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纸机及捞纸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90053发布日期:2019-03-22 21:56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捞纸机及捞纸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造纸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捞纸机及捞纸系统。



背景技术:

宣纸作为中国传统的字画用纸,其生产的过程主要包括蒸煮、打浆、捞纸、压榨、焙干、剪纸等多道工序,针对捞制工序,其生产所用的捞纸机主要包括帘框以及帘框上平铺设置的捞纸帘,使用时,一个或者两个操作工手持帘框在浆池内来回摆动进行捞浆,以使纸浆均匀的摊铺在捞纸帘的表面,然后将帘框从浆池内抬出,待初步沥水后,将捞纸帘从帘框上分开并将其纸浆所在面扣合在叠放的湿纸上,以将该纸浆层揭下,如此反复进行,即可得到层层叠放的湿纸。每天近百张湿纸的捞纸工作,则两个工人手持帘框在浆池内需要来回摆动数百次,工作量大,劳动强度高,并且人工捞纸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工人劳动强度且提高捞纸效率的捞纸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捞纸机,包括用于布置捞纸帘的机架,机架与第一驱动单元相连,第一驱动单元驱动机架在导轨上往复直线运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为:将捞纸帘布置在机架上,第一驱动单元驱使机架上的捞纸帘移动至出浆口下方承接纸浆,第一驱动单元驱使机架往复直线运动来模拟工人手持帘框在浆池内来回摆动的动作,工人直接取出捞纸帘并将该纸浆层揭下,得到层层叠放的湿纸。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并且大幅提高了捞纸效率。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了捞纸效率的捞纸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捞纸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将捞纸帘布置在机架上;

步骤b:第一驱动单元驱使机架上的捞纸帘1移动至出浆口下方承接纸浆;

步骤c:第一驱动单元驱使机架往复运动;

步骤d:取出捞纸帘并将该纸浆层揭下,得到层层叠放的湿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为:第一驱动单元驱使机架往复直线运动来模拟工人手持帘框在浆池内来回摆动的动作,工人取出捞纸帘并将该纸浆层揭下,得到层层叠放的湿纸,无需工人在浆池内来回摆动进行捞纸,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仅需要一个工人能够完成捞纸作业,大幅提高了捞纸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m处结构的放大图;

图3为捞纸帘平铺至托帘框的过程示意图;

图4为活动框架、托帘框和围框移动至出浆口处的示意图;

图5为捞纸帘和围框围成的区域内的纸浆倒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捞纸机,包括用于布置捞纸帘1的机架10,机架10与第一驱动单元50相连,第一驱动单元50驱动机架10在导轨40上往复直线运动。

将捞纸帘1布置在机架10上,第一驱动单元50驱使机架10上的捞纸帘1移动至出浆口2下方承接纸浆,第一驱动单元50驱使机架10往复直线运动来模拟工人手持帘框1在浆池内来回摆动的动作,第一驱动单元50驱使机架10由正向运动切换至反向运动的过程中,其速度变化率和力度远大于人工摆动,而已附着在帘面上的纤维由于惯性继续向正方向移动,这样使得纤维间相互挤压,在同等配方制成的纸张,本发明成纸后相较于人工,本发明的湿纸更为致密,成纸质量高,制得的成纸书画韵墨效果明显优于人工捞制。工人取出捞纸帘1并将该纸浆层揭下,得到层层叠放的湿纸,无需工人在浆池内来回摆动进行捞纸,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仅需要一个工人能够完成捞纸作业,大幅提高了捞纸效率。

为了方便说明,将捞纸帘1上远离出浆口2的一侧定义为外侧,邻近出浆口2的一侧定义为内侧。

如图4所示,捞纸帘1移动至出浆口2下方接浆时,纸浆自上而下抛落至捞纸帘1上,在此过程中,由于捞纸帘1的内侧与纸浆的接触量少,即只有少量纸浆的纤维附着到捞纸帘1内侧处;而抛落至捞纸帘1上的纸浆向帘外侧迅速流动后,再反冲回捞纸帘1的内侧,此时捞纸帘1的内侧才得以附着上一定量的纸纤维,若成纸后,捞纸帘1上湿纸的内侧与外侧的厚度差值较大,成纸质量差,本发明中两导轨40平行、间隔布置在同一水平面内,第一驱动单元50驱动机架10往复直线运动时,捞纸帘1为远离出浆口2的一侧高、另一侧低的倾斜状布置。一方面,在成纸的过程中,捞纸帘1内侧的纸浆量比外侧多,有利于内侧捞纸帘1上纸浆纤维的附着,以此来额外补偿捞纸帘1内侧的纸浆纤维,这样捞纸帘1上纸纤维附着一致,大幅提高成纸质量;另一方面,由于捞纸帘1的外侧高、内侧低,捞纸帘1在导轨40上往复直线运动时,还可有效避免容浆区域内的绝大部分纸浆被泼洒回浆池4内或浆池4外操作人员所在区域。

