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组份涡流纺膨体混纺纱线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56232发布日期:2020-05-15 17:26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纱线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多组份涡流纺膨体混纺纱线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人们便在日常生活中追求一种放松、悠闲的心境,寻求一种接近自然、不受传统约束的服饰观念。褶皱面料通常蓬松柔软、透气性和伸展性较好,穿着舒适自然休闲,其悦目的外观和独特的手感,常被服装设计师们运用于各类休闲时装中,成为服装发展的主流。褶皱面料产品具有广阔的设计空间,要根据设计的意图,合理选用原料、组织结构、生产工艺和后整理等方法,从而达到理想的褶纹效果。

现如今,人们在注重时尚的同时,更加追求舒适、便捷的穿衣方式,宽松、褶皱繁复的服装成为潮流,无论在时尚t台上,还是日常服装中,褶皱都是设计的热点,让简单的款式变得生动、充满活跃感,甚至多了几分灵动。

目前国内实现褶皱主要针对面料本身进行处理,褶皱面料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主要根据需要对面料进行高温压皱定型,包括手工与机器的高温定型,使平面布料立体化,再运用定型的面料进行服装设计。但是现有的服饰面料由于生产工艺的不完善,导致服装面料无法同时具有良好的蓬松性和高弹性,从而无法满足人们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组份涡流纺膨体混纺纱线及其生产工艺,将多种纤维经涡流纺混纺成膨体纱线,织造出来的面料比正常增大至1-5倍,呈现蓬松、褶皱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组份涡流纺膨体混纺纱线,采用聚酯短纤、锦纶短纤和其他纤维混纺,各纤维所占比例分别为50%-65%、25%-30%、15%-20%,所述聚酯短纤的热收缩率为20%-40%,所述锦纶短纤的热收缩率为25%-35%。

利用高收缩聚酯短纤的热收缩特性,经过热处理收缩后,在织物表面产生部分收缩从而形成褶皱效果。锦纶短纤也具有潜在的收缩性能,通过热处理,就能导致20~35%的收缩率。纱线的回弹是使织物起皱的一个重要因素,强捻纱具有高回弹性能,利用纱线在织物中,释放在其内部的扭转变形能量,使纱线产生扭缩而使织物形成绉效应。应用最多的是涤纶强捻纱,包括涤纶低弹丝加强捻纱、异收缩丝加强捻纱和高收缩丝加强捻纱。

进一步,所述其他纤维采用普通染色短纤、有色切片短纤、本色短纤或精梳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进一步,所述聚酯短纤的规格为1.33dtex×38mm,所述锦纶短纤的规格为1.67dtex×长度为38mm。

多组份涡流纺膨体混纺纱线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纤维染色→配棉、混棉→开清棉→梳棉→并条→涡流纺→热处理。

纤维染色采用无低聚物、无静电、无油剂或低油剂纤维原料;纤维混配时进行抗静电控制,混配的原料需确保无静电、低油剂。将高收缩的聚酯短纤、锦纶短纤与低收缩的纱线混纺后,再经过热处理,利用纤维热收缩性的差异,热处理后的高收缩性纤维收缩成芯纱,低收缩性的纤维被挤压在表面起圈,使纱线蓬松而柔软,具有较低的伸缩性和较高的蓬松性。

梳棉工序遵循“紧间隔、强分梳、利转移”的总原则,锦纶的比重较轻,手感柔软、蓬松性好,梳棉条子较粗。为防止堵喇叭口,所以在保证棉网正常的前提下,采用轻定量。

进一步,所述开清棉和配棉、混棉之间增加除杂工序,所述去杂工序采用连续搅打装置去杂。染色后杂质不能通过简单的水洗工序去除,经过连续装置搅打原料,分离凝结在纤维表面的染料颗粒,以保证纤维的可纺性,防止残余染料污染纺纱设备。

进一步,并条采用三道并条,头并罗拉间隔11*8.5*18mm,后区牵伸倍数1.61倍,总牵伸倍数6.74倍,并合数8条;二并罗拉间隔11*8.5*18mm,后区牵伸倍数1.45倍,总牵伸倍数8.05倍,并合数8条;三并罗拉间隔10*8.5*17mm,后区牵伸倍数1.25倍,总牵伸倍数6.09倍,并合数6条。

