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张表面施胶液的处理方法、表面施胶液及铜版纸与流程

文档序号:18237967发布日期:2019-07-24 08:49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纸张表面施胶液的处理方法、表面施胶液及铜版纸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造纸
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纸张表面施胶液的处理方法、表面施胶液及铜版纸。
背景技术
:表面施胶是在经过浆内施胶或未经浆内施胶的纸或纸板表面上,涂布均整的薄层胶料,使其取得憎液性能。目前,工厂中一般是利用原淀粉自转化生产表面施胶液。在制备过程中,部分淀粉转化为葡萄糖,这有利于细菌的繁殖与代谢,容易发生微生物超标以及因为微生物代谢产物导致的表面施胶液品质问题。当前,常规的表面施胶液中的微生物管控分为,在泡制淀粉糊中或者在稀释后的表面施胶液中添加定量的杀菌剂,进行微生物控制。然而,本申请的发明人在长期的研发过程中发现该方法,当前对表面施胶液中微生物的管控的方法需要直接测量表面施胶液中的微生物含量,而细菌含量测试需要2天以后才会有结果,因此具有一定的时间滞后性,从而使得管控与测量出现偏差。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纸张表面施胶液的处理方法、表面施胶液及铜版纸,能够快速及时得对表面施胶液中的微生物进行管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纸张表面施胶液的处理方法,所述处理方法包括:提供表面施胶液,其中,所述表面施胶液中包含淀粉液;测试所述表面施胶液的pH值;根据所述表面施胶液的pH值确定向所述表面施胶液中添加第一杀菌剂的剂量,并添加所述剂量的第一杀菌剂至所述表面施胶液中,以控制所述表面施胶液中微生物含量。其中,所述根据所述表面施胶液的pH值确定向所述表面施胶液中添加第一杀菌剂的剂量,并添加所述剂量的第一杀菌剂至所述表面施胶液中,以控制所述表面施胶液中微生物含量,包括:在所述表面施胶液的pH值为6.7以上时,每隔第一时间间隔向所述表面施胶液中添加第一浓度的所述第一杀菌剂;在所述表面施胶液的pH值为6.2~6.7时,每隔第二时间间隔添加第二浓度的所述第一杀菌剂;在所述表面施胶液的pH值为6.2以下时,每隔第三时间间隔添加第三浓度的所述第一杀菌剂,以控制所述表面施胶液中微生物含量;其中,所述第一浓度、所述第二浓度、所述第三浓度的大小关系为逐渐增大。具体地,所述第一时间间隔、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及所述第三时间间隔为3~6h;所述第一浓度为300~400ppm、所述第二浓度为500~600ppm、所述第三浓度为700~800ppm。具体地,所述第一杀菌剂包括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2-甲基-4-异噻唑啉-3-酮、1,2-苯并异噻唑啉-3-酮、2-溴-2-硝基-1,3-丙二醇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添加所述剂量的第一杀菌剂至所述表面施胶液中之后,所述表面施胶液的pH值为6.5~8.0,或6.7~7.3。进一步地,所述提供表面施胶液,包括:提供经过杀菌处理的淀粉糊;对所述经过杀菌处理的淀粉糊进行第一处理,得到所述表面施胶液。其中,所述提供经过杀菌处理的淀粉糊,包括:提供淀粉,并对所述淀粉进行泡制处理,以得到淀粉糊;根据所述淀粉糊中淀粉的绝干质量,向所述淀粉糊中添加浓度为500~1000ppm的所述第二杀菌剂以得到所述经过杀菌处理的淀粉糊。具体地,所述第二杀菌剂包括: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2-甲基-4-异噻唑啉-3-酮、1,2-苯并异噻唑啉-3-酮、2-溴-2-硝基-1,3-丙二醇中的至少一种。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表面施胶液,所述表面施胶液由上述方法处理而成。