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纸浆模塑餐具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21467发布日期:2019-04-17 00:07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纸浆模塑餐具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纸浆模塑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纸浆模塑餐具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纸浆模塑餐具是一类由植物纤维制成的餐具的总称,纸浆模塑餐具因其可降解性而成为发泡塑料餐具的环保替代品。现有的纸浆模塑餐具生产设备包括湿坯成型机构、湿坯转移机构、热压整形机构和切边机构,湿坯成型机构用于生产纸模湿坯,湿坯转移机构用于将纸模湿坯转移至热压整形机构上,纸模湿坯经过热压整形机构热压整形之后变成具有初始形状的纸模,然后切边机构对纸模进行切边修整形成纸浆模塑餐具,其中热压整形机构包括热压上模和热压下模,热压上模可水平运动,热压下模可上下运动。

生产过程中,湿坯转移机构将纸模湿坯从湿坯成型机构转移至热压下模,然后热压下模上升与热压上模合模对纸模湿坯进行热压整形,同时纸模湿坯转移至热压上模上,然后热压上模水平移动将纸模转移至切边机构,而在此过程中,热压上模和热压下模均需要进行真空程度较高的抽真空操作,一方面是由于纸模湿坯与热压下模紧密粘合,热压上模需要输出较大的吸力才能吸附起纸模湿坯,另一方面是为了排走热压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汽,因此这种热压整形方法的能耗较大,成本较高。另外,由于热压上模需要真空吸附纸模进行转移,而纸模的纤维碎屑会堵塞热压上模的气孔,因此造成热压上模的吸力不足,影响转移效果,而停机对热压上模的气孔进行清理又影响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纸浆模塑餐具生产设备,具有能耗低,产能高的技术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纸浆模塑餐具生产设备,包括机架、湿坯转移机构、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热压整形机构和用于放置纸模湿坯的承托模板;所述热压整形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热压整形机构用于对纸模湿坯进行热压整形;所述湿坯转移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热压整形机构的一端,所述湿坯转移机构用于将浆液槽内的纸模湿坯转移至所述承托模板上;所述热压整形机构靠近所述湿坯转移机构的一端为湿坯输入端,所述热压整形机构与所述湿坯输入端相对的一端为湿坯输出端;所述第一输送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下部,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用于将所述承托模板从所述湿坯输出端输送至所述湿坯输入端;所述第二输送机构设置在所述热压整形机构的两侧,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用于将所述承托模板从所述湿坯输入端输送至所述热压整形机构和湿坯输出端上。

优选的,所述热压整形机构包括热压上模、第一升降装置和热压下模;所述第一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机架中部上方,所述热压上模设置在所述第一升降装置上且可随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上下移动;所述热压下模相对设置所述热压上模下方,用于承托纸模湿坯;当所述承托模板被转移至所述热压下模时,所述热压上模与所述热压下模合模对纸模湿坯进行热压整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纸浆模塑餐具生产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纸模湿坯置于承托模板上,并随着承托模板从所述湿坯输入端输送至所述热压整形机构和湿坯输出端上,使热压整形机构运作过程中,热压下模可保持不动,热压上模只作竖直方向上的运动,确保了热压上模与热压下模精准对位,从而提高热压整形机构热压整形的精度,进而提高纸浆模塑餐具的质量,以及减少残次品的数量,节约生产成本;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纸模湿坯置于承托模板上,并使纸模湿坯随承托模板转移,避免了纸模湿坯与热压下模直接接触后,热压上模输出吸力使纸模湿坯脱离热压下模,因此相比于现有设备,本实用新型的热压上模无需再输出吸力去吸附起纸模湿坯,而只需输出较少的吸力排走热压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汽即可,从而节约60%-80%的真空负荷,有效降低热压整形过程中的能耗;

(3)由于热压上模只需输出较少的吸力用于排走热压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汽,故能减少了纸模的纤维碎屑的吸入量,避免了生产过程中出现停机对热压上模进行清理的情况,从而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产能,实现纸浆模塑餐具的连续生产,同时,避免了大量纸模的纤维碎屑进入热压上模内,影响热压上模的正常运作,降低本实用新型的维护成本。

优选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两个承托机构和水平输送结构;所述两承托机构分别位于所述湿坯输入端、所述湿坯输出端,并且可上下升降与所述热压整形机构水平对接;所述水平输送结构设置在所述两承托机构之间,所述承托模板可通过所述水平输送结构在所述两承托机构之间水平移动。

