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捻锭子内置式纱线油润滑方法及其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60104发布日期:2019-03-20 00:34阅读:583来源:国知局
倍捻锭子内置式纱线油润滑方法及其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倍捻锭子内置式纱线油润滑方法及其装置,用于纱线倍捻生产,属于纺织机械中纱线倍捻领域。



背景技术:

在已有技术中,倍捻锭子纱线加油常见于毛纺倍捻中用外置式油杯装置,进行纱线加油润滑,以避免外气圈与锭子隔离板接触时纱线被磨伤。但由于倍捻纱线较粗,油润滑时吸油量较大,所以,设置的加油杯相应较大。另外,在应用于超细纱线倍捻时,因纱线断裂强度小,在加捻过程中,因为要和锭杆瓷件,加捻盘出丝口瓷件相接触,产生滑动磨擦力,使纱线张力相应增加,致使纱线断头率上升。

为解决以上问题,申请人在专利号为201110059522.5的专利中提出了渗油层的应用方案,但现申请人发现该方案存在油量供应难以控制的问题,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纱线断头率高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合理又可以有效油润滑纱线,使上述滑动磨擦力降低的倍捻锭子内置式纱线油润滑装置,该装置油量供应可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倍捻锭子内置式纱线油润滑装置,在倍捻锭子上设有张力管,在张力管内设置纱线油润滑装置,所述的纱线油润滑装置包括设置于张力管内的储油腔,在储油腔的中间为渗油纱线通道,渗油纱线通道具有渗透油的微孔。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上述目的的:通过在倍捻锭子内置一套纱线油润滑装置,使纱线通过该油润滑装置时被加润滑油而减小磨擦系数,从而降低纱线在倍捻锭子中所产生的纱线张力,降低纱线在倍捻过程中的断头率。同时,利用渗油纱线通道壁体上的微孔孔径大小和微孔的数量多少来控制油量供应,实现油量供应可控。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在于:

所述渗油纱线通道为微孔陶瓷管或微孔聚氨酯管或用其他方法获得的微孔管道所构成,即渗油纱线通道是指利用具有渗油功能的微孔陶瓷或微孔聚氨酯,或用其他方法获得的微孔管道所制成。这样,可以在吸附润滑油的同时,利用微孔的孔径大小和微孔数量的多少,来控制润滑油的供应量,防止生产时过量润滑油渗出。

通过在储油腔的上部设置有加油孔,可以加装润滑油。

所述渗油纱线通道的轴心线与纱线运行轨迹一致。

所述渗油纱线通道采用一段式结构,由渗油的微孔材料制成。

所述渗油纱线通道采用二段式结构,上半段由光滑的材料组成;下半段由具有渗油功能的微孔通纱管组成。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目的是提供一种倍捻锭子内置式纱线油润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纱线从纱筒上退解进入张力管,并通过渗油纱线通道进入渗油阶段,由于纱线在张力管内进行内加捻时,会产生内加捻气圈,通过渗油纱线通道时,渗油纱线通道内壁所产生的润滑油沾于纱线表面;纱线继续向下穿过锭杆瓷件和出丝口瓷件时,纱线在锭杆瓷件和出丝口瓷件上滑移而过,产生磨擦力,由于纱线上沾有的润滑油,降低它们之间磨擦系数,减小了磨擦力,相应降低了纱线的张力,纱线出了出丝口瓷件后,在外加捻区中形成外气圈,再通过导纱瓷件进入卷绕工序,完成倍捻加捻过程。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典型短纤倍捻锭子内置式纱线油润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典型短纤倍捻锭子的纱线油润滑工作结构示意图。

图3是典型长丝倍捻锭子内置式纱线油润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典型长丝倍捻锭子的纱线油润滑工作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短纤倍捻锭子实施例一:

