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芯渗透型防伪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5823发布日期:2020-05-22 21:56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纸芯渗透型防伪纸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伪纸,尤其涉及一种纸芯渗透型防伪纸,属于防伪用纸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最初市面上较为常见的防伪纸,主要是在纸浆层的表面涂或者印刷上一些防伪标识,通过非常直观的视觉观察来达到防伪的目的,这种防伪纸容易生产且仿制非常容易,无法很好的达到防伪效果。随后出现了夹层式防伪纸,这种夹层式防伪纸是在两层不透明纸张的内部设有一层纸芯,在该纸芯上设置一些防伪标识来辨别真伪,当鉴别时需要撕开表层来查看内部纸芯表面上的防伪标识才能了解到真伪。接着在前述夹层式防伪纸的基础上出现了观察较为直观的夹层式防伪纸,其是将表层的两层纸张中的至少一层设计为半透明层,则纸芯上的防伪标识可以透过该半透明层显现出来,同时也可揭开表层的两层纸张看到纸芯上的防伪标识,实现双重防伪。

但上述两种夹层式防伪纸在进行揭开观察纸芯上的防伪标识时均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目前纸芯上印制图文信息或者对纸芯染色,仅能实现在纸芯表层印制图文信息或颜色,而当揭开表层的纸张时由于纸芯层图文和颜色仅存在于纸芯层的表面,这些防伪标识会随着被揭开的表层同时被揭起来附着在表层纸张上,则在芯层上可能会出现看不到完整防伪标识图文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进一步提升夹层式防伪纸的防伪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纸芯渗透型防伪纸,该防伪纸使得即使在揭开时纸张分层情况不同,在各纸张层之间均完整且清晰的观察到纸芯上的防伪标识图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纸芯渗透型防伪纸,包括纸芯层和至少一层纸表层,纸表层粘结于纸芯层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上,其中所述纸芯层上设有渗透并贯穿纸芯层上、下表面的防伪标识,其中所述纸表层中至少一层为半透明浆纸层。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防伪标识由渗透型油墨在纸芯层的全面积上渗透贯穿式形成的图文信息构成。

所述防伪标识由渗透型油墨在纸芯层的局部面积上渗透贯穿式形成的图文信息构成。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纸芯层为厚度60-250g/m2的纸芯层。

所述纸芯层为吸墨量不低于10g/m2的纸芯层。

所述纸表层为厚度为9-90g/m2且呈纯色半透明状的纸表层。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防伪纸包括一层纸芯层和一层纸表层,所述纸表层粘结于纸芯层的上表面或下表面上。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防伪纸包括一层纸芯层和两层纸表层,两层所述纸表层分别粘结于纸芯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申请所述的渗透型防伪纸包括纸芯层和粘结于纸芯层表面的纸表层,在纸芯层上设置有采用渗透型油墨成型的防伪图文信息,该渗透型油墨中所含有的渗透剂能够使防伪图文信息自表层向底层渗透并贯穿纸芯层的上下表面,使纸芯层在表层及内部均具有一致的防伪图文信息,当需要验证真伪将纸表层揭开后,即便纸芯层表层有部分随纸表层被揭起,但仍能可以通过肉眼直观观察或者借助一定的仪器装置看到非常清晰且完整的防伪图文信息。该防伪纸的纸张表面可见防伪图文信息但并不存在相应油墨,而揭开纸表层后防伪图文信息非常完整且更加清晰,二重防伪效果可靠度高,防伪效果好,且不易被仿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所述防伪纸的结构之一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所述防伪纸的结构之二示意图;

其中:

100-纸芯层;200-纸表层;300-防伪标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申请所述具体实施例中,该纸芯渗透型防伪纸包括纸芯层100和至少一层纸表层200,纸表层粘结于纸芯层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上。

具体的一种结构是,该纸芯渗透型防伪纸包括一层纸芯层和一层纸表层,纸表层粘结于纸芯层的上表面或下表面上,具体结构参见图1;且当纸表层为一层时,该纸表层为半透明浆纸层。

具体的另一种结构是,该纸芯渗透型防伪纸包括一层纸芯层和两层纸表层,两层所述纸表层分别粘结于纸芯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具体结构参见图2;当纸表层为两层时,该纸表层可设计为一层为半透明浆纸层,另一层为不透明浆纸层,也可以设计为两层均为半透明浆纸层,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其中纸芯层100为厚度60-250g/m2且吸墨量不低于10g/m2的纸芯层,该纸芯层通常由阔叶木和针叶木按照一定比例形成的纸浆制备而成,由于其厚度较厚,因此呈现不透明状。其中所述纸表层200为厚度为9-90g/m2且呈纯色半透明状的纸表层,该纸表层通常由白色纸浆或单一颜色的纸浆制备而成,一般采用浅色纸浆,其透明程度可通过调整纸表层的厚度及纸浆成分比例进行调整,该技术为本领域常规技术方案,本申请中不再赘述。

