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流纺纱线纺制AB纱的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039621发布日期:2018-07-27 21:07阅读:14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纺纱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ab纱是常规赛络纺或紧密赛络纺在生产中得到的,生产过程中,通过引入两根不同的粗纱于细纱机中,利用牵伸过程中两根粗纱不同的纤维牵伸滑移特性,使得两个组分在各个纱线截面上的分布变得不均匀,之后利用ab两种原料的染色性能的差异,进行染色,或利用ab两种组分颜色的差异,形成不规律的花色纱线,传统的涡流纺由于采用单根生条的喂入,进而不具备进行ab纱纺纱的特性,因此不能进行涡流纺ab纱的生产。

公开号为cn104099694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涡流纺纺制ab纱的方法”,包括将须条a和须条b分别经导条架喂入涡流纺双孔导条器,然后经给棉罗拉、后罗拉、中罗拉、前罗拉和涡流纺锭后,最后经输出罗拉和电子清纱器后卷绕在纱筒上,制成纱线;其中,须条a为熟条,定量为12~20克/5米;须条b为熟条或粗纱,须条b为熟条时,定量为12~20克/5米;须条b为粗纱时,定量为3.0~8.0克/10米,粗纱捻系数为60~135;须条a与须条b为不同颜色;此方法采用熟条喂入,且纺制ab纱时,限定了须条a、b的颜色需要不一致,且并条采用三道,要求去ab纱各纤维在纱体上分布均匀,工艺相对传统的涡流纺具有较大的改变,工序相对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序更为简洁、操作更为简便的涡流纺纱线纺制ab纱的生产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涡流纺纱线纺制ab纱的生产方法,包括:

1)将不同组份的a纤维和b纤维分别经过清花和梳棉处理;

2)第一次并条,将a纤维和b纤维分别并条得到a组份生条和b组份生条,且所述的b组份生条的须条定量小于a组份生条的须条定量;

3)第二次并条,将b组份生条加入a组份生条中,并条形成混合不充分的ab组份熟条;

4)将所述的ab组份熟条送入涡流纺设备进行纺纱,在所述的涡流纺中保持纺纱气压小于a纤维标准纺纱气压的5%~10%,获得涡流纺ab纱。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a纤维和b纤维的颜色不同。

进一步地,所述的a纤维和b纤维的颜色相同,将所述的ab纱进行常温染色。

优选地,所述的b组份生条的须条定量与a组份生条的须条定量之比为1:1.1~1.3。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a组份生条的须条定量为4.5~6g/m,所述的b组份生条的须条定量为3~5.5g/m。

进一步地,所述的ab组份熟条在涡流纺过程中,纺纱速度范围为340~430m/min,喷嘴气压0.48~0.54,卷取比1.00~1.02,后牵伸比为2.0~2.8倍。

优选地,所述的涡流纺的牵伸比接近/等于a组份生条的牵伸比。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次并条步骤中,b组份生条与a组份生条的比例为1:1.2~1.6。

优选地,所述的a纤维选自棉、毛、天丝、莫代尔、粘胶、涤纶等纤维中的一种,所述的b纤维选自上述纤维中与a纤维不同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的a纤维和b纤维分别为多种纤维的混合物,且构成a纤维的多种纤维的组成比例与构成b纤维的多种纤维的组成比例不同。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获得如下有益效果:本案通过将常规涡流纺的并条工序加以改进,将原有的三道并条改为两道,减少并条间的混合作用,在第二道并条中引入b组分,且a、b组分的定量差异化设置,使得b组分无法与a组分有效混合,增加a、b组分便于获得ab纱,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案的涡流纺纺制ab纱的生产方法具有工序简单、操作简便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予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纺30s涤粘涡流纺ab纱

a组分为涤纶纤维占75%,b组分为粘胶纤维占25%;

1)将a组分纤维和b组分纤维分别经过清花和梳棉处理;

a组分:梳棉生条定量为5.6g/m,盖板和锡林针布网隔距机前机后依次为12,12,10,10,11,11,出条速度为150m/min;

b组分:梳棉生条定量为3.6g/m,盖板和锡林针布网隔距机前机后依次为12,11,10,10,10,11,出条速度为120m/min;

2)并条工序;

第一并:a组分:采用6根并和,后区牵伸倍数6.2,前罗拉转速250m/min;b组分:采用6根并和,后区牵伸倍数6.0,前罗拉转速270m/min。并条工序中第一并结束,得到a组份生条和b组份生条,a组份生条的须条定量为5g/m,b组份生条的须条定量为3.3g/m。

第二并:选择4根a组份生条和2根b组份生条进行并条,后区牵伸倍数5.5,前罗拉转速360m/min,获得须条定量为4.5g/m的ab组份熟条。

并条工序中第一并结束,得到a组份生条和b组份生条,a组份生条的须条定量为5g/m,b组份生条的须条定量为3.3g/m。在第二道并条过程中,选择4根a组份生条和2根b组份生条进行并条,获得须条定量为4.5g/m的ab组份熟条。所述的须条定量是指:单位长度内的纱条重量。并条工序中需要注意保持a组份生条和b组份生条不能充分混合,应当保持熟条中a、b组份的不均匀性。

3)涡流纺工序;

进入涡流纺纱机后,主喷嘴气压设定为0.50mp,纺纱速度设定为360m/min,其他参数参照涡流纺纱机的标准纺纱工艺参数进行设置,一般来说,保持罗拉张力90~150cn,横动角度17deg,下罗拉中心距49.5-43-45,上罗拉中心距49-43-45,集棉器规格选取4~9mm为宜。本实施例中,卷取比为1.02,罗拉张力120cn,横动角度17deg,集棉器规格4mm。获得纱线后,将其进行常温染色,由于涤纶常温染色不着色,所以,获得类似ab的涡流纺纱线。

实施例二:纺30s涤纶涡流纺ab纱

a组分为白色纤维,占60%,b组分为黑色纤维,占40%;

1)将a组分纤维和b组分纤维分别经过清花和梳棉处理;

a组分:梳棉生条定量为26g/5m,盖板和锡林针布网隔距机前机后依次为12,12,10,10,11,11,出条速度为150m/min;

b组分:梳棉生条定量为24g/5m,盖板和锡林针布网隔距机前机后依次为12,12,10,10,11,11,出条速度为150m/min;

2)并条工序;

第一并:a和b分别头并,a组分:采用6根并和,后区牵伸倍数6.0,前罗拉转速280m/min;b组分:采用6根并和,后区牵伸倍数6.0,前罗拉转速280m/min。并条工序中第一并结束后,a组分条子定量为5g/m,b组分为4.4g/m;

第二并:a+b并条,a组分选择4根,b组分选择3根,后区牵伸倍数5.2,前罗拉转速360m/min,获得4.7g/m的ab组分熟条。

3)涡流纺工序;

进入涡流纺细纱机后,主喷嘴气压设定为0.52mp,纺纱速度为350m/min,其他参数参照涡流纺纱机的标准纺纱工艺参数进行设置,卷取比为1.01,罗拉张力150cn,横动角度15deg,集棉器规格7mm。可获得类似ab纱的不规则分布的黑白相间涡流纺纱线。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