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理液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45210发布日期:2022-08-16 23:21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整理液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纸品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整理液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2.透明质酸钠(ha,又称玻尿酸,或透明质酸)是一种天然保湿成分,已被广泛应用于药品和个人健康消费品中。近年来,消费品市场又出现了玻尿酸纸巾,意在添加ha,提升纸巾的护肤性。
3.然而,由于ha分子存在大量的羟基和羧基,ha可与纸巾的纤维素形成强烈的氢键。因此,在纸巾与皮肤摩擦过程中,ha难以从纸巾表面迁移到皮肤表面,从而也就很难实现ha的护肤效果。
4.为了提升ha在纸巾与皮肤摩擦过程中的迁移性,可以将油脂与ha组合,将其涂布在纸巾上,通过油脂的拒水性,阻断ha与纤维素之间的强氢键作用。但是,油脂的添加会影响纸巾的吸水性。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整理液组合物及其应用,所述整理液组合物中含有油脂,并且使油脂的粒径d50控制在300-1300nm内,将其涂布上纸巾基材上时,其在保证透明质酸迁移率的情况下,又不影响纸巾的吸水性能。
6.本技术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7.1.一种整理液组合物,其包含油脂,所述油脂的粒径d
50
为300-1300nm。
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理液组合物,其中,以在整理液组合物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油脂为3-20%,优选为3-8%。
9.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整理液组合物,其中,所述整理液组合物还包含透明质酸或其盐,优选的,以在整理液组合物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计,所述透明质酸或其盐为0.01-0.5%,优选为0.1-0.2%。
10.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整理液组合物,其中,所述整理液组合物还包含乳化剂,优选的,所述乳化剂为非离子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优选的,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选自吐温-20、吐温-80、鲸蜡硬脂醇聚醚-6、鲸蜡硬脂醇聚醚-25、鲸蜡硬脂醇橄榄油酸酯和山梨坦橄榄油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优选的,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选自硬脂酰谷氨酸钠、月桂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和油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11.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整理液组合物,其中,所述整理液组合物还包含多元醇。
12.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整理液组合物,其中,所述透明质酸或其盐为第一透明质酸或其盐或者为第二透明质酸或其盐或者为交联的透明质酸或其盐或者为第一透明质酸或其盐和第二透明质酸或其盐的组合或者为第一透明质酸或其盐和交联的透明质酸或其盐的组合或者为第二透明质酸或其盐和交联的透明质酸或其盐的组合或者为
第一透明质酸或其盐、第二透明质酸或其盐和交联的透明质酸或其盐的组合。
13.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整理液组合物,其中,所述油脂的碳原子数为20-50。
14.8.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整理液组合物在纸品中的用途。
15.9.一种纸巾,其包括:
16.基材;以及
17.涂覆在基材表面上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整理液。
18.发明的效果
19.本技术所述的整理液组合物,其包含油脂,所述油脂的粒径d
50
为300-1300nm,通过将油脂的粒径控制在上述范围内,将所述的整理液组合物应用在纸巾中,在保证ha迁移性的情况下,又不影响纸巾的吸水性能。
附图说明
20.图1是进行涂布的流程图。
21.图2是测定仿皮中ha的流程图,其中,图2a是将纸巾固定于正方体重块上的示意图,图2b是摩擦迁移测试方法的示意图。
