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了牵伸和除杂效果的并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26616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改进了牵伸和除杂效果的并条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棉纺领域中的并条机械,尤其涉及一种改进了牵伸和除杂效果的并条机。



背景技术:

棉纺工艺是把棉纤维加工成为棉纱、棉线的纺纱工艺过程。这一工艺过程也适用于纺制棉型化纤纱、中长纤维纱以及棉与其他纤维混纺纱等。棉纺工序,包括开清棉、梳棉、并条、粗梳、粗纱、细纱等。开清棉:把原料棉按选配的比例从棉包中抓取出来,混和均匀,开松成小棉块和小棉束,除去部分杂质和疵点,然后集合成一定宽度、厚度或重量的棉层,卷绕成棉卷。开清棉是用开清棉联合机的一系列机械来完成,包括从棉包中抓取棉块的抓棉机,初步进行开松并混和的各种开棉机、混棉机、以及进一步开松和清洁原棉的清棉机等。清棉机可安装成卷装置以制成棉卷供应梳棉机;也可不装成卷装置,直接以散状纤维块、纤维束用管道气流输送并分配给若干台梳棉机,后者称为清梳联合机。梳棉:梳棉机把纤维块或纤维束用针齿表面分梳成为单纤维状态,同时除去较细小的或粘附在纤维上的杂质疵点,也除去一部分短绒,最后制成棉条输出。梳棉机输出的棉条,俗称生条,有规律地堆放在条筒中。生条中含有不超过0.1%的极少量杂质,纤维大部分呈弯钩状。在废棉纺中,采用罗拉梳理机,把输出的棉网,按纱支要求,通过分条机构分成窄条,经搓皮板搓拈,然后在细纱机上直接纺成细纱。这种纱有松软、毛茸多的特点,但强力较低,适宜于制棉毯等产品。精梳:把20根左右生条经牵伸、并合制成小棉卷,这个过程称为精梳准备工序。把小棉卷喂入精梳机,利用不同的针排分别对纤维的两端进行梳理,斜去短纤维和杂质,制成精梳棉条。经过精梳的棉条,纤维整齐度和洁净度好,能纺制品质良好、号数较细的精梳棉纱。并条:为了纺制均匀且强力较高的细纱,把6~8根棉条并列喂入罗拉式并条机,经牵伸把棉条拉细并汇集成一根棉条,圈入条筒。棉条的并合使条干和结构都获得改善,制成更均匀的棉条。在牵伸过程中利用纤维间的摩擦力使纤维伸直平行,尤其要使梳棉棉条中的弯钩状纤维伸直平行。并条工序一般有2~4道。并条制得的棉条俗称熟条,其粗细与生条相似,但结构有差异。由于并条时将几根棉条并列喂入,所以有混和作用。以不同的纤维条按规定比例在并条机上混和,称为条子混和,简称混条。粗纱:把熟条牵伸拉细,加以合适的拈回,使须条稍为拈紧,绕在筒管上制成粗纱,以供细纱机纺纱用。细纱:是纺成纱的最后工序。把喂入的粗纱拉细成所需细度的须条,然后加拈、卷绕成细纱。细纱的强力、光泽等物理机械性质应符合以后加工和产品的要求。

上述的并条工序主要由并条机完成,并条机由喂入部分、牵伸部分、成条部分等组成。

喂入部分由喂入条筒、导条罗拉、导条压辊、给棉罗拉等组成。棉条被导条罗拉和导条压辊从喂入条筒内引出,按一定方向由给棉罗拉送入牵伸部分。

牵伸部分由牵伸机构和自动清洁装置等组成,牵伸机构主要利用前牵伸罗拉的速度大于后牵伸罗拉而对棉条产生牵伸作用。在牵伸过程中利用纤维间的摩擦力使纤维伸直平行,尤其使棉条中的弯钩状纤维伸直平行。清洁装置的作用是及时清除沾附在皮辊和罗拉表面上的飞花和尘屑,防止积聚成堆落入棉条形成纱疵,这对于高速并条机尤为重要。通常采用真空吸风式自动清洁装置完成清洁。

