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编织袋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纺布手提袋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纺布手提袋,又名无纺布编织袋是一种绿色产品,坚韧耐用、造型美观,透气性好,可重复使用、可洗涤,可丝印广告、唛头、使用期长,消费者在购物的同时又得到了一个精美的无纺布袋子,而商家以得到了无形的广告宣传,两全其美,所以无纺布在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
在对制作无纺布手提袋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以下问题,一、对手提袋附加提手时往往通过缝纫或者热合的方式,但是两者都有各自的缺陷,缝纫费时费力,热合难以将手提袋与提手布相对齐;二、对编织袋和提手连接处进行热合时往往难以对齐上下两个热合点,从而使得有一端的热合面设计过大,从而使得浪费能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纺布手提袋制作方法,具有对辅助取料以及印刷面平整对齐等优点,解决了上述中存在的问题。
一种无纺布手提袋制作方法,其使用了一种提手热压设备,该提手热压设备包括底座、上料热合装置和挤压定型装置,采用上述提手热压设备对手提袋进行制作的工艺还包括如下步骤:
s1、缝制成型:通过缝纫的方式将无纺布缝制成手提袋;
s2、提手缝合:通过人工或机械辅助的方式将提手布与手提袋进行初步缝合;
s3、热压定型:通过提手热压设备对提手布与手提袋连接处进行热合处理;
s4、下料入库:将成型的手提袋从提手热压设备上下料,并对其码垛入库;
所述的底座上端设置有上料热合装置,上料热合装置上端通过滑动方式设置有挤压定型装置;上料热合装置将手提袋上料至热合位置,并对手提袋和提手布的连接处进行热合,挤压定型装置使得上下两热合点增大挤压力度,从而将手提袋和提手布热合为一体。
所述的上料热合装置包括进给框、进给板、电动滑块、转动机构、承托板、撑开机构、热合架和热合机构,底座上端设置有进给框,进给框左端前后两侧设置有进给板,进给框前后两端内壁上对称设置有滑轨,电动滑块通过滑动方式与滑轨相连接;电动滑块之间设置有转动机构,转动机构左端设置有承托板,承托板下端内壁上设置有撑开机构,底座上端设置有热合架,热合架左端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热合机构。电动滑块带动承托板向左进给,从而方便将手提袋套设在承托板上,撑开机构将手提袋向前后撑开,从而使得手提袋与承托板上下两端尽量贴和,当电动滑块向右进给时,热合机构被承托板驱动,从而使得热合机构将手提袋与提手布之间的连接处热合夹持,挤压定型装置向下挤压热合机构,从而将手提袋与提手布热压为一体,转动机构使得一端热压完成后,可以通过翻转将手提袋与另一提手布进行热压作业,从而制成无纺布手提袋。
所述的热合机构包括前伸架、滑动杆、复位块、复位弹簧、热合块、翻转板、变向轮、连接钢索和滑动热合板,前伸架前后对称设置在热合架左端,滑动杆通过滑动方式设置在前伸架左端,滑动杆上端设置有复位块,复位块右端设置有复位弹簧,前伸架上端设置有热合块,前伸架上端通过轴承设置有翻转板,翻转板通过扭力弹簧与前伸架相连接,前伸架上端开设有变向槽,变向槽前后两端内壁之间通过轴承设置有变向轮,翻转板和滑动杆之间设置有连接钢索,翻转板右端通过滑动方式设置有滑动热合板;电动滑块向右进给时,前伸架导入配合槽内,滑动杆抵触配合槽左端内壁,从而滑动杆与前伸架相对滑动,连接钢索防松翻转板,从而翻转板在扭力弹簧的作用下向左翻转,使得滑动热合板与热合块夹持手提袋与提手布之间的连接处。通过由于滑动热合板可滑动,从而通过挤压定型装置对滑动热合板向下挤压,从而将手提袋与提手布热压成一体。
