靴形压榨带及靴形压榨带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479819发布日期:2021-08-31 17:36阅读:90来源:国知局
靴形压榨带及靴形压榨带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靴形压榨带及靴形压榨带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从纸的原料去除水分的抄纸机通常包括网部、压榨部及干燥部。这些网部、压榨部及干燥部沿着湿纸的输送方向依次配置。在将湿纸依次移交给网部、压榨部及干燥部中所具备的每个抄纸工具并在输送的同时去除水分,最终在干燥部中进行干燥。在这些每一个部分中,使用与诸如湿纸脱水(网部)、压榨水(压榨部)、并且干燥(干燥部)之类的每种功能相对应的抄纸工具。压榨部通常包括沿着湿纸的输送方向串联设置的一个以上的压榨装置。在每个压榨装置中配置环形毡,或者配置通过在抄纸机上连接有端的毡而形成环形毡。而且,每个压榨装置具有由一对相向的辊构成的辊压机构,或者具有面向辊的凹状的靴之间夹有环状的靴形压榨带的靴形压榨机构。放置有湿纸的毡通过沿着湿纸的输送方向移动且经过辊压机构或靴形压榨机构而被加压,使毡连续地吸收其水分或者使水分经过毡内部而排放到外部,从而从湿纸中压榨水分。在靴形压榨带中,通常在树脂中埋设增强基材,其树脂构成与毡接触的外周层及与靴接触的内周层。而且,由于靴形压榨带在加压的辊与靴之间进行往返运动,因此要求靴形压榨带的树脂具有优异的耐久性。专利文献1提供了靴形压榨用带,在具有排水沟的靴形压榨带中,以防止构成排水沟的焊接区破碎或破损并抑制产生裂纹为目的,在聚氨酯中埋设增强基材,上述聚氨酯与上述增强基材一体化构成的靴形压榨带,至少构成上述靴形压榨用带的外周表面的聚氨酯为通过使用固化剂使氨基甲酸乙酯预聚物固化而得到的热固化性聚氨酯,上述氨基甲酸乙酯预聚物包含第一氨基甲酸乙酯预聚物,上述第一氨基甲酸乙酯预聚物是通过使含有规定直链脂肪族聚碳酸酯二醇的多元醇成分与芳香族二异氰酸酯反应而得到的。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特开2016-199813号公报技术实现要素:技术问题设置具有直链脂肪族聚碳酸酯二醇作为氨基甲酸乙酯预聚物的组分的聚氨酯层的靴形压榨带的强度优异。另一方面,本发明人发现,在使用直链脂肪族聚碳酸酯二醇作为氨基甲酸乙酯预聚物的组分的情况下,在所得到的的靴形压榨带的部件之间发生强度不均衡。若在靴形压榨带的部件之间存在强度不均衡,则靴形压榨带以强度低的部分为起点发生受损劣化,其结果,变得难以提高靴形压榨带的耐久性。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部件之间的强度不均衡被抑制且强度优异的靴形压榨带及该靴形压榨带的制备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进行锐意研究的结果,本发明人发现,可通过靴形压榨带中配合特定的聚碳酸酯二醇,提高构成靴形压榨带的聚氨酯层的强度,并且抑制强度不均衡,最终完成了本发明。本发明的要旨如下。[1]一种用于抄纸机的靴形压榨带,具有至少一层包含聚氨酯树脂的树脂层,上述聚氨酯树脂包含含有由下述式(1)表示的一种以上的单元a的聚碳酸酯二醇作为组分。化学式1:在式(1)中,r1为具有3以上且20以下碳原子数的支链亚烷基。[2]根据[1]所述的靴形压榨带,r1为选自由3-甲基戊烯基、2,2-二甲基丙烯基、2-甲基辛烯基、2-丁基-2-乙基丙烯基及2,2,4-三甲基-1,6-己烯基组成的组。[3]根据[1]所述的靴形压榨带,上述聚碳酸酯二醇还包含由下述式(2)表示的一种以上的单元b,化学式2:在式(2)中,r2为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20以下的直链亚烷基。[4]根据[3]所述的靴形压榨带,r2为选自由正丁烯基、正己烯基、正壬烯基、正癸烯基、正十一碳烯基及正十二碳烯基组成的组。[5]根据[1]~[4]中任一项所述的靴形压榨带,上述聚氨酯树脂通过使具有包含一种以上上述聚碳酸酯二醇作为组分的异氰酸酯基的氨基甲酸乙酯预聚物与具有活性氢基的固化剂反应而得到。[6]根据[5]所述的靴形压榨带,上述氨基甲酸乙酯预聚物通过使聚异氰酸酯化合物与多元醇化合物反应而得到,上述聚异氰酸酯化合物包含选自对亚苯基二异氰酸酯、4,4’-亚甲基双(苯基异氰酸酯)、1,4-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2,4-甲苯二异氰酸酯及2,6-甲苯二异氰酸酯选择的一种以上,上述多元醇化合物包含一种以上的上述聚碳酸酯二醇。[7]根据[6]所述的靴形压榨带,上述多元醇化合物还包含聚四亚甲基醚二醇和/或聚六亚甲基碳酸酯二醇。[8]根据[5]~[7]中任一项所述的靴形压榨带,上述固化剂包含一种以上的上述聚碳酸酯二醇。[9]根据[1]~[4]中任一项所述的靴形压榨带,上述聚氨酯树脂通过使具有异氰酸酯基的氨基甲酸乙酯预聚物与具有包含一种以上的上述聚碳酸酯二醇的活性氢基的固化剂反应而得到。[10]根据[9]所述的靴形压榨带,上述固化剂还包含亚烷基二醇化合物、二甲硫基甲苯二胺和/或二乙基甲苯二胺。[11]根据[9]或[10]所述的靴形压榨带,上述固化剂包含1,4-丁二醇、二甲硫基甲苯二胺和/或二乙基甲苯二胺。[12]根据[9]~[11]中任一项所述的靴形压榨带,上述氨基甲酸乙酯预聚物通过使聚异氰酸酯化合物与包含聚醚多元醇和/或直链脂肪族聚碳酸酯二醇的多元醇化合物反应而得到。[13]根据[1]~[12]中任一项所述的靴形压榨带,上述树脂层具有构成上述靴形压榨带的外周表面的第一层,上述第一层包含上述聚氨酯树脂。[14]根据[1]~[13]中任一项所述的靴形压榨带,上述树脂层具有构成上述靴形压榨带的内周表面的第二层,上述第二层包含上述聚氨酯树脂。[15]一种用于抄纸机的靴形压榨带的制备方法,包括通过使聚氨酯原料固化而形成包含聚氨酯树脂的树脂层的步骤,上述聚氨酯原料包含含有由下述式(1)表示的一种以上的单元a的聚碳酸酯二醇作为构成单位,化学式3:在式(1)中,r1为具有3以上且20以下碳原子数的支链亚烷基。