22.其中,1-纸巾基材,2-第一导辊,3-第二导辊,4-第三导辊,5-第四导辊,6-挤压辊,7-转移辊,8-浸渍辊,9-料槽,10-第五导辊,11-涂布后纸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对本技术做以详细说明。虽然显示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技术,并且能够将本技术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24.需要说明的是,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以理解,技术人员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词的差异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或“包括”为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然而所述描述乃以说明书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2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整理液组合物,其包含油脂,所述油脂的粒径d
50
为300-1300nm。
26.油脂的粒径d
50
可以为300nm、400nm、500nm、600nm、700nm、800nm、900nm、1000nm、1100nm、1200nm、1300nm等。
27.所述为含有烃类的油脂,即所述油脂可以是纯烃类的油脂,例如矿物油、矿脂、角鲨烷等,也可以是含有一部分烃类的油脂,例如可以为蜂蜡等,所述油脂的碳原子数为20-50。
28.本技术所述的整理液组合物,在涂布在纸巾基材上,在保证透明质酸迁移性的基础上,又不影响纸巾的迁移性能。
2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对于油脂的粒径d
50
,其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的方法进行测定,
例如可以采用常规的测试粒径的方法进行测定,例如通过对胶体体系中的纳米颗粒的布朗运动建立相关的函数模型,并计算扩散系数,再计算出颗粒的粒径分布,例如通过爱因斯坦-斯托克斯方程计算出颗粒的等效粒径分布,例如将样本进行稀释,放入粒径仪中进行测试得到粒径分布密度曲线,并对分布密度曲线进行积分得到粒径d50,更具体地,将取1g待测样品,用纯净水稀释1000倍,然后取1.8~3ml稀释后的样品置于石英玻璃样品池中。
30.将样品池放入粒径仪的样品槽内,进行测试。测试温度设定为25℃,测得粒径分布曲线。
31.在粒径0nm到t nm之间,对粒径分布密度曲线进行积分。当积分数值达到49.9%~50.1%时,t nm记录为d50。
32.在本技术中,所述油脂的粒径d50是通过乳化后所测得的粒径。对于乳化方法,本技术不作任何限制,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例如将乳化剂和油脂加入水中进行高压均质,控制油脂的粒径在300-1300nm的范围内,接着再加入多元醇和透明质酸或其盐进行混合得到整理液组合物,例如将乳化剂和油脂加入水中,加热至60-70℃进行高压均质,控制油脂的粒径在300-1300nm的范围内,再加入多元醇和透明质酸或其盐进行混合得到整理液组合物。
3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以在整理液组合物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油脂为3-20%,优选为3-8%。
34.例如,以在整理液组合物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油脂可以为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等。
3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整理液组合物还包含透明质酸或其盐,优选的,以在整理液组合物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计,所述透明质酸或其盐为0.01-0.5%,优选为0.1-0.2%。
36.在本技术中,对于透明质酸的盐,其为透明质酸的金属盐,对于具体的金属盐,本技术不作任何限制,其可以根据本领域的需要进行常规选择,例如透明质酸的金属盐可以为透明质酸的钠盐、透明质酸的镁盐、透明质酸的锌盐或透明质酸的钙盐等,优选可以使用透明质酸的钠盐。
37.透明质酸或其盐在整理液组合物中的含量可以为0.01%、0.05%、0.1%、0.2%、0.3%、0.4%、0.5%等。
3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透明质酸或其盐为交联的透明质酸或其盐。
39.所述交联的透明质酸或其盐指的是透明质酸或其盐在化学修饰以后构成的一种衍生物,通过交联剂进行修饰后将线性的透明质酸分子连接成空间网络结构。
4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透明质酸或其盐的分子量为1000-300w da。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透明质酸或其盐为第一透明质酸或其盐或者为第二透明质酸或其盐,优选的,所述第一透明质酸或其盐的分子量为1w-5w da;所述第二透明质酸或其盐的分子量,其为50w-100w da。
4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透明质酸或其盐为第一透明质酸或其盐或者为第二透明质酸或其盐或者为交联的透明质酸或其盐或者为第一透明质酸或其盐和第二透明质酸或其盐的组合或者为第一透明质酸或其盐和交联的透明质酸或其盐的组合或者为第二透明质酸或其盐和交联的透明质酸或其盐的组合或者为第一透明质酸或其盐、第二透明质酸或其盐和交联的透明质酸或其盐的组合。
