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步式捻线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67186发布日期:2019-07-27 09:16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步式捻线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股线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一步式捻线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一步纺捻线机(倍捻机),是一种将多股细线捻成一股的纺织机械设备。由于捻线机具有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的特点,从而在纺织线生产行业具有极为广阔的市场。

现有可参考的公开号为cn1844521a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倍捻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多个工位,每个工位均包括转动连接在机架底端的贮线筒,贮线筒周向上套设有若干个纱线圈,若干个纱线圈同轴线设置,机架中间部分固定连接有卷绕装置,卷绕装置连接有导线架,导线架固定连接有导线环,机架顶端固定连接有收线辊,收线辊与机架转动连接,相邻的工位之间设置有金属材质的分隔板,分隔板防止相邻的工位之间的纱线互相缠绕;在使用时,贮线筒套设的多个纱线进入到卷绕装置中捻合成一股纱线,然后捻合而成纱线穿过固定连接在导线架上的导线环后,纱线被收卷辊进行收卷,工作效率高,操作方便。

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纱线易发生断线的情况,断线后工位无法继续进行工作,需要工人进行修复,但由于工位设置的数量较多,需要工人时时刻刻、不间断的观测工位的工作情况,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现有的可参考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2730366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一步纺捻线机,其包括机架,机架顶端罗拉、卷绕成型装置以及驱动机构,其中导纱装置包括用于导单股纱线的第一导纱钩、用于将多股纱线聚集的第二导纱钩以及用于将合股后的纱线导向卷绕装置的导线钩,第一导纱钩、第二导纱钩以及导线钩由上到下依次固定在机架上,且第二导纱钩至少有三个导纱通道,特别是,捻线机还包括与第一导纱钩连接固定在机架上的断线感应装置。本实用新型在每股纱线的对应的第一导纱钩上增设与第一导纱钩连接的断线感应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断线感应装置的设置,能够直接确认在多股纱线中,具体是哪一股发生的断纱,使工人能够更加快速的寻找到哪股纱线出现了断纱的情况发生。