并条工序主要用于提高纤维伸直度,改善条子内部架构,同时兼顾条干均匀度,采用三道并合,确保混合的均匀性。头并和二并改善弯钩和内在结构,三并改善条干为主兼顾残余弯钩。三种纤维在头兵进行混合,选用较大的后区牵伸和较小的总牵伸,改善生条中的弯钩,二并采用较小的后区牵伸,充分发挥总牵伸的作用,后区牵伸的控制作用较弱,三并采用更小的牵伸倍数,能够有效减少移距偏差,有助于改善熟条条干均匀度。

进一步,涡流纺工序中喷嘴气压为0.5-0.6mpa,引导针到引纱管之间的距离为0.45-0.55mm,纺纱速度为370-400m/mim。喷气涡流纺取消了环锭纺的粗纱、细纱和络筒工序,直接纺纱并制成筒纱,实现了“粗纱-细纱-络筒”一体化,节约了工艺流程,整个纺纱过程是全自动连续式生产,可以单锭自动控制纺纱,生产速度快、效率高。涡流纺纱时采用上述工艺参数配置,纤维内部结构排列松散无序,捻度小,强力低,回弹性大。

进一步,涡流纺工序中车间温度控制在26℃-30℃,相对湿度为50%-65%。由于纤维比较蓬松,容易产生静电,要控制好车间的温湿度,减少静电现象。

进一步,所述热处理工艺采用染色工艺,温度为60℃-130℃,保温时间15min-60min。

进一步,所述热处理采用汽蒸处理,处理温度140℃-195℃,处理时间35min-45min,保温时间10min-15min。

综上所述,本发明采用采用具有高收缩性能的聚酯短纤、锦纶短纤和其他纤维混纺,将多种纤维经涡流纺混纺成膨体纱线,织造出来的面料比正常增大至1-5倍,呈现蓬松、褶皱效果。质量稳定,品质优,流程短,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本发明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多组份涡流纺膨体混纺纱线,采用聚酯短纤、锦纶短纤和其他纤维混纺,各纤维所占比例分别为65%、25%、15%,所述聚酯短纤的热收缩率为20%,所述锦纶短纤的热收缩率为35%。所述其他纤维采用普通染色棉纤维。所述聚酯短纤的规格为1.33dtex×38mm,所述锦纶短纤的规格为1.67dtex×长度为38mm。纤维染色→配棉、混棉→开清棉→梳棉→并条→涡流纺→热处理。所述开清棉和配棉、混棉之间增加除杂工序,所述去杂工序采用连续搅打装置去杂;并条采用三道并条,头并罗拉间隔11*8.5*18mm,后区牵伸倍数1.61倍,总牵伸倍数6.74倍,并合数8条;二并罗拉间隔11*8.5*18mm,后区牵伸倍数1.45倍,总牵伸倍数8.05倍,并合数8条;三并罗拉间隔10*8.5*17mm,后区牵伸倍数1.25倍,总牵伸倍数6.09倍,并合数6条;涡流纺工序中喷嘴气压为0.5mpa,引导针到引纱管之间的距离为0.45mm,纺纱速度为370m/mim;涡流纺工序中车间温度控制在26℃,相对湿度为50%。所述热处理工艺采用染色工艺,温度为60℃,保温时间60min。

实施例2

一种多组份涡流纺膨体混纺纱线,采用聚酯短纤、锦纶短纤和其他纤维混纺,各纤维所占比例分别为50%、30%、20%,所述聚酯短纤的热收缩率为40%,所述锦纶短纤的热收缩率为25%。所述其他纤维采用普通染色短纤、有色切片短纤、本色短纤或精梳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所述聚酯短纤的规格为1.33dtex×38mm,所述锦纶短纤的规格为1.67dtex×长度为38mm。纤维染色→开清棉→配棉、混棉→开清棉→并条→涡流纺→热处理。所述开清棉和配棉、混棉之间增加除杂工序,所述去杂工序采用连续搅打装置去杂。并条采用三道并条,头并罗拉间隔11*8.5*18mm,后区牵伸倍数1.61倍,总牵伸倍数6.74倍,并合数8条;二并罗拉间隔11*8.5*18mm,后区牵伸倍数1.45倍,总牵伸倍数8.05倍,并合数8条;三并罗拉间隔10*8.5*17mm,后区牵伸倍数1.25倍,总牵伸倍数6.09倍,并合数6条。涡流纺工序中喷嘴气压为0.6mpa,引导针到引纱管之间的距离为0.55mm,纺纱速度为400m/mim。涡流纺工序中车间温度控制在30℃,相对湿度为65%。热处理采用汽蒸处理,处理温度140℃,处理时间45min,保温时间15min。

