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辐照性能优异的聚酰亚胺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23656070发布日期:2021-01-15 13:5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聚酰亚胺纤维,包含至少式(1)和式(2)两种分子结构的聚酰亚胺:

其中,式(1)结构的聚酰亚胺占纤维总重的5~55%。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聚酰亚胺纤维,其特征在于,聚酰亚胺纤维中还包括结构式如式(3)所示的其他聚酰亚胺,式(3)所示的其他聚酰亚胺与式(2)的聚酰亚胺的质量比为1:(1~10);

其中,ar1为含有至少一个碳六元环的四价芳香族残基或至少含有一个脂肪环,ar2为含有至少一个碳六元环的四价芳香族残基。

3.一种聚酰亚胺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均苯四甲酸二酐与2-(4-氨基苯基)-5-氨基苯并咪唑在惰性气体保护下溶于非质子极性溶剂中反应,得到前驱体溶液i;将联苯四甲酸二酐与对苯二胺在惰性气体保护下溶于非质子极性溶剂中反应,得到前驱体溶液ii;将前驱体溶液i与前驱体溶液ii混合获得纺丝原液;其中,所述纺丝原液中前驱体溶液i中的聚合物占聚合物总重量的5~55%;

b、凝固成型:采用干喷湿纺的方法进行制备,纺丝原液经过计量、过滤后,通过喷丝头挤出后通过空气层进入凝固浴凝固,得到初生纤维;

c、水洗:将初生纤维经过水洗;

d、上油及干燥致密化:将步骤c得到的纤维,进行上油及干燥致密化后收丝,得到聚酰胺酸原丝;其中,所述干燥致密化的温度优选为50~130℃;

e、亚胺化:将步骤d得到的原丝经过亚胺化处理,得到所述的聚酰亚胺纤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的聚酰亚胺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原液中还包括前驱体溶液iii,所述前驱体溶液iii的制备步骤为:将其他二酐与其他二胺在氮气保护下溶于非质子极性溶剂中反应,得到前驱体溶液iii;其中,所述其他二酐选自含有至少一个碳六元环的四价芳香族残基或至少含有一个脂肪环的二酐,其他二胺选自含有至少一个碳六元环的四价芳香族残基的二胺;所述纺丝原液中,前驱体溶液iii中的聚合物与前驱体溶液ii中的聚合物的质量比为1:(1~10)。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聚酰亚胺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质子极性溶剂选自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亚砜或二甲基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联苯四甲酸二酐为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酰亚胺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多级凝固方式,凝固浴介质为非质子极性溶剂或非质子极性溶剂的水溶液,进一步优选为非质子极性溶剂的水溶液;所述凝固浴的浓度采用阶梯浓度凝固,浓度在3%-50%之间,更优选为5%~30%之间;所述凝固浴的温度均控制在-10~40℃,更优选为0~30℃;所述空气层高度为0.5-5cm;首道凝固浴为正牵伸,牵伸比为1.1~6,优选为1.5~5;后几道凝固的牵伸比为1~3。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酰亚胺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洗为多道水洗,水洗温度采用40~80℃,水洗阶段不进行牵伸;所述上油采用的油剂为氨改性硅油,油剂的浓度为0.1wt%~3wt%;所述干燥致密化的温度优选为50~120℃。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酰亚胺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亚胺化处理采用多温区逐步升温的方式,亚胺化温度为50-550℃,优选80-500℃;亚胺化过程采用惰性气体保护,氧含量为小于500ppm,总牵伸比为1.5-5倍。

9.一种聚酰亚胺纤维的应用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酰亚胺纤维或由权利要求3~8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聚酰亚胺纤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方法包括在航天航空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辐照性能优异的聚酰亚胺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聚酰亚胺纤维耐辐照后强度保持率较低的问题,通过采用一种聚酰亚胺纤维,包含至少式(1)和式(2)两种分子结构的聚酰亚胺,其中,式(1)结构的聚酰亚胺占纤维总重的5~55%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航天航空等极端环境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崔晶;陈雪;孙旭阳;刘京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19.07.15
技术公布日:2021.01.1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