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铜版纸,所述铜版纸由上述表面施胶液施胶而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纸张表面施胶液的处理方法通过测试表面施胶液的pH值,并根据表面施胶液的pH值确定向表面施胶液中添加第一杀菌剂的剂量,由于pH值的测定简便快速,因此能够快速得出相应的表面施胶液中的微生物含量,进而快速确定需要添加的第一杀菌剂的剂量,并添加该剂量的第一杀菌剂至表面施胶液中,从而能够快速及时得对表面施胶液中的微生物进行管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发明纸张表面施胶液的处理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图1中步骤S101的流程示意图;图3是图2中步骤S201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的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纸张表面施胶液的处理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步骤S101:提供表面施胶液。其中,表面施胶液中包含淀粉液。本实施方式中的表面施胶液可以由淀粉通过氧化法、生物酶转化法等方法制得。其中,淀粉可以是任何来源的天然淀粉,如玉米淀粉、木薯淀粉、小麦淀粉等,或者还可以是改性淀粉。步骤S102:测试表面施胶液的pH值。本实施方式中,对表面施胶液的pH值进行测定可以采用pH试纸、使用pH计、pH指示剂等进行检测,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具体地,可以取适量的表面施胶液,然后利用上述方法中的至少一种进行检测。步骤S103:根据表面施胶液的pH值确定向表面施胶液中添加第一杀菌剂的剂量,并添加该剂量的第一杀菌剂至表面施胶液中,以控制表面施胶液中的微生物含量。需要指出的是,在表面施胶液制备的过程中,由于部分淀粉会被转化为葡萄糖,这对于微生物的繁殖与代谢最为有利,容易发生微生物超标以及因为微生物代谢产物导致的表面施胶液品质问题,如淀粉过渡降解影响表面施胶液施胶后的强度;且微生物含量高及代谢产物多容易导致泡沫增多,影响上胶品质,或者淀粉的变质产生较大气味,从而影响施胶后纸张的品质。另外,微生物一般在偏酸性的条件下较容易繁殖滋生,也就是说当表面施胶液的pH值开始降低时,微生物含量开始增长;且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一般情况下是偏酸性,在表面施胶液的pH值较小时也能够间接说明微生物含量较高;同时,将表面施胶液的pH值控制在中碱性的条件下能够较大的抑制微生物的增殖速度,即控制微生物的含量;根据技术人员收集与分析大量的数据,发现pH值与对应的微生物含量之间呈一定的负相关关系,并与纸张品质相对应。因此,可以通过测量表面施胶液的pH值间接得出表面施胶液中的微生物的含量,从而根据微生物的含量做出相应的调节措施,以进一步控制其微生物的含量。具体地,可在表面施胶液的pH值为6.7以上时,每隔第一时间间隔向表面施胶液中添加第一浓度的第一杀菌剂;在表面施胶液的pH值为6.2~6.7时,每隔第二时间间隔添加第二浓度的第一杀菌剂;在表面施胶液的pH值为6.2以下时,每隔第三时间间隔添加第三浓度的第一杀菌剂,以控制表面施胶液中微生物含量。其中,根据上述依据,pH值较小时,微生物的含量较高,pH值较大时,微生物的含量较低,相应地,可添加剂量较大的第一杀菌剂。因此,随着pH值的降低,第一浓度、第二浓度、第三浓度的大小关系为逐渐增大。具体地,在一个应用场景中,第一时间间隔、第二时间间隔及第三时间间隔为3~6h,具体可以为3h、4h、5h、6h,具体可根据对应pH值的表面施胶液在添加第一杀菌剂后微生物含量维持良好状态的时间,具体则可以根据添加第一杀菌剂后,表面施胶液对应的pH值维持在一定值的时间,更加具体地,添加上述浓度的第一杀菌剂至表面施胶液中之后,表面施胶液的pH值为6.5~8.0,或者可以为6.7~7.3,具体还可以是6.5、6.7、7.0、7.3、7.5、8.0等,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另外,在一个应用场景中,在表面施胶液的pH值为6.7以上时,对应的第一浓度为300~400ppm,例如还可以为300ppm、350ppm、400ppm等。