本发明如图1和图2,一种短纤倍捻锭子内置式纱线油润滑方法及其装置,采用储油腔1-1放置在倍捻锭子张力管1-6内,渗油纱线通道1-2安装在储油腔1-1中,储油腔1-1中储有润滑油1-3,张力球1-4放在瓷碗1-5中。倍捻锭子工作时,纱线2-1从纱筒2-2上退解进入张力管1-6,并通过渗油纱线通道1-2,张力球1-4和瓷碗1-5的接触面,纱线2-1在张力管1-6内进行内加捻时,会产生内加捻气圈,通过渗油纱线通道1-2与其内壁渗油相擦时会沾有润滑油1-3。纱线2-1继续向下穿过锭杆瓷件2-6和出丝口瓷件2-7时,纱线2-1会在锭杆瓷件2-6和出丝口瓷件2-7上滑移而过,这时就会产生磨擦力。由于纱线2-1上沾有的润滑油1-3,降低了它们之间磨擦系数,减小了磨擦力,相应降低了纱线2-1的张力,使纱线2-1的断头次数减小。纱线2-1出了出丝口瓷件2-7后,在外加捻区中形成外气圈,再通过导纱瓷件2-8进入卷绕工序,完成倍捻加捻过程。加油孔1-7位于储油腔1-1上端。

本实施例中,渗油纱线通道1-2为微孔陶瓷管或微孔聚氨酯管或用其他方法获得的微孔管道所构成。渗油纱线通道1-2的轴心线与纱线2-1运行轨迹一致。渗油纱线通道1-2可采用一段式结构,由渗油的微孔材料制成;也可采用二段式结构,上半段由光滑的材料组成,下半段由具有渗油功能的微孔通纱管组成。

长丝倍捻锭子实施例二:

本发明如图3和图4,一种倍捻锭子内置式纱线油润滑方法及其装置,采用储油腔3-1放置在倍捻锭子张力管3-6内,渗油纱线通道3-2安装在储油腔3-1中,储油腔3-1中储有润滑油3-3。倍捻锭子工作时,纱线4-1从纱筒4-2上退解进入张力管3-6,并通过渗油纱线通道3-2进入张力球3-4和瓷碗3-5的接触处内加捻时,会产生内加捻气圈,纱线4-1在通过渗油纱线通道3-2时,与渗油纱线通道3-2的内壁渗透的润滑油相擦,润滑油3-3沾在纱线4-1上。纱线4-1继续向下穿过锭杆,由于瓷件4-6和出丝口瓷件4-7时,纱线4-1会在锭杆瓷件4-6和出丝口瓷件4-7上滑移而过,这时就会产生磨擦力,由于纱线4-1上沾有的润滑油3-3,降低它们之间磨擦系数,减小了磨擦力,相应降低了纱线4-1的张力,使纱线4-1的断头次数减小。纱线4-1出了出丝口瓷件4-7后,在外加捻区中形成外气圈,再通过导纱瓷件4-8进入卷绕工序,完成倍捻加捻过程。加油孔3-7位于储油腔3-1上端。

本实施例中,渗油纱线通道3-2为微孔陶瓷管或微孔聚氨酯管或用其他方法获得的微孔管道所构成。渗油纱线通道3-2的轴心线与纱线4-1运行轨迹一致。渗油纱线通道3-2可采用一段式结构,由渗油的微孔材料制成;也可采用二段式结构,上半段由光滑的材料组成,下半段由具有渗油功能的微孔通纱管组成。

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合理,能有效降低纱线倍捻时张力,降低断头率。同时,可实现油量供应可控。

以上实施例仅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权利要求中已有描述,在未改变本发明基本结构的前提下所作出的变更和改进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倍捻锭子内置式纱线油润滑方法及其装置,用于倍捻机加捻纱线用,属于纺织机械中纱线加捻技术领域。主要采用在张力管内设置储油腔,储油腔中设有油渗透功能的渗油纱线通道用以通过被加捻纱线,在通过渗油纱线通道时,被加捻纱线被加油润滑。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合理。当被加捻纱线通过并加油润滑后,再经过锭杆瓷件和加捻盘出丝口瓷件时,由于油料的润滑作用,使纱线与瓷件之间的滑动磨擦力减小,从而减小纱线内张力,有效降低纱线加捻时断纱发生。同时,本发明可实现油量供应可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光容;朱爱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绍兴华裕纺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1.02
技术公布日:2019.03.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