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问题:但是,在纺织加工厂中,捻线机中同步进行操作的工位数量较多,每次断线都需要工人手动进行线头的捻接,增加了工人手动的工作量,从而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步式捻线加工设备,达到检测到断线情况时,省去工人手动接线的劳动步骤,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一步式捻线加工设备,包括机架,机架设置有多个工位,每个工位上均设置有断线感应装置;相邻的工位之间设置有分隔板,每个工位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贮线筒、卷绕装置和收卷辊,所述机架顶端连接有运载横梁,运载横梁与机架之间设置有高度调节组件,高度调节组件供运载横梁进行升降运动,运载横梁位于贮线筒上方;运载横梁滑动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延伸至卷绕装置处,支撑杆与运载横梁之间设置有动力组件,动力组件供支撑杆沿着运载横梁移动;支撑杆靠近卷绕装置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捻接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使用时,在出现断线的情况时,断线感应装置能够直接探测出断线的具体位置处,然后工人根据短线的具体位置处,操作支撑杆运动至断线处,在运动的过程中,动力组件对支撑杆提供运动动力,使支撑杆沿着运载横梁运送至制定的位置处;然后,工人再根据断线位置的高度,使用高度调节组件进行高度方向的调节,调节完成后,工人将断线处的两个线头放置在捻接器中进行捻接;能够省去工人手动捻接线头的过程,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达到检测到断线情况时,省去工人手动接线的劳动步骤,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的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气缸,调节气缸与机架固定连接,调节气缸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一端与气缸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运载横梁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气缸具有较好的运稳定性,从而能够通过固定杆带动运载横梁进行升降运动,结构简答,使用稳定性高,同时在出现故障时,维修成本和维修难度均较低,提高了设备使用时的便捷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靠近横梁的端头为动力部,动力部固定连接有动力连接块,动力连接块侧面与横梁抵接;动力组件包括挂靠件与动力件,挂靠件包括同为l状的挂靠板和配合板,挂靠板与横梁固定连接,配合板与动力连接块固定连接,挂靠板与配合板互相挂靠;配合板远离挂靠板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动力驱动件,动力驱动件固定连接有动力轮,动力轮滚动连接在挂靠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动力部作为支撑杆与运载横梁连接的连接部位能够方便的工人进行更换,省去了出现故障时需要将支撑杆进行同步更换的步骤,提高维修时的便捷性;设置的挂靠板一方面使动力部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具有保持与运载横梁处于相对固定的状态,另一方面在动力驱动件带动动力轮在挂靠板上滚动时,沿着运载横梁的进行滑动,既能够保证支撑杆与运载横梁之间的连接强度,另一方面又能够达到运动的效果,提高了设备使用的使用便捷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动力驱动件为马达;横梁靠近配合板的侧面设置有电线存放槽,电线存放槽中放置有橡胶收线套,马达使用的电线放置在橡胶收线套中,橡胶收线套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马达将电能转化为动能供给到动力轮处,使动力轮转动,由于马达的工作效率高,工作稳定性好,从而能够稳定的带动动力轮转动,保证了动力轮的使用稳定性;其次,橡胶收线套与散热孔的配合既能够对马达使用过程中的电线进行防护,同时又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设置的存放槽将电线所处的区域与动力轮转动的区域分离,进而防止出现动力轮转动的过程中出现电线与动力轮缠绕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动力轮使用的稳定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贮线筒与卷绕装置之间设置有放线限定杆,放线限定杆横置于贮线筒与卷绕装置之间,放线限定杆靠近卷绕装置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坠线止回筒,第一坠线止回筒呈锥筒状设置,第一坠线止回筒尺寸较小的一端朝向卷绕装置设置;第一坠线止回筒朝向卷绕装置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放线限定杆能够对第一坠线止回筒提供支撑力,从而使第一坠线止回筒能够对于从贮线筒上引出的股线进行约束;并且,在第一坠线止回筒上方出现断线的情况时,断开的股线呈自由落体状运动,而倾斜设置的坠线止回筒能够对于落下的股线进行承接,使股线搭靠在第一坠线止回筒的外侧,方便工人拿取,省去了工人寻找崩断的线头的位置,进一步的提高了接线时的便捷性,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卷绕装置罩设有防护板,防护板与机架固定连接,防护板开设有过线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股线断线的位置位于卷绕装置上方时,设置的防护板能够对于断线进行承接,使股线搭靠在防护板上,从而防止出现断裂的股线缠绕在卷绕装置中的情况发生,方便工人拾取线头;当股线的断线位置出现在卷绕装置下方时,设置的防护板能够防止卷绕装置内的股线出现崩飞处卷绕装置的情况发生,省去了工人对卷绕装置的调整过程,进一步的提高了设备使用的稳定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卷绕装置与收卷辊之间横置有收线限定杆,收线限定杆与机架固定连接;收线限定杆设置有第二坠线止回筒,第二坠线止回筒尺寸较小的一端朝向收卷辊所在的方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收线限定杆对第二坠线止回筒配合使用,能够对于位于卷绕装置与收卷辊之间股线进行约束,并且在这部分股线出现崩断时,对股线提供搭靠的位置,方便工人寻找股线的线头,进一步的提高了工人工作时的便捷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坠线止回筒下方设置有加蜡组件,加蜡组件与收线限定杆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加蜡组件一方面能够提高捻合后的线的质量,防止线由于摩擦力过大导致线出现崩断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能够提高了捻合后的线的线的表面质量。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蜡组件包括加蜡固定杆,加蜡固定杆远离收线限定杆的一端延伸至卷绕装置的位置处;加蜡固定杆固定连接有承载托盘,承载托盘与加蜡固定杆固定连接;加蜡固定杆周向上套设有蜡块,股线从蜡块与承载托盘之间经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家啦组件处的股线出现断裂的情况时,由于股线位于蜡块与承载托盘之间,股线受到收卷辊的牵引力大于蜡块施加的重力,从而蜡块进行转动,并对股线完成上蜡的过程,当股线出现断裂的情况时,股线向上的牵引力消失,蜡块压紧股线,从而将股线的断线位置的线头压住,更加方便工人找寻断裂的线头处,进一步的提高了工人接线时的便捷性,降低了工人接线时的劳动强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运载横梁、高度调节组件、动力组件和支撑杆的配合使用达到检测到断线情况时,省去工人手动接线的劳动步骤,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的效果;

2.放线限定杆、第一坠线止回筒、收线限定杆、第二坠线止回筒和加蜡组件的配合使用提高了设备使用时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正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后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11、工位;111、断线感应装置;112、贮线筒;113、卷绕装置;1131、防护板;114、收卷辊;12、分隔板;2、运载横梁;21、高度调节组件;211、调节气缸;212、固定杆;22、电线存放槽;221、橡胶收线套;2211、散热孔;3、支撑杆;31、动力连接块;32、动力组件;321、挂靠件;3211、挂靠板;3212、配合板;322、动力件;3221、动力驱动件;3222、动力轮;34、捻接器;4、放线限定杆;41、第一坠线止回筒;5、收线限定杆;51、第二坠线止回筒;52、加蜡组件;521、加蜡固定杆;522、承载托盘;523、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一步式捻线加工设备,包括三角形的机架1,机架1上设置有多个工位11,工位11上固定连接有断线感应装置,多个工位11呈直线状均匀阵列,相邻的工位11之间通过分隔板12互相分离,防止出现缠线的情况发生;机架1由上至下连接有运载横梁2、支撑杆3、收线限定杆5和放线限定杆4,支撑杆3固定连接有捻接器34,捻接器34为空气捻接器34,当某个工位11在捻线工作中出现断线的情况时,断线位置搭靠在收线限定杆5或者放线限定杆4上,方便工人拾取崩断的线头;捻接器34通过支撑杆3和运载横梁2运动至断线处,工人将崩断的线头拾取起来放入空气捻接器34中完成接线工作。