发明的效果可通过如上结构提供部件之间的强度不均衡被抑制且强度优异的靴形压榨带及该靴形压榨带的制备方法。附图说明图1为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靴形压榨带的机器横向剖视图。图2为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靴形压榨带的机器横向剖视图。图3为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靴形压榨带的制备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简图。图4为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靴形压榨带的制备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简图。图5为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靴形压榨带的制备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简图。附图标记的说明1、1a:靴形压榨带10:增强纤维基材层11:增强纤维基材13:树脂20、20a:第一树脂层21:外周表面23:树脂25:排水沟30:第二树脂层31:内周表面33:树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靴形压榨带及靴形压榨带的制备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1.靴形压榨带首先,将说明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靴形压榨带。图1为示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靴形压榨带的一实例的机器横向剖视图。并且,在图中,为了便于说明适当地强调了每个部件的大小,并未示出每个部件的实际比例及大小。其中,上述机器横向(crossmachinedirection)也称为“cmd”,机器纵向(machinedirection)也称为“md”。图1所示的靴形压榨带1在抄纸机的压榨部中,更具体地,在靴形压榨机构中,与毡协作输送湿纸并从湿纸压榨水分。靴形压榨带1形成环形带状体。即,靴形压榨带1为环形带。而且,靴形压榨带1通常被配置成使得其圆周方向沿着抄纸机的机器纵向(md)。图1所示的靴形压榨带1包括增强纤维基材层10、设置在位于增强纤维基材层10的外表面侧的一个主面的第一树脂层20及设置在位于增强纤维基材层10的内表面侧的另一个主面的第二树脂层30,并由这些层层叠而成。增强纤维基材层10由增强纤维基材11及树脂13构成。树脂13存在于增强纤维基材层10中,以填充增强纤维基材11中的纤维之间的间隔。即,一部分树脂13浸渍在增强纤维基材11中,另一方面,增强纤维基材11埋设于树脂13中。增强纤维基材11没有特别限定,例如,通常使用通过织机等织造经丝和纬丝的织物。并且,也可使用不经织造而通过重叠经排与纬排得到的格子状材料。或者,也可组合使用两种以上的织物及格子状材料等。构成增强纤维基材11的纤维的纤度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为300~10000dtex,优选地,可以为500~6000dtex。并且,构成增强纤维基材11的纤维的纤度也可根据使用其纤维的部位而不同。例如,增强纤维基材11的经丝及纬丝也可具有不同的纤度。作为增强纤维基材11的材料,可单独使用或组合两种以上使用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及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脂肪族聚酰胺(聚酰胺6、聚酰胺11、聚酰胺12及聚酰胺612等)、芳香族聚酰胺(芳香族聚酰胺)、聚偏二氟乙烯、聚丙烯、聚醚醚酮、聚四氟乙烯、聚乙烯、羊毛、棉及金属等。并且,在下面将说明树脂13。第一树脂层20为设置在位于增强纤维基材层10的外表面侧的一个主面的树脂层,并由树脂23构成。第一树脂层20构成外周表面21,当使用靴形压榨带1时,湿纸经由毡担载并输送到外周表面21上。第二树脂层30为设置在位于增强纤维基材层10的内表面侧的另一个主面的树脂层,并由树脂33构成。第二树脂层30构成内周表面31,当使用靴形压榨带1时,内周表面31被配置成与靴形压榨机构(未图示)的靴接触。其中,将说明靴形压榨带1的增强纤维基材层10中的树脂13、构成第一树脂层20的树脂23及构成第二树脂层30的树脂33。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靴形压榨带1的增强纤维基材层10、第一树脂层20及第二树脂层30中的至少一层的树脂层包含聚氨酯树脂。而且,该聚氨酯树脂包含含有由下述式(1)表示的一种以上的单元a的聚碳酸酯二醇x作为组分,化学式4:在式(1)中,r1为具有3以上且20以下碳原子数的支链亚烷基。并且,由于树脂13、树脂23及树脂33的构成可以相同,因此,以下将代表性地详细说明第一树脂层20的树脂23。并且,在以下的说明中,将重点说明树脂23包含含有上述聚碳酸酯二醇x作为组分的聚氨酯树脂的情况。构成树脂23的聚氨酯树脂包含上述聚碳酸酯二醇x作为组分。由此,在抑制由树脂23构成的第一树脂层20中的强度不均衡的同时提高第一树脂层20的强度,其结果,在抑制靴形压榨带1的部件之间的强度不均衡的同时提高靴形压榨带的强度。详细地说明如下,包含直链脂肪族聚碳酸酯二醇作为氨基甲酸乙酯预聚物的组分的聚氨酯层的强度优异。另一方面,本发明人发现,在使用直链脂肪族聚碳酸酯二醇作为氨基甲酸乙酯预聚物的组分的情况下,在所得到的靴形压榨带的部件之间发生强度不均衡。