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移动的纺织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49779发布日期:2020-06-09 21:07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移动的纺织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移动的纺织架。



背景技术:

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大致分为纺纱与编织两道工序。在纺织技术中常常需要补充或更换纺织线,纺织生产车间内用纺织架架放置纬纱织筒,以供织布机使用。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8856638u,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可移动的纺织纱架,包含底板、凹槽、支架杆、支撑杆、脚座、脚轮,所述的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凹槽,支架杆包含支架杆本体和固定边,固定边设置在支架杆本体的下端的两侧,支架杆本体插入凹槽,固定边固定在底板的表面上,底板1的下方设置有四个支撑杆,支撑杆的下方设置有脚座,脚座的下方设置有脚轮。但是现有一种可移动的纺织纱架存在着采用单方面四个脚轮的移动方式效果不好,不具备缓冲作用容易压坏移动部位,在不需要移动时不能很好使纺织架固定,自身容易发生偏移,且放置的纺织线纱筒在移动时容易脱落,线头容易四处飘散而影响工作人员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便于移动的纺织架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的纺织架,以解决现有一种可移动的纺织纱架存在着采用单方面四个脚轮的移动方式效果不好,不具备缓冲作用容易压坏移动部位,在不需要移动时不能很好使纺织架固定,自身容易发生偏移,且放置的纺织线纱筒在移动时容易脱落,线头容易四处飘散而影响工作人员的问题。一种便于移动的纺织架,包括底架,连接弹簧,安装板,固定机构,移动板,支柱,放置架和存放筒,所述底架的下部两侧分别通过螺丝设有条形滑道,且底架的内上部通过螺丝与连接弹簧的上端固定,该连接弹簧的下端通过螺丝与移动板的上端固定;所述安装板安装在底架与固定机构之间,其中安装板的一侧部通过螺丝与底架的侧部固定,另一侧部通过螺丝固定有固定机构;所述底架的下部两侧的条形滑道之间安装有移动板,且底架的上中部通过螺栓安装有支柱,该支柱的侧部通过螺栓安装有放置架,此放置架的上部安装有存放筒。

所述连接弹簧设置有三个,且依次通过螺丝固定在底架的内上部与移动板的上部之间;所述移动板的下部两端均设有条形滑道,在条形滑道的滑动部位之间安装有移动板,在纺织架移动过程中采用弹性方式对移动板实现一定的缓冲,不会由于存放的织筒过重而压坏移动板,从而更好的实现移动功能,且具有一定的减振作用。

所述安装板和固定机构分别设有两个,其中安装板均通过螺丝分别固定在底架的两侧,且在两个安装板的侧部均通过螺丝分别固定有固定机构,此两个固定机构结构设置相同;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转手,机体,上连杆,螺纹柱,螺纹板,下连杆和固定板,其中螺纹板设有两个,且分别通过螺丝固定在机体的两内壁;所述转手的底部通过螺栓与上连杆的上端安装,其中上连杆的下端通过螺栓与螺纹柱的上部安装,该螺纹柱上的螺纹与螺纹板的螺纹相互配合设置,且螺纹柱设置在两个螺纹板之间;所述下连杆的上端通过螺栓与螺纹柱的下部安装,且下连杆的下端通过螺栓安装有固定板,在纺织架移动好后,可以有效的进行固定,防止自身发生偏移,使其满足纺织的需要,且采用手动转动并配合螺纹的固定方法,更加稳定,操作简单实用。

所述移动板包括板体,转轴,滚球和弧形槽,其中转轴,滚球和弧形槽分别设有五个,该弧形槽依次开设在板体的底部;所述转轴均通过轴承依次安装在弧形槽的内两壁之间,且转轴上均穿接有滚球,该滚球采用硬性橡胶制成的球形状,实现了纺织架的移动,且采用橡胶球滚动从而进行移动的方式,使纺织架整体移动时较为稳定,并不会发生过大的声响,结构设计合理,便于推广。