在表面施胶液的pH值为6.2~6.7时,对应的第二浓度为500~600ppm,例如还可以为500ppm、550ppm、600ppm等。在表面施胶液的pH值为6.2以下时,对应的第三浓度为700~800ppm,例如还可以为700ppm、750ppm、800ppm等。在一个应用场景中,第一杀菌剂可以为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2-甲基-4-异噻唑啉-3-酮、1,2-苯并异噻唑啉-3-酮、2-溴-2-硝基-1,3-丙二醇等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地,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测试表面施胶液的根据pH值,可将其中的微生物含量控制在小于1.0E+05CFU/ml。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求,将微生物含量控制在其它的浓度,此处不做具体限定。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测试表面施胶液的pH值,并根据表面施胶液的pH值确定向表面施胶液中添加第一杀菌剂的剂量,由于pH值的测定简便快速,因此能够快速得出相应的表面施胶液中的微生物含量,进而快速确定需要添加的第一杀菌剂的剂量,并添加该剂量的第一杀菌剂至表面施胶液中,从而能够快速及时得对表面施胶液中的微生物进行管控。其中,在一实施方式中,步骤S101包括:步骤S201:提供经过杀菌处理的淀粉糊;容易理解地,在制备表面施胶液时,需要先对淀粉进行处理得到淀粉糊,然后进一步对淀粉糊进行处理,进而得到表面施胶液。具体地,步骤S201包括:步骤S301:提供淀粉,并对淀粉进行泡制处理,以得到淀粉糊;本实施方式中,将原淀粉投入底部带有螺旋输送机的料仓内。然后向淀粉糊泡制槽加入一定量的水,然后将料仓中一定量的淀粉通过螺旋输送机加入到淀粉糊泡制槽中,并启动搅拌器进行搅拌,以得到淀粉糊。步骤S302:根据淀粉糊中淀粉的绝干质量,向淀粉糊中添加浓度为500~1000ppm的第二杀菌剂以得到经过杀菌处理的淀粉糊。其中,第二杀菌剂的浓度可根据制备的淀粉糊中的淀粉的绝干质量设定,例如在淀粉的绝干质量较大时,可添加较大浓度的第二杀菌剂,而在绝干质量较小时,可添加较小浓度的第二杀菌剂。例如可以为500ppm、600ppm、700ppm、800ppm、900ppm、1000ppm等,可根据实际情况添加,此处不做限定。需要指出的是,步骤S302可以在步骤S301之后执行,或者也可以与步骤S301同步进行,例如,可以将一定量的水和第二杀菌剂加入到淀粉糊泡制槽中,然后搅拌并加入一定量的淀粉,并进行泡制得到经过杀菌处理的淀粉糊。具体地,第二杀菌剂可以为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2-甲基-4-异噻唑啉-3-酮、1,2-苯并异噻唑啉-3-酮、2-溴-2-硝基-1,3-丙二醇等中的至少一种。步骤S202:对经过杀菌处理的淀粉糊进行第一处理,得到表面施胶液。本实施方式中,在得到经过杀菌处理的淀粉糊后,可以向淀粉糊中加入酶,并控制温度进行转化处理,然后可进一步加入一定量的水进行稀释处理,以得到表面施胶液。上述方式中,表面施胶液的制备过程中,在淀粉泡制阶段,先对淀粉糊进行第一次杀菌处理,得到经过杀菌处理的淀粉糊,然后在经过稀释处理得到表面施胶液后,对表面施胶液进行第二次杀菌处理,最终得到经过杀菌处理的表面施胶液,制备过程的两个阶段均进行微生物含量的调节,从而进一步提升对微生物含量的管控,以在维持管控标准的要求下,提高淀粉的稳定性;且采用pH值作为第一杀菌剂添加的指导参数,与直接测量微生物含量相比更加方便快捷,时效性更好;同时,将pH值控制在6.5~8.0,或者6.7~7.3,可以降低微生物的活性,抑制微生物的代谢,维持或提升淀粉的品质,尤其是在纸机长期的运行中,对整个纸机的运转有较大的帮助;另外,维持表面施胶液较高的pH值及较低微生物含量等,除了能够提升表面施胶液的品质,以及维持制程稳定性,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提升施胶的纸张的品质。