所述的挤压定型装置包括滑动柱、限位板、辅助弹簧、转动板、下压板和挤压板,进给框上端内壁内开设有挤压腔,进给框上端通过滑动方式设置有滑动柱,滑动柱外壁上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与挤压腔下端内壁之间设置有辅助弹簧,转动板通过轴承设置在挤压腔前端内壁上,转动板外壁上设置有下压板,滑动柱下端设置有挤压板。通过转动扶手将带动下压板转动,从而使得限位板带动挤压板向下进给,挤压腔下端内壁对其下压距离限定,辅助弹簧在热压结束后带动动板、下压板和挤压板复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滑轨延伸至进给板内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转动机构包括转动环架、电机架、辅助电机、旋转蜗杆和转动蜗轮,转动环架设置在两电动滑块之间,转动环架上端设置有电机架,电机架前端内壁上通过电机座设置有辅助电机,辅助电机输出端后端设置有旋转蜗杆,转动环架右端内壁上通过轴承设置有转动蜗轮,转动蜗轮通过啮合方式与旋转蜗杆相连接。辅助电机通过旋转蜗杆带动转动蜗轮转动,从而通过承托板带动手提袋翻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转动蜗轮右端开设有圆形通槽,承托板右端上下两侧对称开设有配合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撑开机构包括双轴电机、螺纹柱、从动板和撑开架,承托板内开设有撑开腔,双轴电机通过电机座设置在撑开腔下端内壁上,双轴电机输出端前后两端对称设置有螺纹柱,从动板通过螺纹连接方式与螺纹柱相连接,从动板通过滑动方式与撑开腔上端内壁相连接,从动板外端设置有撑开架。双轴电机通过螺纹柱带动从动板向外进给,从而通过撑开架将手提袋撑开至手提袋贴和承托板上下两端面。使得手提袋和提手布的连接处定位至热合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转动板前端设置有转动扶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翻转板右端开设有进给槽,滑动热合板与进给槽之间设置有进给弹簧。
(三)有益效果
1.本方法通过先将手提袋和提手布进行简单缝合定位后,再通过热合将手提袋和提手布热压为一体,从而解决了两种方式都有各自的缺陷,缝纫费时费力,热合难以将手提袋与提手布相对齐的问题;本发明通过上料进给机构与热合机构之间的联动配合,使得手提袋与提手布的连接处精准位于热压位置,从而使得上下两热合点面积一致,解决了一端的热合面设计过大,从而使得浪费能源的问题。
2.本发明通过设置的电动滑块向右进给时,前伸架导入配合槽内,滑动杆抵触配合槽左端内壁,从而滑动杆与前伸架相对滑动,连接钢索防松翻转板,从而翻转板在扭力弹簧的作用下向左翻转,使得滑动热合板与热合块夹持手提袋与提手布之间的连接处。由于滑动热合板可滑动,从而通过挤压定型装置对滑动热合板向下挤压,从而将手提袋与提手布热压成一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对编织袋进行印刷的工艺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图2中a-a剖面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图3中b-b剖面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图3中i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中转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手提袋和提手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无纺布手提袋制作方法,其使用了一种提手热压设备,该提手热压设备包括底座1、上料热合装置2和挤压定型装置3,采用上述提手热压设备对手提袋进行制作的工艺还包括如下步骤:
s1、缝制成型:通过缝纫的方式将无纺布缝制成手提袋;
s2、提手缝合:通过人工或机械辅助的方式将提手布与手提袋进行初步缝合;
s3、热压定型:通过提手热压设备对提手布与手提袋连接处进行热合处理;
s4、下料入库:将成型的手提袋从提手热压设备上下料,并对其码垛入库;
所述的底座1上端设置有上料热合装置2,上料热合装置2上端通过滑动方式设置有挤压定型装置3;上料热合装置2将手提袋上料至热合位置,并对手提袋和提手布的连接处进行热合,挤压定型装置3使得上下两热合点增大挤压力度,从而将手提袋和提手布热合为一体。