所述放置架设有四个其结构设置相同,且其中的两个放置架均通过螺栓从上至下依次安装在支柱的一侧部,另外两个放置架均通过螺栓从上至下依次安装在支柱的另一侧部;所述放置架包括架体和条形凹槽,其中条形凹槽设有两对且每对数量为两个,该两对条形凹槽依次开设在架体的上部,结构设置便于存放筒的安装与取下,在移动过程中防止存放筒意外掉落,实用性强。

所述存放筒包括筒体,织筒杆,凸块和条形凸起,其中凸块设有若干个均采用硬性橡胶制成的弧尖状,且依次卡接在筒体的两内壁上;所述织筒杆通过螺栓安装在筒体的底部,其中筒体的上部为开口状态,该筒体的下部焊接有两个条形凸起,此条形凸起的直径和长度与条形凹槽的直径和深度均相等设置;所述存放筒设有四个其结构设置相同,且四个存放筒分别通过条形凸起卡接在放置架上的条形凹槽上,便于在织筒杆上放置纺织所需的织筒,满足纺织需要,且结构设置对放置的织筒进行防不会收到外界的损坏,且织筒产生的线头由于凸块的设置不会四处飘散,使用一段时间后取下清洗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连接弹簧和移动板的设置,采用橡胶球滚动进行移动的方式,使纺织架整体移动时较为稳定,并不会发生过大的声响,移动过程中采用弹性方式实现一定的缓冲作用,不会由于存放的织筒过重而被压坏。

2.本实用新型固定机构的设置,在纺织架移动好后,可以有效的进行固定,防止自身发生偏移,使其满足纺织的需要,且采用手动转动并配合螺纹的固定方法,更加稳定,操作简单实用。

3.本实用新型放置架和存放筒的设置,便于放置纺织所需的织筒,卡接放置更为稳定不易掉落,满足纺织需要,且结构设置对放置的织筒进行防护不会收到外界的损坏,织筒产生的线头由于凸块的设置不会四处飘散,使用一段时间后取下清洗即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放置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存放筒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底架,2-连接弹簧,3-安装板,4-固定机构,41-转手,42-机体,43-上连杆,44-螺纹柱,45-螺纹板,46-下连杆,47-固定板,5-移动板,51-板体,52-转轴,53-滚球,54-弧形槽,6-支柱,7-放置架,71-架体,72-条形凹槽,8-存放筒,81-筒体,82-织筒杆,83-凸块,84-条形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的纺织架,包括底架1,连接弹簧2,安装板3,固定机构4,移动板5,支柱6,放置架7和存放筒8,所述底架1的下部两侧分别通过螺丝设有条形滑道,且底架1的内上部通过螺丝与连接弹簧2的上端固定,该连接弹簧2的下端通过螺丝与移动板5的上端固定;所述安装板3安装在底架1与固定机构4之间,其中安装板3的一侧部通过螺丝与底架1的侧部固定,另一侧部通过螺丝固定有固定机构4;所述底架1的下部两侧的条形滑道之间安装有移动板5,且底架1的上中部通过螺栓安装有支柱6,该支柱6的侧部通过螺栓安装有放置架7,此放置架7的上部安装有存放筒8。

所述连接弹簧2设置有三个,且依次通过螺丝固定在底架1的内上部与移动板5的上部之间;所述移动板5的下部两端均设有条形滑道,在条形滑道的滑动部位之间安装有移动板5,在纺织架移动过程中采用弹性方式对移动板5实现一定的缓冲,不会由于存放的织筒过重而压坏移动板5,从而更好的实现移动功能,且具有一定的减振作用。