实施例3

一种多组份涡流纺膨体混纺纱线,采用聚酯短纤、锦纶短纤和其他纤维混纺,各纤维所占比例分别为60%、25%、15%,所述聚酯短纤的热收缩率为30%,所述锦纶短纤的热收缩率为30%。所述其他纤维采用普通染色短纤、有色切片短纤、本色短纤或精梳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所述聚酯短纤的规格为1.33dtex×38mm,所述锦纶短纤的规格为1.67dtex×长度为38mm。纤维染色→配棉、混棉→开清棉→梳棉→并条→涡流纺→热处理。所述开清棉和配棉、混棉之间增加除杂工序,所述去杂工序采用连续搅打装置去杂。并条采用三道并条,头并罗拉间隔11*8.5*18mm,后区牵伸倍数1.61倍,总牵伸倍数6.74倍,并合数8条;二并罗拉间隔11*8.5*18mm,后区牵伸倍数1.45倍,总牵伸倍数8.05倍,并合数8条;三并罗拉间隔10*8.5*17mm,后区牵伸倍数1.25倍,总牵伸倍数6.09倍,并合数6条。涡流纺工序中喷嘴气压为0.6mpa,引导针到引纱管之间的距离为0.5mm,纺纱速度为380m/mim。涡流纺工序中车间温度控制在30℃,相对湿度为60%。热处理采用汽蒸处理,处理温度195℃,处理时间35min,保温时间10min。

实施例3

一种多组份涡流纺膨体混纺纱线,采用聚酯短纤、锦纶短纤和其他纤维混纺,各纤维所占比例分别为60%、25%、15%,所述聚酯短纤的热收缩率为35%,所述锦纶短纤的热收缩率为25%。所述其他纤维采用普通染色短纤、有色切片短纤、本色短纤或精梳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所述聚酯短纤的规格为1.33dtex×38mm,所述锦纶短纤的规格为1.67dtex×长度为38mm。纤维染色→配棉、混棉→开清棉→梳棉→并条→涡流纺→热处理。所述开清棉和配棉、混棉之间增加除杂工序,所述去杂工序采用连续搅打装置去杂。并条采用三道并条,头并罗拉间隔11*8.5*18mm,后区牵伸倍数1.61倍,总牵伸倍数6.74倍,并合数8条;二并罗拉间隔11*8.5*18mm,后区牵伸倍数1.45倍,总牵伸倍数8.05倍,并合数8条;三并罗拉间隔10*8.5*17mm,后区牵伸倍数1.25倍,总牵伸倍数6.09倍,并合数6条。涡流纺工序中喷嘴气压为0.55mpa,引导针到引纱管之间的距离为0.45mm,纺纱速度为390m/mim。涡流纺工序中车间温度控制在30℃,相对湿度为65%。所述热处理工艺采用染色工艺,温度为130℃,保温时间15min。

实施例4

一种多组份涡流纺膨体混纺纱线,采用聚酯短纤、锦纶短纤和其他纤维混纺,各纤维所占比例分别为55%、25%、20%,所述聚酯短纤的热收缩率为40%,所述锦纶短纤的热收缩率为30%。所述其他纤维采用普通染色短纤、有色切片短纤、本色短纤或精梳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所述聚酯短纤的规格为1.33dtex×38mm,所述锦纶短纤的规格为1.67dtex×长度为38mm。纤维染色→配棉、混棉→开清棉→梳棉→并条→涡流纺→热处理。所述开清棉和配棉、混棉之间增加除杂工序,所述去杂工序采用连续搅打装置去杂。并条采用三道并条,头并罗拉间隔11*8.5*18mm,后区牵伸倍数1.61倍,总牵伸倍数6.74倍,并合数8条;二并罗拉间隔11*8.5*18mm,后区牵伸倍数1.45倍,总牵伸倍数8.05倍,并合数8条;三并罗拉间隔10*8.5*17mm,后区牵伸倍数1.25倍,总牵伸倍数6.09倍,并合数6条。涡流纺工序中喷嘴气压为0.55mpa,引导针到引纱管之间的距离为0.45mm,纺纱速度为400m/mim。涡流纺工序中车间温度控制在30℃,相对湿度为65%。热处理采用汽蒸处理,处理温度160℃,处理时间40min,保温时间10min。

采用上述各实施例中工艺生产出的纱线,将多种纤维经涡流纺混纺成膨体纱线,可形成或规则或随意的蓬松效果,织造出来的面料比正常增大至1-5倍,呈现蓬松、褶皱效果。采用喷气涡流纺纱工艺,流程短,成纱质量均匀性、稳定性好,纱线成纱质量好,色彩均匀。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