优选的,所述承托机构包括承托架和升降结构;所述升降结构包括导向件和升降驱动装置,所述导向件竖向设置,所述承托架与所述导向件滑动连接,所述升降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承托架沿所述导向件的长度方向上下往复运动;所述承托架上设有水平支撑臂,所述水平支撑臂用于供承托模板放置。

优选的,所述承托模板与所述承托架上之间设有第一定位结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承托模板上的定位孔,以及设置在所述承托架上的第一定位凸柱,所述第一定位凸柱与所述定位孔相适配。

所述承托机构部件数量少,结构简单,便于生产组装,也便于后期维护。

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一方面确保承托模板稳固设置在承托架上,避免本实用新型运作时,承托模板发生抖动脱离承托架,另一方面这种设置方式能确保承托模板准确定位在承托架上,便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转移承托模板。

优选的,所述水平输送结构包括输送带、第三驱动装置和至少两个转动件;所述两个转动件分别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两个承托机构下方,所述输送带连接两个转动件;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可驱动任一转动件转动,使所述输送带将承托模板从位于湿坯输出端的承托机构输送至位于湿坯输入端的承托机构。

优选的,所述承托模板与所述输送带之间设有第三定位结构;所述第三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承托模板上的定位孔,以及设置在所述输送带上的第三定位凸柱,所述第三定位凸柱与所述定位孔相适配;由于所述水平输送结构利用输送带输送承托模板,通过设置第三定位结构,能避免承托模板在输送带上打滑,影响水平输送结构的运送效率,同时,这种设置方式可以确保输送带将承托模板运输至指定的位置上,精准与两个承托机构对接转移承托模板。

优选的,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包括第三导向件、滑动座、第三承托架和第二升降装置;所述第三导向件设有两个,分别设置在热压下模两侧,并且向所述湿坯输入端和湿坯输出端延伸;所述第三承托架、滑动座和第二升降装置均设有至少四个,所述四个滑动座两两相对滑动设置在两个第三导向件上;所述第三承托架通过所述第二升降装置可升降的设置在所述滑动座上。

所述第二输送机构采用上述设置方式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由于所述第三承托架设有至少四个,且两两相对设置,使所述第二输送机构能同时运输两个承托模板,将一个承托模板送入热压整形机构的同时,将另一个承托模板送出热压整形机构,从而实现热压整形机构的连续运作,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效率;

(2)工作时,滑动座沿着第三导向件移动至位于湿坯输入端的承托机构/热压整形机构上,第二升降装置驱动第三承托架上升举升承托模板,滑动座移动将承托模板移出位于湿坯输入端的承托机构/热压整形机构,第二升降装置驱动第三承托架下降使承托模板置于热压整形机构/湿坯输出端上,此过程中,承托模板不与其他部件直接接触,从而减少了承托模板转移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提高了第二输送机构的转移效率;

(3)承托模板在转移过程中处于被举升状态,降低了其与其他部件发生碰撞而受损的机率,从而延长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以及降低了本实用新型的维护成本。

优选的,所述承托模板与所述第三承托架之间设有第四定位结构;所述第四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承托模板上的定位孔,以及设置在所述输送带上的第四定位凸柱,所述第四定位凸柱与所述定位孔相适配。通过设置所述第四定位结构,一方面确保承托模板稳固设置在第三承托架上,避免承托模板在转移过程中偏离指定的加工工位,甚至脱离第三承托架,从而提高热压整形机构对纸模湿坯的加工精度。

优选的,所述承托模板上设有放置孔,纸模湿坯置于所述放置孔内。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第一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区域局部放大图;

图3是实施例一的第二示意图;

图4是图3的B区域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3的C区域局部放大图;

图6是水平输送结构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8是湿坯成型机构、湿坯转移机构、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和热压整形机构的第一组装示意图;

图9是湿坯成型机构、湿坯转移机构、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和热压整形机构的第二组装示意图;

图10是湿坯成型机构和湿坯转移机构的组装示意图;

图11是切边机构和堆叠机构的组装示意图;