成条部分包括集束机构、弧形导管、紧压罗拉、圈条器、棉条筒等。集束机构由集束器、集束罗拉、弧形导管等组成。集束器是金属制的入口大、出口小的新型集合器,固装在前牵伸罗拉的前面,把棉条及时集拢成带状,防止棉条高速输出时边纤维的散失和混乱,增加纤维间的抱合力,减少缠绕罗拉和断条现象。集束罗拉的作用是压缩棉条,稳定纤维的伸直度。弧形导管是一个半封闭或封闭式的铜制导管,把棉条顺利地导入弧形导管,防止棉条断头或堵塞弧形导管。弧形导管和紧压罗拉的作用是把棉条压成紧密而光滑的条子,使条子在引出时减少意外伸长,并增加棉条筒的容量。经紧压罗拉压缩的条子进入圈条器(见圈条)的斜管齿轮,以摆线形状圈入棉条筒内。

目前市面上的并条机存在的问题是:牵伸机构的牵伸效果有待加强;清洁装置一般只能清除沾附在皮辊和罗拉表面上的飞花和尘屑,而对棉条内部的杂质清洁能力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并条机存在的问题,对并条机进行了改进并提出了本实用新型,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进了牵伸和除杂效果的并条机,包括导条罗拉、导条压辊、喂入条筒、输出条筒、机箱和位于所述机箱内的给棉罗拉、下吸尘器、上吸尘器、后牵伸罗拉、前牵伸罗拉、成条集束器、集束罗拉、弧形导管、紧压罗拉、圈条盘、控制器、电机,所述导条罗拉设置在所述机箱的后方,所述导条罗拉上设置有所述导条压辊,所述喂入条筒位于所述导条罗拉下方,所述给棉罗拉位于所述导条罗拉前方,所述弧形导管、集束罗拉、成条集束器、前牵伸罗拉、后牵伸罗拉依次位于所述给棉罗拉前方,所述紧压罗拉位于所述弧形导管下方,所述圈条盘位于所述紧压罗拉下方,所述输出条筒位于所述圈条盘下方,所述上吸尘器和下吸尘器分别位于所述集束罗拉、成条集束器、前牵伸罗拉、后牵伸罗拉、给棉罗拉的上方和下方,所述控制器、电机固定在所述机箱顶端,所述机箱内还设置有位于所述给棉罗拉和后牵伸罗拉之间的加热吸杂罗拉,所述加热吸杂罗拉包括加热管、固定杆、加热器、转轴辊、罗拉吸尘器,所述加热管由导热金属制成,所述加热管内径大于所述转轴辊外径,所述电机驱动所述转轴辊转动,所述转轴辊通过所述固定杆与所述加热管同轴固定在一起,所述加热器固定在所述转轴辊上,所述加热器可使所述加热管保持30~50度的温度,所述加热管管壁上均匀开设3个以上吸杂通孔,所述罗拉吸尘器固定在所述转轴辊上,所述罗拉吸尘器上的吸尘管通过耐热的吸杂连接管与全部所述吸杂通孔连通。

在所述的改进了牵伸和除杂效果的并条机中,所述加热吸杂罗拉并排设置两个,棉条在两个所述加热吸杂罗拉上的缠绕方向相反。

在所述的改进了牵伸和除杂效果的并条机中,所述控制器连接并控制所述下吸尘器、上吸尘器、电机、加热器,所述电机驱动所述导条罗拉、给棉罗拉、后牵伸罗拉、前牵伸罗拉、集束罗拉、紧压罗拉、圈条盘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棉条经加热吸杂罗拉加热后变得更蓬松,使棉条更容易被牵伸,棉条上的纤维尤其是弯钩状纤维更易被伸直平行,棉条上有更多的纤维尤其是弯钩状纤维被伸直平行,从而提高了对棉条的牵伸效果;在棉条经过加热吸杂罗拉时,棉条上的杂物经吸杂通孔、吸杂连接管、吸尘管被罗拉吸尘器吸收清洁掉,从而提高了对棉条自身杂物的吸收清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并条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并条机的断条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并条机断条保护装置的部分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并条机的断条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并条机的加热吸杂罗拉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并条机的分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并条机分条装置的部分部件的机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1、导条罗拉;2、导条压辊;3、机箱;4、喂入条筒;5、输出条筒;6、分条装置;7、加热吸杂罗拉;8、断条保护装置;9、断条检测装置;10、圈条盘;11、下吸尘器;12、上吸尘器;13、控制器;14、给棉罗拉;15a、后牵伸罗拉;15b、前牵伸罗拉;16、成条集束器;17、集束罗拉;18、弧形导管;19、紧压罗拉;20、电机;61、分条管;62、四排管;63、喂入集束器;64a、上进刀缝;64b、下进刀缝;65a、左进刀缝;65b、右进刀缝;66、竖直分条刀;67、水平分条刀;68、手柄;71、加热管;72、固定杆;73、加热器;74、吸杂通孔;75、转轴辊;76、罗拉吸尘器;77、吸尘管;78、吸杂连接管;81、电磁铁;82、吸块;83、夹块;84、块通孔;85、支撑圆杆;86限位块;91、压力传感器;92、受压力端;93、测压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7所示的并条机,包括导条罗拉1、导条压辊2、喂入条筒4、输出条筒5、机箱3,还包括位于所述机箱3内的给棉罗拉14、下吸尘器11、上吸尘器12、后牵伸罗拉15a、前牵伸罗拉15b、成条集束器16、集束罗拉17、弧形导管18、紧压罗拉19、圈条盘10、控制器13、电机20。