若在靴形压榨带的部件之间存在强度不均衡,则靴形压榨带以强度低的部分为起点发生受损劣化,其结果,变得难以提高靴形压榨带的耐久性。而且,为了弄清其原因而进行锐意研究的结果,本发明人发现,当使用直链脂肪族聚碳酸酯二醇制备氨基甲酸乙酯预聚物时,氨基甲酸乙酯预聚物及固化剂及通过混合氨基甲酸乙酯预聚物的聚氨酯组合物的粘度大大增加,当制备靴形压榨带时,变得不能均匀地排出并涂敷聚氨酯组合物。在这种情况下,难以形成均匀的聚氨酯层。另一方面,本发明人发现,在使用含有由上述式(1)表示的单元a的聚碳酸酯二醇x的情况下,可抑制所得到的的聚氨酯组合物的粘度增加,形成均匀的聚氨酯的树脂层。而且,在以此方式通过使用上述聚碳酸酯二醇x形成树脂层的情况下,不仅抑制靴形压榨带的部件之间的强度不均衡,还提高靴形压榨带的整体强度。并且,在本说明书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部件之间”是指构成靴形压榨带的树脂层,即,由相同材料形成的树脂层的平面方向上的任意部件之间。例如,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靴形压榨带1中,可在每个增强纤维基材层10、第一树脂层20及第二树脂层30中比较每个树脂层的平面方向上的任意部件之间。并且,每个树脂层中的部件之间的强度不均衡对靴形压榨带具有复杂的影响,构成靴形压榨带本身的部件之间的强度不均衡。其中,已知与使用源自支链亚烷基二醇的脂肪族聚碳酸酯二醇的情况相比,使用直链脂肪族聚碳酸酯二醇的聚氨酯树脂通常结晶度高且强度优异。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与这种常识相反,通过使用含有由上述式(1)表示的单元a的聚碳酸酯二醇x发现,即使与使用直链脂肪族聚碳酸酯的情况进行比较也可获得相当强度的靴形压榨带1。并且,尤其,第一树脂层20构成靴形压榨带1的外周表面21。在靴形压榨带1中,外周表面21为当使用靴形压榨带1时因与毡等接触摩擦而伴随的靴形压榨带1的磨损及因靴形压榨带1的弯曲疲劳而容易产生裂纹等破损的部位。因此,通过构成靴形压榨带1的外周表面21的第一树脂层20包含使用聚碳酸酯二醇x形成的聚氨酯树脂,来提高靴形压榨带1的耐久性。在上述式(1)中,r1为具有3以上且20以下碳原子数的支链亚烷基,且每次出现时相同或不同。具体地,r1可以为由下述式(3)表示的具有3以上且20以下碳原子数的亚烷基。化学式5:在式(3)中,r3为直链或支链烷基,r4为h或直链或支链烷基,r5为直链或支链亚烷基,a为0以上的整数。在r3及r4中,作为直链烷基可例举甲基、乙基、正丙基、正丁基、正戊基、正己基、正庚基、正辛基、正壬基、正癸基、正十一烷基及正十二烷基等。并且,在r3及r4中,支链烷基可包括异丙基、叔丁基及异丁基等。优选地,r3为具有1以上且4以下碳原子数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更优选地,选自甲基、乙基、正丙基、正丁基及异丙基中的一种,更优选地,为甲基、乙基或正丁基。优选地,r4为h或1以上且4以下碳原子数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更优选地,选自由h、甲基、乙基、正丙基及异丙基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更优选地,为h、甲基或乙基。作为r5的直链亚烷基可例举诸如亚甲基、乙烯基、正丙烯基、正丁烯基、正戊烯基、正己烯基、正庚烯基及正辛烯基等的具有1以上且10以下碳原子数的直链亚烷基。r5的支链亚烷基可包括诸如1-甲基丙烯基、2-甲基丙烯基、1,1-二甲基丙烯基、1,2-二甲基丙烯基、1,3-二甲基丙烯基、2,2-二甲基丙烯基、1,2,3-三甲基丙烯基、1,1,2-三甲基丙烯基、1,2,2-三甲基丙烯基、1,1,3-三甲基丙烯基、1-甲基丁烯基、2-甲基丁烯基、1,1-二甲基丁烯基、1,2-二甲基丁烯基、1,3-二甲基丁烯基、1,4-二甲基丁烯基、2,2-二甲基丁烯基、2,3-二甲基丁烯基、1,2,3-三甲基丁烯基、1,2,4-三甲基丁烯基、1,1,2-三甲基丁烯基、1,2,2-三甲基丁烯基、1,3,3-三甲基丁烯基、1-甲基戊烯基、2-甲基戊烯基、3-甲基戊烯基、1-甲基己烯基、2-甲基己烯基及3-甲基己烯基等。优选地,r5为具有1以上且10以下碳原子数的直链亚烷基,更优选地,具有1以上且8以下碳原子数的直链亚烷基,更优选地,选自亚甲基、乙烯基及正己烯基组成的组中的一个。在上述式(3)中,a为0以上的整数。优选地,a为1以上。a的上限为17以下,使得式(3)中的碳原子数变成20。优选地,a为6以下,更优选地,为3以下。特别优选地,r1选自3-甲基戊烯基、2,2-二甲基丙烯基、2-甲基辛烯基、2-丁基-2-乙基丙烯基及2,2,4-三甲基-1,6-己烯基。由此,可进一步抑制所得到的聚氨酯组合物的粘度,在可进一步抑制靴形压榨带1的部件之间的不均衡的同时可进一步提高靴形压榨带1的强度。并且,进一步地,聚碳酸酯二醇x可包含由下述式(2)表示的一种以上的单元b,化学式6:在式(2)中,r2为具有1以上且20以下碳原子数的直链亚烷基。由此,可抑制所得到的聚氨酯组合物的粘度的增加且抑制靴形压榨带1的部件之间的强度不均衡的同时进一步提高靴形压榨带1的强度。如上所述,r2为具有1以上且20以下碳原子数的直链亚烷基。作为r2可例举诸如亚甲基、乙烯基、正丙烯基、正丁烯基、正戊烯基、正己烯基、正庚烯基、正辛烯基、正壬烯基、正癸烯基、正十一碳烯基、正十二碳烯基、正十三碳烯基、正十四碳烯基、正十五碳烯基、正十六碳烯基、正十七碳烯基、正十八碳烯基、正十九碳烯基及正二十碳烯基。如上所述r2的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20以下,优选为2以上,更优选为3以上。并且,r2的碳原子数优选为15以下,更优选为12以下。特别优选地,r2选自由正丁烯基、正己烯基、正壬烯基、正癸烯基、正十一碳烯基及正十二碳烯基组成的组。