所述的上料热合装置2包括进给框21、进给板22、电动滑块23、转动机构24、承托板25、撑开机构26、热合架27和热合机构28,底座1上端设置有进给框21,进给框21左端前后两侧设置有进给板22,进给框21前后两端内壁上对称设置有滑轨,电动滑块23通过滑动方式与滑轨相连接;电动滑块23之间设置有转动机构24,转动机构24左端设置有承托板25,承托板25下端内壁上设置有撑开机构26,底座1上端设置有热合架27,热合架27左端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热合机构28。所述的滑轨延伸至进给板22内端。电动滑块23带动承托板25向左进给,从而方便将手提袋套设在承托板25上,撑开机构26将手提袋向前后撑开,从而使得手提袋与承托板25上下两端尽量贴和,当电动滑块23向右进给时,热合机构28被承托板25驱动,从而使得热合机构28将手提袋与提手布之间的连接处热合夹持,挤压定型装置3向下挤压热合机构,从而将手提袋与提手布热压为一体,当一端热压完成后,转动机构24可以通过翻转将手提袋与另一提手布进行热压作业,从而制成无纺布手提袋。
所述的热合机构28包括前伸架281、滑动杆282、复位块283、复位弹簧284、热合块285、翻转板286、变向轮287、连接钢索288和滑动热合板289,前伸架281前后对称设置在热合架27左端,滑动杆282通过滑动方式设置在前伸架281左端,滑动杆282上端设置有复位块283,复位块283右端设置有复位弹簧284,前伸架281上端设置有热合块285,前伸架281上端通过轴承设置有翻转板286,翻转板286通过扭力弹簧与前伸架281相连接,前伸架281上端开设有变向槽,变向槽前后两端内壁之间通过轴承设置有变向轮287,翻转板286和滑动杆282之间设置有连接钢索288,翻转板286右端通过滑动方式设置有滑动热合板289;所述的翻转板286右端开设有进给槽,滑动热合板289与进给槽之间设置有进给弹簧。电动滑块23向右进给时,前伸架281导入配合槽内,滑动杆282抵触配合槽左端内壁,从而滑动杆282与前伸架281相对滑动,连接钢索288放松翻转板286,从而翻转板286在扭力弹簧的作用下向左翻转,使得滑动热合板289与热合块285夹持手提袋与提手布之间的连接处。由于滑动热合板289可滑动,从而通过挤压定型装置3对滑动热合板289向下挤压,从而将手提袋与提手布热压成一体。
所述的挤压定型装置3包括滑动柱31、限位板32、辅助弹簧33、转动板34、下压板35和挤压板36,进给框21上端内壁内开设有挤压腔,进给框21上端通过滑动方式设置有滑动柱31,滑动柱31外壁上设置有限位板32,限位板32与挤压腔下端内壁之间设置有辅助弹簧33,转动板34通过轴承设置在挤压腔前端内壁上,转动板34外壁上设置有下压板35,滑动柱31下端设置有挤压板36。所述的转动板34前端设置有转动扶手。通过转动扶手将带动下压板35转动,从而使得限位板32带动挤压板36向下进给,挤压腔下端内壁对其下压距离限定,辅助弹簧33在热压结束后带动转动板34、下压板35和挤压板36复位。
所述的转动机构24包括转动环架241、电机架242、辅助电机243、旋转蜗杆244和转动蜗轮245,转动环架241设置在两电动滑块23之间,转动环架241上端设置有电机架242,电机架242前端内壁上通过电机座设置有辅助电机243,辅助电机243输出端后端设置有旋转蜗杆244,转动环架241右端内壁上通过轴承设置有转动蜗轮245,转动蜗轮245通过啮合方式与旋转蜗杆244相连接。所述的转动蜗轮245右端开设有圆形通槽,承托板25右端上下两侧对称开设有配合槽。辅助电机243通过旋转蜗杆244带动转动蜗轮245转动,从而通过承托板25带动手提袋翻面。
所述的撑开机构26包括双轴电机261、螺纹柱262、从动板263和撑开架264,承托板25内开设有撑开腔,双轴电机261通过电机座设置在撑开腔下端内壁上,双轴电机261输出端前后两端对称设置有螺纹柱262,从动板263通过螺纹连接方式与螺纹柱262相连接,从动板263通过滑动方式与撑开腔上端内壁相连接,从动板263外端设置有撑开架264。双轴电机261通过螺纹柱262带动从动板263向外进给,从而通过撑开架264将手提袋撑开至手提袋贴和承托板上下两端面。使得手提袋和提手布的连接处定位至热合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