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瓦楞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52793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型瓦楞辊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瓦楞辊,尤其是涉及一种节能型瓦楞辊。



背景技术:

瓦楞辊是瓦楞纸板生产设备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一般都采用48crmoa钢,经表面热处理和冷处理或表面冷处理后,其硬度一般都在hrc55以上。瓦楞辊是单面机的重要关键零件。瓦楞辊分为上瓦楞辊和下瓦楞辊,上下辊面均为雌形,两辊配对啮合装配,其啮合机理不同于通常的齿轮传动。下瓦楞辊为主动辊,轴端装有齿轮,电动机经减速装置带动下瓦楞辊转动。上瓦楞辊为从动辊,依靠上辊的辊齿和下辊的辊齿相互啮合传动。为了使瓦楞原纸在上、下瓦楞辊之间压楞成型,必须在上瓦楞辊上施加一定压力。所以上瓦楞辊除了绕自身轴线转动外,并能沿上下瓦楞辊轴线的连线方向移动。这种移动是通过气缸向上瓦楞辊两端施加径向压力,使相互啮合的瓦楞辊产生咬入压力。碳化钨瓦楞辊工艺与传统瓦楞辊不同,首先前基体热处理硬度不同,喷涂前齿型精度要求更高,必须在全自动数控磨上完成,其次喷涂技术是关键,以保证碳化钨的硬度结合力及后道抛光处理的质量,最难加工的是喷涂后的抛光技术,因瓦楞辊不同於一般工件,其齿型的独特性和表面硬度极高(如钻石)的碳化钨,传统的普通砂轮磨削根本无法进行。碳化钨瓦楞辊比一般瓦楞辊寿命耐用3-6倍。一般瓦楞辊齿高变化大,纸板质量不稳定,新辊时芯纸与涂胶辊间隙应是0.1mm-0.2mm,但是当瓦楞辊中间磨损0.1mm,间隙就会扩大,从而导致过多的胶量,过多的水份使纸板软且易弯翘;碳化钨瓦楞辊齿高变化小且长久,纸扳质量平直稳定。对于任何形式的瓦楞辊来说,它都具有同样的基本使用功能和磨损机理。瓦楞原纸在高速、连续节进的熨烫弯曲成形过程中,在线压力作用下不断与瓦楞辊楞顶进行相对位移并产生磨擦挤轧,受原纸中含有的夹杂物和矿物硬粒的碾压撞击,使瓦楞辊的楞顶部发生剧烈磨损。碳化钨瓦楞辊工艺与传统瓦楞辊不同,首先前基体热处理硬度不同,喷涂前齿型精度要求更高,必须在全自动数控磨上完成,其次喷涂技术是关键,以保证碳化钨的硬度结合力及后道抛光处理的质量,最难加工的是喷涂后的抛光技术,因瓦楞辊不同於一般工件,其齿型的独特性和表面硬度极高(如钻石)的碳化钨,传统的普通砂轮磨削根本无法进行。

