基本的织物性能以外,还需具备防紫外线、抗菌、方面、保健等作用。所以现在纺织材料行业对于新型复合材料的研发是多方面、多领域的结合发展,以期待复合功能面料的产生。本发明主要致力于添加山奈酚成分的复合纺织材料的研究,研制出一款具有抗菌功能的纺织面料来应对市场和行业的发展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添加有山奈酚的复合纺织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采用特定原料进行组合,配合相应的生产工艺,得到的添加有山奈酚的复合纺织材料,其材料拉伸强度大,具有抑菌功能使用范围广泛,能够满足行业的要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添加有山奈酚的复合纺织材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粘胶纤维10-25份、羧甲基纤维素10-30份、亚麻10-20份、黄原胶15-20份、左旋酒石酸5-12份、山奈酚4-10份、硫代硫酸钠五水合物1-3份、对苯二甲酰氯8-14份、聚-β-羟基丁酸酯5-10份、焦谷氨酸甲酯1-4份、七叶皂苷钠2-3份、聚乙烯吡咯烷酮1-2份、桐油酸酐1-2份、偏硼酸钡1-2份、胶黏剂2-5份、分散剂2-5份、热稳定剂1-4份。

优选地,胶黏剂选自亚磷酸三苯酯、5-磺基水杨酸二水合物、柠檬酸三钠盐二水合物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所述的分散剂选自牛磺酸盐、氨基胍磺酸盐、木质素磺酸盐和乙烯基磺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的热稳定剂选自葵酸甘油三酯、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马来酸酯和丹桂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添加有山奈酚的复合纺织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重量份称取各原料;

(2)将粘胶纤维、羧甲基纤维素、亚麻、黄原胶、左旋酒石酸、山奈酚、聚-β-羟基丁酸酯、分散剂加入反应釜,搅拌混匀,加热至180-220℃,搅拌保温15-45分钟,搅拌速度250-300转/分钟;

(3)将步骤(2)中的反应物冷却至室温,加入对苯二甲酰氯、焦谷氨酸甲酯、硫代硫酸钠五水合物、聚乙烯吡咯烷酮、热稳定剂,再次加热至160-180℃,搅拌保温25分钟,搅拌速度250-300转/分钟;

(4)向步骤(3)的混合物注入高温水蒸气,继续保温40分钟;

(5)将步骤(4)的混合物和七叶皂苷钠、桐油酸酐、偏硼酸钡、胶黏剂注入反应釜中高压匀质机,混合搅拌,搅拌速度为250-300转/分钟,压强调节为15-20mpa,反应时间为20-40分钟,反应温度为135℃;

(6)将步骤(5)中的反应物至于惰性气体环境下纺丝,通过牵拉处理,脱气干燥,冷却至室温即得成品。

优选地,所述惰性气体为氩气。

优选地,所述纺丝速度为2000-2500m/min。

优选地,所述烘干温度为60-75℃,烘干时间2-3小时。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添加有山奈酚的复合纺织材料,以粘胶纤维、羧甲基纤维素、亚麻、黄原胶、左旋酒石酸、山奈酚、聚-β-羟基丁酸酯为主要成分,通过加入对苯二甲酰氯、焦谷氨酸甲酯、硫代硫酸钠五水合物、聚乙烯吡咯烷酮、七叶皂苷钠、桐油酸酐、偏硼酸钡、胶黏剂、热稳定剂、分散剂,辅以加热反应、均匀搅拌、蒸汽活化、加压分散、牵拉纺丝、脱气干燥等工艺,使得制备而成的添加有山奈酚的复合纺织材料,其材料拉伸强度大,具有抑菌功能使用范围广泛,能够满足行业的要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2)本发明的添加有山奈酚的复合纺织材料原料廉价、工艺简单,适于大规模工业化运用,实用性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1)按照重量份称取粘胶纤维10份、羧甲基纤维素10份、亚麻10份、黄原胶15份、左旋酒石酸5份、山奈酚4份、硫代硫酸钠五水合物1份、对苯二甲酰氯8份、聚-β-羟基丁酸酯5份、焦谷氨酸甲酯1份、七叶皂苷钠2份、聚乙烯吡咯烷酮1份、桐油酸酐1份、偏硼酸钡1份、亚磷酸三苯酯2份、牛磺酸盐2份、葵酸甘油三酯1份;

(2)将粘胶纤维、羧甲基纤维素、亚麻、黄原胶、左旋酒石酸、山奈酚、聚-β-羟基丁酸酯、牛磺酸盐加入反应釜,搅拌混匀,加热至180℃,搅拌保温15分钟,搅拌速度250转/分钟;

(3)将步骤(2)中的反应物冷却至室温,加入对苯二甲酰氯、焦谷氨酸甲酯、硫代硫酸钠五水合物、聚乙烯吡咯烷酮、葵酸甘油三酯,再次加热至160℃,搅拌保温25分钟,搅拌速度250转/分钟;

(4)向步骤(3)的混合物注入高温水蒸气,继续保温40分钟;