所述安装板3和固定机构4分别设有两个,其中安装板3均通过螺丝分别固定在底架1的两侧,且在两个安装板3的侧部均通过螺丝分别固定有固定机构4,此两个固定机构4结构设置相同;所述固定机构4包括转手41,机体42,上连杆43,螺纹柱44,螺纹板45,下连杆46和固定板47,其中螺纹板45设有两个,且分别通过螺丝固定在机体42的两内壁;所述转手41的底部通过螺栓与上连杆43的上端安装,其中上连杆43的下端通过螺栓与螺纹柱44的上部安装,该螺纹柱44上的螺纹与螺纹板45的螺纹相互配合设置,且螺纹柱44设置在两个螺纹板45之间;所述下连杆46的上端通过螺栓与螺纹柱44的下部安装,且下连杆46的下端通过螺栓安装有固定板47,在纺织架移动好后,可以有效的进行固定,防止自身发生偏移,使其满足纺织的需要,且采用手动转动并配合螺纹的固定方法,更加稳定,操作简单实用。

所述移动板5包括板体51,转轴52,滚球53和弧形槽54,其中转轴52,滚球53和弧形槽54分别设有五个,该弧形槽54依次开设在板体51的底部;所述转轴52均通过轴承依次安装在弧形槽54的内两壁之间,且转轴52上均穿接有滚球53,该滚球53采用硬性橡胶制成的球形状,实现了纺织架的移动,且采用橡胶球滚动从而进行移动的方式,使纺织架整体移动时较为稳定,并不会发生过大的声响,结构设计合理,便于推广。

所述放置架7设有四个其结构设置相同,且其中的两个放置架7均通过螺栓从上至下依次安装在支柱6的一侧部,另外两个放置架7均通过螺栓从上至下依次安装在支柱6的另一侧部;所述放置架7包括架体71和条形凹槽72,其中条形凹槽72设有两对且每对数量为两个,该两对条形凹槽72依次开设在架体71的上部,结构设置便于存放筒8的安装与取下,在移动过程中防止存放筒8意外掉落,实用性强。

所述存放筒8包括筒体81,织筒杆82,凸块83和条形凸起84,其中凸块83设有若干个均采用硬性橡胶制成的弧尖状,且依次卡接在筒体81的两内壁上;所述织筒杆82通过螺栓安装在筒体81的底部,其中筒体81的上部为开口状态,该筒体81的下部焊接有两个条形凸起84,此条形凸起84的直径和长度与条形凹槽72的直径和深度均相等设置;所述存放筒8设有四个其结构设置相同,且四个存放筒8分别通过条形凸起84卡接在放置架7上的条形凹槽72上,便于在织筒杆82上放置纺织所需的织筒,满足纺织需要,且结构设置对放置的织筒进行防不会收到外界的损坏,且织筒产生的线头由于凸块83的设置不会四处飘散,使用一段时间后取下清洗即可。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工作人员将带有纺织线的织筒放置在织筒杆82上,此时存放筒8整体结构的设置,对织筒进行防护不会收到外界的损坏,织筒产生的线头由于凸块83的设置不会四处飘散,当线头聚集过多便可以取下清洗即可,由于条形凹槽72与条形凸起84配合卡接设置,在安装存放筒8或者取下时更为方便,且使存放筒8整体更为稳定不易掉落。

需要移动时,工作人员自行推动纺织架整体,此时接触地面的滚球53便会在转轴52的作用下进行转动从而实现了全方位的移动,不会发出噪声,且在移动过程中连接弹簧2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不会由于过重而压坏移动板5,不需要移动时,工作人员可以顺时针转动转手41带动螺纹柱44在螺纹板45的配合下向下运动,使固定板47向下运动并接触地面,继续转动会使移动板5上的滚球53远离地面,远离后停止转动,由于螺纹配合可实现自锁功能所以能更好的将纺织架整体固定,不让其随意移动,满足纺织的需要,如果再需要移动使,逆时针转动转手41使螺纹柱44带动固定板47向上运动远离地面,从而又使滚球53接触地面,然后进行移动即可。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