42.对于上述组合的质量比,本技术不作任何限制,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常规选择,例如,第一透明质酸或其盐和第二透明质酸或其盐的质量比(m
第一透明质酸或其盐
:m
第二透明质酸或其盐
)为1:0.1-10;
43.第二透明质酸或其盐和交联的透明质酸或其盐的质量比(m
第二透明质酸或其盐
:m
交联的透明质酸或其盐
)可以为1:0.1-10;
44.第一透明质酸或其盐和交联的透明质酸或其盐的质量比(m
第一透明质酸或其盐
:m
交联的透明质酸或其盐
)可以为1:0.01-1。
45.优选的,第一透明质酸或其盐、第二透明质酸或其盐和交联的透明质酸或其盐的质量比(m
第一透明质酸或其盐
:m
第二透明质酸或其盐
:m
交联的透明质酸或其盐
)可以为1:1:1或1:1:0.5或1:1:0.1
4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组合物还包含乳化剂,优选的,所述乳化剂为非离子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优选的,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选自吐温-20、吐温-80、鲸蜡硬脂醇聚醚-6、鲸蜡硬脂醇聚醚-25、鲸蜡硬脂醇橄榄油酸酯和山梨坦橄榄油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优选的,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选自月桂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和油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47.在本技术中,对于乳化剂在整理液组合物中的含量,本技术不作任何限制,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常规选择,例如,乳化剂在整理液组合物中的含量可以为0.5-10%。
4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整理液组合物还包含多元醇。对于多元醇的类型,本技术不作任何限制,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例如多元醇可以为甘油、乙二醇、丁二醇等。
49.对于多元醇在整理液组合物中的含量,本技术不作任何限制,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例如,多元醇在整理液组合物中的含量可以为0.1-80%。
5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整理液组合物还包含水溶性活性成分,优选的,所述水溶性活性成分选自依克多因、麦角硫因、γ-氨基丁酸、氨基酸和蛋白质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51.对于水溶性活性成分在整理液组合物中的含量,本技术不作任何限制,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52.在本技术中,对于整理液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技术不作任何限制,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常规选择,例如,可以采用高压均质的方法进行制备,例如将乳化剂、油脂与水进行混合均质,控制油脂的乳化粒径d
50
,接着加入透明质酸或其盐和甘油进行混合得到,优选将乳化剂、油脂与水进行混合后加入60-70℃进行高压均质。
53.本技术提供了上述所述的整理液组合物在纸品中的用途。
5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纸巾,其包含基材以及上述所述的整理液组合物。
55.对于纸巾的吸水性能,从原理上进行推测由两方面因素贡献的:
56.(1)纸巾纤维内孔道的毛细现象;
57.(2)纸巾纤维间空隙的毛细现象。
58.在纸巾上涂布油脂,如果可以不影响这两个因素,则不会对纸巾的吸水能力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油脂涂布后的理想微观结构应该是,油脂均匀地铺展在纤维表面,不进入纤维内部孔道,也不黏连纤维间的空隙。
59.本技术的发明人创造性地发现,当整理液组合物的油脂的粒径d50控制在300-1300nm的范围内,能够保证透明质酸的迁移性,即迁移率在5%以上,又不影响纸巾的吸收性能。
60.在本技术中,对于油脂在纸巾中的含量,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的方法进行测量,例如采用化学纤维含油率的测定方法进行测量,例如采用国标测量方法gb/t 6504的方法进行测定,例如采用有机溶剂比如异丙醇或丙酮,对纸巾上的油脂进行萃取,接着对萃取液进行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的方法进行测量。
61.对于透明质酸或其盐在纸巾中的含量测定,本技术不作任何限制,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常规选择,例如,可以采用cn109298112a公开的方法进行测定。
62.对于乳化剂在纸巾中的含量的测定方法,本技术不作任何限制,其可以根据本领域常规的方法进行测定。