(5)将步骤(4)的混合物和七叶皂苷钠、桐油酸酐、偏硼酸钡、亚磷酸三苯酯注入反应釜中高压匀质机,混合搅拌,搅拌速度为250转/分钟,压强调节为15mpa,反应时间为20分钟,反应温度为135℃;

(6)将步骤(5)中的反应物至于氩气环境下纺丝,通过牵拉处理,脱气干燥,冷却至室温即得成品,纺丝速度为2000m/min,烘干温度为60℃,烘干时间2小时。

制得的添加有山奈酚的复合纺织材料的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2

(1)按照重量份称取粘胶纤维15份、羧甲基纤维素20份、亚麻15份、黄原胶16份、左旋酒石酸7份、山奈酚5份、硫代硫酸钠五水合物1份、对苯二甲酰氯10份、聚-β-羟基丁酸酯7份、焦谷氨酸甲酯2份、七叶皂苷钠2份、聚乙烯吡咯烷酮1份、桐油酸酐1份、偏硼酸钡1份、5-磺基水杨酸二水合物3份、氨基胍磺酸盐3份、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2份;

(2)将粘胶纤维、羧甲基纤维素、亚麻、黄原胶、左旋酒石酸、山奈酚、聚-β-羟基丁酸酯、氨基胍磺酸盐加入反应釜,搅拌混匀,加热至190℃,搅拌保温25分钟,搅拌速度270转/分钟;

(3)将步骤(2)中的反应物冷却至室温,加入对苯二甲酰氯、焦谷氨酸甲酯、硫代硫酸钠五水合物、聚乙烯吡咯烷酮、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再次加热至165℃,搅拌保温25分钟,搅拌速度270转/分钟;

(4)向步骤(3)的混合物注入高温水蒸气,继续保温40分钟;

(5)将步骤(4)的混合物和七叶皂苷钠、桐油酸酐、偏硼酸钡、5-磺基水杨酸二水合物注入反应釜中高压匀质机,混合搅拌,搅拌速度为270转/分钟,压强调节为17mpa,反应时间为25分钟,反应温度为135℃;

(6)将步骤(5)中的反应物至于氩气环境下纺丝,通过牵拉处理,脱气干燥,冷却至室温即得成品,纺丝速度为2200m/min,烘干温度为65℃,烘干时间2.3小时。

制得的添加有山奈酚的复合纺织材料的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3

(1)按照重量份称取粘胶纤维18份、羧甲基纤维素27份、亚麻18份、黄原胶19份、左旋酒石酸11份、山奈酚8份、硫代硫酸钠五水合物2份、对苯二甲酰氯12份、聚-β-羟基丁酸酯8份、焦谷氨酸甲酯3份、七叶皂苷钠3份、聚乙烯吡咯烷酮2份、桐油酸酐2份、偏硼酸钡2份、柠檬酸三钠盐二水合物4份、木质素磺酸盐4份、马来酸酯3份;

(2)将粘胶纤维、羧甲基纤维素、亚麻、黄原胶、左旋酒石酸、山奈酚、聚-β-羟基丁酸酯、木质素磺酸盐加入反应釜,搅拌混匀,加热至205℃,搅拌保温35分钟,搅拌速度290转/分钟;

(3)将步骤(2)中的反应物冷却至室温,加入对苯二甲酰氯、焦谷氨酸甲酯、硫代硫酸钠五水合物、聚乙烯吡咯烷酮、马来酸酯,再次加热至175℃,搅拌保温25分钟,搅拌速度290转/分钟;

(4)向步骤(3)的混合物注入高温水蒸气,继续保温40分钟;

(5)将步骤(4)的混合物和七叶皂苷钠、桐油酸酐、偏硼酸钡、柠檬酸三钠盐二水合物注入反应釜中高压匀质机,混合搅拌,搅拌速度为290转/分钟,压强调节为19mpa,反应时间为35分钟,反应温度为135℃;

(6)将步骤(5)中的反应物至于氩气环境下纺丝,通过牵拉处理,脱气干燥,冷却至室温即得成品,纺丝速度为2300m/min,烘干温度为70℃,烘干时间2.8小时。

制得的添加有山奈酚的复合纺织材料的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4

(1)按照重量份称取粘胶纤维25份、羧甲基纤维素30份、亚麻20份、黄原胶20份、左旋酒石酸12份、山奈酚10份、硫代硫酸钠五水合物3份、对苯二甲酰氯14份、聚-β-羟基丁酸酯10份、焦谷氨酸甲酯4份、七叶皂苷钠3份、聚乙烯吡咯烷酮2份、桐油酸酐2份、偏硼酸钡2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5份、乙烯基磺酸盐5份、丹桂酸酯4份;

(2)将粘胶纤维、羧甲基纤维素、亚麻、黄原胶、左旋酒石酸、山奈酚、聚-β-羟基丁酸酯、乙烯基磺酸盐加入反应釜,搅拌混匀,加热至220℃,搅拌保温45分钟,搅拌速度300转/分钟;

(3)将步骤(2)中的反应物冷却至室温,加入对苯二甲酰氯、焦谷氨酸甲酯、硫代硫酸钠五水合物、聚乙烯吡咯烷酮、丹桂酸酯,再次加热至180℃,搅拌保温25分钟,搅拌速度300转/分钟;