所述纸芯层100上设有渗透并贯穿纸芯层上、下表面的防伪标识300,该防伪标识由渗透型油墨在纸芯层的全面积或局部面积上渗透贯穿式形成的图文信息构成。上述渗透型油墨不同于一般的常规油墨,其应用在具有一定吸墨量的纸芯层上后,能够使渗透型油墨从纸芯层的上表面向下渗透至纸芯层的下表面上,实现防伪标识在纸芯层印刷部纵向切面上的整体贯穿。本申请中所述的渗透型油墨主要包括以下按渗透型油墨总质量百分比计的各组分:增稠剂0.0002-40%、可识别材料0.0001-30%、渗透剂0.001-20%和溶剂10-90%,其中增稠剂为纤维素钠、黄原胶、聚乙烯醇、聚酰胺树脂和丙烯酸树脂中的至少一种;可识别材料为染料、颜料、荧光材料、温变材料、湿变材料和导电材料中的至少一种,也可以是其他可用仪器识别的隐形物质,该可识别材料的选择可根据防伪用纸所应用的环境及领域不同进行选择;所述渗透剂为渗透剂jfc、渗透剂aep、渗透剂ha和渗透剂oe中的至少一种,该渗透剂的主要作用是协助油墨在纸芯层上能够很好的渗透;所述溶剂为水、醇类、醚类和酯类溶剂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的纸芯渗透型防伪纸按照下述两种工艺中的一种进行制备:

制备工艺一:该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步骤为,造纸过程中,在水分含量为70-95wt.%的纸浆层上采用渗透型油墨通过喷淋或印刷方式局部或满版进行防伪图文信息制作后形成纸芯层,其中渗透型油墨会自上向下渗透渗透贯穿纸芯层,该纸芯层和用于制备纸表层的纸浆单面或双面复合后进行干燥及后处理,得到所述纸芯渗透型防伪纸。其中在纸芯层上成型防伪图文信息时,仅需在造纸设备上增加喷淋或印刷装置即可,该喷淋或印刷装置可以是常规的满版喷淋或印刷装置,也可以是带有特定图文的局部喷淋或印刷装置,可根据客户所需的防伪信息进行设置。

制备工艺二:该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步骤为,在作为纸芯层的成品纸上采用渗透型油墨进行局部或满版印刷后,渗透型油墨自上向下渗透贯穿该成品纸纸芯层,然后将该纸芯层和表层纸进行层压复合得到纸芯渗透型防伪纸。

下面对比例以常规防伪油墨进行防伪纸的制备,其中所使用的常规防伪油墨是由按常规防伪油墨总质量百分比计的下述主要组分组成的:增稠剂0.0002-40%、可识别材料0.0001-30%、渗透剂0.001-20%和溶剂10-90%,在具体配置时,所用量与具体实施例所用量完全一致,仅去掉渗透剂即可,其余结构和制备方法均参照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即可。

对上述制备所得的具体实施例和对比例防伪纸进行防伪鉴定时,两种防伪纸均可透过半透明的纸表层看到纸芯层上的防伪图文信息进行第一重防伪鉴定;然后分别将防伪纸的纸表层揭开后,观察内部纸芯层上的防伪图文信息进行第二重防伪鉴定。可以看到,揭开对比例纸表层后,其纸芯层上的防伪图文信息随着纸表层被揭起来,纸芯层上看不到防伪图文信息或者是看不到完整的防伪图文信息,这是因为对比例中的防伪图文信息仅能在纸芯层的表面固着干燥,无法渗透到纸芯层内部及纸芯层的背面,因此当揭开纸表层后防伪图文信息不能完整的留在纸芯层上;而当揭开本申请所述具体实施例的防伪纸纸表层后,虽然纸芯层最表层有随着纸表层揭开而被揭起的部分,但仍然能在纸芯层上直观的看到或借助相应仪器看到非常清晰且完整的防伪图文信息,甚至在纸芯层被揭起较厚一部分后仍能得到非常清晰且完整的防伪图文信息,二重防伪效果可靠度高,防伪效果好,且不易被仿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