并且,单元b与单元a的比例,诸如共聚比(单元b/单元a(mol/mol))为5%以上且95%以下,优选为10%以上且90%以下。具有上述单元a及单元b的聚碳酸酯二醇x例如由以下式(4)表示。化学式7:ho-am-bn-r6oh(4),在式(4)中,a独立地表示每次出现时的单元a,b为独立地表示每次出现时的单元b,m及n彼此独立地为1以上且40以下的整数,r6为r1或r2。优选地,m及n彼此独立地为1以上且34以下的整数,更优选地,为1以上且29以下的整数。并且,m与n之比表示a与b的基团之比(数的比例)。m/n没有特别限制,例如为0.01以上且30以下,优选为0.02以上且19以下,更优选为0.10以上且10以下。并且,在由式(4)表示的聚碳酸酯二醇x中,单元a及单元b的布置并没有特别限制。即,由式(4)表示的聚碳酸酯二醇x可以是无规共聚物,也可以是交替共聚物,也可以是嵌段共聚物。并且,在由式(4)表示的聚碳酸酯二醇x中,还可包含多种类型的单元a和/或多种类型的单元b。并且,除了上述单元a及单元b之外,聚碳酸酯二醇x还可包含亚烷基为环状亚烷基的单元。这种环状亚烷基可以为具有诸如环戊烷环、环己烷环、环庚烷环或环辛烷环等的脂环族基团的基团。在这种情况下,环状亚烷基直接从脂环族基团或通过具有被脂环族基团取代的1~3个碳原子数的亚烷基与相邻的氧原子键合。作为这种环状亚烷基可例举诸如1,4-环己二基双亚甲基。并且,聚碳酸酯二醇x可通过使对应于诸如r1或r2等的亚烷基的二醇与诸如碳酸二苯酯等的碳酸酯反应而得到。例如,在r1选自3-甲基戊烯基、2,2-二甲基丙烯基、2-甲基辛烯基、2-丁基-2-乙基丙烯基及1,4-环己二基双亚甲基的情况下,可通过使用分别选自诸如3-甲基戊二醇、新戊二醇、2-甲基辛二醇、2-丁基-2-乙基丙二醇及1,4-环己烷二甲醇等的二醇合成聚碳酸酯二醇来得到聚碳酸酯二醇x。上述聚碳酸酯二醇x的数均分子量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为250以上且4000以下,优选为500以上且3000以下。并且,例如,聚碳酸酯二醇的数均分子量可通过诸如测量羟值来计算。具体地,首先,测量聚碳酸酯二醇x的羟值。聚碳酸酯二醇x的羟值可根据jisk1557-1:2007来测量。另一方面,聚碳酸酯二醇x的羟值(mgkoh/g)也可以表示为以下式i。(聚碳酸酯二醇x的羟值(mgkoh/g))=56110/(聚碳酸酯二醇x的数均分子量)×(聚碳酸酯二醇x的每个分子的平均羟基数)(i)其中,聚碳酸酯二醇x的每个分子的平均羟基数估计为2.0。因此,聚碳酸酯二醇x的数均分子量可以表示为以下式(ii)。(聚碳酸酯二醇x的数均分子量)=112220/(聚碳酸酯二醇x的羟值(mgkoh/g))(ii)在上述式(ii)中,聚碳酸酯二醇x的数均分子量可通过代入在羟值测量中得到的聚碳酸酯二醇x的羟值来计算。并且,能够以相同方式计算除聚碳酸酯二醇x以外的聚碳酸酯二醇。上述聚碳酸酯二醇x的配合量没有特别限制,相对于上述聚碳酸酯二醇x所使用的部位的总树脂重量,优选为10质量百分比以上且90质量百分比以下,更优选为20质量百分比以上且80质量百分比以下。由此,在进一步提高靴形压榨带1的强度的同时进一步抑制靴形压榨带1的部件之间的强度不均衡。并且,上述配合量为除树脂23中将要后述的无机填充剂之外的树脂的量的比例。并且,当形成第一树脂层20的树脂23时,添加上述聚碳酸酯二醇x的时间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在以下(i)~(iv)的时间添加上述聚碳酸酯二醇x。以下,针对(i)~(iv)的每一种情况,说明树脂23的组分。(i)在包含在氨基甲酸乙酯预聚物的情况下例如,聚碳酸酯二醇x还可用作氨基甲酸乙酯预聚物的组分。具体地,树脂23可以为通过使具有包含一种以上的聚碳酸酯二醇x作为组分的异氰酸酯基的氨基甲酸乙酯预聚物与具有活性氢基的固化剂反应而得到的聚氨酯树脂。即,在这种情况下,氨基甲酸乙酯预聚物还可通过使聚异氰酸酯化合物与包含一种以上的聚碳酸酯二醇x的多元醇化合物反应而得到。由此,可相对大量地配合聚碳酸酯二醇x,可进一步提高靴形压榨带1的强度。在这种情况下,对构成氨基甲酸乙酯预聚物的聚异氰酸酯化合物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使用选自芳香族聚异氰酸酯及脂肪族聚异氰酸酯的一种以上的聚异氰酸酯化合物,优选地,可使用2,4-甲苯二异氰酸酯(2,4-tdi)、2,6-甲苯二异氰酸酯(2,6-tdi)、4,4’-亚甲基双(苯基异氰酸酯)(mdi)、对亚苯基二异氰酸酯(ppdi)、二甲基联苯二异氰酸酯(todi)、1,5-萘二异氰酸酯、4,4-二苄基二异氰酸酯(dbdi)、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1,5-五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异氰酸酯-3-异氰酸酯甲基-3,5,5-三甲基环己烷(ipdi)、二环己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h12mdi)、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xdi)、环己烷二异氰酸酯(chdi)、1,4-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h6xdi)及四甲基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tmxdi)及聚亚甲基聚苯基聚异氰酸酯(polymericmdi)及包含选自这些混合物的化合物的聚异氰酸酯化合物。为了进一步抑制所得到的树脂23的部件之间的不均衡,特别优选地,聚异氰酸酯化合物包含选自对亚苯基二异氰酸酯、4,4’-亚甲基双(苯基异氰酸酯)、1,4-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2,4-甲苯二异氰酸酯及2,6-甲苯二异氰酸酯的一种以上。