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调节的气压棉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6825阅读:77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调节的气压棉箱。



背景技术:

棉箱喂棉机是棉纺前纺工艺流程及干法成网非织造布生产线中的关键单元机之一,其主要作用是将经充分开松、混合后的纤维处理成均匀的筵棉喂给成卷机或梳理机。气压棉箱喂棉机则是在槽式喂棉机的基础上改进后,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是在棉纺清钢联工艺流程及干法成网非织造布生产线中大量应用的新型喂棉机。

现有的气压棉箱喂棉机包括机箱、给棉罗拉、喂棉罗拉、打手、送棉管、排风网、集棉箱、导棉板、加压机构、集尘箱和集棉通道等部分构成,在使用时,棉花在风机的作用下输送到送棉管,风由排风网排出,棉花从送棉管内落下,在喂棉罗拉的作用下,棉花落入到打手上,在打手交叉打击下,棉层慢速开棉均匀且不易损伤纤维。此时高压风车通过第一管道从集尘箱吸取的风,经风力缓冲箱下压,经过加压通道进入集棉箱。集棉箱内的棉花经过打手开棉,借由高压风力下压,密度均匀且能产生较厚的棉层。最后棉花通过集棉通道在给棉罗拉的作用下,连续输入到梳棉机内。但是现有的气压棉箱在使用时,由于两个喂棉罗拉之间的距离不可调节,这就导致一次的喂棉量不能调节,工人需要根据经验进行喂棉,极易导致喂棉罗拉之间发生卡料现象。为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进的可调节式气压棉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方便调节使用,避免发生卡料现象的便于调节的气压棉箱。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调节的气压棉箱,包括箱体以及设置于箱体内的喂入罗拉以及打手辊,所述喂入罗拉并列设置有两个并位于所述箱体内的上方,所述打手辊位于所述喂入罗拉下方,所述喂入罗拉下方在箱体内设置有储棉漏底,所述储棉漏底一侧设置有出棉口,两所述喂入罗拉均通过调节装置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上方。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固定滑轨、气缸以及升降架。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滑轨至少设置有一个并横向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顶部。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气缸至少设置有两个并横向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两侧,所述气缸与固定滑轨平行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架至少设置有两个并分别垂直设置于所述固定滑轨下方,所述升降架还与一侧的气缸对应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架上纵向等间隔设置有挂槽。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架的挂槽内设置有喂入罗拉的端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为一种便于调节的气压棉箱,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方便调节使用,避免发生卡料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便于调节的气压棉箱一较佳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实用新型所述为一种便于调节的气压棉箱,如图1所示,包括箱体1以及设置于箱体1内的喂入罗拉2以及打手辊3,所述喂入罗拉2并列设置有两个并位于所述箱体1内的上方,所述打手辊3位于所述喂入罗拉2下方,所述喂入罗拉2下方在箱体1内设置有储棉漏底4,所述储棉漏底4一侧设置有出棉口5,两所述喂入罗拉2均通过调节装置设置于所述箱体1内的上方。

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固定滑轨6、气缸7以及升降架8。

所述固定滑轨7至少设置有一个并横向设置于所述箱体1内的顶部。

所述气缸7至少设置有两个并横向设置于所述箱体1内的两侧,所述气缸7与固定滑轨6平行设置。

所述升降架8至少设置有两个并分别垂直设置于所述固定滑轨6下方,所述升降架8还与一侧的气缸7对应连接。

所述升降架8上纵向等间隔设置有挂槽9。

所述升降架8的挂槽9内设置有喂入罗拉2的端部。

纤维通过管道进入箱体上方,通过喂入罗拉与打手辊充分分离,掉落至储存至储棉漏底,经过出棉口输送至下一工序。喂入罗拉在升降架上的挂槽上下移动来调节喂入罗拉的上下方向的高度,通过升降架在固定滑轨上左右移动来完成喂入罗拉的横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为一种便于调节的气压棉箱,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方便调节使用,避免发生卡料现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