本发明表面施胶液一实施方式中,该表面施胶液由上述本发明表面施胶液的处理方法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处理而成,其中,相关详细内容请参阅上述实施方式,此处不再赘述。本发明铜版纸一实施方式中,该铜版纸由上述本发明表面施胶液实施方式中的表面施胶液施胶而成,其中,相关详细内容请参阅上述实施方式,此处不再赘述。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以及对比例对本发明上述内容进行具体说明。一、在上料槽中对表面施胶液进行处理,其中,上料槽中的表面施胶液的体积为5m3,质量浓度为10%,分别向其中加入0、300ppm、500ppm、700ppm的第一杀菌剂,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微生物含量以及pH值的变化情况,以及对应施胶后对纸张vessel的影响如下表1所示。表1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将表面施胶液的pH值控制在6.7以上,可以维持表面施胶液的微生物含量在1.0E+05CFU/ml以内,且pH值高时,对应的Vessel较少,纸张品质较好。因此,可以根据测量表面施胶液的pH值,得出对应的微生物的含量,进一步根据微生物的含量得出需要添加的第一杀菌剂的剂量。另外,通过上表还可以看出,在添加的第一杀菌剂的浓度为300ppm时,能够将表面施胶液的pH值控制在6.7以上维持6h,在添加的第一杀菌剂的浓度为500ppm、700ppm时,则可以维持约8h以上。也就是说,添加不同剂量的第一杀菌剂,将表面施胶液中微生物的含量维持在1.0E+05CFU/ml以内的维持时间不同,据此确定所需要添加第一杀菌剂的时间间隔。二、在表面施胶液的微生物含量较高且pH值较低的情况下,添加不同量的第一杀菌剂,表面施胶液中微生物含量、表面施胶液pH值、以及使用该表面施胶液施胶后的Vessel变化趋势如下表2、表3及表4所示,其中,每个表格中的对照组和实验组中的初始的细菌含量及pH值相同。表2检测项目对照1组第1组第2组第3组添加量0300ppm500ppm700ppm细菌含量5.72E+052.10E+041.00E+046.00E+03pH5.756.226.577.05施胶后vessle75727574表3检测项目对照2组第4组第5组第6组添加量0300ppm500ppm700ppm细菌含量3.50E+041.70E+049.00E+035.00E+03pH6.226.526.897.17施胶后vessle62646160表4检测项目对照3组第7组第8组第9组添加量0300ppm500ppm700ppm细菌含量1.10E+048.00E+036.00E+031.00E+03pH6.86.997.127.2施胶后vessle37353837从上表2、3、4能够看出,对照组1、对照组2、对照组3中,随着表面施胶液中pH值的增高,微生物含量降低,施胶后纸张的vessle也逐渐减少。且在同一个表格中,随着所添加的第一杀菌剂的浓度的增大,微生物含量逐渐降低,pH值逐渐增大,但是对于纸张施胶后的vessel的影响较小。在实际生产过程当中,可以根据情况采用不同的杀菌剂添加方案,稳定控制表面施胶液中微生物含量以及表面施胶液的pH值在一定范围内,进而提升表面施胶液以及施胶后的纸张的品质。三、在淀粉糊泡制槽中,对泡制的淀粉糊进行杀菌处理。在淀粉糊泡制槽中,向含有微生物含量相同的淀粉糊加入不同剂量的第一杀菌剂后,淀粉糊中的微生物含量随着时间的变化情况如下表5所示。表5由上表可以看出,在淀粉糊中初始微生物含量相同时,向其中加入不同剂量的第二杀菌剂,则对应的控制微生物含量在1.0E+05CFU/ml以内可以维持的时间不同。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