并且,多元醇化合物包含上述聚碳酸酯二醇x,但是也可包含其他多元醇化合物。对这种多元醇化合物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包括诸如聚己内酯多元醇、聚己二酸乙二醇酯等的聚酯多元醇、诸如聚乙二醇、聚氧丙二醇、聚六亚甲基醚二醇、聚四亚甲基醚二醇(ptmg)等的聚醚多元醇、诸如直链脂肪族聚碳酸酯二醇、聚醚碳酸酯二醇、三羟甲基丙烷、聚丁二烯多元醇、全氟聚醚多元醇、硅二醇等的硅多元醇等的长链多元醇化合物,可单独使用这些中的一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例如,作为直链脂肪族聚碳酸酯二醇可例举诸如聚亚甲基碳酸酯二醇、聚亚乙基碳酸酯二醇、聚亚丙基碳酸酯二醇、聚亚丁基碳酸酯二醇、聚五亚甲基碳酸酯二醇、聚六亚甲基碳酸酯二醇、聚七亚甲基碳酸酯二醇、聚八亚甲基碳酸酯二醇等。为了提高树脂23的耐水解性并进一步提高靴形压榨带1的耐久性,除了由上述式(1)表示的聚碳酸酯二醇x之外,优选地,多元醇化合物包含聚醚多元醇和/或直链脂肪族聚碳酸酯二醇,更优选地,包含聚四亚甲基醚二醇和/或聚六亚甲基碳酸酯二醇。并且,在氨基甲酸乙酯预聚物包含除上述聚碳酸酯二醇x之外的多元醇化合物的情况下,相对于全多元醇化合物,氨基甲酸乙酯预聚物中的聚碳酸酯二醇x的比例为,例如,10质量百分比以上且小于90质量百分比,优选为25质量百分比以上且80质量百分比以下。对具有活性氢基的固化剂没有特别限制,可使用包含选自由多元醇化合物及多胺组成的组的一种以上的化合物的固化剂。作为可包含在固化剂中的多元醇化合物,除了上述长链多元醇化合物之外,还可使用各种脂肪族多元醇化合物及各种脂环式或芳香族多元醇化合物。对脂肪族多元醇化合物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例举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四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二丙二醇、三丙二醇、1,2-丁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2,3-丁二醇、1,5-戊二醇、1,5-己二醇、1,6-己二醇、2,5-己二醇、1,7-庚二醇、1,8-辛二醇、1,9-壬二醇、1,10-癸二醇、1,11-十一烷二醇、1,12-十二烷二醇、1,13-十三烷二醇、1,14-十四烷二醇、1,16-十六烷二醇、1,18-十八烷二醇、1,20-二十烷二醇、2-甲基-1,3-丙二醇、新戊二醇、2-丁基-2-乙基-1,3-丙二醇、3-甲基-1,5-戊二醇、2-乙基-1,3-己二醇、2-甲基-1,8-辛二醇等的亚烷基二醇化合物,或甘油、二三羟甲基丙烷、三羟甲基丙烷(tmp)、季戊四醇、二羟甲基丙酸(dhpa)等。对脂环式多元醇化合物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例举1,4-环己烷二甲醇、氢化双酚a等。对芳香族多元醇化合物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例举对苯二酚二-β-羟乙基醚(hqee)、羟苯醚间苯二酚(her)、1,3-双(2-羟基乙氧基苯)、1,4-双(2-羟基乙氧基苯)、双酚a、双酚a的环氧烷加合物、双酚s、双酚s的环氧烷加合物等。对多胺没有特别限制,可例举肼、乙二胺、4,4’-亚甲基-双-(2-氯苯胺)(moca)、二甲硫基甲苯二胺(dmtda)、二乙基硫代甲苯二胺、二乙基甲苯二胺(detda)、三亚甲基二醇二(对氨基苯甲酸酯)(tmab)、4,4’-亚甲基-双-(3-氯-2,6-二乙基苯胺)(mcdea)、4,4’-亚甲基-双-(2,6-二乙基苯胺)(mdea)、三异丙醇胺(tipa)、对-双(氨基环己基)甲烷(pacm)、萘-1,5-二胺、二甲苯二胺、苯二胺、甲苯-2,4-二胺、叔丁基甲苯二胺、1,2-双(2-氨基苯基硫代乙烷)等。在上述内容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所得到的的树脂23的强度并进一步抑制靴形压榨带1的部件之间的强度不均衡,优选地,固化剂包含脂肪族多元醇化合物和/或多胺,更优选地,包含亚烷基二醇化合物、二甲硫基甲苯二胺和/或二乙基甲苯二胺,更优选地,包含1,4-丁二醇、二甲硫基甲苯二胺和/或二乙基甲苯二胺。并且,树脂23还可组合包含诸如氧化钛、高岭土、粘土、滑石、硅藻土、碳酸钙、硅酸钙、硅酸镁、二氧化硅、云母等的无机填充剂的一种以上。(ii)在包含在固化剂中的情况下并且,例如,聚碳酸酯二醇x还可用作固化剂的组分。具体地,树脂23可以为通过使具有异氰酸酯基的氨基甲酸乙酯预聚物与具有包含一种以上的聚碳酸酯二醇x的活性氢基的固化剂反应而得到的聚氨酯树脂。像这样,通过在固化剂中包含一种以上的聚碳酸酯二醇x,其结果,还可降低包含氨基甲酸乙酯预聚物及固化剂的聚氨酯组合物的混合粘度。因此,可在提高靴形压榨带1的强度的同时进一步抑制部件之间的强度不均衡。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氨基甲酸乙酯预聚物的聚异氰酸酯化合物,例如,可使用上述(i)中的各种聚异氰酸酯化合物。优选地,聚异氰酸酯化合物包含选自对亚苯基二异氰酸酯、4,4’-亚甲基双(苯基异氰酸酯)、1,4-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2,4-甲苯二异氰酸酯及2,6-甲苯二异氰酸酯的一种以上。为了提高树脂23的耐水解性并进一步提高靴形压榨带1的耐久性,优选地,多元醇化合物包含聚醚多元醇和/或直链脂肪族聚碳酸酯二醇,更优选地,包含聚四亚甲基醚二醇和/或聚六亚甲基碳酸酯二醇。如上所述,在(ii)的情况下,固化剂包含一种以上的聚碳酸酯二醇x。并且,除了一种以上的聚碳酸酯二醇x之外,固化剂还可包含其他固化剂。作为这种固化剂,可使用在上述(i)的情况下能够使用的固化剂。