参照图1,每个工位11均由上至下设置有收卷辊114、卷绕装置113和线辊,多个工位11的收卷辊114共轴线且与水平线平行,收卷辊114的转动连接在机架1中,卷绕装置113固定连接在机架1中,卷绕装置113远离机架1的位置处罩设有防护板1131,防护板1131上开设有过线间隙,贮线筒112位于机架1的最下方,贮线筒112的轴线垂直于收卷辊114的轴线,贮线筒112的周向上套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个线圈,贮线筒112于机架1固定连接;贮线筒112上的线圈进入到卷绕装置113中,然后在卷绕装置113的进行捻合,捻合完成后的股线被收卷辊114收卷。

参照图1,放线限定杆4位于卷绕装置113与贮线筒112之间,放线限定杆4贯穿所有的工位11后固定连接在机架1中,放线限定杆4对应每个卷绕装置113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圆锥状的第一坠线止回筒41,第一坠线止回筒41尺寸较小的一端朝向卷绕装置113设置,第一坠线止回筒41尺寸较小的端头朝向卷绕装置113的位置处倾斜;贮线筒112中的线贯穿第一坠线止回筒41后再进入到卷绕装置113中;第一坠线止回筒41能够在出现股线在第一坠线止回筒41上方崩断的情况时,对于崩断的线头进行支撑,使线头搭靠在第一坠线止回筒41的外侧上,方便工人拿取,提高接线时的操作便捷性。

参照图1、图3,收线限定杆5位于卷绕装置113与收卷辊114之间,收线限位贯穿所有的工位11后固定连接在机架1中,收线限定杆5对应每个收卷辊114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二坠线止回筒51,每个第二坠线止回筒51的轴线均平行于第一坠线止回筒41,第二坠线止回筒51较小的端头朝向收卷辊114;每个第二坠线止回筒51下方设置有加蜡组件52,从收卷装置中引出的股线经过加蜡组件52后进入到第二坠线止回筒51中,然后贯穿第二坠线止回筒51后进入到收卷辊114中;第二坠线止回筒51一方面能够对于线辊提供张紧的效果,另一方面能够在线崩断时,对崩断的线头提供承载的效果,使线头搭靠在第二坠线止回筒51的外壁上,方便工人拿取,进一步的提高了辅助板的操作的便捷性。

参照图3,加蜡组件52包括圆柱状的加蜡固定杆521,加蜡固定杆521远离收线限定杆5的一端延伸至卷绕装置113的上方处;加蜡固定杆521固定连接有圆形的承载托盘522,承载托盘522与加蜡固定杆521固定连接;加蜡固定杆521周向上套设有蜡块523,股线从蜡块523与承载托盘522之间经过,当股线崩断时,蜡块523压紧股线,从而将股线的断线位置的线头压住,更加方便工人找寻断裂的线头处,进一步的提高了工人接线时的便捷性,降低了工人接线时的劳动强度。

参照图4,机架1的顶端设置有高度调节组件21,高度调节组件21包括调节气缸211,调节气缸211与机架1固定连接,调节气缸211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12,固定杆212一端与气缸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运载横梁2固定连接,运载横梁2位于贮线筒112上方,运载横梁2的长度与机架1的长度相等,参照图5,支撑杆3的顶端高度与运载横梁2的顶端高度相等,支撑杆3靠近运载横梁2的端头为动力部,动力部为方形的动力连接块31,动力连接块31与运载横梁2之间设置有动力组件32,动力组件32分为挂靠件321与动力件322,挂靠件321与动力件322,挂靠件321包括同为l状的挂靠板3211和配合板3212,挂靠板3211与横梁固定连接,配合板3212与动力连接块31固定连接,挂靠板3211与配合板3212互相挂靠;配合板3212远离挂靠板3211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动力驱动件3221,动力驱动件3221为马达;动力驱动件3221固定连接有动力轮3222,动力轮3222滚动连接在挂靠板3211上;参照图2,动力轮3222与横梁之间设置有l型的收纳板,收纳板与横梁形成电线存放槽22,电线存放槽22中放置有橡胶材质的橡胶收线套221,动力驱动件3221使用的电线均放置在橡胶收线套221中,橡胶收线套221上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2211。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进行使用时,在出现断线的情况时,崩断的线头的位置若位于放线限定杆4与卷绕装置113之间,线头搭靠在第一坠线止回筒41外侧或放线限定杆4外侧上;若位于卷绕装置113与收线限定杆5之间时,线头搭载在防护板1131外侧上;若位于收线限定杆5和收卷辊114之间时,线头搭载在第二坠线止回筒51外侧上,方便工人找寻接线的位置。同时断线感应装置111能够直接探测出断线的具体位置处,然后工人根据短线的具体位置处,操作支撑杆3运动至断线处,在运动的过程中,动力组件32对支撑杆3提供运动动力,使支撑杆3沿着运载横梁2运送至制定的位置处;然后,工人再根据断线位置的高度,使用高度调节组件21进行高度方向的调节,调节完成后,工人将断线处的两个线头放置在捻接器34中进行捻接;能够省去工人手动捻接线头的过程,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综上,通过上述步骤,达到检测到断线情况时,省去工人手动接线的劳动步骤,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的效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