63.对于甘油在纸巾中的含量测定方法,本技术不作任何限制,其可以根据本领域常规的方法进行测定。
64.所述水溶性活性成分可以增加纸巾的护肤性能。
65.对于水溶性活性成分在纸巾中的含量的测定方法,本技术不作任何限制,其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的方法进行测定。
6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透明质酸或其盐的迁移率≥5%。
67.所述迁移率指的是在摩擦测试过程中,ha迁移到仿皮上的效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68.迁移率=摩擦后仿皮上的ha量/摩擦前正方体接触面上纸巾的ha含量。
69.所述基材指的纸巾基材,可以是任何市售的基材,例如可以使用中顺洁柔的纸巾基材。
7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纸巾基材中含有纤维素纤维。
71.本技术将组合物涂布在纸巾上,由于组合物中含有碳原子数为20-50的油脂的组合物,其在保证透明质酸迁移性的基础上,又不影响纸巾的吸水性能。
72.对于涂布方法,本技术不作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例如,可以采用辊涂的方法进行涂布,例如将整理液(碳原子数为20-50的油脂的组合物)置于料槽中,其中料槽具有加热功能,将整理液温度控制在60~80℃,浸渍辊部分浸渍在料槽的整理液中,通过顺时针旋转,将整理液带起;
73.转移辊逆时针旋转,并且通过与浸渍辊的接触,将整理液均匀地铺展于转移辊的表面;纸巾基材从挤压辊与转移辊中间通过,其中转移辊逆时针旋转,挤压辊顺时针旋转,从而将整理液均匀地涂布在纸巾表面。
74.对于涂布在纸巾中的涂布量,本技术不作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在本技术中,使用的涂布量为35%或36%,其计算公式为w2

w1/w1*100%。其中,w1为纸巾基材的原始质量,w2为涂布后纸巾的含水总质量。
75.本技术所述的整理液组合物通过将油脂的粒径d50控制在300-1300nm的范围内,当将其涂布在纸巾基材上时,其能均匀地铺展在纤维表面,不进入纤维内部通道,从而保证透明质酸迁移性的基础上又不影响纸巾的吸水性能。
76.本技术将整理液组合物涂布在纸巾基材上,其在保证透明质酸迁移性的基础上,又不影响纸巾的吸水性能。
77.对于纸巾的吸水性能的测定方法,本技术不作任何限制,例如可以采用wicking rate来确定纸巾的吸收性能,例如采用edana(european disposables and nonwovens association)所述的方法进行测定。
78.在本技术中,采用纸巾的wicking rate表征纸巾的吸水性能,数值越大,表明吸水性能较好,采用本技术所述的整理液组合物涂布的纸巾,其wicking rate在30mm以上,优选为31-46mm,表明本技术所述的整理液组合物涂布在纸巾基材上,具有较好的性能,其既能保证透明质酸的迁移率,又不影响纸巾的吸收性能。
79.实施例
80.本技术对试验中所用到的材料以及试验方法进行一般性和/或具体的描述,在下面的实施例中,如果无其他特别的说明,%表示wt%,即重量百分数。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试剂产品,其中,实施例和对比例中所述的原料来源如表1所示。
81.表1原料来源
82.原料名称供应商(型号)纸巾基材中顺洁柔,原生木浆3层纸巾,总克重为45gsm3w da ha华熙生物,(化妆品级)84w da ha华熙生物,(化妆品级)交联ha华熙生物,tl100(化妆品级)甘油丰益油脂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化妆品级)吐温-80益海嘉里(化妆品级)混合矿物油脂h&r china(ningbo)co.,ltd.,(化妆品级)
83.实施例1
84.将乳化剂和油脂加入到水中,加热至60-70℃,接着进行高压均质,通过调节压力和均质时间,将油脂的粒径d
50
控制为表2中所述的粒径,然后加入甘油和透明质酸钠混合均匀后得到整理液组合物,其中,各种组分的含量如表2所示,油脂的粒径d50的测试原理为通过对胶体体系中的纳米颗粒的布朗运动建立相关函数模型,计算出其运动的扩散系数,再通过爱因斯坦-斯托克斯方程计算出颗粒的等效粒径分布,其具体测试方法如下:
85.取1g所述的整理液组合物,用纯净水稀释1000倍,然后取1.8~3ml稀释后的样品置于石英玻璃样品池中。
86.将样品池放入粒径仪(dls纳米粒度测量仪,美国布鲁克海文仪器公司nanobrook系列)的样品槽内,进行测试。测试温度设定为25℃,测得粒径分布曲线。
87.在粒径0nm到tnm之间,对粒径分布密度曲线进行积分。当积分数值达到49.9%~50.1%时,t nm记录为d50。
88.表2各种组分的含量表
[0089][0090][0091]
实施例2纸巾的制备
[0092]
如图1所示,将实施例1所得到的整理液组合物放在料槽9中,浸渍辊8部分浸渍在料槽9的整理液中使其温度保持在60-80℃,通过顺时针旋转,将整理液带起,转移辊7逆时针旋转,并且通过与浸渍辊8的接触,将整理液均匀地铺展于转移辊7的表面,纸巾基材1通过第一导辊2、第二导辊3和挤压辊6接触,从而在纸巾基材上涂布整理液,涂布量为30%,涂
布量的计算公式为:w2

w1/w1*100%,其中,w1为纸巾基材的原始质量,w2为涂布后纸巾的含水总质量,所得到的纸巾的编号为nap1-nap16,各个组分的含量如表3所示。
[0093]
其中,ha的测定方法按照cn109298112a公开的方法进行测定;
[0094]