在这种情况下,除了一种以上的聚碳酸酯二醇x之外,优选地,固化剂包含脂肪族多元醇化合物和/或多胺,更优选地,包含亚烷基二醇化合物、二甲硫基甲苯二胺和/或二乙基甲苯二胺,更优选地,包含1,4-丁二醇、二甲硫基甲苯二胺和/或二乙基甲苯二胺。并且,在固化剂包含除了一种以上的聚碳酸酯二醇x之外的固化剂的情况下,固化剂中的一种以上的聚碳酸酯二醇x的比例,例如为10质量百分比以上且小于100质量百分比,优选为50质量百分比以上且95质量百分比以下。并且,树脂23还可组合包含诸如氧化钛、高岭土、粘土、滑石、硅藻土、碳酸钙、硅酸钙、硅酸镁、二氧化硅、云母等的无机填充剂的一种以上。(iii)在包含在氨基甲酸乙酯预聚物及固化剂中的情况下并且,还可包含一种以上的聚碳酸酯二醇x作为氨基甲酸乙酯预聚物及固化剂的两者的组分。具体地,树脂23可以为通过使具有包含一种以上的聚碳酸酯二醇x作为组分的异氰酸酯基的氨基甲酸乙酯预聚物与具有包含一种以上的聚碳酸酯二醇x的活性氢基的固化剂反应而得到的聚氨酯树脂。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氨基甲酸乙酯预聚物的聚异氰酸酯化合物,例如,可使用上述(i)中的各种聚异氰酸酯化合物。优选地,聚异氰酸酯化合物包含选自对亚苯基二异氰酸酯、4,4’-亚甲基双(苯基异氰酸酯)、1,4-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及2,4-甲苯二异氰酸酯及2,6-甲苯二异氰酸酯的一种以上。并且,在(iii)的情况下,氨基甲酸乙酯预聚物包含聚碳酸酯二醇x,但是还可包含其他多元醇化合物。为了进一步抑制靴形压榨带1的部件之间的强度不均衡并进一步提高靴形压榨带1的强度,优选地,多元醇化合物包含聚醚多元醇和/或直链脂肪族聚碳酸酯二醇,更优选地,包含聚四亚甲基醚二醇和/或聚六亚甲基碳酸酯二醇。并且,在氨基甲酸乙酯预聚物包含除了聚碳酸酯二醇x之外的多元醇化合物的情况下,相对于全多元醇化合物,在氨基甲酸乙酯预聚物中的聚碳酸酯二醇x的比例,例如为10质量百分比以上且小于90质量百分比,优选为25质量百分比以上且80质量百分比以下。如上所述,在(iii)的情况下,固化剂包含一种以上的聚碳酸酯二醇x。并且,固化剂还可包含除了一种以上的聚碳酸酯二醇x之外的其他固化剂。作为这种固化剂,可使用上述(i)的情况下能够适用的固化剂。在这种情况下,除了一种以上的聚碳酸酯二醇x之外,优选地,固化剂包含脂肪族多元醇化合物和/或多胺,更优选地,包含亚烷基二醇化合物、二甲硫基甲苯二胺和/或二乙基甲苯二胺,更优选地,包含1,4-丁二醇、二甲硫基甲苯二胺和/或二乙基甲苯二胺。并且,在固化剂包含除了一种以上的聚碳酸酯二醇x之外的固化剂的情况下,固化剂中的一种以上的聚碳酸酯二醇x的比例,例如为10质量百分比以上且小于100质量百分比,优选为50质量百分比以上且95质量百分比以下。并且,树脂23还可组合包含诸如氧化钛、高岭土、粘土、滑石、硅藻土、碳酸钙、硅酸钙、硅酸镁、二氧化硅、云母等的无机填充剂的一种或两种以上。(iv)在通过一步法形成聚氨酯树脂的情况下在上述(i)~(iii)中,通过用固化剂固化氨基甲酸乙酯预聚物而形成聚氨酯树脂,但是还可通过一步法形成聚氨酯树脂。在这种情况下,可通过固化由混合一种以上的聚碳酸酯二醇x及上述(i)中详述的聚异氰酸酯化合物,以及氨基甲酸乙酯预聚物的说明中详述的根据需要的多元醇化合物、固化剂和/或无机填充剂而得到的聚氨酯组合物,来形成聚氨酯树脂作为第一树脂层20的树脂23。并且,对于(i)~(iv)中的每一个,在第二树脂层30的树脂33及增强纤维基材层10的树脂13中任意一个中,在包含使用聚碳酸酯二醇x形成的聚氨酯树脂的情况下,第一树脂层20也可不包含上述聚氨酯树脂。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树脂层20的树脂23的材料可组合使用诸如聚氨酯树脂(但是,不包含聚碳酸酯二醇x作为组分)、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等的热固化性树脂,或者诸如聚酰胺、聚芳酯、聚酯等的热可塑性树脂的一种以上。作为构成第二树脂层30的树脂33,可组合使用如上所述的能够用于第一树脂层20的树脂材料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构成第二树脂层30的树脂33可在种类及组成上与构成第一树脂层20的树脂23相同或不同。尤其,从提高第二树脂层30的耐久性的观点及提高树脂生产效率的观点出发,优选地,构成第二树脂层30的树脂33与第一树脂层20的树脂23相同。并且,优选地,第二树脂层30包含通过使用聚碳酸酯二醇x形成的聚氨酯树脂。第二树脂层30构成靴形压榨带1的内周表面31。在靴形压榨带1中,内周表面31为当使用靴形压榨带1时因与靴的摩擦或因靴形压榨带1的弯曲疲劳而容易产生破损的部位。因此,通过构成靴形压榨带1的内周表面21的第二树脂层30包含使用聚碳酸酯二醇x形成的聚氨酯树脂,来提高靴形压榨带1的耐久性。作为构成增强纤维基材层10的树脂13,可组合使用如上所述的能够用于第一树脂层20的树脂材料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构成增强纤维基材层10的树脂13可在种类及组成上与构成第一树脂层20的树脂23相同或不同。尤其,从提高树脂生产效率的观点出发,构成增强纤维基材层10的树脂13可与第一树脂层20的树脂23相同。并且,优选地,增强纤维基材层10包含通过使用聚碳酸酯二醇x形成的聚氨酯树脂。由此,提高靴形压榨带1的耐久性。对如上所述的靴形压榨带1的尺寸没有特别限制,可根据其用途而适当地设定。例如,对靴形压榨带1的宽度没有特别限制,但是可以为700mm~13500mm,优选地,可以为2500mm~12500mm。并且,例如,对靴形压榨带1的长度(周长)没有特别限制,但是可以为150cm~1500cm,优选地,可以为200cm~1100cm。并且,对靴形压榨带1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但是,例如,可以为1.5mm~7.0mm,优选地,可以为2.0mm~6.0mm。