图12是承托模板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机架,2湿坯成型机构,21浆液槽,3湿坯转移机构,41第一承托机构,411第一承托架,412第一导向件,413第一水平支撑臂,414第一定位凸柱,42第二承托机构,421第二承托架,422第二导向件,423第二水平支撑臂,424第二定位凸柱,43水平输送结构,431输送带,432第三驱动装置,433转动件,434第三定位凸柱,435伺服电机,436传动轴,437从动轴,438同步带,439第四定位凸柱,5第二输送机构,51第三导向件,52滑动座,53第三承托架,54第二升降装置,60热压工位,61热压上模,62热压下模,631升降气缸,632导杆,633增压气缸,64湿坯输入端,65湿坯输出端,7切边机构,71切边吸盘装置,72切边上模,73切边下模结构,8堆叠机构,81转移吸盘装置,82堆叠吸盘装置,83堆叠输送台,84输送线,9承托模板,90定位孔,91放置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图6和图12,本实施例的一种纸浆模塑餐具生产设备,包括机架1、湿坯转移机构3、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5、热压整形机构和用于放置纸模湿坯的承托模板9。

具体地,所述承托模板9为托架、罩体或筛网中的任一种,所述承托模板9上设有放置孔91,纸模湿坯置于放置孔91内(纸模湿坯在湿坯成型机构内成型并完成初步脱水后具有一定硬度,可卡设在放置孔91内)。

所述热压整形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热压整形机构用于对纸模湿坯进行热压整形。所述热压整形机构包括热压上模61、第一升降装置和热压下模62,所述第一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机架1中部上方,所述热压上模61设置在所述第一升降装置上且可随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上下移动;所述热压下模62相对设置所述热压上模61下方,用于承托纸模湿坯;当所述承托模板9被转移至所述热压下模62时,热压上模61与热压下模62合模对纸模湿坯进行热压整形。所述热压整形机构靠近所述湿坯转移机构3的一端为湿坯输入端64,所述热压整形机构与所述湿坯输入端64相对的一端为湿坯输出端65。

具体地,所述热压上模61和/或热压下模62上设置有发热件(图中未示出)和抽真空装置(图中未示出)。

具体地,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气缸631、导杆632和增压气缸633,其中所述升降气缸631用于为所述热压上模61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提供动力;所述导杆632设置在所述热压上模61上部,并与机架1上部滑动连接,通过设置所述导杆632,提高所述热压上模61运动时的稳定性;所述增压气缸633用于提高热压上模61与热压下模62合模时,热压上模61向热压下模62施加的压力,从而提高热压整形机构的热压整形效果。

所述第一输送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1的下部,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用于将所述承托模板9从所述湿坯输出端65输送至所述湿坯输入端64。

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两个承托机构和水平输送结构43;所述两承托机构分别位于所述湿坯输入端64、所述湿坯输出端65,并且可上下升降与所述热压整形机构水平对接;所述水平输送结构43设置在所述两承托机构之间,所述承托模板9可通过所述水平输送结构43在所述两承托机构之间水平移动。

所述两个承托机构分别为第一承托机构41和第二承托机构42,所述第一承托机构41可升降的设置在所述湿坯输入端64;所述第二承托机构42可升降的设置在所述湿坯输出端65。

所述湿坯转移机构3可水平运动的设置在机架1上部,且位于所述热压整形机构的一端,具体地,所述湿坯转移机构3设置在第一承托机构41上方,所述湿坯转移机构3用于将浆液槽21内的纸模湿坯转移至第一承托机构41的承托模板9上。

所述第二输送机构5设置在所述热压整形机构的两侧,所述第二输送机构5用于将所述承托模板9从所述湿坯输入端64输送至所述热压整形机构和湿坯输出端65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承托机构41包括第一承托架411和升降结构;所述升降结构包括第一导向件412和第一升降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导向件412竖向设置,所述第一承托架411与所述第一导向件412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升降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承托架411沿所述第一导向件412的长度方向上下往复运动;所述第一承托架411上设有第一水平支撑臂413,所述第一水平支撑臂413用于供承托模板9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向件412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导向件412相对设置在第一承托架411两侧的下方,所述第一承托架411两侧分别与两个第一导向件412滑动连接,通过设置两个第一导向件412,能提高第一承托架411上下运动时的稳定性。

具体地,所述第一水平支撑臂413为条形状,所述第一水平支撑臂413设有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一承托架411两侧,这种设置方式能使承托模板9两侧稳固置于第一承托架411上,同时减少第一承托架411的重量,降低生产成本,以及减少了第一升降驱动装置的负载,降低能耗。