机架10包括活动框架13,活动框架13的一侧框边与机架10架体由位于水平向的第一铰接轴14铰接,活动框架13与机架10之间设置第二驱动单元60,第二驱动单元60驱动活动框架13绕第一铰接轴14转动时活动框架13的框面处于水平的低位或框面与水平面呈锐角的斜置态高位。

机架10上的捞纸帘1承接纸浆后,第一驱动单元50驱使机架10往复直线运动以使纤维均匀附着在捞纸帘1上,为了将捞纸帘1承接纸浆倒出,第二驱动单元60驱动活动框架13转动至斜置态以使捞纸帘1上的纸浆快速排出,使捞纸帘1上的纸浆层快速地沥水形成湿纸,提高捞纸效率。

所述机架10外侧的角部处固连有缓冲垫70,活动框架13绕第一铰接轴14转动至抵靠在机架10的缓冲垫70上时,捞纸帘1的帘面与水平面所呈角度为1°~15°。一方面,缓冲垫70避免活动框架13与机架10刚性碰撞,降低噪音,并且防止捞纸机损伤;另一方面,通过布置不同缓冲垫70的厚度,根据不同的实际工况,能够方便快捷地设置捞纸帘1的帘面与水平面所呈角度。捞纸帘1的帘面与水平面所呈角度为可以为5°、8°、10°或12°。

第一驱动单元50为气缸,气缸缸体与基础相连、活塞杆的杆端与机架10相连;

所述机架10包括方形框架,机架10的四个角部处有向下延伸的支腿11,所述支腿11的外侧连有滚轮12、内侧布置有第二驱动单元60,导轨40为开口向下的角钢,滚轮12的轮径自其中部向两端逐渐变大,机架10两侧的滚轮12分置于两导轨40上限定机架10沿导轨40的长度方向移动。导轨40是304不锈钢材质的方管,滚轮12宜采用橡塑等具有耐腐蚀和减振特性材料,滚轮12直径宜在6~10㎝为最佳,既可减少直线运动的阻力,又可以减少振动,提高成纸质量。

活动框架13上设置帘框的两种具体方式。

其一是,活动框架13上设置约束捞纸帘1的上帘框30,捞纸帘1与上帘框30围成的区域构成纸浆容纳区域,上帘框30与活动框架13之间构成铰接式开合连接或盖合式配合,所述的上帘框30的框杆与活动框架13之间设置锁紧单元。

活动框架13用来托撑捞纸帘1,在活动框架13上设置的上帘框30与捞纸帘1围成容纳纸浆的区域,纸浆自存浆池3的出浆口2输送至该容纳纸浆的区域,以便于机架10在往复直线运动时,纸浆内的纤维能够均匀地附着在捞纸帘1上。

其二是,所述活动框架13上设置有下帘框20,下帘框20上布置有上帘框30,上帘框30的一侧框边与下帘框20由位于水平向的第二铰接轴31铰接,上帘框30绕第二铰接轴31转动并压设在平置的捞纸帘1上围成容浆区域,上帘框30包括邻近且平行于第二铰接轴31轴向的框杆且该框杆的内侧杆面为斜坡面32,下帘框20上布置的弹性卡扣80卡紧上帘框30或解除对上帘框30的约束。

在制造不同的纸张尺寸时,捞纸帘1的尺寸规格不同,一般设置活动框架13的尺寸较大,这样能够将不同规格的下帘框20设置在活动框架13,以使下帘框20稳定地托撑捞纸帘1。

另外,第二驱动单元60驱动活动框架13转动至斜置态时,上帘框30的斜坡面32的布置,捞纸帘1的帘面与水平面小角度倾斜布置即可,一般捞纸帘1与水平面呈60°至80°即可实现捞纸帘1上的纸浆完全倒尽。

原本下帘框20的托撑杆22是直接来托撑捞纸帘1,托撑杆22杆面与捞纸帘1的背面接触面积较大,造成捞纸帘1上的该接触区域无法沥水,导致捞纸帘1上的该接触区域1帘面附着的纤维少于其它区域,本发明的下帘框20框内均匀间隔布置的托撑杆22,所述托撑杆22的杆面上有沿其杆长方向均匀间隔布置的立柱23,下帘框20相对两侧的框杆上连有钢丝24,钢丝24搭靠在立柱23的顶部,钢丝24托撑捞纸帘1的帘面。钢丝24托撑捞纸帘1的帘面,捞纸帘1的帘面与钢丝24的接触面积小,确保捞纸帘1上纤维分布均匀,保证纸张的质量。

