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螺旋纺丝用熔喷喷丝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07589发布日期:2021-02-27 10:41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产螺旋纺丝用熔喷喷丝板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设备技术领域,尤其用于熔喷纺丝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生产螺旋纺丝用熔喷喷丝板。


背景技术:

[0002]
熔喷布的主要原料为聚丙烯(pp),是一种纤维直径在2微米左右的超细静电纤维布。网络上也叫医用口罩熔喷布,熔喷无纺布,口罩布。熔喷布是无纺布的一种,无纺布有很多加工工艺,而熔喷法是诸多工艺中最为常见的加工工艺。熔喷法,指的是借助高速热气流使刚挤出的高聚物熔体迅速高倍拉伸固化成形的纺丝方法。
[0003]
现有技术的熔喷布喷丝板组件只能满足单组分原料的熔喷纺丝和单结构纺丝,通常这种常规纺丝物理强度差,不具备较好的弹性和韧性,容易扯断,而现在工业需要经编织、着色等工艺,若纺丝质量差,则不能较好的满足现代工艺成品拉伸定位、着色等的要求;螺旋结构的纺丝本身根据其螺旋结构产生恢复的应力和弹性,使用时能够增加其弹性和拉扯的韧性,降低容易扯断的概率。
[0004]
但现有技术通常是能生产单组份原料的普通纺丝,其熔喷布喷丝板不能够实现花样式的纺丝生产,因此需要一种生产螺旋纺丝的喷丝板组件。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生产螺旋纺丝用熔喷喷丝板,包括进料板,所述进料板表面开有若干组进料口,进料口包括至少a组份口和b组份口,所述a组份口和b组份口均贯穿于进料板,所述进料板下方设置有分配板,所述分配板上对应a组份口和b组份口位置处分别开有a导流孔和b导流孔,所述分配板下方安装有上喷丝板,所述上喷丝板上开有汇入槽,所述汇入槽底部开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安装有双螺旋管道,所述上喷丝板下方安装有下喷丝板,所述下喷丝板上和安装孔对应处开有汇入孔,所述汇入孔底部开有挤出孔,所述下喷丝板通过挤出孔挤出螺旋纺丝。
[0007]
较佳的,所述双螺旋管道的双螺旋片向上延伸至分配板下表面,将汇入槽分隔成两个槽体,所述a导流孔和b导流孔分别和两个槽体相通。
[0008]
较佳的,所述分配板和上喷丝板之间安装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覆盖在汇入槽上方。
[0009]
较佳的,所述下喷丝板板体内嵌入安装有电加热丝,所述电加热丝设置在挤出孔外侧。
[0010]
较佳的,所述a导流孔的直径小于a组份口的直径,所述b导流孔的直径小于b组份口的直径。
[0011]
较佳的,所述双螺旋管道下端设置成锥形结构,锥形结构延伸至汇入孔内。
[0012]
较佳的,所述汇入槽是一种锥形槽,大端朝上,所述a导流孔和b导流孔均通向大
端,小端朝下连接至安装孔上端。
[0013]
较佳的,所述汇入孔下端设置成锥形孔,锥孔小端连接至挤出孔上端。
[0014]
较佳的,所述挤出孔的直径小于汇入孔直径的三分之一。
[0015]
较佳的,所述进料板、分配板、上喷丝板和下喷丝板通过螺栓紧固成一体结构板。
[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分配板将两种组份原料分开注入,在上喷丝板内安装双螺旋管道,使两种组份原料中传输中不产生混流,最后通过双螺旋管道同时将两种组份原料以螺旋结构交叉螺旋混合后通过挤出孔挤出,增加纺丝的弹性和韧性;本组件使用时,将a组份原料和b组份原料分别注入a组份口和b组份口,两种组份原料经过分流板分流后,通过过滤网过滤缓冲流量后,a组份原料和b组份原料分别流向两边的汇入槽内,经过双螺旋管道的分隔和导流,使两种组份原料从双螺旋管道下方出料时为螺旋交叉结构,再经过挤出孔挤出成纺丝,形成a组份原料和b组份原料螺旋交叉成丝的结构。
附图说明
[0017]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
[002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最主要包含以下元件符号:
[0021]
进料板-1、a组份口-101、b组份口-102、分配板-2、过滤网-3、上喷丝板-4、汇入槽-401、安装孔-402、双螺旋管道-5、下喷丝板-6、汇入孔-601、挤出孔-602、电加热丝-603。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3]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生产螺旋纺丝用熔喷喷丝板,包括进料板1,所述进料板1表面开有若干组进料口,进料口包括至少a组份口101和b组份口102,所述a组份口101和b组份口102均贯穿于进料板1,所述进料板1下方设置有分配板2,所述分配板2上对应a组份口101和b组份口102位置处分别开有a导流孔和b导流孔,所述分配板2下方安装有上喷丝板4,所述上喷丝板4上开有汇入槽401,所述汇入槽401底部开有安装孔402,所述安装孔402内安装有双螺旋管道5,所述上喷丝板4下方安装有下喷丝板6,所述下喷丝板6上和安装孔402对应处开有汇入孔601,所述汇入孔601底部开有挤出孔602,所述下喷丝板6通过挤出孔602挤出螺旋纺丝。
[0024]
本实用新型通过分配板2将两种组份原料分开注入,在上喷丝板4内安装双螺旋管道5,使两种组份原料中传输中不产生混流,最后通过双螺旋管道5同时将两种组份原料以螺旋结构交叉螺旋混合后通过挤出孔602挤出,增加纺丝的弹性和韧性。
[0025]
所述双螺旋管道5的双螺旋片向上延伸至分配板2下表面,将汇入槽401分隔成两
个槽体,所述a导流孔和b导流孔分别和两个槽体相通。
[0026]
所述分配板2和上喷丝板4之间安装有过滤网3,所述过滤网3覆盖在汇入槽401上方,过滤网3能对原料进行过滤和缓冲流量。
[0027]
所述下喷丝板6板体内嵌入安装有电加热丝603,所述电加热丝603设置在挤出孔602外侧,防止在挤出时原料发生干凝,导致难以挤出的问题;所述a导流孔的直径小于a组份口101的直径,所述b导流孔的直径小于b组份口102的直径。
[0028]
所述双螺旋管道5下端设置成锥形结构,锥形结构延伸至汇入孔601内。
[0029]
所述汇入槽401是一种锥形槽,大端朝上,所述a导流孔和b导流孔均通向大端,小端朝下连接至安装孔402上端,锥形结构方便为原料导流;所述汇入孔601下端设置成锥形孔,锥孔小端连接至挤出孔602上端;所述挤出孔602的直径小于汇入孔601直径的三分之一;所述进料板1、分配板2、上喷丝板4和下喷丝板6通过螺栓紧固成一体结构板。
[0030]
本组件使用时,将a组份原料和b组份原料分别注入a组份口101和b组份口102,两种组份原料经过分流板分流后,通过过滤网3过滤缓冲流量后,a组份原料和b组份原料分别流向两边的汇入槽401内,经过双螺旋管道5的分隔和导流,使两种组份原料从双螺旋管道5下方出料时为螺旋交叉结构,再经过挤出孔602挤出成纺丝,形成a组份原料和b组份原料螺旋交叉成丝的结构。
[0031]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