优选的,所述承托模板9与所述第一承托架411上之间设有第一定位结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承托模板9上的定位孔90,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承托架411上的第一定位凸柱414,所述第一定位凸柱414与所述定位孔90相适配。具体地,所述第一定位凸柱414设置在所述第一水平支撑臂413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承托机构42包括第二承托架421和升降结构;所述升降结构包括第二导向件422和第二升降驱动装置,所述第二导向件422竖向设置,所述第二承托架421与所述第二导向件422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升降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承托架421沿所述第二导向件422的长度方向上下往复运动;所述第二承托架421上设有第二水平支撑臂423,所述第二水平支撑臂423用于供承托模板9放置。

具体地,所述第二导向件422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导向件422相对设置在第二承托架421两侧的下方,所述第二承托架421两侧分别与两个第二导向件422滑动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二水平支撑臂423为条形状,所述第二水平支撑臂423设有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二承托架421两侧。

优选的,所述承托模板9与所述第二承托架421上之间设有第二定位结构;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承托模板9上的定位孔90,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承托架421上的第二定位凸柱424,所述第二定位凸柱424与所述定位孔90相适配。具体地,所述第二定位凸柱424设置在所述第二水平支撑臂423上。

所述第一承托机构41、所述第二承托机构42部件数量少,结构简单,便于生产组装,也便于后期维护。

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定位结构、第二定位结构,一方面确保承托模板9稳固设置在第一承托架411/第二承托架421上,避免本实用新型运作时,承托模板9发生抖动脱离第一承托架411/第二承托架421,另一方面这种设置方式能确保承托模板9准确定位在第一承托架411/第二承托架421上,便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5转移承托模板9。

具体地,所述第一导向件412、第二导向件422可为丝杆或滑轨;所述第一升降驱动装置、第二升降驱动装置包括伺服电机435、传动轴436、从动轴437和同步带438,所述传动轴436设置在机架1中部,从动轴437对应所述传动轴436设置在机架1下部,所述同步带438连接传动轴436、从动轴437,所述第一承托架411/第二承托架421与所述同步带438连接,所述伺服电机435驱动传动轴436转动并带动同步带438运动。

优选的,所述水平输送结构43包括输送带431、第三驱动装置432和至少两个转动件433;所述两个转动件433分别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一承托机构41和所述第二承托机构42下方,所述输送带431连接两个转动件433;所述第三驱动装置432可驱动任一转动件433转动,使所述输送带431将承托模板9从所述第二承托机构42输送至第一承托机构41。

作为水平输送结构43的设置方式的一种方案:所述转动件433设有四个,所述转动件433为同步轮或齿轮,四个转动件433两两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承托机构41和所述第二承托机构42下方,相对设置的两个转动件433通过转轴连接,所述第三驱动装置432通过所述转轴驱动转动件433旋转;所述输送带431设有两条,所述输送带431为同步带或链条,所述输送带431一端连接位于第一承托机构41下方的转动件433,另一端连接位于第一承托机构41下方对应的转动件433。

作为水平输送结构43的设置方式的另一种方案:所述转动件433设有两个,所述转动件433为滚轴,两个转动件433两两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承托机构41和所述第二承托机构42下方,相对设置的两个转动件433通过转轴(图中未示出)连接,所述第三驱动装置432通过所述转轴驱动转动件433旋转;所述输送带431设有两条,所述输送带431为同步带或链条,所述输送带431一端连接位于第一承托机构41下方的转动件433,另一端连接位于第一承托机构41下方对应的转动件433。

优选的,所述承托模板9与所述输送带431之间设有第三定位结构;所述第三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承托模板9上的定位孔90,以及设置在所述输送带431上的第三定位凸柱434,所述第三定位凸柱434与所述定位孔90相适配;由于所述水平输送结构43利用输送带431输送承托模板9,通过设置第三定位结构,能避免承托模板9在输送带431上打滑,影响水平输送结构43的运送效率,同时,这种设置方式可以确保输送带431将承托模板9运输至指定的位置上,精准与第一承托机构41/第二承托机构42对接转移承托模板9。