一种捞纸机的捞纸系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将捞纸帘1布置在机架10上;

步骤b:第一驱动单元驱使机架10上的捞纸帘1移动至出浆口2下方承接纸浆;

步骤c:第一驱动单元驱使机架10往复运动;

步骤d:取出捞纸帘1并将该纸浆层揭下,得到层层叠放的湿纸。

第一驱动单元50驱使机架10往复直线运动来模拟工人手持帘框1在浆池内来回摆动的动作,工人取出捞纸帘1并将该纸浆层揭下,得到层层叠放的湿纸,无需工人在浆池内来回摆动进行捞纸,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仅需要一个工人能够完成捞纸作业,大幅提高了捞纸效率。

本捞纸机完整的工作过程如下,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

所述机架10包括活动框架13,活动框架13的一侧框边与机架10架体由位于水平向的第一铰接轴14铰接,活动框架13与机架10之间设置第二驱动单元60;所述活动框架13上连有下帘框20,下帘框20上布置有上帘框30,上帘框30的一侧框边与活动框架13由位于水平向的第二铰接轴31铰接;

如图3所示,步骤a中将捞纸帘1平铺在机架10的下帘框20上,上帘框30绕第二铰接轴31轴芯转动并压紧捞纸帘1的边沿形成容浆区域;

如图4所示,步骤b中第一驱动单元50驱使下帘框20、上帘框30移动至出浆口2下方,上帘框30与捞纸帘1围成的容浆区域承接纸浆;存浆池3的出浆口2打开输送适量纸浆至该容浆区域后出浆口2关闭;

第一驱动单元驱使机架10在回浆池4的区域内一般往复运动2-5次;

如图5所示,步骤d中第二驱动单元60驱使下帘框20和上帘框30的自由侧绕第一铰接轴14由低位转动至高位的过程包括依次进行的第一、二、三、四阶段;

捞纸帘1处于低位时,上帘框30与捞纸帘1围成的容浆区域盛满纸浆,此时第一阶段:捞纸帘1由低位转动至帘面与水平面呈10°~40°的过程中,捞纸帘1转动的角速度为6°/s~12°/s;第一阶段捞纸帘1的转动角速度较小,以使纸浆平缓地流出,防止纸浆流出速度快冲破已成型的湿纸;第一阶段捞纸帘1由低位转动至帘面与水平面呈15°25°或35°,捞纸帘1转动的角速度可以为8°/s或10°/s;

第二阶段:捞纸帘1保持其位置状态0.5~5s;捞纸帘1可以保持其位置状态2s或4s,这样增加内侧捞纸帘1上纸浆纤维附着量,进一步补充捞纸帘1内侧的纸浆纤维,并且帘框30与捞纸帘1围成的容浆区域内的一部分纸浆在此阶段倾倒出。

第三阶段:捞纸帘1继续转动至高位的过程中,捞纸帘1转动的角速度为12°/s~20°/s,第三阶段捞纸帘1的转动角速度较大,将上帘框30与捞纸帘1围成的区域内的纸浆快速倒出,能够将已成型的湿纸纸面冲刷光滑,并且减少湿纸成型时间,提高加工效率;其中捞纸帘1转动的角速度可以为15°/s或18°/s。

第四阶段:捞纸帘(1)保持其位置状态0.5~3s,将上帘框(30)与捞纸帘(1)围成的区域内剩余的纸浆倒尽,避免捞纸帘1上湿纸内侧过厚。

第二驱动单元60驱使下帘框20和上帘框30恢复至平置状态,上帘框30绕第二铰接轴31转动解除对捞纸帘1的约束,取出捞纸帘1。

本捞纸机布置在回浆池4内,捞纸机沿回浆池4间隔布置多个,一个工人能够至少操作两台捞纸机,即工人将捞纸帘1布置到第一捞纸机的下帘框20上,打开控制开关,第一捞纸机开始捞纸作业;邻近的第二捞纸机完成捞纸作业,工人将第二捞纸机的捞纸帘1取出捞并将该纸浆层揭下后,再将该捞纸帘1重新布置到第二捞纸机的下帘框20上,打开控制开关第二捞纸机开始工作,在完成第二捞纸机的揭湿纸工作期间,第一捞纸机完成捞纸作业,工人再去揭取第二捞纸机上的湿纸,如此循环往复。本发明相较于以前的捞纸作业,本发明的捞纸效率提高近四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