(4)向步骤(3)的混合物注入高温水蒸气,继续保温40分钟;

(5)将步骤(4)的混合物和七叶皂苷钠、桐油酸酐、偏硼酸钡、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注入反应釜中高压匀质机,混合搅拌,搅拌速度为300转/分钟,压强调节为20mpa,反应时间为40分钟,反应温度为135℃;

(6)将步骤(5)中的反应物至于氩气环境下纺丝,通过牵拉处理,脱气干燥,冷却至室温即得成品,纺丝速度为2500m/min,烘干温度为75℃,烘干时间3小时。

制得的添加有山奈酚的复合纺织材料的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对比例1

(1)按照重量份称取粘胶纤维10份、羧甲基纤维素10份、亚麻10份、黄原胶15份、山奈酚4份、硫代硫酸钠五水合物1份、对苯二甲酰氯8份、聚-β-羟基丁酸酯5份、焦谷氨酸甲酯1份、七叶皂苷钠2份、聚乙烯吡咯烷酮1份、偏硼酸钡1份、亚磷酸三苯酯2份、牛磺酸盐2份、葵酸甘油三酯1份;

(2)将粘胶纤维、羧甲基纤维素、亚麻、黄原胶、山奈酚、聚-β-羟基丁酸酯、牛磺酸盐加入反应釜,搅拌混匀,加热至180℃,搅拌保温15分钟,搅拌速度250转/分钟;

(3)将步骤(2)中的反应物冷却至室温,加入对苯二甲酰氯、焦谷氨酸甲酯、硫代硫酸钠五水合物、聚乙烯吡咯烷酮、葵酸甘油三酯,再次加热至160℃,搅拌保温25分钟,搅拌速度250转/分钟;

(4)向步骤(3)的混合物注入高温水蒸气,继续保温40分钟;

(5)将步骤(4)的混合物和七叶皂苷钠、偏硼酸钡、亚磷酸三苯酯注入反应釜中高压匀质机,混合搅拌,搅拌速度为250转/分钟,压强调节为15mpa,反应时间为20分钟,反应温度为135℃;

(6)将步骤(5)中的反应物至于氩气环境下纺丝,通过牵拉处理,脱气干燥,冷却至室温即得成品,纺丝速度为2000m/min,烘干温度为60℃,烘干时间2小时。

制得的添加有山奈酚的复合纺织材料的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对比例2

(1)按照重量份称取粘胶纤维25份、羧甲基纤维素30份、亚麻20份、黄原胶20份、左旋酒石酸12份、山奈酚10份、硫代硫酸钠五水合物3份、对苯二甲酰氯14份、聚-β-羟基丁酸酯10份、聚乙烯吡咯烷酮2份、桐油酸酐2份、偏硼酸钡2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5份、乙烯基磺酸盐5份、丹桂酸酯4份;

(2)将粘胶纤维、羧甲基纤维素、亚麻、黄原胶、左旋酒石酸、山奈酚、聚-β-羟基丁酸酯、乙烯基磺酸盐加入反应釜,搅拌混匀,加热至220℃,搅拌保温45分钟,搅拌速度300转/分钟;

(3)将步骤(2)中的反应物冷却至室温,加入对苯二甲酰氯、硫代硫酸钠五水合物、聚乙烯吡咯烷酮、丹桂酸酯,再次加热至180℃,搅拌保温25分钟,搅拌速度300转/分钟;

(4)向步骤(3)的混合物注入高温水蒸气,继续保温40分钟;

(5)将步骤(4)的混合物和桐油酸酐、偏硼酸钡、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注入反应釜中高压匀质机,混合搅拌,搅拌速度为300转/分钟,压强调节为20mpa,反应时间为40分钟,反应温度为135℃;

(6)将步骤(5)中的反应物至于氩气环境下纺丝,通过牵拉处理,脱气干燥,冷却至室温即得成品,纺丝速度为2500m/min,烘干温度为75℃,烘干时间3小时。

制得的添加有山奈酚的复合纺织材料的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将实施例1-4和对比例1-2的制得的添加有山奈酚的复合纺织材料进行拉伸强度、黑曲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抑制率、尘螨检出率这几项性能测试。

表1

本发明的添加有山奈酚的复合纺织材料,以粘胶纤维、羧甲基纤维素、亚麻、黄原胶、左旋酒石酸、山奈酚、聚-β-羟基丁酸酯为主要成分,通过加入对苯二甲酰氯、焦谷氨酸甲酯、硫代硫酸钠五水合物、聚乙烯吡咯烷酮、七叶皂苷钠、桐油酸酐、偏硼酸钡、胶黏剂、热稳定剂、分散剂,辅以加热反应、均匀搅拌、蒸汽活化、加压分散、牵拉纺丝、脱气干燥等工艺,使得制备而成的添加有山奈酚的复合纺织材料,其材料拉伸强度大,具有抑菌功能使用范围广泛,能够满足行业的要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发明的添加有山奈酚的复合纺织材料原料廉价、工艺简单,适于大规模工业化运用,实用性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