优选的,所述第二输送机构5包括第三导向件51、滑动座52、第三承托架53和第二升降装置54;所述第三导向件51设有两个,分别设置在热压下模62两侧,并且向所述湿坯输入端64和湿坯输出端延伸65;所述第三承托架53、滑动座52和第二升降装置54均设有至少四个,四个滑动座52两两相对滑动设置在两个第三导向件51上,且四个滑动座52可同步滑动;所述第三承托架53通过所述第二升降装置54可升降的设置在所述滑动座52上;所述第二升降装置54为升降气缸。

所述第二输送机构5采用上述设置方式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由于所述第三承托架53设有至少四个,且两两相对设置,使所述第二输送机构5能同时运输两个承托模板9,将一个承托模板9送入热压整形机构的同时,将另一个承托模板9送出热压整形机构,从而实现热压整形机构的连续运作,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效率;

(2)工作时,滑动座52沿着第三导向件51移动至第一承托机构41/热压整形机构指定的位置上,第二升降装置54驱动第三承托架53上升举升承托模板9,然后滑动座52移动将承托模板9移出第一承托机构41/热压整形机构,第二升降装置54驱动第三承托架53下降使承托模板9置于热压整形机构/湿坯输出端65上,此过程中,承托模板9不与其他部件直接接触,从而减少了承托模板9转移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提高了第二输送机构5的转移效率;

(3)承托模板9在转移过程中处于被举升状态,降低了其与其他部件发生碰撞而受损的机率,从而延长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以及降低了本实用新型的维护成本。

所述第三承托架53上升举升承托模板9时,承托模板9通过放置孔91内壁推顶纸模湿坯,使纸模湿坯脱离热压下模62;所述第三承托架53下降时,承托模板9向下运动并将纸模湿坯放置在热压下模62上,热压整形过程中热压上模61与热压下模62合模,形成高温密闭空间对纸模湿坯进行脱水。

优选的,所述承托模板9与所述第三承托架53之间设有第四定位结构;所述第四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承托模板9上的定位孔90,以及设置在所述输送带431上的第四定位凸柱439,所述第四定位凸柱439与所述定位孔90相适配。通过设置所述第四定位结构,一方面确保承托模板9稳固设置在第三承托架53上,避免承托模板9在转移过程中偏离指定的加工工位,甚至脱离第三承托架53,从而提高热压整形机构对纸模湿坯的加工精度。

优选的,所述热压下模62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热压上模61对应所述热压下模62设有至少两个;两个热压上模61与两个热压下模62分别围合形成两个热压工位60。

所述热压整形机构设有两个热压工位60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要确保单个热压上模61和热压下模62对纸模湿坯脱水完全,需要将热压上模61/热压下模62的加热温度升高,但这导致了热压整形的能耗增大;而通过在热压整形机构上设置两个热压工位60,对纸模湿坯进行二次脱水,能使单个热压上模61和热压下模62保持较低加热功率的同时,提高脱水效率,既可以解决由于纸模湿坯单次失水量过多,导致收缩程度大、废品率高的问题,也可以降低热压整形过程中的能耗;

(2)由于热压整形机构具有两个热压工位60,能同时对两个纸模湿坯进行热压整形,从而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效率;

(3)由于纸模湿坯在两个热压工位60上进行了二次挤压,纸模湿坯的结构强度和纸模湿坯形状的精度得到加强,相比于市面上的,本实用新型生产出的纸浆模塑餐具的质量和精度更高。

具体地,所述热压下模62设有三个,所述热压上模61对应所述热压下模62设有三个,三个热压上模61与三个热压下模62分别围合形成三个热压工位60;所述第三承托架53、滑动座52和第二升降装置54均设有八个,六个滑动座52两两相对滑动设置在两个第三导向件51上,且位于同一第三导向件51上的四个滑动座52可同步滑动;所述第三承托架53通过所述第二升降装置54可升降的设置在所述滑动座52上;所述第二升降装置54为升降气缸。所述承托模板9设有五个,分别为1号承托模板、2号承托模板、3号承托模板、4号承托模板和5号承托模板。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纸浆模塑餐具生产设备工作时,1号承托模板置于第一承托机构41上供湿坯转移机构3放置纸模湿坯;2号承托模板置于水平输送结构43上并向第一承托机构41下方转移;3号承托模板、4号承托模板和5号承托模板上放置有纸模湿坯,并且3号承托模板、4号承托模板和5号承托模板分别位于三个热压工位60内(3号承托模板位于靠近湿坯输出端65的热压工位60上,5号承托模板位于靠近湿坯输入端64的热压工位60上);当热压成型机构完成一次热压整形后,第二输送机构5的滑动座52移动将4号承托模板和5号承托模板向湿坯输出端65方向转移一个热压工位60,同时,将3号承托模板送出至第二承托机构42,以及将1号承托模板送入靠近湿坯输入端64的热压工位60上;第二输送机构5的滑动座52复位;此时,2号承托模板从水平输送结构43转移至第一承托机构41,等待湿坯转移机构3转移纸模湿坯。3号承托模板上的纸模半成品被转移后,第二承托机构42的第二承托架421下降,将3号承托模板转移至水平输送结构43上,开始新一轮热压整形。任一纸模湿坯均经过三次热压烘干。