所述导条罗拉1设置在所述机箱3的后方,所述导条罗拉1上设置有所述导条压辊2,所述喂入条筒4位于所述导条罗拉1下方。

所述给棉罗拉14位于所述导条罗拉1前方,所述弧形导管18、集束罗拉17、成条集束器16、前牵伸罗拉15b、后牵伸罗拉15a依次位于所述给棉罗拉14前方。成条集束器16是金属制的入口大、出口小的新型集合器,棉条经过成条集束器16后被集合成带状。

所述紧压罗拉19位于所述弧形导管18下方,所述圈条盘10位于所述紧压罗拉19下方,所述输出条筒5位于所述圈条盘10下方。

如图1所示,所述上吸尘器12和下吸尘器11分别位于所述集束罗拉17、成条集束器16、前牵伸罗拉15b、后牵伸罗拉15a、给棉罗拉14的上方和下方。上吸尘器12和下吸尘器11及时清除沾附在设备表面的飞花和尘屑,防止积聚成堆落入棉条形成纱疵。

所述控制器13、电机20固定在所述机箱3顶端。所述控制器13连接并控制所述下吸尘器11、上吸尘器12、电机20,所述电机20驱动所述导条罗拉1、给棉罗拉14、后牵伸罗拉15a、前牵伸罗拉15b、集束罗拉17、紧压罗拉19、圈条盘10转动。

如图1、6、7所示,所述机箱3内还设置有位于所述给棉罗拉14和导条罗拉1之间的分条装置6,所述分条装置6包括喂入集束器63、分条管61、竖直分条刀66。

所述喂入集束器63位于所述分条管61前方,喂入集束器63是金属制的入口大、出口小的新型集合器。棉条经过喂入集束器63后被集合成带状。

本实施例中,分条管61由耐磨金属加工而成,在所述分条管61管壁上沿竖直且与所述分条管61轴线相交方向对称开设有贯通所述分条管61管壁的上进刀缝64a、下进刀缝64b,所述上进刀缝64a、下进刀缝64b平行于所述分条管61轴线。

所述竖直分条刀66可刀口朝向棉条输入方向紧插入所述上进刀缝64a、下进刀缝64b中,即竖直分条刀66的横截面形状与上进刀缝64a、下进刀缝64b横截面形状相匹配。所述竖直分条刀66可同时插入所述上进刀缝64a、下进刀缝64b中,即竖直分条刀66长度大于分条管61外径。所有棉条穿过各自的分条管61后,均被各自的竖直分条刀66分成两部分,然后再经喂入集束器63合并成单一棉条送入后牵伸罗拉15a、前牵伸罗拉15b被牵伸,被分条后的棉条上有更多的纤维尤其是弯钩状纤维被伸直平行,从而提高了对棉条的牵伸效果。

