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丝头清洗装置及清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682208发布日期:2020-01-14 17:31阅读:684来源:国知局
喷丝头清洗装置及清洗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丝头的清洗装置,该喷丝头应用于中空纤维膜制作的喷丝头。本发明还涉及喷丝头的清洗方法。



背景技术:

中空纤维膜是水处理、血透析、海水淡化、气体分离、液体分离等领域设备的核心部件,应用于反渗透膜、微滤膜,纳滤膜和超滤膜等方面的一种重要新材料,在环保水处理、血透析、气体分离等领域逐渐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中空纤维膜的生产成型过程,简要的概述就是将纺丝料液和芯液从喷丝头基座的不同位置注入喷丝头,通过喷丝头内部的特殊结构,从喷丝头盖喷出中空纤维丝状物—俗称膜丝。从整个制膜过程来看,除制膜设备和工艺参数影响膜丝性能外,喷丝头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膜丝的一些关键性能和参数。

现有的喷丝头在停机及维护时,需要拆开清洗,使用过的喷丝头,由于采用精密紧配合及料液在喷丝丝头腔体中的真空吸附作用,就算把螺丝全拆下,依旧很难拆开,现在基本上是用工具撬开或者需要非常娴熟技术人员费力开启,这种方法因为用力不均,喷丝头芯体易变形,多次拆装难于保证喷丝头的同心度,从而使喷丝头生产出来的膜丝就发生偏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免拆卸喷丝头清洗装置。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又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免拆卸喷丝头清洗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喷丝头清洗装置,包括进料管路、喷丝头及压力表,前述进料管路的进料端设有第一电磁阀,前述的喷丝头设于进料管路的末端,前述的压力表设于进料管路上,其特征在于该清洗装置还包括控制箱、排气管路、充液管路及回收槽,前述的排气管路与进料管路连通并进气端连接有气源,该排气管路上设有第二电磁阀;

前述的充液管路与进料管路连通并进料端连接有供有机溶剂放置的储料槽,该充液管路上设有动力泵和第三电磁阀;

前述的回收槽位于喷丝头下方;

前述的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及动力泵均与前述的控制箱控制连接。

为实现溶剂回收,所述的回收槽与储料槽之间设有回收管,该回收管上设有过滤器。

进一步,所述的回收管上设有用于计量的齿轮泵,该齿轮泵与所述的控制箱控制连接。

进一步,所述储料槽内设有超声波发生器。

一种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关闭第一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开启第二电磁阀,气源提供压缩气体,压缩气体从排气管路进入进料管路,将喷丝头内残余的料液排出;

关闭第二电磁阀,开启第三电磁阀,开启动力泵,有机溶剂从储料槽经充液料管路进入进料管路,到达喷丝头,多余的有机溶剂进入到回收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排气管路和充液管路协同配合,可以实现在设备不运行时,对喷丝头进行免拆卸清洗,再次启动生产能直接进行纺丝,解决喷丝头长期不纺丝堵塞的问题。停止生产和生产可以自由切换,对喷丝头无损害,能进行连续化生产或停机。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喷丝头清洗装置包括进料管路1、排气管路2、充液管路3、回收管6、喷丝头4、压力表41、控制箱5及回收槽36,进料管路1的进料端设有第一电磁阀11和用于计量的齿轮泵12,喷丝头4设于进料管路1的末端,压力表41设于进料管路1上,排气管路2与进料管路1连通并进气端连接有气源22,该排气管路2上设有第二电磁阀21。本实施例中的气源优选氮气或惰性气体。

充液管路3与进料管路1连通并进料端连接有供有机溶剂放置的储料槽33,该充液管路3上设有动力泵32和第三电磁阀31;回收槽36位于喷丝头4下方;第一电磁阀11、第二电磁阀21、第三电磁阀31及动力泵32均与控制箱5控制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动力泵32采用蠕动泵,

回收管6设于回收槽36与储料槽33之间,该回收管6上设有过滤器35和用于计量的齿轮泵34,齿轮泵34与控制箱5控制连接。

为使有机溶剂均匀,储料槽33内设有超声波发生器图中无显示。

清洗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关闭第一电磁阀11,第三电磁阀31,开启第二电磁阀21,气源22提供压缩气体,压缩气体从排气管路2进入进料管路1,将喷丝头4内残余的料液排出;

关闭第二电磁阀21,开启第三电磁阀31,开启动力泵32,有机溶剂从储料槽33经充液料管路进入进料管路1,到达喷丝头4,多余的有机溶剂进入到回收槽36。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