并且,靴形压榨带1的每个部位的厚度可以不同或也可以相同。以上,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靴形压榨带1中,增强纤维基材层10的树脂13、第一树脂层20的树脂23、第二树脂层30的树脂33中的至少一个包含含有上述聚碳酸酯二醇x作为组分的聚氨酯树脂。因此,靴形压榨带1抑制部件之间的强度不均衡且强度优异。接着,将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另一实施方式的靴形压榨带。图2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靴形压榨带的机器横向剖视图。以下,将重点说明与上述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并且省略相同事项的说明。如图2所示,靴形压榨带1a具有形成在第一树脂层20a的外周表面21的多个排水沟25。由于靴形压榨带1a具有排水沟25,当使用靴形压榨带1a时,可从担载的湿纸中脱去更多的水分。对排水沟25的形态没有特别限制,但是,通常,一般形成有平行于靴形压榨带1a的机器纵向的多个连续沟。例如,可将沟的宽度设置为0.5mm~2.0mm,可将沟的深度设置为0.4mm~2.0mm,可将沟的数量设置为5个~20个/英寸。并且,排水沟25的截面形状可适当地设定为矩形、梯形、u字形、或在焊接部及溝底部与沟壁连接的部位呈圆形。并且,这些排水沟25的形态在沟的宽度、深度、数量及截面形状上可以相同,或者还可组合形成不同形状。进一步,这些排水沟25可形成不连续或平行于机器横向的多个沟。以上,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靴形压榨带1a中,增强纤维基材层10的树脂13、第一树脂层20a的树脂23、第二树脂层30的树脂33中的至少一个包含上述聚碳酸酯二醇x作为组分。因此,靴形压榨带1a抑制部件之间的强度不均衡且强度优异。2.靴形压榨带的制备方法接着,将说明本发明的靴形压榨带的制备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图3~图5为用于说明靴形压榨带的制备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简图。根据本发明的靴形压榨带的制备方法为用于抄纸机的靴形压榨带的制备方法,包括通过使聚氨酯原料固化而形成包含聚氨酯树脂的树脂层的步骤,上述聚氨酯原料包含含有由下述式(1)表示的一种以上的单元a的聚碳酸酯二醇作为结构单元。化学式8:在式(1)中,r1为具有3以上且20以下碳原子数的支链亚烷基。并且,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靴形压榨带的制备方法包括形成第一树脂层20、增强纤维基材层10及第二树脂层30的树脂层形成步骤。在树脂层形成步骤中形成树脂层。具体地,在本步骤中形成由环状且带状的增强纤维基材11埋设到树脂13中的增强纤维基材层10、以及在其两面作为树脂层的第一树脂层20及第二树脂层30层叠的层叠体。可通过任意方法来形成这种层叠体,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第二树脂层30。接着,在第二树脂层30的一个表面上配置增强纤维基材11,在增强纤维基材11中涂敷、浸渍并贯通树脂材料,从而形成增强纤维基材层10与第二树脂层30一体化的层叠体。接着。在与增强纤维基材层10及第二树脂层30的接触面相向的增强纤维基材层10的表面上形成第一树脂层20。具体地,例如,首先,如图3所示,在旋转表面上涂敷有离型剂的心轴110的同时通过将树脂材料涂敷到心轴110表面以使其厚度为0.8~3.5mm来形成作为第二树脂层30的树脂前体层。接着,将树脂前体层的温度升至40~140℃并预固化0.5~1小时,形成第二树脂层30。接着,在预固化的第二树脂层30上配置增强纤维基材11(未图示),如图4所示,旋转心轴110,并将形成增强纤维基材层10的树脂材料涂敷成0.5~2.0mm,浸渍并贯通到增强纤维基材中,并与第二树脂层30相接触,从而形成增强纤维基材层10与第二树脂层30一体化的层叠体。之后,如图5所示,将在旋转心轴110的同时形成第一树脂层20的树脂材料涂敷并浸渍到上述增强纤维基材层10的表面上,以形成1.5~4mm的厚度,并形成作为第1树脂层20的树脂前体层。接着,将树脂前体层在70~140℃中加热固化2~20小时,形成由第一树脂层20、增强纤维基材层10及第二树脂层30层叠的层叠体。并且,可通过任意方法涂敷树脂材料,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旋转心轴110的同时从注射成形用喷嘴130排出树脂材料并同时使用涂敷棒120均匀地涂敷所供给的树脂材料来进行。其中,增强纤维基材层10的树脂13、第一树脂层20的树脂23、第二树脂层30的树脂33中的至少一个包含含有上述聚碳酸酯二醇x作为组分的聚氨酯树脂。如上所述,在包含上述聚碳酸酯二醇x作为组分的情况下,可抑制聚氨酯组合物(树脂材料)的粘度上升。因此,可形成均匀的聚氨酯树脂层。并且,对加热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使用远红外线加热器等。根据需要,对所得到的层叠体在外周表面21及内周表面31上进行研磨加工或抛光加工,适当地切割并调整宽度方向的端部以获得靴形压榨带1。通过上述步骤制备靴形压榨带1。并且,在制备靴形压榨带1a的情况下,在上述树脂层形成步骤中所形成的的层叠体还可如以下步骤所示在外周表面21上形成排水沟25。这种排水沟25可通过任意方法形成,但是,例如,将上述所得到的层叠体的外表面研磨或抛光,以使其具有所需的靴形压榨带1的厚度(未图示),之后,可在旋转心轴110的同时使附接有多个圆盘状旋转叶片的沟加工装置与外周表面21抵接,以形成排水沟25。并且,已将上述实施方式中的靴形压榨带的制备方法作为心轴(单辊)的制备方法进行了说明。