所述分条装置6还包括水平分条刀67,在所述分条管61管壁上沿水平且与所述分条管61轴线相交方向还对称开设有贯通所述分条管61管壁的左进刀缝65a、右进刀缝65b,所述左进刀缝65a、右进刀缝65b在所述分条管61管壁上的位置位于所述上进刀缝64a、下进刀缝64b的前方,这样竖直分条刀66、水平分条刀67不会碰到一起,从而可完成对棉条的水平和竖直分割。所述左进刀缝65a、右进刀缝65b平行于所述分条管61轴线,所述水平分条刀67可刀口朝向棉条输入方向紧插入所述左进刀缝65a、右进刀缝65b中,即水平分条刀67的横截面形状与左进刀缝65a、右进刀缝65b横截面形状相匹配。所述水平分条刀67可同时插入所述左进刀缝65a、右进刀缝65b中,即水平分条刀67长度大于分条管61外径。棉条经竖直分条刀66、水平分条刀67分条成四股小棉条,这样进一步提高了对棉条的牵伸效果。

本实施例中,竖直分条刀66、水平分条刀67均采用钢制的片状刀以提高切割效果和使用寿命。

每一输入所述机箱3内的棉条对应设置一所述分条管61,而且分条管61的内径和对应的棉条外径相匹配,这样有利于竖直分条刀66、水平分条刀67对棉条的分割。

所述分条装置6还包括位于所述喂入集束器63、分条管61之间的四排管62,所述四排管62由四根并排固定在一起的硬质塑料材质的圆管组成,所有被所述分条管61上的所述竖直分条刀66、水平分条刀67分条的棉条均依次穿过所述四排管62的四根圆管。所有棉条被竖直分条刀66、水平分条刀67分条成四股小棉条后均依次穿过所述四排管62的四根圆管后,再经喂入集束器63合并成单一棉条送入后牵伸罗拉15a、前牵伸罗拉15b被牵伸,这样的牵伸效果更好,即棉条上更加多的纤维尤其是弯钩状纤维被伸直平行,从而大大提高了对棉条的牵伸效果。

所述竖直分条刀66、水平分条刀67上均设置一方便使用的手柄68。手柄68还可以使竖直分条刀66、水平分条刀67更稳定限制在上进刀缝64a、下进刀缝64b、左进刀缝65a、右进刀缝65b中而不移动。

如图1、5所示,所述机箱3内还设置有位于所述给棉罗拉14和后牵伸罗拉15a之间的加热吸杂罗拉7,所述加热吸杂罗拉7包括加热管71、固定杆72、加热器73、转轴辊75、罗拉吸尘器76。

所述加热管71由导热金属制成,本实施例中加热管71采用铜金属材料加工制成。

所述加热管71内径大于所述转轴辊75外径,所述电机20驱动所述转轴辊75转动,所述转轴辊75通过所述固定杆72与所述加热管71同轴固定在一起,固定杆72采用硬质耐热塑料制成,转轴辊75采用钢制材料制成,这样转轴辊75、加热管71可以一起共轴转动。

所述加热器73固定在所述转轴辊75上,加热器73采用市面上可控制温度范围的电加热器,控制器13连接并控制加热器73,所述加热器73可使所述加热管71保持30~50度的温度,这种温度范围可以很好的提高棉条牵伸性能和提高棉条蓬松度,而不影响棉条其他性能。

所述加热管71管壁上均匀开设3个以上吸杂通孔74,所述罗拉吸尘器76固定在所述转轴辊75上,罗拉吸尘器76采用市面上常用的工业用吸尘器,吸尘效率高。所述罗拉吸尘器76上的吸尘管77通过耐热的塑料材质的吸杂连接管78与全部所述吸杂通孔74密封连通。棉条经加热吸杂罗拉7加热后变得更蓬松,使棉条更容易被牵伸,棉条上的纤维尤其是弯钩状纤维更易被伸直平行,棉条上有更多的纤维尤其是弯钩状纤维被伸直平行,从而提高了对棉条的牵伸效果;在棉条经过加热吸杂罗拉7时,棉条内部的杂物经吸杂通孔74、吸杂连接管78、吸尘管77被罗拉吸尘器76吸收清洁掉,从而提高了对棉条内部杂物的吸收清洁效果。

所述加热吸杂罗拉7并排设置两个,棉条在两个所述加热吸杂罗拉7上的缠绕方向相反,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棉条在后加热吸杂罗拉7上逆时针缠绕,在前加热吸杂罗拉7上顺时针缠绕。当有两个加热吸杂罗拉7时,由于棉条在两个加热吸杂罗拉7上的缠绕方向相反,一方面更加加强了对棉条的牵伸效果;另一方面,两个加热吸杂罗拉7分别通过棉条的下端面和上端面对棉条吸杂,进一步加强了对棉条内部杂物的吸收清洁效率。

