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回弹性锦纶纤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7431阅读:99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回弹性锦纶纤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锦纶化纤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回弹性锦纶纤维。



背景技术:

锦纶的耐磨性好,居所有纤维之首,它的耐磨性是棉纤维的10倍,是干态粘胶纤维的10倍,是湿态纤维的140倍,因此,其耐用性极佳。锦纶织物的吸湿性在合成纤维织物中属较好品种,有良好的耐蛀、耐腐蚀性能。锦纶织物属轻型织物,在合成纤维织物中仅列于丙纶、腈纶织物之后,因此,适合制作登山服、冬季服装等。锦纶织物的弹性好,但小外力下易变形,回弹性差,故其织物在穿用过程中易变皱折,不容易恢复原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高回弹性锦纶纤维,回弹性好,可快速恢复原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回弹性锦纶纤维,包括纤维本体,其特特征在于,所述纤维本体的截面呈圆形,纤维本体内设有用于空气流通的梅花状的空腔,空腔内设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包括与纤维本体长度方向平行的中轴杆和若干根以由中轴杆为中心向空腔内壁延伸的反弹杆,反弹杆一端与中轴杆连接,另一端与空腔内壁连接。

在纤维本体受到外力挤压碰撞时,空腔受外力作用而挤压缩小,从而导致反弹杆也弯折或压缩,在吸收完外力功后开始卸载,反弹杆开始恢复笔直,纤维本体恢复原状,使面料保持挺括,不容易皱。

进一步的,所述空腔的内壁为等腰梯形交替连接形成。

作为另一种方案,进一步的,所述空腔的内壁为弧形线交替连接形成。

进一步的,反弹杆的端部连接在内壁的近点。

进一步的,反弹杆的数量为9根。

进一步的,所述的纤维本体中空度为40~55%。

进一步的,所述的锦纶纤维的规格为2.58dtex。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高回弹性锦纶纤维具有空腔,空腔内具有支撑空腔的反弹杆,在受外力后,可以吸收外力功并反弹,恢复原状。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高回弹性锦纶纤维剖视图。

图2是实施例二的高回弹性锦纶纤维剖视图。

图中,1、纤维本体;2、空腔;3、支撑部;4、中轴杆;5、反弹杆;6、内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高回弹性锦纶纤维包括纤维本体1,所述纤维本体1的截面呈圆形,纤维本体1内设有用于空气流通的梅花状的空腔2,空腔2内设有支撑部3,所述支撑部3包括与纤维本体1长度方向平行的中轴杆4和若干根以由中轴杆4为中心向空腔2内壁6延伸的反弹杆5,反弹杆5一端与中轴杆4连接,另一端与空腔2内壁6连接。

在纤维本体1受到外力挤压碰撞时,空腔2受外力作用而挤压缩小,从而导致反弹杆5也弯折或压缩,在吸收完外力功后开始卸载,反弹杆5开始恢复笔直,使面料保持挺括,不容易皱。

所述空腔2的内壁6为等腰梯形交替连接形成,反弹杆5的端部连接在内壁6的近点,反弹杆5的数量为9根,所述的纤维本体1中空度为40~55%,所述的锦纶纤维的规格为2.58dtex。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空腔2的内壁6为弧形线交替连接形成。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