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捻机小丝储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62050发布日期:2020-05-08 14:06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捻机小丝储纱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辅助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直捻机小丝储纱装置。



背景技术:

直捻机是将两根没有加捻的单股原丝以缆捻方式直接捻合成帘子线。其单锭锭位设计是由一个内纱和两个外纱相互匹配,两个外纱使用空捻器接头连接在一起。加捻过程中当一个外纱使用完毕可以直接切换另一个外纱,但内纱只有一个。单个原丝重量为8.5kg左右,内纱加捻成满筒后一般会剩余1.5kg重的小丝,不能满足加捻一落丝使用,只能集中收取,放于双面网车上,再设立专门小丝机台和品种逐步消耗,否则会造成加捻中途供丝不足而断纱。直捻机在加捻帘子线后内纱小丝无法直接消耗,小丝重复性的摘、取、翻倒、使用,容易导致小丝污染、变形、积压等现象,存在严重的质量隐患,造成丝线污染或成型不良,另外若取用小丝滞后,小丝加捻不能与外纱和内纱相匹配,加工有一定困难,同时会对加捻后的线的质量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小丝无法直接消耗,小丝重复性的摘、取、翻倒、使用,容易导致小丝污染、变形、积压的问题,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便于集中消耗直捻机加捻过程中产生的小丝、减少小丝翻倒的中间环节和降低劳动强度、保证丝线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直捻机小丝储纱装置,包括底座和支架;所述底座为圆形结构,底座上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架,底座上部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固定座;底座下部设置有连接架,连接架一端与底座下表面固定、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横截面为“п”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上部开设有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螺丝。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为加硬海绵制成的环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为“u”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为柱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的下部为圆台形、中部截面为倒置的“凸”字形、上部为圆台形结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底座、支架、连接架和固定架的设置,方便将本实用新型安装至直捻机筒子架上、下两个外纱锭位之间或直捻机外纱底座托盘的侧边,便于原丝加捻一落丝后剩余的小丝直接存储于储纱装置内并在下一加捻过程中直接消耗掉,能够有效减少小丝的积压,避免出现过期丝的现象,同时减少小丝的翻倒过程,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保证丝的质量。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座的设置防止丝线脱落,影响小丝退绕;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的形状为“u”形结构、柱形结构或下部为圆台形、中部截面为倒置的“凸”字形、上部为圆台形结构的设计,防止绕线筒管从支架上滑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为:1为支架,2为固定座,3为底座,4为连接架,5为固定架,6为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图3所示,一种直捻机小丝储纱装置,包括底座3和支架1;所述底座3为圆形结构,底座3上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架1,本实施例中支架1为“u”形结构;底座3上部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固定座2,所述固定座2为加硬海绵制成的环形结构;固定座2的高度不小于30mm,防止丝线脱落,影响小丝退绕;底座3下部设置有连接架4,底座3与连接架4均采用45#钢制成,底座3与连接架4均通过焊接、打磨和表面喷塑等工艺进行处理。连接架4一端与底座3下表面固定、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架5,所述固定架5的横截面为“п”形结构,所述固定架5上部开设有安装孔6,本实施例中,安装孔6的个数为两个,所述安装孔6内设置有螺丝。

当使用时,使用螺丝将固定架5固定至直捻机筒子架上、下两个外纱锭位之间或直捻机外纱底座托盘的侧边,支架1外壁套合绕线筒管,支架1与绕线筒管过盈配合;加捻一落丝后从锭罐内取出小丝直接放置于支架1的绕线筒管上,并与其他两个外纱相接,在下个加捻过程中直接将多出来的小丝消耗掉。

实施例2:如图4和图5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结构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再重述,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支架1为柱形结构,支架1斜向设置于底座一侧,绕线筒管放置于支架1上时,防止绕线筒管掉落。

实施例3:如图6和图7所示,实施例3与实施例1结构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再重述,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支架1的下部为圆台形、中部截面为倒置的“凸”字形、上部为圆台形结构,支架1的最大外直径与绕线筒管内直径相同,支架1与绕线筒管过盈配合,支架1上部设置为圆台形结构,方便绕线筒管套合至支架外壁。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直捻机小丝储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3)和支架(1);所述底座(3)为圆形结构,底座(3)上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架(1),底座(3)上部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固定座(2);底座(3)下部设置有连接架(4),连接架(4)一端与底座(3)下表面固定、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架(5),所述固定架(5)的横截面为“п”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直捻机小丝储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5)上部开设有安装孔(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直捻机小丝储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6)内设置有螺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直捻机小丝储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2)为加硬海绵制成的环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直捻机小丝储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为“u”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直捻机小丝储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为柱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直捻机小丝储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下部为圆台形、中部截面为倒置的“凸”字形、上部为圆台形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捻机小丝储纱装置,包括底座和支架;所述底座为圆形结构,底座上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架,支架为“U”形结构、柱形结构或上部为圆台形、下部为柱形结构;底座上部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固定座;底座下部设置有连接架,连接架一端与底座下表面固定、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横截面为“П”形结构。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减少小丝的挤压、避免出现过期丝和减少小丝翻倒过程。

技术研发人员:仵晓;李新;焦功伟;高璞;程晓伟;张彦中;路晓冬;李湛伟;赵晓娜;焦明艳;李国柱;赵金辉;杨晓峰;范广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平顶山神马帘子布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04
技术公布日:2020.05.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