如图1、2、3所示,所述机箱3内还设置有位于所述紧压罗拉19与所述圈条盘10之间的断条保护装置8,所述断条保护装置8包括电磁铁81、夹块83、支撑圆杆85。

本实施例中,电磁铁81采用市面上常用的消磁快的电磁铁,夹块83由铁质金属制成,支撑圆杆85采用硬质塑料杆制成以保证吸块82产生磁性后,夹块83可以在支撑圆杆85上移动至吸块82处。

所述电磁铁81底端为吸块82,所述吸块82与所述夹块83竖直平行且均为长方体状。

在所述夹块83上开设有四个以上水平平行的块通孔84,所述块通孔84孔径与所述支撑圆杆85外径相匹配,所述块通孔84内壁面、支撑圆杆85外侧面均为光滑面,这样夹块83可在支撑圆杆85上平稳无阻力的移动。所述支撑圆杆85数量与所述块通孔84数量相同,所述支撑圆杆85对应穿过所述块通孔84并固定在所述吸块82上,这样就使吸块82固定而夹块83可沿支撑圆杆85移动。棉条从吸块82、夹块83之间与支撑圆杆85之间穿过,以使在棉条断时,吸块82吸住夹块83从而夹住棉条。所述控制器13连接并控制所述电磁铁81。棉条未断时,电磁铁81未通电没有磁性,吸块82不会吸住夹块83;在棉条断时,控制器13控制电磁铁81通电产生磁性,此时吸块82吸引夹块83在支撑圆杆85上快速向吸块82移动,直至吸块82与夹块83合在一起从而夹住棉条,夹块83以上的棉条是存在质量问题的棉条,下方的棉条是正常的未受断条影响的棉条,这样极大地减少了因棉条被前牵伸罗拉15b拉断而对并条机并条质量的影响。

所述支撑圆杆85未固定在所述吸块82上的一端上固定一防止所述夹块83移出所述支撑圆杆85的限位块86,限位块86采用硬质塑料制成。

如图1、4所示,所述前牵伸罗拉15b与后牵伸罗拉15a之间设置有断条检测装置9,所述断条检测装置9包括压力传感器91、测压管93,所述控制器13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91。

本实施例中,测压管93采用硬质且质量轻的塑料制成,以减少对前牵伸罗拉15b、后牵伸罗拉15a、压力传感器91的影响。所述测压管93固定在所述压力传感器91受压力端92的顶端上,所述测压管93位于所述后牵伸罗拉15a棉条输出端与所述前牵伸罗拉15b棉条输入端的连线上方,所述测压管93平行于所述后牵伸罗拉15a棉条输出端与所述前牵伸罗拉15b棉条输入端的连线,所述测压管93距所述后牵伸罗拉15a棉条输出端与所述前牵伸罗拉15b棉条输入端的连线距离为3cm~6cm,以减少对前牵伸罗拉15b、后牵伸罗拉15a牵伸作用的影响。前牵伸罗拉15b、后牵伸罗拉15a正常工作时,棉线先不通过测压管93,此时棉条处于后牵伸罗拉15a棉条输出端与前牵伸罗拉15b棉条输入端的连线上,压力传感器91的压力为测压管93自身对受压力端92施加的压力,测压管93位于棉条的上方且与棉条平行,测压管93距棉条的距离为3cm~6cm;然后棉条穿过测压管93后,由于前牵伸罗拉15b速度大于后牵伸罗拉15a速度,这样棉条就可以经测压管93对压力传感器91的受压力端92施加压力,而且测压管93的位置对前牵伸罗拉15b、后牵伸罗拉15a的牵伸作用的影响很小,此时压力传感器91的压力为测压管93自身对受压力端92施加的压力和棉条通过测压管93对受压力端92施加的压力之和。当压力传感器91的压力只为测压管93自身对受压力端92施加的压力,这也就意味着棉条断了;当压力传感器91的压力大于测压管93自身对受压力端92施加的压力时,说明棉条未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好实施例而已,并不是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