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纤缠绕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7432阅读:656来源:国知局
化纤缠绕机的制作方法

实用新型涉及化纤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化纤缠绕机。



背景技术:

化学化纤是用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经过制备纺丝原液、纺丝和后处理等工序制得的具有纺织性能的化纤。化纤的长短、粗细、白度、光泽等性质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加以调节。并分别具有耐光、耐磨、易洗易干、不霉烂、不被虫蛀等优点。广泛用于制造衣着织物、滤布、运输带、水龙带、绳索、渔网、电绝缘线、医疗缝线、轮胎帘子布和降落伞等。

现有的化纤缠绕机在操作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化纤的种类不同,缠绕辊的粗细以及长短都不相同,这就需要能够根据缠绕辊的不同而进行调整的缠绕机,而现在的缠绕机只能适用同一长度的缠绕辊,这就需要生产商重新购入新的缠绕机,这就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同时由于缠绕的缠绕辊表面光滑,化纤不易在缠绕辊上面固定,如果简单的捆绑,化纤丝很难与缠绕辊同步进行转动,而且在缠绕完成后,缠绕在缠绕辊上的化纤丝很难被取下。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缠绕机无法满足不同长度缠绕辊的安装要求,且由于缠绕的缠绕辊表面光滑,化纤不易在缠绕辊上面固定的问题,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化纤缠绕机,移动梁滑动连接在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之间,通过滑动移动梁调整移动梁与第一固定梁之间的距离,根据缠绕辊的长度调整合适的距离,并将缠绕辊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上,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移动梁上,同时通过第二驱动装置驱动导丝支架调整位置对缠绕辊进行导丝;将纤维丝从通孔内穿入卡槽内,并将卡板卡接在卡槽内,通过卡板将纤维丝压持在卡槽内,从而对纤维丝进行固定,并与缠绕辊同步转动。

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化纤缠绕机,包括

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横梁、第一固定梁、第二固定梁、移动梁、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

所述第一固定梁和移动梁均为Γ型,

所述第一滑道固定连接在所述横梁的侧面,所述第一固定梁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横梁的一端,所述第二固定梁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横梁的另一端,所述移动梁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滑道上,所述第一固定梁与移动梁平行;

若干个缠绕机构,所述缠绕结构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和缠绕辊,

所述缠绕辊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径向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本体表面轴向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通孔连通,

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上设有固定部;连接轴和卡板,

所述卡板卡接在所述卡槽上,所述本体两端分别通过固定部与夹持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分别固定连接在夹持部上,且连接轴与本体同轴线,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梁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连接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另一个连接轴与移动梁转动连接;

导丝装置,所述导丝装置包括第二驱动装置、第三滑道、第三滑块、螺纹杆、导丝梁和导丝支架,所述第三滑块与导丝梁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滑道固定连接在横梁的下表面,所述第三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三滑道上,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穿过导丝梁并与第二固定梁转动连接使得当第二驱动装置启动时,通过螺纹杆驱动导丝梁在第三滑道上移动,所述导丝梁上设有若干个与缠绕辊匹配的第一导丝孔,所述导丝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导丝孔上;和底座

所述第二滑道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上,且第二滑道与第一滑道平行使得移动梁滑动连接在横梁与底座之间。

为了保证缠绕辊的平衡,所述缠绕机构还包括平行装置,所述平行装置包括平行支架和平行托辊,所述平行托辊固定连接在所述平行支架上对连接轴进行调整。

为了防止卡板滑动导致固定的化纤滑脱,所述本体与卡板的长度相等,当夹持部固定连接在本体上时将卡板固定在本体上。

为了方便拆卸卡板,当卡板卡接在卡槽内时,所述本体的外表面高于所述卡板的外表面。

为了防止化纤丝的断裂或者打结等问题的出现,所述导丝支架包括圆环形的连接部、伸出板、支撑杆和导丝环,所述伸出板上设有第二导丝孔,所述伸出板径向连接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伸出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导丝环固定连接,所述导丝环的轴线与第二导丝孔的轴线重合。

为了对增加支撑力,保证导丝装置的平衡,所述导丝装置还包括平衡杆,所述平衡杆的一端固定在第二驱动装置上,所述平衡杆的另一端穿过导丝梁与第二固定梁固定连接。

为了进一步保证导丝装置的平衡,所述平衡杆设置在螺纹杆两侧。

具体地,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电连接。

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化纤缠绕机,移动梁滑动连接在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之间,通过滑动移动梁调整移动梁与第一固定梁之间的距离,根据缠绕辊的长度调整合适的距离,并将缠绕辊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上,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移动梁上,同时通过第二驱动装置驱动导丝支架调整位置对缠绕辊进行导丝;