油脂的测定方法按照化学纤维含油率的国标测量方法gb/t 6504,但在此方法中,将对纤维的操作,变成对纸巾的操作:可先用有机溶剂,比如异丙醇或丙酮,对纸巾上疏水性物质进行萃取,再对萃取液进行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的方法进行测量;
[0095]
乳化剂和甘油的含量可以按照本领域常规的方法进行测量。
[0096]
表3纸巾中不同组分的含量表
[0097][0098][0099]
实验例1透明质酸的迁移率的测定
[0100]
实验材料:尺寸为5cm
×
12cm的硅胶仿皮、质量为300g尺寸为5cm
×
5cm正方体方块、量程为5n的拉力计以及皮筋。
[0101]
操作方法:
[0102]
1)用去离子水清洗仿皮表面后,室温晾干表面水分;
[0103]
2)使用分析天平,精确记录仿皮的质量;
[0104]
3)使用喷雾器,在仿皮表面均匀喷0.1g去离子水;
[0105]
4)用酒精将实验桌面擦干净,将5cm
×
12cm的硅胶仿皮固定于光滑的水平桌面上;
[0106]
5)将编号为nap1-nap16的纸巾固定于正方体重块一面,并将固定有纸巾的那一面
置于仿皮正上方,正方体重块重心与仿皮一端竖直方向对齐,重物的边与仿皮边缘对齐,如图2a和图2b所示;
[0107]
6)使用拉力计水平匀速拖动重块,直到拖动重块重心至仿皮末端结束,如此重复5次;
[0108]
7)将仿皮剪成小碎块,置于窄口玻璃瓶中,检测仿皮中ha的含量;
[0109]
8)计算ha从纸巾到仿皮中的迁移率,其结果如表4所示,其中,迁移率的计算公式为:
[0110]
迁移率=摩擦测试后仿皮中ha量/摩擦测试前正方体接触面积上纸巾的ha含量
[0111]
仿皮中ha含量检测方法如下:
[0112]
(1)试剂以及材料:
[0113]
磷酸二氢钠(国药基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磷酸氢二钠(国药基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磷酸(国药基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透明质酸对照品(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透明质酸酶(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114]
(2)色谱条件
[0115]
色谱柱:mci gel ck08eh色谱柱(8
×
300mm,9μm),流动相:1%磷酸;流速:0.6ml/min;进样量:20μl;柱温:40℃;检测波长:232nm
[0116]
(3)溶液配制
[0117]
a)酶解缓冲液:
[0118]
称取磷酸二氢钠(nah2po4·
2h2o)27.4g、磷酸氢二钠(na2hpo4·
12h2o)8.8g置10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得0.2mol/l nah2po
4-na2hpo4缓冲液,将该缓冲液稀释40倍后得到酶解缓冲液(5mm/l nah2po
4-na2hpo4缓冲液,ph6.0)
[0119]
b)对照溶液:
[0120]
精密称取透明质酸钠对照品约50mg于50ml容量瓶中,酶解缓冲液溶解并定容至刻度,混匀。取上述溶液0.5ml置于10ml容量瓶中,加入5ml酶解缓冲液和0.5ml透明质酸酶,混匀,密封,42℃酶解2h,煮沸2min使酶失活,酶解缓冲液定容至刻度,0.22μm滤膜过滤,即得对照品溶液。
[0121]
c)固体供试品:
[0122]
称取仿皮15-18g,置于窄口玻璃瓶中,精确记录仿皮质量,加入酶解缓冲液,缓冲液体积以能浸没仿皮为准,加入0.5ml透明质酸酶,混匀、密封,42℃酶解2h,煮沸2min使酶失活,酶解缓冲液定容至刻度,0.22μm滤膜过滤,即得供试品溶液,平行制备两份。
[0123]
d)测定:
[0124]
分别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20μl进样,记录色谱图,按下式计算仿皮中ha的含量(μg/g)
[0125][0126]
式中:as为供试品溶液峰面积,mr为对照品称样量(mg);z为对照品含量;h%为对照品干燥失重;vr为对照品溶液体积(ml);ar为对照品溶液峰面积;m
仿皮
为仿皮的质量。
[0127]
表4ha的迁移率
[0128]
纸巾代码透明质酸的迁移率nap 15.1%nap 25.4%nap 35.7%nap 46.8%nap 55.2%nap 67.2%nap 75.6%nap 817.2%nap 918.3%nap 1017.6%nap 1139.0%nap 1237.5%nap 1338.3%nap 1414.5%nap 1513.0%nap 1613.8%
[0129]
实验例2吸水性能的测定
[0130]
其采取的是wicking rate方法,即采用edana(european disposables and nonwovens association)10.4-02中的liquid wicking rate方法,其中wicking时间设定100秒,其结果如表5所示。
[0131]
表5wicking rate
[0132]
纸巾代码wicking rate(mm)nap 17nap 235.3nap 345.5nap 444nap 539.5nap 637.5nap 722nap 88nap 940nap 1019nap 115nap 1231nap 1313nap 1438nap 1539nap 1638
[0133]
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技术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