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孔涤纶短纤维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82213发布日期:2020-01-14 17:31阅读:5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孔涤纶短纤维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涤纶短纤维的生产工艺,属于化纤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涤纶发泡纤维是我公司的差别化纤维产品,它除具有特殊的光泽、耐污性、抗起球性,以及可以改善纤维的弹性和膨松性等特性外,还具有相对密度小、手感好的优势,广泛应用于家纺用品、纺服填充料、人造毛皮及无纺布等行业。涤纶发泡纤维是通过聚酯原料pta(对苯二甲酸)和eg(乙二醇)按比例混合后,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经过两段酯化、两段预缩聚合和一段终缩聚反应,得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酯)熔体,然后再将聚酯熔体经铸带、切粒等工序制成切片,再以切片为原料,加热熔融形成熔体进行纺丝,这样纺丝生产方法被称为切片纺丝或间接纺丝。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物质的不断丰富,具有功能性的化学纤维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人们对化学纤维材料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不仅更加注重化学纤维材料的质地,而且更加注重化学纤维的功能,使之超越天然纤维性能。如在化学纤维聚酯原料中添加具有负离子释放功能的电气石粉末而成为负离子纤维,这种负离子纤维对改善空气质量、环境以及对人体的保健作用有着明显的作用。在化学聚酯原料中添加远红外陶瓷微粉而成为远红外功能纤维,远红外功能纤维能有效提高身体含氧量、平衡身体酸碱度,改善微循环及促进新陈代谢等作用。

现有功能性纤维生产虽有多种工艺方法,其中物理改性方法最为简便易行,性能稳定,效果持久,这种工艺方法将功能性添加剂混合到高聚物中进行纺丝,但实际生产也逐步表现出诸多不足,首先该工艺方法大都是采用聚酯切片和电气石粒末或红外陶瓷等功能添加剂混合后,再熔融进入纺丝箱体的间接纺生产方法,这种生产方法不仅存在工艺流程长,用工、能耗和物耗高的弱点,而且原料吸收水分后难以全部去除,使聚酯切片熔融过程中的高聚物在高温下易发生热裂解、热氧化裂解和水解等反应,大大降低最终纤维产品的质量,熔体中的水分汽化还会使纺丝断头率增加,严重时甚至使纺丝无法正常进行;同时这种间接纺还存在熔体中杂质、粉末偏多,也直接影响着纤维产品质量;即使是采用将功能性添加剂直接添加到聚酯熔体中进行纺丝的直接纺生产工艺,也因固态的功能性粉体,在熔体中呈集中甚至块状分布,分散性很差,功能性粉体与聚酯熔体的相溶性不足,不仅不能保证功能纤维性的质量,而且也增加功能性添加剂的用量。再者现有的功能纤维只有释放负离子或发射远红外线一种功能,纤维截面形状也是为实心或单一孔结构,功能、结构单一,不能满足纺织品对差别化纤维和功能性纤维的综合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多孔涤纶短纤维的生产工艺,它能够在普通涤纶纤维的基础上增加了透气孔,形成发泡纤维,使织物在保证轻便的前提下比普通涤纶更暖,能够满足纺织品对差别化纤维和功能性纤维的综合需求。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孔涤纶短纤维生产工艺,所述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回收的聚酯瓶片放入转鼓中进行高温干燥;

步骤二、将进行高温干燥后的聚酯瓶片进行金属杂质去除;

步骤三、将金属杂质去除后的聚酯瓶片进行加热熔融,在加热熔融过程中加入高氧纳米粉末,高氧纳米粉末与聚酯瓶片的质量比为1:1,并通过制粒机制成高氧聚酯颗粒;

步骤四、将20%的高氧聚酯颗粒混入80%的聚酯瓶片,充分搅拌均匀后,加热至150℃形成熔解液,加热过程中高氧聚酯颗粒迅速膨胀,从而使熔解液产生密集气泡;

步骤五、将带有密集气泡的熔解液通过喷丝板喷出长丝,初步冷却后依次通过卷取、定型,最终制成多孔涤纶短纤维。

优选的,步骤一中高温干燥的温度为125~135℃。

优选的,步骤三中高氧纳米粉末采用氧化锆粉末。

优选的,氧化锆粉末的粒径为20nm。

优选的,步骤五在定型过程中加入定型剂、抗氧化剂、抗紫外线助剂和抗静电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能够在普通涤纶纤维的基础上增加了多个透气孔,形成发泡纤维,使织物在保证轻便的前提下比普通涤纶更暖;

2、本发明生产纤维的多孔结构类似于海绵,手感更加丰满柔软,产出的织物会更加糯滑;

3、本发明生产纤维由于特殊的多孔分子结构,使得织物可以透气的同时迅速吸取/释放水份,相对于普通的涤纶织物,有更好的吸湿保暖性及速干性能;

4、本发明生产纤维为再生瓶片产品,有利于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多孔涤纶短纤维生产工艺生产纤维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多孔涤纶短纤维生产工艺生产纤维的内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多孔涤纶短纤维生产工艺,所述生产工艺包括以下特征:

步骤一、将回收的聚酯瓶片放入转鼓中进行高温干燥,高温干燥的温度为125~135℃;

步骤二、将进行高温干燥后的聚酯瓶片进行金属杂质去除;

步骤三、将金属杂质去除后的聚酯瓶片进行加热熔融,在加热熔融过程中加入高氧纳米粉末,高氧纳米粉末与聚酯瓶片的质量比为1:1,并通过制粒机制成高氧聚酯颗粒;

所述高氧纳米粉末采用粒径为20nm的氧化锆粉末;

步骤四、将20%的高氧聚酯颗粒混入80%的聚酯瓶片,充分搅拌均匀后,加热至150℃形成熔解液,加热过程中高氧聚酯颗粒迅速膨胀,从而使熔解液产生密集气泡;

步骤五、将带有密集气泡的熔解液通过喷丝板喷出长丝,初步冷却后依次通过卷取、定型,最终制成多孔涤纶短纤维;

在定型过程中需加入定型剂、抗氧化剂、抗紫外线助剂和抗静电剂。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包括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