将纤维丝从通孔内穿入卡槽内,并将卡板卡接在卡槽内,通过卡板将纤维丝压持在卡槽内,从而对纤维丝进行固定,并与缠绕辊同步转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实用新型的化纤缠绕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缠绕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导丝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横梁;2、第一固定梁;3、第二固定梁;4、移动梁;5、第一滑块;6、第二滑块;7、第一滑道;8、第二滑道;9、第一驱动装置;10、缠绕辊;11、本体;12、通孔;13、卡槽;14、夹持部;15、固定部;16、连接轴;17、卡板;18、第二驱动装置;19、第三滑道;20、第三滑块;21、螺纹杆;22、导丝梁;23、导丝支架;24、第一导丝孔;25、平行支架;26、平行托辊;27、连接部;28、伸出板;29、支撑杆;30、导丝环;31、导丝孔;32、平衡杆。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化纤缠绕机,包括支撑机构、若干个缠绕机构、导丝装置和底座,支撑机构包括横梁1、第一固定梁2、第二固定梁3、移动梁4、第一滑块5、第二滑块6、第一滑道7和第二滑道8,第一固定梁2和移动梁4均为Γ型,第一滑道7固定连接在横梁1的侧面,第一固定梁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横梁1的一端,第二固定梁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横梁1的另一端,移动梁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一滑块5和第二滑块6,第一滑块5滑动连接在第一滑道7上,第一固定梁2与移动梁4平行,即第一固定梁2与移动梁4的X、Y、Z三轴平行,缠绕结构包括第一驱动装置9和缠绕辊10,缠绕辊10包括本体11、夹持部14、连接轴16和卡板17,本体径向设有若干个通孔12,本体表面轴向设有卡槽13,卡槽13与通孔12连通,夹持部上设有固定部15;卡板17卡接在卡槽13上,本体11两端分别通过固定部15与夹持部14固定连接,连接轴16分别固定连接在夹持部14上,且连接轴16与本体11同轴线,第一驱动装置9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梁2上,第一驱动装置9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连接轴16的端部固定连接,另一个连接轴16与移动梁4转动连接;导丝装置包括第二驱动装置18、第三滑道19、第三滑块20、螺纹杆21、导丝梁22和导丝支架23,第三滑块20与导丝梁22的端部固定连接,第三滑道19固定连接在横梁1的下表面,第三滑块20滑动连接在第三滑道19上,第二驱动装置18的输出轴与螺纹杆21的一端固定连接,螺纹杆21的另一端穿过导丝梁22并与第二固定梁3转动连接使得当第二驱动装置18启动时,通过螺纹杆21驱动导丝梁22在第三滑道19上移动,导丝梁22上设有若干个与缠绕辊10匹配的第一导丝孔24,导丝支架23固定连接在第一导丝孔24上; 第二滑道8固定连接在底座上,且第二滑道8与第一滑道7平行使得移动梁4滑动连接在横梁1与底座之间。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缠绕机构还包括平行装置,平行装置包括平行支架25和平行托辊26,平行托辊26固定连接在平行支架25上对连接轴16进行调整。

作为优选,本体11与卡板17的长度相等,当夹持部14固定连接在本体11上时将卡板17固定在本体11上。

作为优选,当卡板17卡接在卡槽13内时,本体11的外表面高于卡板17的外表面。

其中卡板17的截面为倒T型,卡板17滑动连接在卡槽13内。

作为优选,还包括固定螺钉,固定部15为固定螺孔,夹持部14通过固定螺钉与本体11连接。

作为优选,卡板17与卡槽13的接触面上设有防滑层。

作为优选,卡槽13与卡板17的接触面上设有防滑层。

作为优选,通孔12的两端分别进行倒角处理。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所示,导丝支架23包括圆环形的连接部27、伸出板28、支撑杆29和导丝环30,伸出板28上设有第二导丝孔31,伸出板28径向连接在连接部27的一端,支撑杆29的一端与伸出板28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导丝环30固定连接,导丝环30的轴线与第二导丝孔31的轴线重合。

作为优选,导丝装置还包括平衡杆32,平衡杆32的一端固定在第二驱动装置18上,平衡杆32的另一端穿过导丝梁22与第二固定梁3固定连接,平衡杆32设置在螺纹杆21两侧。

作为优选,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分别与第一驱动装置9和第二驱动装置18电连接。

安装时,根据缠绕辊的长度调整移动梁4与第一固定梁2之间的距离,并将缠绕辊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上,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移动梁4上,同时通过第二驱动装置驱动导丝支架调整位置对缠绕辊进行导丝。

工作时,将化纤从第一导丝孔24穿入,进入第二导丝孔31,并从导丝环30穿出,再从通孔12进入到卡槽13内,通过卡板17将化纤固定在缠绕辊上,通过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缠绕辊旋转。

以上述依据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