实施例二

参见图7至图12,本实施例作为实施例一的改进方案,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一种纸浆模塑餐具生产设备,还包括湿坯成型机构2、切边机构7和堆叠机构8。

所述湿坯成型机构2设置在机架1靠近湿坯输入端64的一侧,用于生产纸模湿坯。所述湿坯成型机构2包括供浆装置(图中未示出)和浆液槽21,以及设置在所述浆液槽21内的吸浆模具(图中未示出),供浆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浆液槽21内浆液的液面高度,使吸浆模具浸泡或离开浆液;所述吸浆模具用于吸附浆液中的纸浆制成纸模湿坯。

所述湿坯转移机构3设置在所述湿坯成型机构2与热压整形机构之间。

所述切边机构7设置在所述第二承托机构42相对所述热压整形机构的一侧,所述切边机构7包括切边吸盘装置71、切边上模72和切边下模结构73,所述切边上模72可升降的设置在机架1上部,所述切边下模结构73对应所述切边上模72设置在机架1下部,所述切边上模72、切边下模结构73围合形成切边工位,所述吸盘装置可水平移动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吸盘装置用于将第二承托机构42上的纸模转移至所述切边下模结构73上;所述切边上模72可与所述切边下模结构73合模或分模;所述切边上模72与所述切边下模结构73合模对纸模进行切边后形成纸浆模塑餐具,成型的纸浆模塑餐具被吸附在所述切边上模72上。

所述堆叠机构8设置在所述切边机构7相对所述第二承托机构42的一侧,所述堆叠机构8包括转移吸盘装置81、堆叠吸盘装置82和堆叠输送台83;所述堆叠吸盘装置82设置在所述堆叠输送台83上,所述转移吸盘装置81设置在所述堆叠输送台83与所述切边机构7之间,用于将所述切边机构7上的纸浆模塑餐具转移至所述堆叠吸盘装置82上;纸浆模塑餐具转移至所述堆叠吸盘装置82后,所述堆叠吸盘装置82将纸浆模塑餐具依次叠放在堆叠输送台83上;所述堆叠输送台83上设有输出纸浆模塑餐具的输送线8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纸浆模塑餐具生产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纸模湿坯置于承托模板9上,并随着承托模板从所述湿坯输入端64输送至所述热压整形机构和湿坯输出端65上,使热压整形机构运作过程中,热压下模62可保持不动,热压上模61只作竖直方向上的运动,确保了热压上模61与热压下模62精准对位,从而提高热压整形机构热压整形的精度,进而提高纸浆模塑餐具的质量,以及减少残次品的数量,节约生产成本;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纸模湿坯置于承托模板9上,并使纸模湿坯随承托模板9转移,避免了纸模湿坯与热压下模62直接接触后,热压上模61输出吸力使纸模湿坯脱离热压下模62,因此相比于现有设备,本实用新型的热压上模61无需再输出吸力去吸附起纸模湿坯,而只需输出较少的吸力排走热压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汽即可,从而节约了60%-80%的真空负荷,有效降低热压整形过程中的能耗;

(3)由于热压上模61只需输出较少的吸力用于排走热压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汽,故能减少了纸模的纤维碎屑的吸入量,避免了生产过程中出现停机对热压上模61进行清理的情况,从而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产能,实现纸浆模塑餐具的连续生产,同时,避免了大量纸模的纤维碎屑进入热压上模61内,影响热压上模61的正常运作,降低本实用新型的维护成本。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