但是目前的瓦楞辊在运行过程中,会一直使瓦楞辊处于转动状态下,从而对瓦楞纸进行处理,不过当人们忘记关闭机器时,并且没有瓦楞纸进行传输,瓦楞辊自动运行便变得极其耗费能量,不仅浪费能源,而且对机器也有了一定的损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节能型瓦楞辊,通过设置了压力传感器与红外传感器以及自动断电装置和定时断电装置,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型瓦楞辊,包括外辊筒、内辊筒和自动断电装置,所述外辊筒内部设有内辊筒,所述外辊筒内侧设有压力传感器,用于感知外辊筒表面接触到的压力,所述压力传感器一侧设有红外传感器,用于感应外界是否有瓦楞纸传输,所述内辊筒两侧均设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内部设有电磁感应加热器,用于对瓦楞辊进行电磁加热,所述电磁感应加热器一侧设有自动断电装置,用于在红外传感器感应外界无物体接近时自动断电节省能量,所述自动断电装置一侧设有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瓦楞辊温度,所述温度传感器一侧设有警报器,用于在温度过高的情况下进行警报,所述警报器一侧设有定时断电装置,用于使人们可以设置成定时断电,所述内辊筒内部设有电热管,用于对瓦楞辊进行电加热,所述电热管上端设有冷却板,用于使瓦楞辊进行冷却处理,所述电热管下端设有加热板,用于辅助电热管对瓦楞辊进行加热,所述中心轴表面设有外螺纹,用于固定瓦楞辊,所述外辊筒表面设有辊压纹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辊筒表面设有金属碳化钨涂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辊筒与中心轴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中心轴通过外螺纹螺旋固定在瓦楞机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辊筒表面设有保温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辊筒为金属材料制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辊筒与中心轴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辊筒表面设有辊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热管内设有螺旋电热合金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种节能型瓦楞辊,通过在外辊筒内侧设有的压力传感器,可以感知外辊筒表面接触到的压力,通过在压力传感器一侧设有的红外传感器,可以感应外界是否有瓦楞纸传输,通过在中心轴内部设有的电磁感应加热器,可以对瓦楞辊进行电磁加热,通过在电磁感应加热器一侧设有的自动断电装置,可以在红外传感器感应外界无物体接近时自动断电节省能量,通过在自动断电装置一侧设有的温度传感器,可以检测瓦楞辊温度,通过在温度传感器一侧设有的警报器,可以在温度过高的情况下进行警报,通过在警报器一侧设有的定时断电装置,可以使人们可以设置成定时断电,通过在内辊筒内部设有的电热管,可以对瓦楞辊进行电加热,通过在电热管上端设有的冷却板,可以使瓦楞辊进行冷却处理,通过在电热管下端设有的加热板,可以辅助电热管对瓦楞辊进行加热,通过在中心轴表面设有的外螺纹,可以固定瓦楞辊,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为人们处理瓦楞辊节能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所述一种节能型瓦楞辊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中心轴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一种节能型瓦楞辊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一种节能型瓦楞辊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外辊筒内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辊筒;2、内辊筒;3、压力传感器;4、冷却板;5、电热管;6、加热板;7、红外传感器;8、中心轴;9、电磁感应加热器;10、自动断电装置;11、温度传感器;12、警报器;13、定时断电装置;14、外螺纹;15、辊压纹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节能型瓦楞辊,包括外辊筒1、内辊筒2和自动断电装置10,外辊筒1内部设有内辊筒2,外辊筒1内侧设有压力传感器3,用于感知外辊筒1表面接触到的压力,压力传感器3一侧设有红外传感器7,用于感应外界是否有瓦楞纸传输,内辊筒2两侧均设有中心轴8,中心轴8内部设有电磁感应加热器9,用于对瓦楞辊进行电磁加热,电磁感应加热器9一侧设有自动断电装置10,用于在红外传感器7感应外界无物体接近时自动断电节省能量,自动断电装置10一侧设有温度传感器11,用于检测瓦楞辊温度,温度传感器11一侧设有警报器12,用于在温度过高的情况下进行警报,警报器12一侧设有定时断电装置13,用于使人们可以设置成定时断电,内辊筒2内部设有电热管5,用于对瓦楞辊进行电加热,电热管5上端设有冷却板4,用于使瓦楞辊进行冷却处理,电热管5下端设有加热板6,用于辅助电热管5对瓦楞辊进行加热,中心轴8表面设有外螺纹14,用于固定瓦楞辊,外辊筒1表面设有辊压纹路15。

外辊筒1表面设有金属碳化钨涂层,外辊筒1与中心轴8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中心轴8通过外螺纹14螺旋固定在瓦楞机内,内辊筒2表面设有保温层,外辊筒1为金属材料制成,内辊筒2与中心轴8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外辊筒1表面设有辊齿,电热管5内设有螺旋电热合金丝。

具体原理:使用时,将瓦楞辊通过中心轴8表面的外螺纹14螺旋固定在瓦楞机内,外辊筒1对瓦楞纸进行处理,压力传感器3感知外辊筒1表面接触到的压力,避免有碎屑被卷入瓦楞辊对瓦楞辊造成伤害,温度传感器11检测瓦楞辊运行时产生的温度,警报器12在温度过高的情况下进行警报,定时断电装置13使人们可以设置成定时断电,电热管5对瓦楞辊进行电加热,冷却板4使瓦楞辊进行冷却处理,加热板6辅助电热管5对瓦楞辊进行加热,红外传感器7感应外界是否有瓦楞纸传输,电磁感应加热器9对瓦楞辊进行电磁加热,自动断电装置10在红外传感器7感应外界无物体接近时自动断电节省能量。

该种节能型瓦楞辊,通过在外辊筒1内侧设有的压力传感器3,可以感知外辊筒1表面接触到的压力,通过在压力传感器3一侧设有的红外传感器7,可以感应外界是否有瓦楞纸传输,通过在中心轴8内部设有的电磁感应加热器9,可以对瓦楞辊进行电磁加热,通过在电磁感应加热器9一侧设有的自动断电装置10,可以在红外传感器7感应外界无物体接近时自动断电节省能量,通过在自动断电装置10一侧设有的温度传感器11,可以检测瓦楞辊温度,通过在温度传感器11一侧设有的警报器12,可以在温度过高的情况下进行警报,通过在警报器12一侧设有的定时断电装置13,可以使人们可以设置成定时断电,通过在内辊筒2内部设有的电热管5,可以对瓦楞辊进行电加热,通过在电热管5上端设有的冷却板4,可以使瓦楞辊进行冷却处理,通过在电热管5下端设有的加热板6,可以辅助电热管5对瓦楞辊进行加热,通过在中心轴8表面设有的外螺纹14,可以固定瓦楞辊,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为人们处理瓦楞辊节能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