然而,作为另一实施方式,可以采用如下的两辊制备方法。首先,将环状增强纤维基材11悬挂在两个平行配置的辊上,并用树脂涂敷、浸渍、层叠在其增强纤维基材11上,与增强纤维基材层10一起形成第二树脂层30。接着,将其反转,在反转后的增强纤维基材层10表面形成第一树脂层20。由此,可得到靴形压榨带1。并且,每个树脂层的形成順序可以是任意的。以上,尽管基于优选实施方式详细说明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每个结构可与能够表现出相同功能的任意结构进行替换,或者,可添加任意结构。实施例以下,将通过实施例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1.靴形压榨带及聚氨酯片试样的制备在制备靴形压榨带之前,首先,准备了表1所示的聚碳酸酯二醇、表2所示的聚四亚甲基醚二醇及通过使用这些得到了具有表3所示的实施例1~6及比较例1~4的组成的树脂材料(聚氨酯组合物)。并且,对于所有树脂材料,配合氨基甲酸乙酯预聚物及固化剂,以使[h]/[nco]比的配合比例成为0.95。接着,使用实施例1~6及比较例1~4的树脂材料并通过如下方法制备了靴形压榨带。在能够旋转的直径为1500mm的芯轴的表面上利用适当的驱动装置在旋转芯轴的同时将实施例1~6及比较例1~4的树脂材料通过能够平行于心轴的旋转轴移动的注射成形用喷嘴涂敷至1.4mm的厚度,以形成未固化的靴侧树脂层(第二树脂层)。之后,使心轴在室温下持续旋转10分钟,通过安装在心轴上的加热装置加热至140℃,在140℃下预固化靴侧树脂层1小时。接着,用纬丝夹住经丝,在靴侧树脂层的外周表面配置无间隙的一层纬丝与经丝的交差部通过聚氨酯类树脂粘合剂粘合的格子状材料,以使纬丝沿心轴的轴向对齐。其中,格子状材料的纬丝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的5000dtex的复丝捻丝,经丝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的550dtex的复丝。并且,经丝密度为1线/cm,纬丝密度为4线/cm。接着,在其格子状材料的外周以30线/5cm的间距螺旋缠绕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的6700dtex复丝形成丝缠绕层,由这些格子状材料及丝缠绕层形成增强纤维基材。之后,涂敷与靴侧树脂层的树脂材料相同的树脂材料(实施例1~6及比较例1~4的树脂材料),以封闭增强纤维基材的间隙,形成由增强纤维基材层及靴侧树脂层一体化的层叠体。接着,从增强纤维基材层的上方在使心轴旋转的同时将与增强纤维基材层及靴侧树脂层的树脂材料相同的树脂材料(实施例1~6及比较例1~4的树脂材料)通过能够平行于心轴的旋转轴移动的注射成形用喷嘴涂敷至约2.5mm的厚度,形成未固化的毡侧树脂层(第一树脂层)。接着,以使心轴旋转的状态在室温下放置40分钟,并且,通过安装在心轴的加热装置加热至140℃,在140℃下加热固化每个树脂层4小时。由此,形成由毡侧树脂层、增强纤维基材层及靴侧树脂层一体化的层叠体。之后,研磨毡侧树脂层的毡接触表面,以使总厚度成为5.2mm,从而得到层叠体。经过如上步骤得到了根据实施例1~6及比较例1~4的靴形压榨带。评价了所得到的靴形压榨带的硬度。并且,为了评价拉伸试验中的断裂强度及不均衡,从毡侧树脂层的任意20个部位切出厚度为1.0mm的聚氨酯片的试样。2.评价2.1.预聚物粘度测量了用作实施例1~6及比较例1~4的树脂材料的预聚物的粘度。对于预聚物的粘度,利用b型粘度计(东机产业株式会社制造,产品名称:tvb-10h)测量了温度为50℃及80℃时的预聚物的粘度。并且,使用h3转子作为转子,测量结果:在200~2000mpa·s的情况下的旋转数为50rpm,在2000~20000mpa·s的情况下的旋转数为5rpm。2.2.硬度评价测量了根据实施例1~6及比较例1~4的靴形压榨带的外周表面的硬度。具体地,根据jisk6301:1995,使用弹簧式硬度计a型测量了毡侧树脂层的表面硬度。2.3.拉伸试验的断裂强度评价对于断裂强度,使用万能拉伸试验机作为试验机,以jisk6251中规定的哑铃3号试样作为样品形状,以500mm/分钟的拉伸速度测量断裂强度,评价了试样断裂时的应力(mpa)。测量每个实施例及比较例20次,并表示为平均值。2.4.断裂强度的不均衡评价通过计算拉伸试验中20次断裂强度的测量值的标准偏差来评价了断裂强度的不均衡。以上的评价结果与实施例1~6及比较例1~4的树脂材料的组成一起示于表3。并且,在表3中,分别“mdi”表示4,4’-亚甲基双(苯基异氰酸酯),“h6xdi”表示1,4-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ppdi”表示对亚苯基二异氰酸酯,“tdi”表示2,4-甲苯二异氰酸酯及2,6-甲苯二异氰酸酯的混合物,“bd”表示1,4-丁二醇,“dmtda”表示二甲硫基甲苯二胺。并且,关于表1中的聚碳酸酯二醇的数均分子量,在测量每个聚碳酸酯二醇的羟值的同时基于所得到的羟值计算了上述式(ii)的数均分子量。表2中的聚四亚甲基醚二醇也是如此。表1表2聚四亚甲基醚二醇数均分子量羟值(mgkoh/g)ptmg1648173.1ptmg21039108.0ptmg3199056.4表3如表3所示,与根据比较例1~3的靴形压榨带相比,根据实施例1~6的靴形压榨带抑制部件之间的强度不均衡且强度优异。尤其,在预聚物中仅配合了特定的聚碳酸酯二醇作为多元醇化合物的实施例1、2中,与其他实施例相比,靴形压榨带的强度提高。并且,在固化剂中配合了特定的聚碳酸酯二醇的实施例3、4、6中,与其他实施例相比,进一步抑制了靴形压榨带的部件之间的强度不均衡。并且,使用直链脂肪族聚碳酸酯二醇的根据比较例4的靴形压榨带强度优异,但部件之间的强度不均衡较大。因此,比较例4的靴形压榨带可能从强度的弱的部分开始受损,不能提高靴形压榨带的耐久性。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