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弹机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3507发布日期:2019-01-13 16:08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弹机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装置,具体为一种加弹机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加弹机是一种将涤纶,丙纶等无捻丝,通过假捻变形加工成为具有中弹或低弹性能的弹力丝的一种纺织机械。传统的加弹机,包括支座、主支架、导丝辊支架、第一加热箱、第二加热箱、冷却装置、假捻器、第二罗拉、上油装置和卷线装置等。

传统的加热装置在加热时,采用联苯为热介质,这样在使用当中容易蒸发,导致操作者中毒,并且传统的加热装置在加热过程中,热量容易散失,导致耗能变大,另外加热装置的表面高温时容易的导致操作者烫伤,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加弹机加热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加热装置加热不均匀、热量易于散失和容易烫伤和中毒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弹机加热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加弹机加热装置,包括顶板、底板和走丝管,所述顶板的底部设有底板,所述顶板两侧的中部和底板两侧的中部均固定设有L形固定件,所述顶板的内部和底板的内部均设有容腔,两个所述容腔内部的中部均匀设有若干个走丝管,所述走丝管的外部套设有导热筒,若干个所述导热筒的内部嵌接有温控开关,所述导热筒的外部套设有加热筒,所述加热筒的内部安装有若干个加热丝,若干个所述加热筒内部的加热丝分别通过若干个温控开关与电源电性连接,若干个所述加热筒的外部设有保温板,若干个所述加热筒分别与保温板穿插连接。

进一步的,位置相对的两个所述L形固定件之间通过贯穿螺钉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若干个所述加热丝在加热筒内部呈均匀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容腔内部与保温板之间填充有隔热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筒为导热硅胶材质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种加弹机加热装置,加热筒内部均匀设有的加热丝,可以实现快速均匀升温,加热丝通过温控开关与电源电性连接的设计,可以实现自动加热控温,避免人工操作,更加便捷,导热筒的设计,可以保证热量均匀、快速的传导;容腔内部填充的隔热材料可以避免热量传导到顶板和底板上,避免烫伤操作者;L形固定件与螺钉的配合设计,可以快速安装和分离,便于进行内部检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加弹机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加弹机加热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加弹机加热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顶板;2、底板;3、隔热材料;4、保温板;5、加热筒;6、加热丝;7、导热筒;8、走丝管;9、温控开关;10、容腔;11、L形固定件;12、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一种加弹机加热装置,包括顶板1、底板2和走丝管8,顶板1的底部设有底板2,顶板1两侧的中部和底板2两侧的中部均固定设有L形固定件11,顶板1的内部和底板2的内部均设有容腔10,两个容腔10内部的中部均匀设有若干个走丝管8,走丝管8的外部套设有导热筒7,若干个导热筒7的内部嵌接有温控开关9,导热筒7的外部套设有加热筒5,加热筒5的内部安装有若干个加热丝6,若干个加热筒5内部的加热丝6分别通过若干个温控开关9与电源电性连接,若干个加热筒5的外部设有保温板4,若干个加热筒5分别与保温板4穿插连接。

其中,位置相对的两个L形固定件11之间通过贯穿螺钉12固定连接,便于将顶板1和底板2拆卸、分离,对内部进行维修。

其中,若干个加热丝6在加热筒5内部呈均匀排列,保证均匀导热。

其中,容腔10内部与保温板4之间填充有隔热材料3,避免热量传导到顶板1和底板2,烫伤操作者。

其中,导热筒7为导热硅胶材质制成,导热效果更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加弹机加热装置,具体操作时,先将装置接电,这样加弹机的涤纶原丝从若干个走丝管8穿过,温控开关9控制加热丝6开始工作,加热丝6快速升温,从而使得导热筒7快速升温,热量经过导热筒7均匀对走丝管8进行加热,这样走丝管8内部的涤纶原丝受到均匀的加热作用,加热的同时,保温板4就可以对加热筒5的热量进行保温,同时容腔10内部填充的隔热材料3可以对热量进行隔绝,避免热量传导到顶板1和底板2导致烫伤;当使用一段时间后,操作者可以拧松螺钉12,将顶板1和底板2拆卸分离,方便对内部进行检修。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